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文理学院的特色专业都有哪些?
生命科学 【所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建设概况】生物科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拥有浙江省基础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面积5500M2,仪器设备资产1100万元。。本专业教师致力于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承担国家和省市级各类科研课题,有多项成果通过省、市相关部门鉴定,每年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科研工作成果显著。“网络条件下的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干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生物制药等。 【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师34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省级高校教学名师1人,具博士学位13人,硕士学位12人。 【专业学习要求】通过四年学习,要求具有全面、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备较好的外语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现代生物工程及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胜任制药、环保、农业、食品等生物相关领域从事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 【人才培养方案】 【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专业见习,野外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在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相关的制药、卫生防疫、检疫、环保、新农业、食品等各类管理研究机构及生产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科技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非师范类:2007年86.96%;2008年92.86%;2009年94.74% 师范类:2007年84.09%;2008年93.33%;2009年89.19% 【地方产业(行业)背景】水产养殖,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生物医药,酿酒等产业是绍兴市重要产业,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 【学生成才个案】 个案一:章某某,女,浙江诸暨人,我院生物专业05届毕业生,现在复旦大学读博。该生2001年考入我院生物科学专业,入学以后该生学习特别刻苦,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多次获得综合奖学金,经过自身的顽强努力,最终以高分考取复旦大学研究生。 个案二:俞某某,男,浙江诸暨人,我院生物科学专业10届毕业生,现在创业。该生2006年考入我院生物科学专业,入学以后该生就定下创业的目标,大学四年里重视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培养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业方面的技能,经过自身的勤奋、努力,目前已注册自己的公司。 个案三:王某某,女,浙江萧山人,我院生物科学专业08届毕业生,现在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萧山第二高级中学任教。该生2004年考入我院生物科学专业,入学以后该生学习特别认真,成绩优秀,多次获得综合奖学金,经过自身的努力最终以萧山区教育局招考第一名的成绩被萧山第二高级中学录取。 【专业特色介绍】生物科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在人才培养上,针对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结合绍兴市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实际需要,开设相应的应用性课程,如园林设计方向,水产养殖方向等,供学生选择,使学生有一技之长,在就业中取得优势。 汉语言文学 【所属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建设概况】汉语言文学专业系浙江省重点专业、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系硕士点授权建设学科。学院拥有一个省级创新团队、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一个市级重点学科。从2010年起,试招硕士研究生。 【主干课程】 师范方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文献学、基础写作、语文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等。另设30余门选修课程。 文秘方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逻辑学、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史、文书学、秘书理论与实务、档案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电脑操作技术、公关礼仪、应用写作、大众传播学等。另设30余门选修课程。 【师资力量】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50余名,其中教授20名、副教授17名,博士14名(博士后6名)、在读博士5名、硕士21名,有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入选省“151” 人才工程6人,绍兴市拔尖人才和校学术带头人7人。另有外聘教授10余名,硕士生导师11人。已与辽宁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汕头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校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重点学科的建设走在全省同领域的前列,并紧密结合越文化、鲁迅研究,形成了鲜明特色。近三年来,已出版各类著作70部,其中包括学术专著50余部,主编全国高校教材10余部,在国家级刊物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69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转载或摘载。主持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28项,获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浙江省第十五届优秀成果奖突出贡献奖等省市级以上科研奖百余次。 【专业学习要求】本专业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学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秘档案、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因此,学生应重点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较熟练地运用新媒体技术、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4.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5.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 【实践环节】:本专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实践环节,如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实践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到各级各类中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以到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新闻与传播单位、旅游管理单位等部门工作。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师范方向:2007年90.16%;2008年84.52%;2009年92.86% 文秘方向:2007年72.00%;2008年88.61%;2009年87.01% 【地方产业(行业)背景】 【学生成才个案】 个案一:郑某某,男,浙江温州人,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3届毕业生,国家公务员,现在中国文联工作。该生1999年考入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他曾担任过院学生会干部,在原中文系党支部担任过支部委员。初次接触郑某某,会被他的低调作风所吸引,他的话语并不是很多,但是所说的话都很有条理分寸。这种低调的作风被他带到了工作中,做每一件事他都十分认真和负责,工作中总是任劳任怨、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去完成老师交待的每一项任务。在工作中,他忙碌并快乐着,他是同学们的好榜样,是老师的好助手。学习上,他非常勤奋刻苦,孜孜以求,不曾有丝毫的懈怠。清晨他用晨读驱走睡意,课上他奋笔疾书汲取知识,课后他勤于思考拓展自己的思维。身为学生干部的他,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用无限的热情来支配有限的精力,真正做到了工作、学习两不误。在各科的学习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专业排名名列前茅。在掌握本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他还十分注重提高自己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辅修计算机专业知识,娴熟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是他在当年的公务员面试中胜出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活中的郑某某,为人大方,而且乐于助人,群众基础良好。当有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他曾多次参加学校和社会上的公益活动,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和社会弱势群体。正是由于大学四年所打下的坚实基础,使他在当年的公务员考试中脱颖而出,击败包括来自名牌大学的各路强手,顺利进入中国文联,成为我院考入中央级部门工作的第一人。 个案二:樊某某,男,浙江奉化人,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届毕业生,现在上海社科院攻读硕士研究生。该生2004年考入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他曾任班长、河洲文学社社长等职,获国家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大学期间在全校开设《论语》导读公共选修课,被新浪网、《东方早报》等多家媒体关注;论文《〈荀子〉旧注补正》获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第十届“挑战杯”浙江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语〉韦注研究》。2008年,作为绍兴大学生中的唯一候选人,樊某某成为浙江省“十佳大学生”候选人。樊某某的大学历程也并不是那样一帆风顺,水到渠成的。大一时,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樊某某积极参加院、校的各项活动,无奈强中自有强中手,每次的结果总是不能令人满意。那段日子,樊某某似乎迷失了方向,不知该往哪走。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几乎没参加什么活动。从那以后,他开始更多的思考自己该往哪走,做事也更加用心了。那时候,国内对荀子的研究还不多,在老师的帮助下,樊某某开始了对荀子的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论文《<荀子>旧注补正》获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全国“挑战杯”三等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那不服输,踏实努力的作风使他离成功越来越近。进入大学以来,樊某某收获最多的便是书。从大一至今,他买了不下300本书。如此“浩大”的工程,着实让人惊讶。“我寝室的书架已经容纳不下了,连我的室友的都已被我侵占了。”说起读书,樊某某感触颇多:“读书最重要的就是思考,要学会怀疑知识,发现问题。书上的内容是死的,只有通过思考,你才会真正学到东西。”而在荣誉面前,樊某某则显得很淡定。他觉得,大学里确立目标很重要,一旦目标定了,就要为之努力。尽管也有失意,但他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 【专业特色介绍】绍兴文理学院处在具有七千年灿烂文明史的越文化发祥地,处在现代文化巨人鲁迅的故里,又处在市场经济十分发达、小康社会建设蓬勃发展的浙东热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定位在主要挖掘古越文化深厚积淀的越文化研究、发扬现代越文化辉煌历史的鲁迅研究和在越文化基础上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秘书人才培养,把本专业建设成为省内外有相当水平、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越文化研究基地、鲁迅研究基地和秘书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三个基地”的建设,使学生接受文化精神的熏陶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