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崇祯元年,尚存的亲王有多少?分别是谁_唐玄宗李隆基到底有多风流

4小时前 (15:42:06)阅读3回复0
kewenda
ke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53790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7581
  • 回复0
楼主

至崇祯元年,尚存的亲王有多少?分别是谁

应该是31位。

明朝封王的规则是除太子外,皇帝诸子一律封亲王,十岁封爵,二十岁就藩;除亲王嫡长子外,亲王诸子一律封郡王,十岁封爵。

只有皇帝的儿子才能册封亲王。

所以要想搞清楚崇祯时期有多少亲王,只需要统计明朝历代皇子状况即可。

至崇祯元年,尚存的亲王有多少?分别是谁_唐玄宗李隆基到底有多风流

太祖朝(13位)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

其中嫡长子朱标是太子。幼子朱楠夭折,没有封王。故明太祖一朝,共册封亲王24位。

在这24位亲王中。

燕王朱棣靖难成功,升格为皇帝,所以燕王爵位只传了一代。

齐王朱榑因骄纵不法,于永乐朝被废黜,儿子亦受牵连,藩国撤销。

赵王朱杞早年夭折。

潭王朱梓于太祖朝自杀,无子,藩国撤销。

湘王朱柏于建文朝自杀,无子,藩国撤销。

辽王传到穆宗朝时,第八代辽王朱宪㸅因骄纵不法,遭到弹劾(也有观点认为朱宪㸅得罪了张居正,被张居正公报私仇),后被穆宗下旨废黜。虽然此事件没有牵连到整个辽王系,辽府各郡王依旧正常传承。但自此一直到明亡,明朝都没有册封辽王。

南明时期,辽王被复封。末代辽王朱术桂投奔郑成功,后随之退到台湾。郑克塽降清时,朱术桂与五位妃子自杀殉国。

至崇祯元年,尚存的亲王有多少?分别是谁_唐玄宗李隆基到底有多风流

宁王传到武宗朝时,第四任宁王朱宸濠造反失败。儿子或被杀,或被废。藩国撤销。

谷王朱橞于成祖朝造反,全家贬为庶民,藩国撤销。

安王朱楹于成祖朝病死,无子,藩国撤销。

郢王朱栋于成祖朝病死,无子,藩国撤销。

伊王传到世宗朝时,第七代伊王朱典楧骄纵不法,被嘉靖帝下旨废黜,全家受牵连,藩国撤销。

再排除掉以上11位藩王。崇祯继位时,当时还有13位太祖系亲王。分别为:

第十三代秦王朱谊漶。秦王一共传十六代。末代秦王(名字打不出)于南明永历三年跳河自杀。

第十二代晋王朱求桂。晋王一共传十三代。末代晋王朱审烜于顺治时期被清朝杀害。

第十代周王朱肃溱。周王一共传十三代。末代周王朱敷铮随郑成功退至台湾。郑克塽投降清朝时,朱敷铮不知所终。

第九代楚王朱华奎。楚王一共传十二代。朱华奎于崇祯十六年被张献忠溺杀。末代楚王朱华廛于南明永历三年前后遇害,具体时间不详。

第八代鲁王朱寿𬭎。鲁王一共传十二代。第十一代鲁王朱以海依附于郑成功,病死于金门。后来其子朱弘桓袭爵,并娶了郑成功女儿。郑克塽投降清朝后,朱弘桓随其投降,被清廷安置于山西。其后事迹不详。

明代亲王爵位中,延续时间最长的,正是鲁王一脉。从初代朱檀受封(1370年)到末代鲁王朱弘桓投降为止(1683年),鲁王一共传承了313年。(藩王中延续时间最长的是靖江王)

至崇祯元年,尚存的亲王有多少?分别是谁_唐玄宗李隆基到底有多风流

第十三代蜀王朱至澍。蜀王一共传了十四代。朱至澍于崇祯十七年自杀后,末代蜀王朱平樻一直追随永历帝。吴三桂弑杀永历帝之前,朱平樻自杀殉国。

第九代代王朱鼎渭。代王一共传了十一代。末代代王朱传㸄在明朝灭亡前夕被大顺军杀死。

第九代肃王朱识𬭎。肃王一共传了九代。末代朱识𬭎于崇祯十六年被大西军杀死。

第九代庆王朱帅锌。庆王一共传了十代。末代朱倬㴶于明朝灭亡的次月遇害。

第八代岷王朱禋洪,岷王一共传了十一代。末代岷王(名字打不出来)在咒水之难后,据说逃入泰国。然后便不知所终了。

第十一代韩王(名字打不出来)。韩王一共传了十三代。末代韩王朱璟溧懂点兵法,在明朝灭亡后,不奉永历正塑,被夔东十三家立为皇帝。永历帝被杀死的同一年,朱璟溧于湖北郧西兵败被杀。

第七代沈王朱珵尧。沈王一共传了九代。末代沈王朱迥洪被李自成俘虏后,不知所踪。

第十代唐王朱硕熿。唐王一共传了十四代。末代唐王朱聿锷于永历十三年遭清军围攻,为免被羞辱,他服毒自尽殉国。他的大哥就是南明隆武帝朱聿键,三哥是南明绍武帝。

这里提一下。明朝有规定,王位只能在本王系中找人过继,不能在别家找人过继。

比如郢王没儿子,唐王有儿子。但唐王的儿子不能过继给郢王。所以像郢王朱栋这种只有女儿,没儿子,且他自己又是初代王的藩王,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绝嗣,封国撤销。

如果没有儿子,千万别想着抱一个来充数。

这在明朝可是死罪,轻则个人掉脑袋,重则满门抄斩。

明宪宗时期,韩王系的汉阴王因绝嗣,为延续王位,王妃便抱养他人子嗣冒充己子。后来事情败露,不仅已故的汉阴王朱征鍉被朝廷追削为民,王母妃平氏、王妃周氏,以及冒封的郡王等人,全都赐死。王妃之父周恂被凌迟,其妻妾子女皆斩首。

兴宗系(0)

明兴宗就是朱标。虽然他不被算在明朝十六帝内,但他的儿子也是皇子。

朱标有五个儿子,其中长子朱雄英夭折。

次子朱允炆即位为皇帝,也就是建文帝。

三子朱允熥册封为吴王,四子朱允熞册封为衡王、五子朱允熙册封为徐王。

以上三王均为朱允炆在位时册封,均在靖难之役后被朱棣废黜囚禁,也都没有儿子。故而兴宗系没有传承至崇祯时代的亲王。

惠宗系(0)

惠宗系也一样。朱允炆的两个儿子,朱文奎和朱文圭终生被囚禁。无子,无封。

成祖系(1位)

朱棣有四个儿子。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即明仁宗。

次子朱高煦封汉王。因其在宣宗朝造反,全家受牵连,藩国撤销。故汉王只传承一代。

三子朱高燧封赵王。赵王一共传了十代。崇祯继位时的赵王是第八代(名字打不出)。末代赵王叫朱由棪,于南明永历元年去世。

四子朱高爔幼年夭折。

仁宗系(4位)

明仁宗有十个儿子,长子朱瞻基为太子,即明宣宗。

次子朱瞻埈封郑王。郑王共传承九代。崇祯继位时的郑王是第六代朱载壐。末代郑王(名字打不出来)随郑成功退到台湾,郑克爽投降清朝后,末代郑王亦随其投降。被清廷安置于河南。其后事迹不详。

三子朱瞻墉封越王,在位15年去世,因为没儿子,藩国撤销。

四子朱瞻垠封蕲王,只是追封,无传承。

五子朱瞻墡封襄王。崇祯继位时的襄王是第八代朱翊铭,他于崇祯十四年被张献忠杀死。襄王一共传了九代,末代襄王朱常澄在永历帝被杀后,不知所踪。

六子朱瞻堈封荆王。崇祯继位时的荆王是第十代朱慈烟。荆王传承十二代,末代荆王朱和至的事迹不详。

七子朱瞻墺封淮王。崇祯继位时的淮王是第九代朱常清,这位王爷晚年颠沛流离,但一直拒绝向清朝投降,后病死在东南海岛。淮王共传承十代,末代淮王朱由桂随郑成功退到台湾,郑克爽投降后,末代淮王亦随其投降,被清廷安置于河南。其后事迹不详。

八子朱瞻垲封滕王,在位仅一年去世,因为没有儿子,藩国撤销。

九子朱瞻垍封梁王,在位17年去世。因为没有儿子,藩国撤销。

十子朱瞻埏封卫王,在位15年去世。因为没有儿子,藩国撤销。

宣宗系(0)

明宣宗只有两个儿子。长子朱祁镇就是明英宗,次子朱祁钰就是明代宗。两兄弟的故事人尽皆知,这里不赘述。

英宗系(3)

明英宗有九个儿子。长子朱见深为太子,即明宪宗。

次子朱见清封德王。崇祯继位时的德王是第五代(名字打不出)。德王共传承七代,末代德王在明朝灭亡后,不知所踪。

三子朱见湜幼年夭折。

四子朱见淳封许王,在位仅一年去世,因为没有儿子,藩国撤销。

五子朱见澍封秀王,在位15年去世,因为没有儿子,藩国撤销。

六子朱见泽封崇王。崇祯继位时的崇王是第六代朱由樻,他在崇祯十五年被大顺军所杀,末代崇王朱慈爚于四年后被清朝处死。

七子朱见浚封吉王。崇祯继位时的吉王是第七代朱由楝。吉王共传承九代。末代朱慈煃于咒水之难后,自尽殉国。

八子朱见治封忻王,在位仅六年去世,因为没有儿子,藩国撤销。

九子朱见沛封徽王,徽王传到世宗朝时,因第四代徽王朱载𫭢得罪了首辅高拱,被高拱罗列罪名整倒。虽然嘉靖没有牵连整个徽王系,但自此一直到明亡,明朝都没有册封徽王。

南明时期,二次册封。末代徽王叫朱常渰,生平事迹不详,只知道他于南明永历六年去世。

代宗系(0)

代宗只有一个儿子,即怀献太子朱见济。五岁时病死。

宪宗系(3位)

明宪宗有14个儿子。长子、次子均夭折。

三子朱祐樘,即明孝宗。

四子朱祐杬封兴王,兴王系传承了两代。第二代兴王就是嘉靖帝。由于当了皇帝,兴国被撤销。

五子朱祐棆封岐王,在位14年去世,因为没有儿子,藩国撤销。

六子朱祐槟封益王。崇祯继位时的益王是第六代朱由木。益王共传承十二代。末代益王朱怡镐随郑成功退到台湾,郑克爽投降后,末代益王亦随其投降,被清廷安置于河南。其后事迹不详。

七子朱祐楎封衡王。崇祯继位时的衡王是第七代朱常㵂。衡王一共传了九代。末代衡王(名字打不出来)被清廷处死。

八子朱祐枟封雍王,在位九年去世,因为没有儿子,藩国撤销。

九子朱祐榰封寿王,在位54年去世,因为没有儿子,藩国撤销。

皇十子未取名,幼年夭折。

十一子朱祐梈封汝王,在位40年去世,因为没有儿子,藩国撤销。

十二子朱祐橓封泾王,在位46年去世,因为没有儿子,藩国撤销。

十三子朱祐枢封荣王。崇祯继位时的荣王是第五代朱由朽。荣王共传承七代,末代荣王朱由桢于永历元年去世。

十四子朱祐楷封申王,在位12年去世,因为没有儿子,藩国撤销。

孝宗系(0)

明孝宗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朱厚照,即明武宗。老二叫朱厚炜,幼年夭折。

武宗系(0)

明武宗无子,由堂弟朱厚熜(嘉靖)继位。

世宗系(0)

嘉靖有八个儿子,其中六个夭折。只有两人成年,分别是老三朱载垕,老四朱载圳。

朱载垕早年封裕王,明世宗去世后,继承大统,是为明穆宗。裕王爵位随之撤销。

朱载圳封景王,在位27年去世,因为没有儿子,藩国撤销。

穆宗系(1位)

明穆宗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二夭折。老三是皇太子朱翊钧,即明神宗。

四子朱翊镠封潞王。崇祯继位时的潞王是第二代朱常淓。潞王只传承了两代,朱常淓于南明隆武元年降清,次年被清廷处死。

神宗系(4位)

万历有八个儿子。

老大朱常洛为太子,即明光宗。

次子朱常溆幼年夭折。

三子朱常洵封福王。朱常洵一生富贵,在位40年,活得比皇帝还滋润。崇祯十五年,大顺军攻破开封。朱常洵被大顺军烹杀。之后其子朱由崧承袭爵位。明朝灭亡后,朱由崧在南京被立为皇帝,即南明弘光帝。

四子朱常治幼年夭折。

五子朱常浩封瑞王。崇祯继位时的瑞王就是朱常浩。瑞王只传了两代,初代被大西军斩杀。二代瑞王朱由𣏌于隆武二年降清,后被清廷找茬处死。

六子朱常润封惠王。崇祯继位时的惠王就是朱常润。惠王传了两代,初代惠王朱常润在明朝灭亡后,东躲西藏,最后被大西军处死。其子朱由梁袭爵。南明隆武二年,朱由梁自杀。

七子朱常瀛封桂王。崇祯继位时的桂王就是朱常瀛。桂王传了三代,初代桂王朱常瀛在明朝末年东躲西藏,最后病死在了广西梧州。二代桂王也在次年病死。三代桂王朱由榔就是南明的永历帝。

八子朱常溥幼年夭折。

光宗系(0)

明光宗有七个儿子,其中五人夭折。成年的两位分别是明熹宗朱由校和崇祯帝朱由检。

熹宗系(0)

明熹宗有三个儿子,全部夭折。后来大统由其五弟朱由检继承。

思宗系(2位)

崇祯有七个儿子,四个夭折。成年的三位是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

明朝灭亡后,朱慈烺先是被李自成挟持,后来又被吴三桂挟持。最后死在了陕西。(另有一说是被李自成杀害)

朱慈炯就是著名的“朱三太子”。明亡后,他也被李自成挟持。李自成退出北京后,朱慈炯不知所踪,整个人凭空消失了。

朱慈炤在北京攻破期间便不知所踪。

另据《清实录》记载,朱慈炤没死,北京城破后,隐居在了民间,改名王士元。后来于康熙四十七年暴露,被康熙下旨处死。

终明世,明朝共计实封亲王六十四位,追封亲王二十二位(指始封王,不包括世孙、世曾孙继位)。实封亲王中,十六位因事被废黜、除封。十五位因绝嗣而除封。另有两位亲王因事被废黜,不再册封,但没有除国。

百科上说“至崇祯朝明亡,共计有亲王三十三位”,这就应该是加上了被废黜,不再册封,但没有被除国的辽王系和徽王系。但崇祯时期并没有在任的辽王和徽王,所以准确的答案应该是31位亲王。

以上内容可能有不准确之处,如有发现,还请斧正。

明朝到崇祯年间,存在的亲王总数,应该是三十二位。

对比明朝庞大的宗室数量,三十二位亲王,已经算是极少了。要知道,明朝到了崇祯年间的时候,已经有数十万明朝宗室了。这数十万人,从血脉关系上来说,全都是朱元璋的后代。

相比这数十万朱家人的数量,仅仅三十二位亲王,确实已经算是很少了。

那么,为什么数十万朱家宗室当中,仅仅只有三十二位亲王呢?

这其实和明朝的藩王制度有关。

明朝的封王制度,其实大体上继承了以前朝代的制度,但同时又做了少部分的改动。尤其是在亲王的分封方面,更是基本与以往的朝代相同。在明朝这套封王制度下,皇帝所有的儿子里面,有一个会被立为太子,以后继承皇位。而其他儿子,则统一被封为亲王。

因为亲王爵位可以世袭,所以当老亲王去世之后,亲王的嫡长子也可以继承亲王爵位,成为新的亲王。也就是说,亲王的爵位一旦产生,理论上来说就会一直传下去。当然,在传代的过程当中,也不乏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某位亲王彻底绝后,或者参与了谋反,都会被除去亲王爵位。

总的来说,想要成为亲王,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皇帝的儿子,要么是亲王的嫡长子。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封王制度,所以我们只需要考虑明朝历史上的十几位皇帝,每一位到底都留下了几位亲王,而这些亲王爵位各自的结局,就能算清明末亲王的数量了。

明朝的第一位皇帝是朱元璋,在明朝的所有皇帝当中,朱元璋也是生育能力最强的一个,一生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虽然其中有些皇子的王位没能传下去,但明朝三十多个亲王爵位中,依然有接近一半是从朱元璋的儿子开始的。

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当中,长子朱标早年被封为了太子,所以没有亲王爵位。而且因为后来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做了皇帝,所以这一支后面我们再说。

至于其他的儿子,老四燕王朱棣,后来造反成功,成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所以燕王这一支也等于是传了两代之后,就没有这个封号了。

老七齐王朱榑,在朱允炆削藩的时候,曾经被朱允炆削除了王位。后来到了朱棣时代以后,虽然被短暂恢复了封国,但后来没过几年,就因为骄纵不法,直接被朱棣剥夺了爵位。所以齐王这个封号,只传了一代就没有了。

老八潭王朱梓,因为王妃的家人卷入了胡惟庸案,后来惧怕之下,直接和王妃一起自焚而死。潭王自焚的时候,仅仅只有二十二岁,也没留下什么后人,所以潭王这一脉,同样也是传了一代就没了。

老九赵王朱杞,虽然封了个赵王,但是一岁的时候就死了,自然也没有后人,所以后来也就没有了赵王这一脉。

老十二湘王朱柏,在朱允炆削藩的时候,不愿接受削藩,所以自焚而死。朱柏死后,因为没有后人继承王位,所以湘王这一脉也没了。

老十七宁王这一脉,则比较特殊。初代宁王朱权,曾经在靖难之役的时候,被朱棣胁迫一些参与了造反。后来朱棣成功之后,将宁王一脉迁到了南昌地区。而宁王一脉传到第四代之后,到了正德年间,第四代宁王曾经公然谋反,最后被著名哲学家王守仁平定。

这次谋反被平定之后,宁王这一脉虽然有些偏支远亲被赦免,但爵位肯定是被剥夺了。所以宁王这一脉,也没能传到明末。

老十九谷王朱穗,曾经在朱棣在位的时候,密谋造反被发现,所以被囚禁至死。因为有造反这个行为,所以谷王这个爵位,后来也被朱棣剥夺了。

老二十二安王朱楹,虽然活到了三十五岁善终,但因为自身没有后代,所以爵位也没能传下去,安王这个爵位后来自然也就没了。

老二十四郢王朱栋,情况也差不多,都是没有后代便去世了,所以郢王这个爵位,同样也没传下去。

老二十五伊王这一脉,前面虽然传了几代,但是传到了第七代的时候,第七代伊王比较狂傲。这位伊王不但在自己的封地内骄纵不法,还逾越礼制建造宫殿。甚至于当地官员派人来拆除不合格宫殿的时候,这位伊王还带领手下数百名家丁,直接和当地官员派来的人展开了械斗。

数百人的械斗,这种问题的性质,其实已经近似于造反了。所以在这之后,当时在位的嘉靖皇帝直接下令,剥夺了伊王这一脉的封号。所以伊王这一脉,也没能传到明末。

至于最后的老二十六,尚未满月就夭折了。因为夭折得太早,所以还没来得及封王就没了,自然也就没有相应的封号。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几位明初皇子之外,朱元璋剩下的十四个儿子,其爵位都传到了明末。

朱元璋去世后,接下来即位的朱允炆,情况则更为特殊。因为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而且在位仅仅四年之后,就因为靖难之役的缘故,被朱棣干倒了。朱棣登基之后,对朱允炆的儿子和兄弟也没留情,基本上都是剥夺封号,囚禁至死。

所以,朱允炆这一代,没有留下任何亲王爵位。包括他爹朱标留给他兄弟的爵位,也都被剥夺了。

而朱允炆之后的明朝皇帝,在传位问题上则大多比较正常了,所以后来的明朝皇帝,产生的亲王爵位也大多比较正常。但同时,后面的明朝皇帝,生育能力似乎都不怎么样。这也直接导致,后来明朝亲王数量的增加,一直十分缓慢。

第三位皇帝朱棣,一生共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朱高炽继承了皇位,老二朱高煦因为谋反被囚禁,最终被杀。老三被封为了赵王,赵王这个爵位,本来是朱元璋的第九个儿子的王位。但因为老九早逝,所以赵王这个爵位就归了朱高燧,后来一直传到了明末。而老四朱高燨,也是早早夭折,所以没有封王。

这样算下来,朱棣这一代就只增加了一个亲王爵位。

朱棣之后,接下来的明仁宗朱高炽,则是增加了三个亲王爵位。朱高炽一共有10个儿子,也算是难得的超强生育能力。嫡长子朱瞻基继承了皇位,老二封郑王,一直传到了明末;老三封越王,后来因为没有子嗣被除掉了爵位。老四是十五岁去世,虽然追封了亲王爵位,但因为没有儿子,所以王位也没传下去。

老五封襄王,爵位一直传到了明末。老六封荆王,爵位同样传到了明末。老七封淮王,爵位也是一直传到明朝灭亡。

不过,后面的老八老九和老十,全都是早早夭折,而且没有子嗣。所以这三位皇子的亲王爵位,都没有传下去。

这样算下来,朱高炽这一朝,就增加了四个亲王爵位。到了朱高炽儿子这一代,明朝已经有十九位亲王了。

再之后,明宣宗朱瞻基,一生只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朱祁镇和朱祁钰。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哥俩后来都做过皇帝。先是朱祁镇以太子的身份顺利登基,但后来在土木堡事变当中,朱祁镇被瓦剌人抓走,朱祁钰临危受命登基做了皇帝。

再之后,朱祁镇被瓦剌人放了回来,被囚禁了几年。等到朱祁钰临终之前,朱祁镇又被几个大臣从软禁的地方抢了出来,重新拥立做了皇帝。

因为这样特殊的复杂历史,导致明宣宗这一朝,没有增加亲王的爵位。而明代宗朱祁钰,因为去世的时候同样没有子嗣,所以也没有增加亲王的爵位。

至于朱祁镇,一生则是有九个儿子。其中老大朱见深,后来继承了皇位,而剩下的八个儿子当中,老四老五和老八,都是去世的时候没有儿子,亲王爵位没传下去。而老二则是两岁的时候夭折,更不可能有继承人。

唯一特殊的是老九那一脉,老九那一脉在嘉靖朝的时候,曾经因为得罪了嘉靖帝身边最信任的倒是,被罗织罪名除去了爵位。虽然在南明时代,这个爵位又被恢复了。但是在明朝末期的时候,确实没有这个爵位。

所以,朱祁镇几个儿子的亲王爵位,到明朝末年的时候,只有三个依然在传承。而到了朱祁镇儿子这一代,明朝已经有二十二位亲王了。

朱祁镇之后,下一位皇帝是朱见深。朱见深的情况也比较特殊,因为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朱见深在位的时候,常年宠爱自己幼年时期的宫女万氏,而万氏又比较善妒,导致朱见深前期一直没有儿子。

但后来,当万贵妃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再阻挡朱见深生孩子的时候,朱见深就一举洗刷了生育能力差的名声,一口气生了十多个儿子。再加上之前两个夭折的孩子,朱见深一生一共有十四个儿子。

不过,虽然朱见深生了十四个孩子,但其中有三个孩子早夭,六个孩子的王位只传了一代,就因为没有子嗣而断了传承。剩下的五个当中,老三后来继承了皇位,老四的儿子先是继承了老四的爵位,然后又登基做了皇帝,所以老四那一脉的亲王爵位后来也没了。

所以,这样算下来,朱见深虽然有十四个儿子,但最后却只增加了三个亲王的爵位。加上朱见深儿子这一代,明朝已经有二十五个亲王爵位,一直传到明末了。

朱见深之后,接下来即位的朱佑樘,一生一共有两个儿子。一个早早夭折,另一个继承了皇位,也就是历史上那位著名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所以朱见深这一朝,没有增加任何亲王爵位。再之后的朱厚照,一生干脆连一个儿子都没有,直接彻底断了香火,同样也没增加亲王的爵位。

因为朱厚照没有儿子,而且去世的时候也没有兄弟,所以后来就只能找他的堂兄弟来继承皇位。这位被找来的堂兄弟,就是历史上那位嘉靖皇帝朱厚熜。

朱厚熜一生一共有八个儿子,但除了老三和老四之外,其他六个儿子全部早夭。而老三后来继承了皇位,老四则是因为没有后代,亲王传承断绝。

所以,嘉靖皇帝这一朝,也没有增加亲王爵位。

嘉靖皇帝之后,接下来的隆庆皇帝朱载坖,一生一共有四个儿子,但老大和老二早夭。老三后来继承了皇位,就是那位万历皇帝。而老四则是被封为潞王,后来一直传到了明末。

所以,隆庆皇帝这一朝,增加了一个亲王爵位。至此,明朝末年已经有二十六个亲王爵位了。

隆庆皇帝之后,接下来即位的万历皇帝,一共有八个儿子。这八个儿子当中,老大后来继承了皇位,老二老四和老八早早夭折,剩下四位皇子的亲王爵位,则全都传到了明朝末年。所以万历皇帝这一朝,增加了四个亲王爵位。至此,明朝的亲王爵位,达到了三十个。

再之后,接下来即位的泰昌皇帝,一生虽然有七个儿子,但活到成年的却只有两个,分别是朱由校和朱由检。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两位后来都做了皇帝。所以泰昌皇帝这一朝,也没增加亲王爵位。

泰昌皇帝之后,接下来的天启皇帝朱由校,是个著名的‘木匠皇帝’,一生酷爱做木匠活,根本不理朝政。在生孩子这件事上,似乎也不是太积极。朱由校一生有三个儿子的,但却都是早早夭折。所以,朱由校去世的时候,不得不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朱由检。而天启皇帝这一朝,也没有增加亲王爵位。

最后到了朱由检这一朝,已经是最后一朝了。朱由检登基之初,明朝已经有了三十个亲王。不过,朱由检自己还有七个儿子,但在这其中,老二老五老六以及老七,都早早夭折,在明朝灭亡的时候已经没了爵位。而老大被立为太子,只有老三和老四,被封为王之后,还活到了明朝灭亡的时候。

这样算下来,崇祯一朝可算是增加了两个亲王爵位。

从以上的盘点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是崇祯刚登基的时候,那明朝的亲王数量,应该是正好三十位。而如果是明朝灭亡之前的话,则应该是有三十二位亲王。三十多位亲王,对比数十万规模的明朝宗室,确实算是很少了。

至于说为什么会只有三十多位亲王,这恐怕就要怪古代落后的医疗条件了。想要增加一个亲王爵位,只有皇帝生下一个儿子,并且儿子顺利长大之后,后来还一直有后人在世才行。但从之前的盘点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即便是皇帝的儿子,顺利成年的概率,也不超过五成。

所以说,古代糟糕的医疗条件,以及明朝特殊的亲王传承制度,这才是亲王数量不多的真正原因了。

唐玄宗李隆基到底有多风流

唐玄宗的风流人尽皆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是标配,但无法满足他的风流欲望,他最风流之处有两点,一是抢夺儿媳妇,二是拿下大姨子。

1,抢夺儿媳杨玉环

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写他俩的,但白居易只敢说“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却不敢说杨玉环是如何“选在君王侧”的。

唐玄宗最初宠爱的是武惠妃,甚至为她废了皇后,武惠妃给唐玄宗生下一个儿子李瑁,后来被封为寿王。在武惠妃的游说下,唐玄宗甚至动过把李瑁册为太子的想法,但武惠妃寿命不长,不到40岁就去世了,她一死,李瑁册太子的事就彻底歇菜了。

李瑁的老婆就是杨玉环,武惠妃死时,李瑁和杨玉环结婚已经5年,俩人没有孩子,但感情很好,没想到武惠妃死后郁郁寡欢的唐玄宗听说儿媳妇美艳动人,就下令让杨玉环进宫。一见之下,唐玄宗瞬间就看上了自己的儿媳妇,当晚就赐浴华清池,把杨玉环幸了。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唐玄宗就这样和杨贵妃过上了风流生活,毫不顾虑什么伦理道德。

2,拿下大姨子虢国夫人

虽然《长恨歌》说唐玄宗“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但他本质上是一个风流之人,不可能真正只宠杨贵妃一个人。根据史料记载,同时期唐玄宗还十分宠爱梅妃,杨贵妃甚至为此和唐玄宗吃过醋闹过别扭,但她毕竟管不住皇帝,最后只得听之任之。

除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唐玄宗还喜欢偷腥,他偷过的人就包括大姨子虢国夫人。

如同白居易的《长恨歌》,唐代人张祜也有一首诗,描述唐玄宗和大姨子虢国夫人之间的风流韵事,“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根据《杨太真外传》记载,杨贵妃有三个姐姐,“皆丰硕修整,工于谐浪,巧会旨趣”,个个都身材丰满,姿色绝佳,性格开放,仗着杨贵妃的关系,经常出入宫中。

有杨贵妃这层关系,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也鸡犬升天,唐玄宗把她们都封为国夫人,其中大姐姐为韩国夫人,三姐姐为虢国夫人,八姐姐为秦国夫人,每个月赏赐十万钱,专供她们做脂粉钱,还允许她们骑着马进入宫门,这可是朝廷高官都没有的待遇。

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中,最得宠的是虢国夫人,虢国夫人不但天生丽质,还对容颜特别自信,认为涂脂抹粉会玷污自己的绝世姿容,即便进宫朝见皇帝,也是素面朝天,仅从这一点便可知道虢国夫人的姿色绝不在杨贵妃之下,自信的气质甚至更胜一筹。

唐玄宗是一只爱偷腥的猫,时间长了,就和大姨子虢国夫人传出绯闻,杨贵妃虽然知晓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唐玄宗是皇帝,自己一个女人家管不着。当年唐高宗李治就和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私通,看来唐朝皇室偷腥也是一脉相承,尤其是大姨子的诱惑无法抵挡啊。

儿媳妇、大姨子都落入唐玄宗手中,其他女性就更别提了。唐玄宗就是在这种风流无度中忘乎所以,结束了开元盛世,开启了天宝危机,最终迎来葬送大唐盛世的安史之乱,成为后世耻笑的对象。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风流人物,如毛泽东词中的唐宗宋祖、秦皇汉武;罗贯中笔下的周瑜、孔明;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贾宝玉。他们都是风流人物。

今天在我们这里说的唐玄宗李隆基也是千古风流人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李隆基不仅是个优秀的政治家,还是个著名的书法家,优秀的音乐家、文学家、舞蹈设计师,今天在这里不说李隆基文韬武略,也不说他行云流水的书法和音乐成就,只说说他在感情上有多风流。

人们都知道白居易的【长恨歌】,都知道李隆基曾经爱过一个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玉环,不知道李隆基生命中还出现过两个最重要的女人。

上官婉儿是李隆基生命中第一个女人。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上官婉儿比李隆基大了21岁,他们之间怎么会有什么瓜葛呢?是的,他们之间是没有什么感情纠葛,但上官婉儿是才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谓千古第一才女。

唐代才子吕温写诗表达对上官婉儿的仰慕:

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上官婉儿是武则天的心腹,天天出入宫中,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自然经常到出现在武则天身边,武则天非常喜欢这个小孙子,就让上官婉儿在工作之余教李隆基学点文化知识。

李隆基长得英俊,小嘴巴很甜,乖巧懂事,也深得上官婉儿宠爱。时间久了,李隆基也非常依恋上官婉儿,一有时间就去找她。不知不觉十多年过去,李隆基已经长成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而上官婉儿天资丽质,年近四十依旧是风姿绰约,光彩照人。

好多少男少女人生的爱都懵懵懂懂,他们都把自己身边出现的异性当做爱恋的对象。比如有的女生第一个暗恋的人是自己的老师,有的男生暗恋的第一个女性是自己的小姨或者姑姑。而李隆基暗爱恋的女人就是上官婉儿。在李隆基心中婉儿就是他的女神,他的妃子,一天不见就难受。

直到有一天,少年李隆基鼓起勇气对婉儿说,我要娶你。婉儿看着跟前这个傻小子忍俊不禁,格格笑了起来。而李隆基依然执迷不悟,沉浸在自己的单恋之中,不愿醒来。连母亲都对他说婉儿是皇帝的人,但李隆基的心中,婉儿就是女神,最完美的女人,是自己心里美丽的梦。

是梦总是要醒来的,让李隆基梦醒的,是他撞见婉儿和男人在一起,而且还不是同一个男人。李隆基梦碎了,他心中的女神竟然是一个如此放荡的女人。多年以后,李隆基依旧没有忘记婉儿,不过已经变成了鄙视和厌恶。而婉儿心中,那个少年李隆基依旧是自己的知己和挚友,更是不可分割的亲人。所以在中宗李显驾崩后,婉儿第一个想起的人就是李隆基,她要放手一搏给李隆基最好的政治前程。

李隆基终于发动兵变成功了,婉儿却必须要死。要她死的,不是别人,正是李隆基。她不知道,李隆基下达命令时内心的矛盾挣扎和痛苦。也许,李隆基身为权力中心身不由己。也许对自己的决定追悔莫及。

无论如何,在婉儿香消玉殒之后,李隆基还是恢复了婉儿的名号,专门派人搜集整理婉儿的作品,婉儿的在天之灵也得到了安慰。李隆基在婉儿的作品中看到这么一首诗: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如果说上官婉儿是李隆基一个怀春少年的一个暗恋,梅妃江采萍则是李隆基人生中真实的爱恋。

梅妃,人如梅花端庄,神似梅花飘逸。梅妃原名江采萍,祖籍福建,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礼,仪态万方,多才多艺。那年宫中选秀,高力士到了福建后,探听到江家有女初长成且清秀可人,见到后果然名不虚传,于是高力士以出以重礼,带江采萍回长安。

后宫佳丽无数,粉黛上千,个个浓妆艳抹、婀娜多姿,但江采萍超凡脱俗,清纯娇艳,仿佛为吹进宫里的一缕清风,使她在众香国中独树一帜,分外耀眼。江采萍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才学过人,又能歌善舞,活脱脱一个上官婉儿再生。李隆基见到如获至宝,百般爱怜。

得知江采萍喜爱梅花,高力士就在她的住处遍栽梅树。花开时节,李隆基携彩萍徜徉其间,作赋观梅,流连忘返。不久江采萍被赐东宫,称为"梅妃"。

梅妃就这样万千宠爱在一身,每天沉浸在李隆基的宠爱中,陶醉着,憧憬着,憧憬着在皇上怀里慢慢变老,生死相依。她哪里知道,跟帝王谈爱情,就像跟骗子谈诚实一样靠不住。这时候,又一个女人走进了李隆基的生活,打碎了江采萍的美梦。

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杨玉环。

世上只听新人笑,有谁听得旧人哭。玉环得宠之日,就是梅妃失宠之时。玉环被宠幸不久,梅妃被打入冷宫,在暗无天日,郁郁寡欢中度过余生。

杨玉环出身官宦世家,幼年在四川度过,父亲死后跟随叔叔在洛阳长大。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李隆基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成婚,杨玉环作为官二代也应邀参加,在婚礼上,寿王李瑁于杨玉环目光相遇,确定了眼神。

普天之下,被皇子喜欢的东西没有得不到的,杨玉环就这样进到宫里。小夫妻恩恩爱爱,倒也其乐融融。不曾想,半路杀出了李隆基,对杨玉环更是倾心,回宫后还得了相思病。

一个年过五十的老人,得了相思病该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要知道古代人的平均寿命都短,好多人活到六十都了不起了。)何况这个人还是皇帝,事关国家社稷呀。群臣都慌了手脚。

高力士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紧去做寿王李瑁的思想工作:父子是手足,女人是衣服,你如果把杨玉环让给你爸。天下女人你随便挑。你爸一大把年纪了,出来问题怎么办。李瑁一想也是,就默认了。

李隆基得知儿子同意了,马上像给孩子一蹦老高,马上吩咐高力士备轿迎娶玉环。高力士说皇上你醒醒,玉环现在还是你的儿媳,这事不能这么办。我看还是先安排杨玉环出家,又不耽误你们见面,时机合适了再迎到宫中。

就这样,杨玉环被安排出家。五年后,回到宫中。李隆基得到杨玉环如获至宝,直到杨玉环马嵬坡自裁,再也没有爱过别的女人。

白居易在【长恨歌】赞美李隆基对爱的忠贞: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电视里【唐明皇】主题曲也感叹:几曾见帝王天子有真情,却怎么三千宠爱在一身。

其实老白生在唐朝,对李隆基也是尽力恭维。李隆基对杨玉环好是不假,但那时老了收心了。如果李隆基在40岁遇见杨玉环,杨玉环还不是第二个江采萍吗?你说皇帝有爱情,地球人都笑了。可无论如何,风流天子李隆基给后人留下了一段爱情佳话,真对的起风流二字了。

0
回帖

至崇祯元年,尚存的亲王有多少?分别是谁_唐玄宗李隆基到底有多风流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