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源的特性包括哪几项?

4小时前 (15:18:07)阅读3回复0
花花
花花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40219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80438
  • 回复0
楼主

生态资源的特性包括哪几项?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

1.生态文明的自然性与自律性:

生态文明具有自然性。与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1样,生态文明也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区别在于,生态文明突出自然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生态资源的特性包括哪几项?

生态文明又强调人的自律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具有主看能动性的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建设生态文明的要害在于人类真正做到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追求生态文明的过程是人类不断熟悉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良与自然的关系和完美自然的过程。人类应该认真定位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在于人类的活动与发展。解决生态安全问题回根到底须检查 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节制人类自身的欲看。要熟悉到,人类既不是自然界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界的奴隶,而是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的自然界的1部分,只有尊重自然、爱护生态环境、遵循自然发展法则 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2.生态文明的协调 性与公平性:

生态文明是社会协调 和自然协调 相统1的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 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协调 发展这1客看法则 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生态的稳定与协调 是自然环境的福祉,更是人类自己的福祉。

生态文明是足够 体现公平与效率统1、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统1、社会公平与生态公平统1的文明。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所体现的是1种更广泛更具有深远意义的公平,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不能肆意挥霍资源、践踏环境,必须留给子孙后代1个生态良好、可还是发展的环境与地球。把生态文明纳进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就展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反映出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着想的意愿。

3.生态文明的基础性与可还是性:

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繁衍生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它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1起,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事业的兴盛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生态文明代表了1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代表了1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协调 理想。生态文明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人民享受幸福的基本条件。

作为人类社会进取 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追求生态文明,才能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1代1代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保障发展可还是性的要害,没有可还是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可还是发展,保护生态就是保护可还是发展能力,改良生态就是提高可还是发展能力。只有坚持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有效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还是发展。

4.生态文明的整体性与多样性:

生态文明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要从整体上往把握生态文明,把自然界看成是1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界蕴有万物,万物各有自己的运演法则 ,万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地球生态是1个有机系统,其中的有机物、无机物、气候、生产者、消费者之间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每种成分、过程的转变都会影响到其它成分和过程的转变。1般说来,生态问题是全球性的,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具有全球眼光,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例如,保护大气层、保护海洋、保护生物多样性、稳定气候、防止毁灭性战争和环境污染等,必须依靠全球协作。另外,生态文明对现有其它文明具有整合与重塑作用,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都与生态文明密不可分,是1个统1的整体。

生态文明的价值看强调尊重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强调人、自然、社会的多样性存在,强调人与自然公平,物种间的公平,承认地球上每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系统内在丰盛性的外在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1定要承认并尊重、保护生态的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要始终以1种宽敞的胸怀和眼光关怀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切忌为了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牺牲自然界本身的丰盛性和多样性。

5.生态文明的开放性与循环性:

自然界既是1个开放的系统,又是1个布满活力的循环系统。开放性意味着此事物与众多彼事物的联系性,具有1损俱损、1荣俱荣的关系。开放性、循环性是自然生态系统客看的存在方式,这就要求人们在探求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把自然界作为1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努力熟悉和把握能量的进出、交换和循环法则 。人在从自然界中摄取能量时,1定要考虑其承担力,保证自然生态循环系统的顺利进行。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需要逐步形成以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再利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法则 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协调 地纳进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1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使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能够在1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6.生态文明的伦理性与文化性:

生态文明是生态危机催生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更进取 、更高级的文化伦理形态。化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应该实现伦理价值看的转变,以生态文明的伦理看代替工业文明的伦理看。世代相传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基础。生态文明认为,人不是万物的尺度,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种类1样,都是组成自然生态系统的1个要素。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承认自然界的权利,对生命和自然界给予道德关注,承认对自然负有道德义务。只有当人类把道德义务扩展到整个自然共同体中的时候,人类的道德才是完全的。

生态文明的文化性,是指1切文化活动包括指挥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发明的1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培植和发展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应该围绕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协调 相处的价值看,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文化氛围,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发展的文化体系,足够 发扬文化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0
回帖

生态资源的特性包括哪几项?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