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牛郎偷窥织女沐浴,盗其衣服"被指荒唐,不利于孩子教育,你怎么看_与仙子沐浴的小说免费阅读

1天前 (03-12 13:25)阅读2回复0
小小的人啊
小小的人啊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44159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88318
  • 回复0
楼主

小学语文课本"牛郎偷窥织女沐浴,盗其衣服"被指荒唐,不利于孩子教育,你怎么看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是北宋秦少游歌咏牛郎织女凄美爱情故事千古名句,读到这个诗句脑中还会浮现那个优美的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现在这个美丽的故事却被一些脑洞大开之人过度解读为“香艳故事”,牛郎也成了“偷窥织女沐浴、盗其衣服”的“臭流氓”!

小学语文课本

小学语文课本

美丽的民间故事变味为香艳故事,牛郎原来是耍流氓,这个论调也并非今日才有,早已有之。典出1968年赵淮海,《一个老红卫兵的回忆》:

“一天吃晚饭时听家长聊天,说有个中学生反映初中语文课本里《牛郎织女》一文说牛郎偷看女人洗澡,并用偷衣服的办法迫使织女嫁给他是流氓行为。古文《爱莲说》宣扬士大夫清高。果然,第二年的语文课本里删去了这两篇文章。”

唐代诗人杜甫有句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现在有些人“死不休”标新立异,达到惊人的目的,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他们过度解读不是为了传承优秀文化,而是在优秀文化中寻找自己阴暗、猥琐的寄体,实际上是在作践优秀文化。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公而忘私,呕心沥血,为民治水,在某些人嘴里,大禹过家门而不入,原来是外面有“小三”。忧时伤世的杜甫在网络里被恶搞为“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俨然无所不能”。

小学语文课本

其实这种“恶搞”、“丑化”中化传统文化是别有用心的哗众取宠,是无知、浅薄、低俗、无聊的体现。

七夕节那天,朋友圈流传着一个视频,讲的是一个法律“大伽”把这篇文章作为流氓犯罪案例,来向观众讲法律知识,令人生厌,中国几千年的民间传说故事,让他给糟蹋的一塌糊涂,不是哗众取宠,又是什么呢!

“七夕”这个中国的情人节,本来极富诗情画意、浪漫温馨的节日,突然看到对牛郎织女故事如此作践,像吃面条吃到一只苍蝇一样令人恶心。看到一群美女洗澡趁机一饱眼福的不是牛郎,那是你这个龌龊、肮脏的家伙。

那些能够从这个纯洁、明亮的爱情故事里读出“性暗示”,读出色情狂的“偷窥”,真是“心有如来,看人便像如来;心有牛粪,看人便像牛粪”,内心龌龊者世界里就没有干净的玫瑰花。


我是青衫李探花,专注教育,用心回答教育问题,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自古就有,和《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祝》并称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给了历代文人墨客以遐想的空间,也表达人们对痴情爱情的向往和祝福。

牛郎织女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并没有完整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诗中咏叹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全诗用浅显易懂又深沉真挚的语言表达了有情人不能相见的动人情感,从中现代人可以猜想出牛郎织女两个深爱的人隔河而望,不能相见的痛苦生活。

比较完整的”牛郎织女“故事的记载是在南朝任昉所著的《述异记》中,古文中记载说,织女本是天帝的女儿,居于大河之东,生得美丽动人,但年年忙于织云霞绢缣之衣,难有欢颜,天帝觉得她孤独可怜,就将她嫁给河西牵牛为妻,结果织女不再织作,贪欢不归,天帝很生气,就命她回到河东,一年只能和牵牛相会一次。

现在的版本是由叶圣陶改写的,并多次出现在建国之后的课本中,故事很长很浪漫,而且情节和细节描写等都写得很细腻。同时人物形象也有了根本的转变——此时的牛郎不再是天上的星神,而是凡间的一个穷困潦倒但勤劳善良的孤儿,被哥嫂欺负,终日和老牛做伴劳作。

小徐老师小时候,对父母讲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深信不疑,每到七月初七都要一整天盯着树上和天上,观察人间还有没有喜鹊,是不是所有的喜鹊都飞到天上给牛郎织女搭桥去了,晚上还偷偷蹲在葡萄架下,希望能听到牛郎织女说的话。

我们那一代从没有想过,牛郎偷走织女的衣服对不对,也没有想过牛郎会不会偷看仙女们洗澡,我们父母给我们讲故事时,也从没有对这一情节有个任何疑问。

这个版本的故事流传已有半个多世纪,可谓家喻户晓,之所以人们从没有质疑过牛郎的人品是因为:

一、牛郎的人品如何,在故事的开头已有铺垫,一方面体现在牛郎对牛的态度上,牛郎对老牛特别好,因为老牛勤勤恳恳,说明牛郎也勤劳,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哥嫂的态度上,哥嫂对他特别刻薄,而他并没有恨他们,说明牛郎纯朴善良。

二、故事流传过程的这么多年,没有人丑化牛郎的行为,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思想纯朴,没有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美好的民间爱情故事中的人物。

由此可见,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只是看故事的人思想不再单纯了,才有了这种复杂的想法。而且抛开文章对牛郎人品的塑造而单从她取走织女的衣服来评价牛郎行为,这本身就是一种断章取义。

另外、民间传说大多是给孩子看的,孩子关心的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他们思想单纯,也不会联想到牛郎的不当行为。

综上所述,《牛郎织女》这篇文章,有人指出“牛郎偷窃织女洗澡,并盗其衣物”是一个无耻的猥琐男,应该是从成人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有违童心了。

但是对于部编五年级《牛郎织女》这篇课文中设计的课后题,小徐老师真不敢恭维,课后第一个题是这样设置的“默读课文,说说……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如下图所示:

本来这篇课文描述的牛郎认识织女的方式就经不起推敲,课后题又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这又是想给孩子们以什么样的引导呢?真是让老师没法教了,怪不得网友要在网上发长文抨击此文。

相比之下,小徐老师更喜欢2001年苏教版语文课本上选入的叶圣陶版的《牛郎织女》,而这篇文章,一方面语气更符合孩子的心理,另一方面将牛郎和织女的相识设计为偶遇情节——“牛郎循着笑声望去,只见湖边有几个姑娘正在嬉戏,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离开伙伴,向树林走去……牛郎和织女在树林里相遇了。”如下图所示,这样写的话,就一点争议也没有了。

综上所述,现在的小学生思想受社会的影响,已经今非昔比,因此,在编著教材上应该本着“立德树人”的原则,让内容更有利于塑造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好。

0
回帖

小学语文课本"牛郎偷窥织女沐浴,盗其衣服"被指荒唐,不利于孩子教育,你怎么看_与仙子沐浴的小说免费阅读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