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靠背的坐具中,以腹壁取代腿足的统称 为绣墩。墩面多覆丝绣织物做为垫子,借以增其华 丽,故名“绣墩”。四面开光,形似古代用藤子盘 圈成的藤墩。坐墩上下各有一周圆形突起纹样及弦 纹,象征钉在鼓面皮革上的帽钉,明至清初多采此 式。因为它像鼓/故亦名“鼓墩”。后又有曲棂式, 已无开光陈迹,腔壁用长条构成,外形近似鸟笼, 疏透有致。清宫坐墩,外型粉饰屡有创新,以至加 上束腰,成为非凳非墩之具。绣墩在明代较前代有 所开展。明代绣墩在形体上较清代稍大,但和宋元 期间的绣墩比拟又相对小些。做法是间接接纳木板 攒鼓的手法,做成两头小、中间大的腰鼓形。两头 各雕弦纹和象征固定鼓皮的乳钉,因而别名“花鼓 墩”。明清期间的绣墩除木造外,有蒲草、竹藤编 织而成的,有以瓷、雕漆、彩漆等造成的,同时还 要根据差别的季节辅以差别的软绣和刺绣精巧斑纹 的座套,合在一路,才是名副其实的绣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