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那是18世纪后期乾隆皇帝对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回复中很有名的一句话。在很大水平上,那也是其时的现实情状,中国所产的陶瓷、丝绸等商品无不令洋商趋附者众,此中尤以茶叶为最。
自从17世纪末起,英国东印度公司与清朝成立了不变的商业往来,并在广州成立了商务处。进入18世纪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将它的整个消费转到中国茶叶的进口上来”。1704年一艘不外350吨的英船“肯特号”,一次就贩去茶叶117吨。那就是卡尔·马克思在《本钱论》里所说的,“如所周知,英国东印度公司除了拥有东印度的政治统治权,还关于茶叶商业,关于中国商业一般,关于印度与欧洲间的货物运输业,拥有排他的独占权。”
到了19世纪,每年茶叶进口的金额已经占到东印度公司对华总商业额的90%之多。1813年,时人威廉·密尔本颇为骇怪评论道:“在一百五十年前,茶做为一种交易商品还鲜为人知,如今却居于从亚洲进口的商品中最为出名的行列。在东印度公司所关切的各类商品之中,它不只是影响更大的,并且是颠簸最小的。”其实,不惟英国如斯,其时的茶叶商业已经成为所有欧洲东方商业公司最重要、盈利更大的项目,其时活泼在广州的法国商人罗伯特·康斯登说:“茶叶是差遣我们前去中国的次要动力,其他的商品只是为了装点商品品种。”
工人正在伦敦工具印度船埠公司的茶叶仓库从头混拆茶叶,约绘于 1874 年 , 版画
然而,东印度公司突然发现本身面对一个恼人的问题:若何来付出购置茶叶的费用?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仅棉花、洋布、钟表等少量产物,价值不抵中国商品的1/10。1699年英国毛纺织品刚输入中国时,英国人沮丧地笔录道:“我们发现没有人想买它。”“那一年共运进价值五千英镑摆布的呢绒,此中四分之一没有卖出。四十年后,毛纺织品是难卖的商品,最初不能不赔本出卖。”
那其实就是乾隆诏书中另一句很有名的话:“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8世纪的中国经济成立在手工业与农业密切连系的根底上,兴旺的手工业和国内市场使中国在经济上高度自力更生。就像多年以后长年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总结的那样:“中国有世界更好的粮食——大米;更好的饮料——茶;更好的衣物——棉、丝和外相,他们无须从别处购置一文钱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