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中国时代的方法?
一是帝号纪年法:帝号是指古代帝王或诸侯的死亡。“宣王一年”、“宣王二年”等时代出现在中国周朝史书中。鲁国史书《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衰公十四年”的历史。“宣王”和“衰公”都是皇帝或诸侯的死亡头衔。这种年龄的方法是帝号年龄。二是年号年法:年号是封建皇帝为记录在位的年代所定的名字,是皇帝继位后发布的年号,如康熙41年、建安25年等。年号是汉武帝创造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建元”。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于建元元年,历代皇帝都模仿他,建造了自己的年号。当新皇继位或发生重大事件时,一般会更换年号1。明朝以前的皇帝在位期间超过一年。比如汉武帝在位54年,用11个年号。明清皇帝在位期间一般只使用一个年号(除了明英宗两次登基使用两个),所以我们习惯于用年号叫皇帝。比如明太祖的年号是洪武,清圣祖的年号是康熙。从汉武帝到清宣统三年,前后2051年中,中国历史上建立了600多个帝王年号。
二是干支年法: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A、B、C、丁、戊、已、庚、辛、仁、桂喊“天干”,子、丑、寅、毛、陈、思、午、未、申、酉、徐、亥十二字喊“地支”。古书说,干支是太古轩辕让大桡做的,十天干是用来名日的,十二地支是用来名月的。后来人们把十天和十二地支互相配合,每两个字变成一个数字,用来称年,也就是说,第一年是天干的第一个字,第一个字是地支的第一个字,第二年是乙丑,第三年是丙寅,直到最后一年是第六十年。60年后,周而复始,故称“60花甲子回头”。中国历法1总是采摘干支来纪年,它还可以纪月,纪时。从殷商出土的甲骨卜辞可以看出,3000多年前,古人非常熟练 用干支来纪日;从西汉末开始,干支就被用来纪年了。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干支已经成为中国独特的、独立的、完整的历法体系,即“干支历”。教材中的一些地方涉及干支年,如“甲子年(指公元184年)、世界吉祥”、“甲午战争”(指1894年)、戊戌变法(指1898年)等。汉武帝开始使用干支纪年,在此之前的“干支纪年”是后人计算出来的。中国古代主要采用天干地支年法,一直沿用至今。今年2008年是戊子年。
三是黄帝纪年法。1911年革命期间,一些报纸和革命党反对清朝,没有使用清朝皇帝的年代,而是以中华民族传说中的祖先皇帝为年代,历史上被称为“皇帝的年代”。由于计算的起始时间不同,当时各报刊采用的皇帝时代也不统一。1911年,《民报》推断为黄帝4609年,中国留日学生江苏同乡会编辑的《江苏》推断为4402年,黄藻编辑的《皇帝魂》推断为4622年。其中,《民报》使用的时代被大多数革命党人所接受。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发布的文件以此为依据,各省响应起义的文件大多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