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秋后午时三刻问斩说明了啥
古时候秋后午时三刻问斩,主要说明了古人封建迷信的思想。
他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神之说,那为何选在秋后呢,而不是,春夏呢?
在古人眼里,秋冬是万木凋零,到处一片萧瑟,象征着肃杀,选在这个季节处置犯人,也算是顺从天意吧!
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生机盎然,那都象征着“生命”。既,是自然天象,人们不敢违背,所以犯了事的人,都会安排在秋后。
“秋后问斩”从西汉就有了,他们的秋后定位农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执行的时间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这一做法一直延续到清代。
那么为什么又要在午时三刻呢?
也并非所有的罪犯都在午时三刻行刑。午时杀人也分为午时问斩和午时三刻问斩两种。
午时虽然阳气重,但罪犯被杀后依然可以再入轮回,午时三刻杀人,就是魂飞魄散,再无半点残留,所以只有罪大恶极的人才会被午时三刻问斩。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死刑犯从大早被提出来押赴刑场跪等行刑,期间不吃不喝,等到了午时已经虚脱了,再被中午太阳一晒,整个人昏昏欲睡,这个时候行邢不会有太多感觉,这是一种比较人性的说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