色红、芽紧、汤薄,一款2008年的白毫银针里,村姑陈找出满满槽点

2个月前 (11-17 16:25)阅读1回复0
王富贵
王富贵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10147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0294
  • 回复0
楼主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做者:村姑陈

《1》

福州末于下雨了。

连缀的秋雨,不断下了三天。

略微有点深秋的觉得了。

固然下雨天有各类不便利,但一想到满福建旱了两季的茶树们,末于能够利落索性地喝一阵子水了,武夷山的九曲溪不再面对抽干的命运了,就不再嫌弃那雨下得费事了。

穿上新买的旗袍,进来买菜。

都说菜没涨价。

确实没涨,但个头全小了一号,同样的钱,买到本来一半的工具,那那那....

就像买到水分超标的白茶,花的是买茶的钱,却收到一部门水,怎么算,都是亏。

明亏是水当成茶买回家了,暗亏是含水量超标的白茶存不久,没有保藏价值,越存越亏。

回家的时候突然想到,有位老友寄来的老银针,还等着我试喝。

那茶已经躺在我茶桌上大半个月了,不断想找一个精神形态更佳的时候帮老友试喝,只是比来杂事缠身,不得闲。

择日不如碰日,今日正巧无事,就试了它吧。

展开全文

《2》

翻开泡袋的时候,查抄了一下,袋内部附着的白毫——因为静电感化而被袋子内壁吸住的白毫,其实不多。

闻一闻干茶香,并没有太多的杂味,素人(非专业茶商)家里存白茶能存成那种气息,还算是不错的了。

但也并没有太多的毫香,有点遗憾。

在窗边,细细看了看茶样的颜色,护旗几乎全数泛着异样的铁锈红色。

那是不该该在白毫银针身上呈现的颜色。

白毫银针,别名绿雪芽,当是玉绿雪白的色泽才对,哪能泛红呢?

岂不是该改名“红雪芽”。

而且,护旗跟此外白毫银针的护旗生得差别——那护旗很薄,是紧紧包裹在芽身上的——就像一件皮肤衣紧紧贴在身上一样。

我用手掰了掰,那护旗竟然很难掰下来。

跟畴前碰到过的白毫银针都长得纷歧样。

畴前喝过摸过尝过采摘过的福鼎白毫银针,护旗叶片较硬挺,较厚实,较宽大,也芽身的贴合其实不密切,略有一种舒展张开的姿势,但那款银针的护旗,它紧紧贴着针身,像生花生仁表皮的那层薄膜衣,怎么用力搓都搓不下来....

觉得那“旗”就是整个长在“针”身上的样子。

觉得那完全就是个“针”,不是“旗”。

不是福鼎银针惯常有的样子。

拿一颗银针在手里,捏了捏,扁扁地,不怎么耐捏。

福鼎银针是硬挺的,充沛的,结实的,捏上去是硬的,以至还会微有反弹力。

《3》

滚水冲了它。

趁热,敏捷揭盖闻香。

第一个冲上来的盖香是稻谷香,很明显,是老银针一般该有的香气。

欠缺在于那香气不敷浓重,只是明晰可辨,有辨识度,却不浓。想来树龄应该比力年轻。

稍凉,盖香变了。

在稻谷香的根底上,增加了杂味与异味——略微有点沤青味——不是雨水天做的青,即是成心渥堆出来的青。

再闻,跟着沤青味泛起来的,还有点过度发酵的酵味,不酸,但过度发酵的气息过分于明显。

那其实不契合白茶的原则。

白茶是微发酵茶,它的发酵是很轻细的,那种轻细发酵所产生的酵味,是我们几乎闻不到,喝不到,也感触感染不到的。

能如斯明显让人感触感染到的发酵气息,便肯定是报酬锐意为之,成心过度发酵所生成的。

至于为何要如斯,那得问造茶师了。

若是不外度发酵,可能一些小树白茶的汤水就生味明显,滋味薄弱;可能一些产区欠安以至外省的墨绿做出来的白茶,就可能会寡淡无比难以下咽。

而要将一款昔时出产的,产区欠好的白茶,卖出个好代价,加重发酵,渥堆做旧,莫非不是更好的选择么?

《4》

冲过水的叶底,已经红了一片了。

然而,那才第一冲呢......

一般情状下,福鼎白毫银针第一冲之后的叶底,应该是以绿色为主,绿中带淡黄色的。

并不是土黄,而是那种浅浅的鹅黄,雪化后的嫩黄色。

其实不红,也不褐。

有茶友暗里料想,说芽头那么嫩,一泡滚水必定红啊。

那类茶友,其实是太心爱了。

白毫银针芽头外面,包裹着一层厚厚的白毫,就像穿上了一件大白鹅——厚厚的鹅绒服,又防水,又防虫,又保暖,哪会滚水一冲就烫伤——除非产区不正白毫稀薄。

至于白毫银针叶底中的绿色完全退掉,那至少要到5-6冲之后(详细要看每小我出水时间的快慢)。

可能有茶友要问,那第几冲之后,叶底会红掉呢?

呃,那个问题S师傅听见会打人。

一般情状下,只要一款白毫银针的加工工艺一般,都没必要有多崇高高贵,都没必要到方巨匠阿谁品级,做出来的白茶,叶片颜色与叶底颜色,都不会是红色的。

若不小心做出红色叶壳,老S可能率会惭愧得金盆洗手,退隐江湖,洗心革面,埋头种树去。

《5》

端起公允杯,察看茶汤。

颜色清润,是淡淡的牙色,倒还不丑。

对灯打光,汤中有白毫盈盈,固然不多,但仍是有毫的。

但独一令人难以承受的,是汤中的碎茶末,多了点。

一般情状下,以村姑陈出汤的手法,是不至于漏出如斯多的碎茶末在公允杯中的。

只要一种情状,就是那茶出格碎。

把碎茶末倒出来,摊开了细看。

咦,小叶壳好多。

小叶壳是白毫银针根底下的那片小嫩叶,又叫小鱼叶,它是附着在白毫银针根部生长的,采摘的时候,大大都会被附带着采下来。

在白毫银针加工造做的最初环节,有一道,叫做分选。

就是把小叶壳给筛掉,筛出来,不克不及放到银针里面一路出卖——银针只要一旗一枪,它不算在内的。

当然,分选其实不能完完全全把小叶壳分选清洁,几会有10%摆布留下来,陪伴着白毫银针一同售卖进来。

只是残留的小叶壳留存率极低,一般情状下,我们冲泡白毫银针的时候,是发现不了的。

只要在那款银针底子没有分选的情状下,小叶壳才会大量存在于白毫银针中,像村姑陈今天冲泡的时候一样,大量倾泄到茶汤里,才会被发现。

嗯,不分选有什么益处呢?

省事啊。而且,不筛掉小叶壳或者只简单筛一下,留下量大,能够为银针增重。

白毫银针那么贵,小叶壳只需要增重50克,就不得了了。

《6》

最初尝了一下汤。

以新白毫银针的原则来看,汤水中的滋味感尚可。稠度尚可。但不润,不滑,没有花香,回甘浅淡没有神韵,没有在口腔四壁生成挂壁香,尾巴上还微有点点苦。

那款茶若是叫村姑陈来下结论,会如许介绍它:

新白银针,2022年出产,小树(梗细),产区不太正,光照不敷充沛。加工时渥堆发酵。烘干时操纵大火烘干表皮,再小火烘透内层, 以到达老银针的视觉效果。

没有分选,小叶壳多;没有挑剔,有四分之一牡丹王混迹此中....

【跋文】

对不起那位茶友,我又说了实话。

若是损害到你,我报歉。

只是,活在人世世,每小我都有晓得本相的权力,那种权力,我尊重。

那茶并不是来自遥远的2008年,它顶多就是去年的,可能率是本年的。

而且是才种下去的新茶园,茶梗那么细,怎么可能是2008年的茶?

08年的的时候,几乎满是老茶园,知青时代种下的那一批,是昔时采摘的主力。

那世上并没有那么多老白茶。

就算有,也已经封藏在老茶客家里,除非各人对白茶绝望,不然无望拿出来畅通。

我当然有存一些,但早公开过,是麻花李姑娘的嫁妆。

有了那些老茶傍身,李大姑娘才好嫁。

抱愧不克不及割爱,请见谅。

在没有老白茶喝的时候,多喝喝两三年的陈年白茶,四五年的老白茶,也是很不错的——至少它们根底正,年份实在,工艺到位。

好的四五年老白茶,足抵得过那些做旧的老白茶,以及工艺欠好的产区欠安的七八年老白茶。

那些年富力强的白茶们,照样醇厚香浓,浆感充沛,个性明显。

是岁月捐赠给我们的,瑰宝。

原创不容易,若是您觉得那篇文章对您有搀扶帮助,请帮手点个赞。

存眷【小陈茶事】,领会更多白茶,岩茶的常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立异媒体“小陈茶事”编缉,已出书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越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回帖

色红、芽紧、汤薄,一款2008年的白毫银针里,村姑陈找出满满槽点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