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怎么写?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15小时前 (07:28:05)阅读3回复0
路人甲
路人甲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39303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78607
  • 回复0
楼主

影评怎么写?要从哪几个方面进手?

怎样写影评》——周拂晓看电影

《看电影》杂志2004第十期中刊登了周拂晓的《怎样写影评》,特贴上来,比较长,您可以挑选你喜欢看的段落读,期看可以供大家参考,也期看更多的朋友写写影评。有打错字的地方请原谅,没有太多的时间校对。。。。。。。。

影评怎么写?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以前有读者问我这个问题,我觉得很轻易回答,也很难回答。说轻易,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我从来不认为写影评有什么N字方针:说难,写影评跟看电影1样,是1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很多东西只可意会。本文要说的,与其说是“怎么写影评”,不如说“我是怎么写影评的”。

写影评,回根结底就是把看完电影后的感受用文字笔录下来。只要你看片时没有睡着,你对所看影片都会有所感觉:即便是睡着,那也是1种反应,也许能证实这部影片不是1般的闷。影评没有长度的限制(媒体会有),长的洋洋万言,短的可以两3句。有个英文电影论坛举行1句话影评选赛,结果有些获胜者居然将评论浓缩成1个字。

我最近编写《西片碟中碟》这本欧美电影指南时深有感慨,写短评绝对不比完全的评论轻松。

在成千上万茶余饭后发表看后感的看众中,坐下来把想法变成文章的是少数,而媒体能摘用的更少些。如果几家有影响的媒体不约而同休用同1种文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影评就该这么写。

比如在美国,主流媒体的电影评论1般在1千字左右(译成中文)。大约3分之2篇幅是描述剧情,剩余的属于评判,但评判的方式没有固定程式。我最初写影评时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落笔自然留下这种痕迹,我觉得无所谓好坏,只是1种风尚而已。

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文艺评论世代相传长期受压抑的缘故,我们对1些概念界定没有西方那么明晰,可是我们又非常喜欢条条框框。

就说“影评”,什么喊“影评”?狭义地看就是英文中的Film review”。这类文章是写给看电影的人看的,不是给拍电影或研究电影的人看的,1般发表在主流媒体或影迷刊物。罗杰。艾伯特是惟1得过普利策奖的影评家,但他的文章非常浅显,直白到像是拉家常。

他很高产,每周可以有5 篇评论,但都比较短,翻译成中文可能就是700字。他的大众路线使得他成为读者最多的影评家,全美国有两百多家报纸授权转载,而且他每周还有1个电视栏目,每期半小时。跟他相反的如《纽约时报》的艾维斯。米切尔,喜欢卖弄辞藻,非把读者搞得云里雾里不罢休,不信大家可以看我翻他的《骇客帝国国2》评论。

宝琳。凯尔可能是最有影响的美国影评家,她反电影评论提高到艺术的高度,从60年代到80年代未,她的评论是美国文化的1面旗帜。她的文笔有点像子君,有1种女性的美丽,但看点非常尖锐,有时很刻薄。

我们的影评范畴似乎要更广1些,有些很感性的随笔、借助电影的抒情文字,英文中应属于essay;有1些是理论研究,属于论文性质,英文应该是film criticism或Film theory。

习惯于其中某1类的读者,往往会对其他类型看不惯——看惯随笔的会嫌其他的没有个性;看惯论文的自然会觉得没有大量专业术语和脚注就等于没有深度。在我所写的长篇评论中,《人工智能》和《公民凯恩》都超过1万字,但前者其实很感性,而后者本来就是1篇论文,只不过我尽量回避论文的风尚。

假设我把该用的术语全用上,并附上每句话的出处,估量某些学院派会心悦诚服,而该文则会丧失99%的读者。这是我的局限,媒体多半认为是优点,而大学和研究院则视为“你还嫩点,需要改良”之处。

以前老1辈的评论很像我们中小学里上语文课,先来1段时代背影 ,接着是故事大纲,中心思想,最后是具体分析等等。

作为1种写法,这未尝不可,但它不是金科玉律。我尽量回避这种作茧自缚的写法,恐惧用1种形式把自己框死。一般看完1部影片后,我会想1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也许是故事(如钢琴家),也许是讲故事的方式(如穆赫兰道),也许是表演(如煞女),也许是摄影或置影(如吸血惊情4百年),也许根本没有故事,表演等,只是纯感受(如雷吉奥的生活3部曲)。

1部影片可以谈论的东西很多,但应该谈论的是那激动自己的部分。填充式的面面俱到可以表达自己的看点,但不会成为好影评。

影评人要不要文艺理论知识?以此为生者有理论基础当然是好事,但是,在懂1点点理论和不懂理论之间,我宁愿抉择不懂。当刚涉足文艺理论(以及相光的美学和哲学)时,很轻易产生豁然开朗的大彻大悟,以为什么事情全了如指掌,殊不知自己学的只是很多理论流派中的1种。

每1种理论都有独到之处,但推到极致都会变得荒廖。

对我来说,怎么写不重要,有本事写成诗歌也无妨。重要的是写的内容是否言之有物。说到这个“物”,里面有太多秘密。由于我们生长在1个“统1思想,统1口径”的大环境中,很多读者不由自主地觅觅跟自己相同的看点。

1旦意见相左,便会做出猛烈反响。顾小白很少写review型的影评,但1旦出手1定很出色,他对《双雄》的评论也是如此。有网友不赞同他的看点,这也很正常,但这位网友显然感情受到侵害,因为顾小白说了他偶像的坏话。真是不必,你有不赞同见尽可以发表,在网络时代,已经没有人能垄断话语权;但只要没有“高度统1”的政策,这个全球 上就会有形形色色的不赞同见,对1部电影的评论更是如此。

如果1个人不能适应言论自由的环境,那他最好躲开这个环境或者自己发明1个言论统1的小环境。

《手机》引发的争议表明,有这种心态的影迷在我国为数不少,首先是崔永元。作为1名该片的评论者,他犯下了两个大忌:1是你必须看过影片后才有资格评论,否则你的看点是空中楼阁;2是你可以用任何强烈的语言驳斥该片,如果觉得有诽谤之嫌,可以诉诸法律保护,但他暗示电影局应该禁映(原话是:我甚至不理解电影局为什么能让他通过还在全国放映)则是1种对电影业极为有害的思维。

更可悲的是,在新浪网的调查中,高达40%的人赞同他的看点(也许只是赞同他言论中的某1部分。)

让我们来推理1下:如果崔永元是电影局审片官员,他必定会枪毙该片。如果这40%的网友中有人有权枪毙该片,那么该片就不会问世。这么多人这么乐意剥夺公众看某部影片的权力,同时又很多人喊嚷着没好片看。

你说这中间有没有因果关系?能怪谁呢?当我第1次看到这个调查结果时,真是非常痛心:中国看众,我们只配没电影看,因为我们动不动就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作品给禁了。可以想象,如果这40%的人可以1票否决的话,中国将从此没有1部电影可以上映,也不会再有1部小说、1张报纸、1篇文章可以问世。

要知道,全球 上是没有哪部电影是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认同和赞许的,如1个政客得到60%的民意认可,就算很受欢迎的了。如果1个人可以剥夺所有人的抉择权力,那么任何形式的发明都可以休矣。

当然崔永元只是暗示了1下,而且他也不是审片官员,而且他也有发表自己看点的权利,所以我们的反应可能过火了。

不过这种国民心态对于拍电影或写影评都是1大阻碍。十多年前的所谓影评,被沦为圈内说好话的宣扬;现在有些人为了骇世惊俗,有意跟大家唱反调,其实心态是1样的,都是1种迎合。真正的影评,最重要的是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感觉没有对错,感受1定有反对者,但感受有讲道理和讲歪理之分,有常态和奇异之分。

宝琳。凯尔的看点80%我都无法认同,她对于斯特里普脖子以下不会演戏的说法,信赖大多数电影业人士都不会苟同,但她自有她的逻辑。我不必赞同她的结论,但我欣赏她特殊的视角。

1个影评人的真本事不在于人云亦云,而在于发现别人忽略的佳作,当《雌雄大盗》无人问津时,凯尔为它摇旗呐喊,说《指环王III》是优异作品,没有人会因此把你看成天才。

(我没有鼓励大家有意唱反调)我觉得1个好的影评人,应该勇于推举遗珠。介绍《指环王》是工作,但当你发现1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导演带领1班不会到处引起少女尖喊的演员拍出1部感人至深的作品,那种快感是无与伦比的,而向大家介绍这样的作品,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

电影基础知识

2、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影评写作的角度

4、影评写作要求

1、电影基础知识

1、电影:由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1种综合性现代艺术。发明于19世纪末。1895年12月28日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对看众放映,故将这1天定为全球 电影诞生日。

2、电影的本性:

1.作为大众文艺样式的艺术欣赏性;

2.作为实现利润、扩展再生产手段的商品性;

3.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工具性。

3、对电影事业的要求:1.体现个性力量的艺术发明性 2.适应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思想性;3.实现经济价值的功利性。

4、电影的两大风尚类型:

1.纪实风尚:源于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工厂大门》《婴儿饮汤》《水浇园丁》等影片对生活的纪实。强调真实客看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2.戏剧风尚:源于美国用电影对舞台演出的纪录,注重场面繁华、情节曲折、明星效应,形成好莱坞式电影风尚,对故事片创作产生重大影响,成为电影市场中主要的影片样式。

(***98年3月9日对《泰坦尼克号》和美国电影的看法)。

5 、电影主要表现手段:

蒙太奇:将片断镜头加以组合,并与声音配合,发明出特殊电影时空的结构方式。

英国梅里爱的发现与探索。美国格里菲斯在《1个国家的诞生》中成功的运用。苏联电影家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将蒙太奇上升为理论。

“库里肖夫实验”,1个毫无表情的脸与饮汤、棺村、小孩的画面连接,产生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强调剪辑的作用。有多种表现手法,如镜头~、音响~、对比~、平行~、声画分立、声画对位等。蒙太奇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

长镜头:指对1个运动志面较长时间的连续不间断地表现,保持运动着画面的整体性。

这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反对蒙太奇造成的虚假而提出的1种电影闰美学理论。强调电影的照相本体属性,强调生活的真实性。

2、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电影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1、从产生以来逐渐成为最普及、最重要的艺术样式(电视只是传输方式的改良,其以声画为手段的表现特,质与电影1致),列宁说:“对于我们来说,在1切艺术样式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影。

”电影对人的行为、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美国现在人均每年看6次电影。

2、对人类文化信息传输方式的浩大变革,使人类进进影视文化(信息文化)的发展阶段。西方学者认为人类文化经历了3个阶段:以语音为载体的口头语言文化,以文字为载体的书面语文文化,以音像为载体的影视文化。

2、电影评论的作用:

1、影评是1种科学的活动,是电影艺术与看众的桥梁,是实现电影3重价值(艺术的、社会的、经济的)的重要手段。国外影评主要作用于票房价值,中国影评侧重于社会性,形成中国特有的、最广泛的群众影评浪潮,形成中国文艺评论特殊景看。

2、影评本身是1门艺术,有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思辩能力、写作能力。从写作学的要求看,影评写作需要信息处理能力,也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能力的综合运用。许多人从影评起家,走上专业文化工作道路。上海市为适应水平 教诲的要求,在97年高考语文中有1道小作文题,要求学生写影评,题目是《推举1部影视剧》,15分,这1举措使学校掀起起电影热,97年的《文汇电影时报》和98年2月11日《新民晚报》对此作了报道。

国外文科大学1般都有电影课程。今年,东南大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求大学生看看百部优异影视片。最近,北师大为大学生设立电影院,结合放映的影片请专家给学生讲评。

3、影评写作的角度 1、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看法,深进挖掘。《秋收起义》1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

而我依据列宁关于领导的论述和中心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熟悉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1个杰出的革命领导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显示 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1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

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看照现实。

3.写看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看照,觅觅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重的1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比”,2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1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

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全球 闻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唤吁。评《南京大残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2、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及 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1人物评论、同1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雄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征,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

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能,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1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探求。

3、美学评论(样式、风尚、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 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异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尚评论。如《布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电影的意象美》从电影风尚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唤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进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4、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 电影语言评论。《――中国电影走向全球 的起点和成功之路》。

2。 电影结构评论。《复合交融 巧织经纬枣的结构艺术》。

3。 电影修辞评论。电影修辞包括多种手法,如对比、夸饰、象征、拟人等,如《中的象征手法赏析》。

4。 电影节奏评论。《满怀深情的韵律美枣谈电影<周恩来>的节奏艺术》

5。 电影悬念评论。《悬念迭设扣人心弦枣谈美国片<碟中碟>的悬念技能》

6、电影音响评论。

《摹声会音皆有情枣<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音响》

7。 电影色彩评论。《张艺谋为何偏爱红色》《在“形式”中强化“意味”》。

8。 电影细节评论。《耐人觅味的“纳银密账”》、《1串闪光的项链》。

9。 电影表演评论。《眼之魅》

10。

电影音乐评论。

以上评论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交*、兼容的。评论的视角可以是复合的,如评论人物,除了上述的评1个人,评1类人,或对立人物的对比分析,也可以就几部影片或某1类影片中同类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种创作倾向进行评论。如《忧患意识与英雄主义》对美国影片普及 性的主题的分析;“新时期军人银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员为什么不能长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为什么走红”等论题是综合某类影片创作倾向选的。

电影评论的文体样式可以多种多样,1般以论文体为主,也可以用书信体、对活体、问答体、随感录。近年也有散文体,散文体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轻灵巧泼、文笔美丽,但1般缺少周密的论证,较少逻辑力量,理论色彩较单薄,在影评百花园中应当答应各种文体样式存在。

4、影评写作要求

1、紧扣“电影”与“评论”。

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阐明 书和报刊故事中觅觅。

要挠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看点。

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周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看点而无论证。

2、总体把握,细部突破。

首先对1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判,在此基础抉择1个较小的视角深进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进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1方面避免1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进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夺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依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进“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3、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1。

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重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阐明 与论证。有1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1历史事件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厉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

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4、注重思辩、讲究文摘。

力求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力求新奇、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成见 ,发明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1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确看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注重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重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协调 ,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

《黄河绝恋》主要情节与场景

1.海空大战。先声夺人,以快节奏的战斗场面调动看众情绪。

迫降遇险。

还是以惊险场面吸引看众,小孩救人;悬崖坠机;小孩被炸。

7.黑子家中。3炮唱歌,见花花捉蝎治伤;欧文见花花红肚兜,引出闪回镜头:日寇毒气杀人,哥哥出窗被枪杀。

8.山寨受困。过河被民团俘;狱中欧文“荣耀 的投降”与黑子“只要有1口气绝不停止反抗”的争论;3炮对寨主谈“外人、亲人、仇人”的关系。

3炮看黑子,“赵家害得我丧了男儿身”;闪回:械斗。

9.刑场脱险。刑场行刑在即,安洁救人,鬼子枪杀安洁――寨主梦醒(内心斗争);安洁出窗奔刑场,拉手榴弹威逼父亲,救人。

10.古庙栖身。花花放蝎子咬日本军官;古庙,东方文化神异氛围 ,营造相爱氛围;欧文学汉语“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是ANGIEL的最好最好的朋友”,“YES”。

群山夕照,古烽火台上“你们……都有许多爱”,初步理解,相爱的开始。

11.屈辱回忆。黑子夜访寨主,晓以大义(讲述安洁的不幸,促使寨主转变);芦苇丛中,安洁痛苦回忆;波尔明白“1个弱女子宁可舍弃生命,不能舍弃人的尊严”。

16.祭奠忠魂。

1张张照片――小孩、花花、父亲、黑子、安洁的照片放进激流中,“让生命还回黄河”,信天游的叶哨响起,闪回:匕首、手榴弹、黄河留影……

评论角度

1、评主题:1、抗日斗争,揭露日寇罪行,颂扬人民不屈精神、博大胸怀、崇高人性;2、生命价值与民族命运;3、对和平和期唤唤与社会的发展的期看;4、在人类之爱基础上不同文化看念的撞击与交融。

2、人物评论:1、单1人物;2、某类人物;3、对比性人物;4、从人物关系评析,如中外、父女、民族与宗族等关系进手。

3、场景细节:几次争论;手榴弹的出现;小刀的运用;几个人物对死的抉择;照片的作用。

4、悬念设置:人物命运为主线,将人物经常处于生死关头,环环紧扣。

5 、矛盾冲突:1、进取 与反动、民族解放与法西斯专制;2、东西方看念;3、宗族。

6、叙事线索:3种时态,现在时着眼于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调剂情绪、深化主题,给作者1个自由的叙述时空;过往时表现矛盾冲突与情节发展的主线;过往完成时重点在揭露日寇罪责。

7、情节与节奏:战斗高潮与抒情段落的设置;紧张与舒缓情绪的起伏;镜头节奏快与慢的转换。

8、中外影片比较:与《挽救大兵雷恩》相比,同是以回忆形式讲述挽救生命与回回家园,但《黄河绝恋》避开为什么救人的争论,避免说教,容纳更多内涵;多种矛盾冲突;群像式人物各有鲜明个性;战争与爱情两条线索推进,更富有抒情色彩。

9、与《红河谷》比较:文明冲突的合理性;叙事特色强化故事性;人物塑造在对比中展现性格的发展,注重人物性格的丰盛性。

有很多人认为看电影就看电影呗,评什麼?论什麼?但事实上,在你写影评的同时,也是让自己回溯在这1个半小时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烂的片,也是有辛劳培植的工作人员,他们又是用什麼眼光来看?没人情愿制造1部人人唾弃的大烂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烂片是否有可取之处,是否制片.导演.演员们用著不同的想法来拍摄?

这些,当你开始专心写影评时,你的构思会愈来愈清明,想的领域愈来愈广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体会,也能将你的体会带给大家

在1篇又1篇的影评中,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文笔进取 了,看电影时能看到更多的细微末节,能激动到心灵的深处,那麼,你成功了

当然,没人是1蹴可矶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学创作者外),当我自己回忆1开始写的文章,也觉得自己的文笔生涩,眼光不够深进,但在1篇又1篇的文章中,发现自己很自然的就长篇大论了起来,当然,现在依然不够好

最好的1句话是----

“深刻的片面、伟大的成见 ,发明性的误解”

不是1定要中规中矩的写影评,正面.反面.侧面的看法都是很独到

化简为繁,化繁为简,字字都是精摘

0
回帖

影评怎么写?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