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学生有必要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吗_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个人特质是指什么啊?怎么规划
大一学生有必要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吗
类似问题回答过很多哈,我今年25岁,外人都拿我当做反面教材来引导别人,6年前毕业没有一个前期的职业或者从业选择,导致现在无技术,无文凭,所以告诫所有将要在从业上铺路或者在读大学生,提前做好规划对你的前景非常有帮助,过来人给你讲的很实在。祝好运!
新生是可以没有职业规划的,刚经过一年高三生活艰苦奋战。到了大学确实是可以放松一些来面对,对于职业规划,更多的是要了解自己,找到自己。
对于学科来说,大一一般都是基础学科,除了小部分差异,全校大多数学的都是一样的。职业规划自己来做是比较轻浮的。这时候,更多的是要认识自己。很明显的一个现象是,大学社团招新的时候要大家写下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大多数人都是一脸蒙圈,除了一些腿特长,实在些出不来东西了。
这也确实,高中的所有目标就是为了考上大学,大多数人没有培养特长的机会。但是,到了大学,两个最需要学到的是:自学能力和认识自己。
如果自己打开始就是规划要从事自己相关专业的工作,学院里的课程培养计划一般还都ok。其实只要自己学校不是太差,老师手里边都是有一些资源的。有的老师有时候会找一些助手,这个基本上是你能接触到的项目经时最好的机会。不必要你平时成绩有太好,但是作为老师助手给的任务一定要格外上心去学习。
但很多人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都是看这名字很好听,搜搜百科看不懂。觉着很高深,就直接选了。很多人因为选错或者调剂了专业,划水四年打游戏追剧,大好青春也就浪费了。这时候你如果真正考虑好毕业不从事自己相关专业工作的话,就要及时做好自己想从事的工作的工作内容,刻意往上边学习。
大一去了解一下尝试一下更多事情,明白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最后才能让自己找到最优解。规划是一定要做的,有明确的目标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但更多时候是,很多人即使知道去做职业规划,但是还是会不顺利。从一开始就没懂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即使是规划。也是不长远的。
先去了解自己吧。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个人特质是指什么啊?怎么规划
个人特质,以我个人工作经验来理解指的是: 我们的性格,爱好,做事的态度方式,遇到困难选择第一时间的倾向。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是遇到困难越挫越勇,一定要去解决的;还是选择放弃,不喜欢有太多挑战的。这两种选择往往能窥探出你内心深处对职业类型的选择。那么基于这种选择,你就可以把市场上的工作类型对号入座,看看你自己适合什么行业,什么岗位。
基于以上的分析,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出职业的选择。
如果你是喜欢挑战,遇到困难更加勇敢的类型,你可以选择有挑战的销售,渠道,市场类型的岗位,需要让客户付钱的这种岗位,有很大的压力,但是收入上也会空间很大。在某个垂直领域积累的久了,你还可以创业,自己单干。
如果你喜欢默默自己做事情,不需要太多挑战的,你可以选择后勤保障类的工作,行政啊,财务啊。可以把工作做的更专业细致。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对你有用。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喜欢用心理学解决生活问题的“二两心理学”
让我们一起用问答碰撞出知识的火花吧~
个人特质简单点说就是性格特质,生涯规划中常用的测评就是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很多大公司面试时也是用这套测评的。
MBTI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种迫选型、报告式的性格评估测试,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类型。
由美国的心理学家Katherine Cook Briggs 根据心理分析学家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研究而成的。在职业生涯、婚姻关系、团队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
测评内容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本质是我们的性格在左右着我们的行为方式,性格没有好坏只有不同,每个人的性格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盲点,MBTI可以让我们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优长,帮助我们更有针性的规避、改善我们的行为模式中的盲区,从业前可以从MBTI上看到自己的性格特质是否和工作相匹配。
测评从以下四个维度来测评:
精力来源:外向 E — 内向 I
信息收集:实感 S — 直觉 N
决断方式:理智T — 情感 F
生活态度:独立 J — 依赖 P
为什么要根据性格特质规划执业生涯
为什么强调根据自己的性格特质选专业呢?符合自己性格特质的专业会让自己更容易驾驭和发挥优势,例如,敏感度高、外向、直觉型的人从事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就比敏感度底、且内向实感的人更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因为符合自身的特质,且在这方面感兴趣,自己也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从事行业的持久度和专业度会更高。
按照一万小时定律,工作前就带着明确的生涯目标,从事适合自己性格特质的专业,有意识的创造实践环境,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会发现,工作的竞争不是从毕业实习那天起,而是在天赋和选专业的时候就开始了。有效的避免工作一段时间后落入“为生存而打工“”为理想而待业”的窘境。
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性格特质分析
外向型:精力来源于人群,喜欢待在人多的地方,看书看不下去的时候,出门到人群中挤挤心情就会莫名的好起来。
这类型的人做事喜欢边说边修正,第一次说的话并不是他们最后的结论,就是我们说的“话不说不明”的类型。这类型的人即使是学习,也喜欢线下上课培训,因为可以看到很多人,还能表达。
内向型:内向的人精力来源于自我充电,不喜欢太吵杂的环境,喜欢一个人待着。这类型的人是天生的观察家,只有在把事情想的特别清楚的时候才会去行动。
这两点是我们大多数人选择职业的依据,外向的去从事对外,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内向的从事一些研发啊、写作之类的工作
实感型:喜欢“铜是铜,铁是铁”的行事方式,问什么答什么,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眼前做的事上,那些做了能立竿见影有具体成果的工作会让他们更有成就感,喜欢做具体事实,具体数字上的工作,比如会计这类工作,工作上要有明确的指令。
直觉型:收集讯息的方式主要通过想,对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比较感兴趣,喜欢出谋划策,但不喜欢做的过程,有“寅吃卯粮”的习惯,这个月还没结束就开始谋划下个月的安排,回答问题习惯用“万能回答”。
你会发现,直觉型的更适合做策划,或发号施令,因为他们的想法多,而实感的人更适合去执行,收到的指令越详细,他们做的越出色。
理智型:别人慌张失措的时候,自己也能常常保持冷静客观,面对争论的时候对事不对人,意志坚定不喜欢婆婆妈妈,和人有不一致的意见,会直截了当的告诉地方,绝不吃哑吧亏。
情感型:做什么事都要把别人的感受考虑到,过于满足别人的要求,面对争论的时候也是对人不对事,宁愿息事宁人,不求争辩是非,明知道有些人是利用自己,还是很愿意助人为乐。
这两种类型,理智的更适合从事需要严谨判断的工作,像法官类的,对事不对人,很公道,情感型的就更适合做服务类的工作,不容易和人产生冲突
独立型:做任何事都能井井有条,直到一切都已就绪,各得其所才满意,陈述意见的时候往往被别人认为“火气大”,而你其实只是在陈述个人的意见而已,做事喜欢一气呵成,避免造成妨碍,即使知道完成后还要重新修正。
依赖型:容易心不在焉,喜欢探究未知的事物,做事不喜欢计划,常常到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去厮杀,工作中往往会把独立型的人逼到发疯
当独立型的领导遇到依赖型的员工,肯定天天被逼出内伤,要催着依赖型的下属出各种东西,这样的组合两方在工作上肯定都不会开心,依赖型觉得烦,独立型觉得没效率。
性格特质规划
工作符合性格特质
工作前选择前如果能根据自己的性格特质进行选择就再好不过了,比如率直情感型ESTP,具备外向、实感、理智、依赖的特质,是大胆率直的行动派,工作时具有处理棘手工作的的特殊能力,每当遇到挑战性高的工作时会激发出应战的勇气,工作主控性强常常成为组织中解决问题的能手,不喜欢单调平凡的工作,灵活度高具挑战性的工作更适合这类型的人,比如证券经济人、律师、业务、导游、讲师、多媒体设计等都会让他们如鱼得水,都说喜欢能抵岁月漫长,一个适合自己性格特质的工作会让自己觉得工作是种乐趣。
工作不符合性格特质
如果喜欢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性格特质怎么办?所谓看到自己的是改造自己的第一步,按自己的特质扬长避短,比如经过测评,你是INFP深思熟虑型,这一类型的特质是:内向、直觉、情感、依赖、做事想的多做的少,求完美爱拖延,这时候在需要决策的时候就要提醒自己及时喊“停”,告诉自己马上行动起来,当自己对事情吹毛求龇的时候也要提醒自己,这件事是不是需要做到时那么的完美,给自己和他人一些空间,同时深思熟虑型是价值取向而不是价格取向,更适合从事服务类型的工作,比如咨询类,打工的话在薪酬和回报上要学着争取,避免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
职场人际规划
透过性格特质分析,除了了解自己独善其身,还可以帮助我们在职场上合谐人际关系,如果你有一个实感依赖的同事,面对需要一起协作的工作时一定要明确各自己的工作内容,越具体越好,同时你也更能理解,这样的同事不是不愿意工作,只是因为性格特质让他们要等到最后一分钟厮杀,而面对一个外向独立的领导,一定要忍受他们分分钟的方案改变,在执行前多问细节,如果一直听之任之,如果你又是内向敏感型,分分钟能吐血身亡。
最后,性格没有好坏只有不同,多总结多思考,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祝事业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