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很恶心的亲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姑姑带着一家老小回来过春节,就我妈妈一人在厨房,做完饭后还不让我妈妈上桌吃饭,气的我当场骂她不是东西,我问她你不是女人呀!凭什么嫌弃我妈,你有什么资格在我家耍威风。气的我姑当场暴走。
我爸她们兄妹5人,有3个姑姑,还有一个叔叔,我爸爸他们家条件在当时还算可以,但是我妈妈家太穷。
当时有一个和姑姑她们玩得好的女人,特别喜欢我爸爸,但是我爸爸看不上,老爸相中我老妈了,所以就央求奶奶她们去外公家说媒,当时外公看上我爸爸了,在加上家里条件也可以。
但是外公知道我奶奶的尖酸刻薄,再加上3个姑姑都是出了名的厉害角色,就不想答应,但是我妈妈看重爸爸非他不嫁,我外公他们也没办法,只好答应。
爸爸和妈妈结婚后,什么活都让妈妈干,包括姑姑的衣服都是妈妈洗,妈妈觉得她们是妹妹洗衣也应该。奶奶也经常欺负我妈。
妈妈生我之后,月子里都没人照顾,更过分的是,我们老家是烧柴火,我姑姑她们故意把干的柴火藏起来,让我妈烧湿的,那个烟太重了,导致我妈现在眼睛长期流泪。
我外婆家送的鸡,还有鸡蛋给我妈妈吃,都被我姑和奶奶煮来吃了,但是爸爸是个老实人,什么都不说,就让我妈妈让着她们。
直到后来叔叔也大了,要成家立业我们一大家子才分开,我记得当时我们家什么都没分,给我们家分了最远最差的地,房子就一间。还分了祸害精奶奶。
姑姑她们也相继出嫁了,家里总算安静些了,妈妈受欺负的日子也少了,奶奶骂我妈,我总能制服她。
但是每次姑姑们回来就像土匪进村,把我家的东西扫荡一空,美曰其名是我们的东西自己也吃不完,丢了浪费,所以她们才拿走。
爸爸和妈妈都非常的勤快,很快我们家就建房子了,也非常宽,还没装修她们有开始回来分配房间了,我那个气呀,我爸和妈妈总是让我忍,说她们是客人。
最后我爸妈做为当家主人居然住了偏房,好的给我姑和奶奶她们留着。
但是她们回来从来不敢去我叔叔家指手划脚,因为我那个婶婶可不是个善茬,姑姑她们去过几次,都被我婶婶收拾了。但婶婶倒也不欺负我妈,只是看不惯她老好人的形象。
在我15岁那年,我3个姑姑都回来了,然后我和我妈在厨房做饭,她们在外面有说有笑,20几个人的饭没人帮忙。
我和妈妈忙前忙后做了几十个人的饭菜,端上桌后还请她们上桌,她们一边吃还一边说,这个菜烧咸了,那个菜烧老了,我那个气呀,心想有的吃就不错了。
真正的导火线是,我去叫妈妈上桌吃饭,我妈妈刚坐下,我大姑就说女人是不允许上桌吃饭的,说我妈妈不懂规矩,这么点事都不懂。
我爸爸笑笑没吱声,我妈妈也对我说,你吃吧我在厨房吃一样的,我手上当是正好端着碗,我就直接往桌上一砸。
我就骂到给你们脸了是不是,这些年你们欺负我妈妈我都记在心里,那今天就老帐新帐一起算。
你们有一个算一个,你们做大人的从没教过孩子尊敬我妈连一声舅妈都没叫过,这是你们都教养,回来看奶奶从没拿过东西,每次还拿我家的东西走,这是你们的孝顺。
这些年我爸妈看你们小,看你们是客人,来了之后都是把最后的给你们,因为在她们心里你们是她们都的家人,要和和睦睦,你们这群白眼狼还不知感恩,认为都是我妈该做的。
怎么在我家,我妈妈还不能上桌吃饭,是谁定的规矩,我哭着大声质问你们不都是女人,凭什么就欺负我妈。我把几张桌子都推到地上,嫌这嫌那那就别吃了滚回家去吃。
老实了这么多年的爸爸也终于开腔了,说你们以后不要来我家了,这些年我总让着你们,认为家和万事兴,你们做的事我睁只眼,闭只眼,但现在看来是我错了,说自己还不如一个孩子,没有维护家人,以后想过点好日子,大家就当没有这些亲人,从此以后断绝关系。
姑姑看我爸爸说话了,只好带着家人回家,但一回去就开始败坏我名声,说我这么凶谁家敢娶,我听了也就当个笑话
直到奶奶去世,我都没让她们进过我家门,我都让她们跪在大门外烧纸,没有她们了我们过得比以前好多了,婶婶也愿意来我家玩玩,说她早就看不惯,但她不好出头,幸亏我硬气了一回,不然我妈妈一辈子都要受到欺负。
我自己的妈妈我不护着,我去护着谁,哪怕姑姑们败坏我的名声又何妨,我嫁不嫁有又什么关系呢。
这样的亲戚你见过吗
婆婆结婚第二天,大姑就联合小叔子偷偷把婆婆的婚房洗劫一空,连床单、被罩都拔了个精光,公公见状,拿着家伙什就要去算账,被婆婆使劲拉了回来。
我公公是50年代的人,上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孩子多,公公的爹妈又体弱多病,自从弟弟出生,爹妈就把公公送到他大伯家,到了10岁才回来。
10年的缺失,导致兄弟姐妹的感情并不那么深厚,公公回来,兄弟们就处处针对他,有好吃的都是趁公公不在,偷偷的吃,尤其两个姑姑,对公公就像防贼一样嫌弃。
直到公公12岁的时候,其爹妈就双双去世,大伯已结婚,两个姑姑也已出嫁,家里只剩下年幼的公公和叔叔,考虑到公公已学了木匠,可以赚钱了,姑姑和大伯就狠心的让年近12岁的公公抚养叔叔。
家里公公买的米面,姑姑串通叔叔,都搬运到自己家,这些公公当时没说什么,总觉得自己年轻,不愁养活两人,姐姐拿就拿呗。
直到公公结婚,还是家徒四壁,家具啥的都是公公向邻居家借来的,当时婆婆才16岁,因为姥爷还爷爷几个窝窝头的恩,就把年幼的婆婆送进了这样的家庭。
6年前,姥爷来爷爷村里卖粮食,眼看着天黑了,饥肠滚滚的姥爷还蹬着大梁车卖力的吆喝着,想回家但是粮食还没卖完,他不能回去,就寻思着住店。
一连问了好几家都被拒绝了,精疲力尽的公公正无力的走着,就看到正匆匆往家赶的爷爷,姥爷拉下脸面对爷爷说:你家里有空房吗?我粮食还没卖完,想住一晚。
没想到爷爷很爽快的说:行,你跟我来吧。姥爷就被爷爷安排到西屋里,还给他打了热水让姥爷洗漱,而后端来几个窝窝头和一碗稀饭。
姥爷感恩戴德的谢谢后,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因为这件事,姥爷一直铭记在心,知道爷爷家里有个儿子和婆婆年龄差不多,就暗暗下了决心。
等到婆婆16岁时,姥爷就又来到爷爷家,只不过爷爷已去世,知道公公在当家,领着一个8岁的弟弟,回到家寻思了一晚上,还是决定将婆婆嫁了过去。
年幼的婆婆根本不知道这样的家庭意味着什么,只觉得没有公婆,可以少很多的麻烦事,也很痛快的答应了。
嫁过来一看,家里唯一的大红柜子,指头都可以伸进去,唯一让婆婆欣慰的是,被子还像个样。可没想到第二天,婆婆干活回来,家里就遭贼了,柜子被打来了,婆婆往柜子里一看,几个白洋,银手镯统统不见了,就连床单被罩都被拔走了。
婆婆心急火燎的跑去找公公,却被邻居叫住了,说:别找了,不是遭贼了,是你大姑姐干的。
婆婆这才默默回了家,等到公公回来知道事情的来轮去脉后,拿起家伙什就要去找姑姑算账,婆婆怕出人命,就使劲拉着公公。
在当时,布料是很值钱的,可是姑姑连炕底婆婆压的碎布料都拿了个精光,这是要了这个家的老底了。
因为这件事,公婆很久都没和姑姑说话,姑姑压根也没打算和公婆说话,这还不算什么,虽然姑姑不登公婆的门了,但是叔叔还在公婆家住,姑姑无数次指使叔叔拿这拿那,说是怕叔叔娶媳妇时,爹妈留的东西都归了公婆所有,姑姑这是提前给叔叔占揽东西。
公婆是干着急也没办法,更让人心寒的是,家里本不富裕,每顿饭刚够几个人填饱肚子,但是叔叔每次都恨吃恨喝,愣是把婆婆那一份也吃到自己肚子里,饥一顿饱一顿的婆婆,年纪轻轻就得了胆结石。
直到叔叔娶了媳妇,另住了出去,公婆才过上了消停日子,现在我嫁过来也有6年了,说实话都不认识老公的两姑姑。
因为自我结婚后,从没见过姑姑来我们家,我也没去过她们家,但是突然有一天有个女人拿着礼品来了公婆家,从她们谈话中我才得知,那是姑姑。
原来她的孙子想要当兵,我公公人脉广,想让公公牵个线,多少年不登门了,因为孙子的事破天荒的来了。
而公婆心实在太好了,根本看不出是有过过节的人,满脸陪笑着说:没问题,这事交给我哇。
这一瞬,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姑姑会三番五次的来碰触公婆的底线,因为公婆好心,她们知道,我公婆重感情,不会拿她怎么办,把公婆当软柿子捏。
所以人不能太善良,必须带点锋芒,你一味的容忍换来的却是得寸进尺。现如今老好人是会被别人看不起的。
每次和公婆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公公总是说:阴地好不如心地好,我这辈子问心无愧,没害过人也没坑过人,也算是给你们积点福,这辈子就没白活。
你姑姑怎么对我们是她的事,我们怎么对她是我们的事,一家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不能计较太多。
听了公公的话,我的眼角不由的湿润了,公婆一辈子都在为别人,从没为自己想过。我姥爷是善良的,爷爷亦是良善的,才促成公婆的这段婚姻,也给我们子孙后代做了好榜样。
这种善良和宽容,我们一定会继续传承下去,给子孙后代积福。
有没有爽文向的小说推荐
好看的爽文真的是非常多的,楼主喜欢月关,耳根等大神的小说,想必他们的小说也都看过了,所以,综合楼主的兴趣,这里我介绍下观棋的《长生不死》!
绝世凶人,老谋深算,为求长生,图谋天下!
这是一本建立王朝,收集天下气运以求长生的王朝气运流小说。整本小说读起来非常畅快,情节一环扣一环,主人公钟山带领自己王朝,攻克其他朝廷,看起来非常痛快!
此外,本书女主也较多,但是男主与女主的情感描写非常到位,我现在想来,对于悲青丝,古千幽这两个女主的印象最为深刻!
当然,最重要的是,本书已经完本!已经完本!已经完本!
大家根本不要考虑追更这一问题,可以放心痛快的阅读!
我是爱九爷,看《长生不死》已经多年,现在重读,依旧觉得荡气回肠!喜欢的朋友们可以关注,点赞,评论,一起交流,说说大家最喜欢的爽文是什么!
要说爽文小说《鹿鼎记》要算得上鼻祖!
……
……
……
从一个杨州妓女的儿子,一路主角开挂。首先和康熙不打不相识,帮忙康熙禽信鳌拜,抄鳌拜家分得50万两银子,成为当朝第一红人,人人极尽奉承,继而成为天地会青木堂主,又是众人又是心服口服,误打误撞又成了神龙岛手掌五龙令白龙使掌握生杀大权,还和西藏第一活佛,蒙古王子三人结为兄弟。中间又有七位夫人……不一而足……最最离谱的是居然不会分毫武功,全凭一张嘴走遍天下。
此书是金庸的小说封笔之作。语言幽默。际遇之奇。读之让人欲罢不能。
不妨拜读金庸大作《鹿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