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三国时期其实有第四个国家,是真的吗?
三国时期以西晋历史学家陈寿编撰的三国史书命名,因为陈寿将这部史书分为魏志、蜀志和吴志三部分,以魏国为正统。因此,后人称这一时期为三国时期。
陈寿在编纂《三国志》时,仍将汉朝领土内的国家视为中国的一部分,自然将非汉朝统治的地区划分为蛮夷。
虽然那些所谓的蛮夷(当时的名字)肯定会被记录下来,但它们不会被记录为一个国家,如匈奴、鲜卑、乌桓等政权。
同时,岭南和南蛮的记录也被排除在外。历史资料只记录三国中的这些地区,如蜀国平定南蛮,吴国征服南越。
因此,从中原人的角度来看,无论此时多么混乱,都只能被视为内政问题,只是汉朝的延续。
因此,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分析汉代留下的主要领土。除了三国,还有第四个国家吗?
一般认为三国时代的到来应该从曹丕算起,但由于曹操的作用非常重要,曹操在三国中的分量尤为关键。
许多人认为,第四国可能是公孙在辽东建立的政权,毕竟这种政权与其他三个国家非常相似。
公孙家族从公孙度成为辽东太守后,连续几代人长期分离辽东,名义上服从中原统治。事实上,朝廷根本无法控制辽东,让辽东自己发展壮大。
辽东公孙家族,也有心去中原追鹿,但偏偏在河北,有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的势力。
辽东的公孙度打不过袁绍,只能偏安辽东。然而,除了稳定自己的领土,他们还不断攻击乌桓和高句丽,扩大自己的力量范围。
公孙家族在中原王朝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在辽东站稳了脚跟。
值得一提的是,公孙度死后,他的儿子公孙康成了辽东的土皇帝。他冷冷地看着曹操和袁绍之间的战斗。直到袁绍撤退,他才砍掉袁绍的儿子,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公孙康的做法使整个辽东免于战争,曹魏名义上控制了辽东。
但长期以来,辽东一直处于独立王朝的地位。在这个地方,公孙恭和公孙渊都是公孙家族自己的人。
曹魏对这个问题没有表现出过度反应,只是默认了辽东势力的存在。
当公孙渊成为辽东土皇帝时,汉朝已灭亡,曹魏也传到曹睿手中。
但此时的公孙渊,依然秉承公孙氏的优良传统,与曹魏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并砍掉了孙权的使者,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但对曹魏来说,公孙元本身就非常鄙视它。面对曹魏使者的态度,他非常不友好。这种态度让曹瑞很不高兴。因此,辽东的公孙和曹魏正式分手。
这时,曹魏不再是原来的诸侯,而是一个庞然大物。带兵的是司马懿,连诸葛亮都头疼。于是,公孙渊被打败,辽东政权彻底灭亡。所谓的第四个国家消失了。
如果从公孙度到公孙元,经历了三代四位土皇帝(中间有一位公孙恭过度)50多年,持续时间甚至比曹魏还要长。如果不是公孙元的死,就会激怒曹魏的政权。我觉得辽东公孙家的政权至少要持续到西晋。
因此,很多人说三国实际上是四个国家,这是有道理的,而第四个国家实际上是辽东的公孙家族。然而,公孙家族处于一个安全的角落,表现更无害,知道如何在混乱中保护自己。因此,虽然他们当时没有成为一个国家,但与这个国家没有太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