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历史上“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战争策略网页游戏开服表
抗战历史上“防备、相持和反攻”3个阶段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防备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术防备阶段。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术相持阶段。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公布无条件投降,是战术反攻阶段。
3个阶段:战术防备阶段、战术相持阶段、战术反攻阶段,主要战争有淞沪会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京保护战等。
1、3个阶段
1、战术防备阶段
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是抗日战争的战术防备阶段,标志是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将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掀起了全国性的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此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顽强反抗,与日寇浴血奋战。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4次大规模会战。
这些大会战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作战实力和精锐部队,中国军队以空间换时间,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使抗战进进对中国有利的战术相持阶段。
2、战术相持阶段
1938年到1943年底,是抗日战争中时间最为漫长的战术相持阶段。战术相持阶段又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1938年11月至1941年11月是战术相持阶段的前期。日本帝国主义占据武汉后,开始改变策略,对国民党摘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汪精卫集团投敌叛国,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了伪中心政权。国民党顽固派加剧了反共摩擦活动。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妥协和分裂的方针,敌后战场开始发展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
1941年12月至1943年底,是战术相持阶段的后期。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全球 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中国战场成为全球 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使其不能北上进攻苏联,亦不能西进进攻印度。国民党坚持1党专政,大发国难财,使其统治日趋腐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军民度过了抗战中最困难的阶段。
3、战术反攻阶段
1944年初至1945年8月,是局部反攻和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时期。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转进反攻。国民党军在滇西缅北作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赢得了美英盟国的浩大赞誉。
但在豫湘桂战争中却遭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溃败。豫湘桂战争的溃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怒 ,引发了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中国共产党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获得人民的热烈响应。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本土先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苏联出兵我国东北。国民党军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举行反攻。
日本帝国主义于8月15日公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对全球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浩大牺牲和奉献,中国跻身全球 4大国之列,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主要战争
1、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又称813战争,日本称为第2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1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1场战争。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进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摘取主动反击的战争。
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进战斗,战争本身还是了3个月,日军投进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公布死伤4万余人;
中国军队投进最精锐的中心教导总队及8十7师、8十8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反抗而缺失惨重,这场战争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2、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是指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9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猛烈攻防战,也称为“长沙保护战”。
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进进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正面战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侵略,所取得的第1次重大胜利,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1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术态势的战争。
长沙会战的胜利,繁重地打击了日本侵华军队,粉碎了日本消亡中国军队主力、“以战迫降”的战术目标,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有力地支援了全球 反法西斯阵营的作战,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全球 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有力地保护了湖南广大地区和我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稳定了湖南局势,并使之成为支持全国长期抗战的重要基地。
据统计,3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阵亡、受伤和失踪的将士达93944人,消亡日军共计11万余人。
3、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1次大规模防备战争,其中以1938年34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闻名。
因围歼日军1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浩大的打击,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同时,徐州会战的胜利,也扩展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以台儿庄大捷为代表的徐州会战的消息,苏、美、英、法、德、意等欧美主要国家都给予了足够 报道和评论。
据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重。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信赖,但现已证实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
英人心理,慢慢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德国也报道说:“徐州方面中国反抗力之强,殊出人意外”,“最郑重之看察者亦不能不承认日本必遭失败。”
这些社会舆论对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争取外国政府的支援,有1定的积极作用。中国人民誓死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胜利战绩,赢得全球 正义舆论的高度评判,也使德、意法西斯不敢小视。
各国新闻媒介对台儿庄大捷的报道,不仅使各国人民增加了对中国抗战的了解和熟悉,也为后来中国赢得外援发明了条件。
防备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术防备阶段。
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术相持阶段。
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公布无条件投降,是战术反攻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