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声枪响,苏联领袖险遇刺,盲人卡普兰是行刺的凶手吗_张宗昌曾有一支白俄军,战术奇葩作风凶残,后来为何消失了

8小时前 (01:47:15)阅读2回复0
王富贵
王富贵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45273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90546
  • 回复0
楼主

三声枪响,苏联领袖险遇刺,盲人卡普兰是行刺的凶手吗

1918年8月30日,列宁遭遇刺杀,盲人女杀手范尼·卡普兰被捕,很快遭到了处决。当然,这是一起历史悬案,事实真相早已不重要了。

三声枪响,苏联领袖险遇刺,盲人卡普兰是行刺的凶手吗_张宗昌曾有一支白俄军,战术奇葩作风凶残,后来为何消失了

就在8月30日这一天,列宁结束了在莫斯科郊外米赫尔松工厂的演讲之后,准备乘车离开。此时,一名女性走上前来,和列宁交谈。之后,忽然响起三声枪响,第一发子弹击中了列宁的左肩,第二发子弹击中他的左胸并穿颈而出。

幸好,列宁受伤之后得到了迅速救治,活了下来。

而当时现场非常混乱,在众多说法中,最普遍的就是有人看到了卡普兰开枪,然后列宁的贴身军官抓住了她。在之后的审问中,卡普兰承认了自己的罪行。9月3日,在没有经过审判的情况下,卡普兰就被匆匆执行了死刑。


这一事件充满了谜团,第一个巨大问题就是:盲人能准确开枪击中列宁吗?

2018年,俄罗斯叶利钦总统图书馆披露了一批列宁遇刺时的绝密档案,其中不仅有当时主要人员的供词,更是有几张刺杀经过的照片。

三声枪响,苏联领袖险遇刺,盲人卡普兰是行刺的凶手吗_张宗昌曾有一支白俄军,战术奇葩作风凶残,后来为何消失了

(遇刺之前)

照片显示,列宁和波波夫同志站在车尾聊天,卡普兰站在车头的位置看着他们,司机则坐在驾驶室中,没有觉察到异常;第二张照片中,列宁背对着卡普兰,卡普兰掏出手枪对着列宁的后背开枪。此时司机发现了这一情况,但照片中没有记录下他阻止科普兰的行为。

当枪击之后,现场一片混乱,有人就大喊着“她超列宁开枪了!”随后,卡普兰被抓住了。

三声枪响,苏联领袖险遇刺,盲人卡普兰是行刺的凶手吗_张宗昌曾有一支白俄军,战术奇葩作风凶残,后来为何消失了

(遇刺瞬间)

所以,根据照片所显示的,确实是卡普兰刺杀了列宁。但是,依然有疑问,作为一个盲人,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她怎么能确定列宁的位置,瞄准开枪呢?照片中是否有没拍到的可疑人物?这一切都是谜团。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卡普兰的身份。

卡普兰是社会革命党人,这个组织和布尔什维克不同,他们更相信农民才是革命的最重要阶级。所以,社会革命党的广大农村地区影响力很大。而社会革命党人最重要的斗争手段,就是搞暗杀。

他们组织了专门的“锄奸团”和“革命法庭”,制造了很多暗杀事件。而“二月革命”之后,社会党人更在俄国政坛拥有庞大的力量。只不过,社会革命党内部问题重重,比较激进的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和布尔什维克矛盾重重。结果,他们被一举镇压,彻底取缔。

之后,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就成了“叛乱分子”,遭到严厉打击。而卡普兰的刺杀事件,则导致残余的社会革命党人再无出头之日。

(卡普兰)

实际上,正是此案的发生(以及契卡首脑乌里茨基遇刺身亡事件),斯大林提出了要进行“公开和系统的全民恐怖,对付那些要负责的人”。单单是莫斯科,就有25名沙俄部长官员和765名白卫军被列宁签字处决。

为了稳定时局,当时遭到处决和流放的人数不胜数。我们很难真正发现,当时到底有多少事情是真的,有多少事情是假的。

也许,卡普兰是左派社会革命党人派出的杀手,为了最后一搏;也许,是有人想借此事件痛下杀手,清初敌对势力……所以,事实真相已经不重要的,因为它仅仅是个导火索而已。

很多年以前看《列宁在1918》电影的时候,就曾经对女特务卡普兰刺杀列宁有过怀疑,现在看来卡普兰是凶手的可能性不大。

原因如下:

卡普兰接近失明,如果你是刺杀小组组长,你会选择在晚上让一个盲人去刺杀吗

列宁是1918年8月30日晚上11点,在莫斯科河南岸的米赫里逊工厂遇刺的,凶手竟然是一个女盲人,整个遇刺事件充满疑点。

目前解禁的资料显示,卡普兰有严重的眼病,当时几乎完全失明。如果是她自己想刺杀列宁也能说得通,关键是她不是个人完成的刺杀行为,她有一个组织,还有别人配合她完成刺杀行动。

根据现在解密的资料,配合她行动的有普罗托波波夫、科诺普列娃、乌索夫、诺维科夫、谢苗诺夫、普切琳娜等人。

诺维科夫就是那个负责在列宁演讲的车间门口阻挡人群,掩护卡普兰向列宁开枪,也就是那个在电影中高喊:“大家不要拥挤,让列宁同志先走!”的男人。

问题来了,如果你是暗杀小组组长,你会派一个女盲人在晚上去刺杀吗?难道派别人不更适合吗?



这难道不是盲人瞎马?她能看清列宁吗?最诡异的是她竟然刺杀成功了!十分匪夷所思!

现在的档案解密,列宁遇刺现场竟然有人拍照,究竟是何人在晚上11点拍照?而且照片竟然如此清晰?

2018年俄罗斯叶利钦总统图书馆披露了列宁遇刺现场的照片。

第一张是针对列宁谋杀未遂之前。照片右边第一位是波波夫,照片右边第二位是列宁,照片左边第一位是卡普兰。司机坐在车里处于照片中间位置。当时列宁刚从工厂参加完集会出来,和波波夫站在一起聊着什么,司机在车里等候他们上车。卡普兰在车前密切注视着列宁同志的一举一动,伺机行动。

第二张是刺杀行动发生的瞬间。当时列宁正背对着卡普兰与身边的波波夫聊天,这时卡普兰掏出了手枪,司机发现了但没有制止成功。

第三张是遭受枪击后列宁脸朝下倒在地上,波波夫第一时间跑到列宁身边查看,卡普兰不见了。

这三张照片是谁拍的?这真的是晚上11点吗?难道预先知道会有刺杀行动发生?

资料显示,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全城停电没有任何照明。在如此黑暗的夜晚,照片是怎么拍的如此清晰?而且资料显示,当时根本没有任何人看到有人用闪光灯拍照!

结果显示,卡普兰开了四枪,其中两枪击中列宁。

当然还有刺客卡普兰的口供,她认为立宪议会列宁出卖了革命,偏离社会主义思想几十年。卡普兰强调,开枪的决定是她自己做出的,没有任何党派具体指使。

如果真的没有人指示,她的那些同党从何而来?

一切都似乎合乎逻辑,卡普兰是刺杀列宁的凶手确凿无疑。

可是,9月3日,刺杀事件过去仅三天,卡普兰没有经过任何审判,就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院内的一个角落里被执行了枪决。

当时负责审理卡普兰的红军契卡人员一心想撬开卡普兰的嘴,想让她招认幕后的指使人或者刺杀列宁的策划人是谁。可是军事委员会下令将凶手枪毙了!

一切还没有审理清楚,为什么如此着急枪毙卡普兰?

诊断书的疑问

对于列宁的伤势,官方通报如下:第一颗子弹从列宁的左肩胛骨下方斜穿过胸腔进入了颈下的右锁骨,没有伤到任何一个重要的器官。同时,第二颗子弹穿过肩上的骨头。

问题是,如果子弹没有伤到心脏的话,肯定会伤到肺部或静脉。难道子弹拐了弯?

当时列宁中枪后自己从工厂回到克里姆林宫,自己走下汽车,走上三楼,回到房间脱下大衣和外套,躺在床上。而且负伤半个月后就参加了各种会议。

谁中了两颗子弹,会如此轻松自如?而且第二天伤口没有感染?

中枪伤以后一般都会有脓毒感染,当时还没有抗生素,可是列宁受伤以后一次感染没有,而且也没有发烧过,难道不是奇迹吗?

而且列宁受伤以后,医生为什么没有马上取出子弹,而是四年以后的1922年才取出?为什么要聘请德国大夫做手术?而且取出的子弹在脖子上,而不是肩上的那颗?

有的医生说,如果一个人在那样的部位中两颗子弹,早就没命了。

这一切都表明,列宁当年并没有受伤,这两颗子弹完全是子虚乌有的!



列宁的司机基尔说,女刺客是用勃朗宁手枪刺杀的。案发第二天,一个工人捡到这支手枪上交,但军事委员会对这把枪竟然毫无兴趣,也没有做指纹和弹道检验,就匆匆将卡普兰枪毙了。

在漆黑的夜里,基尔能看清人群中伸出了女人的手臂,并确认女人手中握着的是勃朗宁手枪,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卡普兰当时并没有跑,而是静静等待被抓。对她的五次审讯,每一张口供记录上都没有她的签名,并且对开枪次数和手枪型号也说不清楚。同时,据另一位目击证人第五步兵师副政委巴图林指证,卡普兰是从列宁身后进行射击的,而基尔证词显示列宁胸部中枪。这二人的证词大相径庭。

如此推断,列宁遇刺事件是摆拍的,是有政治目的的!所以,第三天就匆匆枪毙了女盲人卡普兰,那三张照片也是摆拍出来的!

俄罗斯学者尼洛夫曾在伦敦出版过专著《列宁主义语言体系》,他披露说,刺杀列宁实际上是一桩经过列宁亲自批准的雇凶自残行动。他命令苏维埃“契卡”人员伪造他的遇刺血案,以便为在全国发动红色恐怖运动制造借口。

此外,列宁遇刺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为了防止托洛茨基篡夺最高权力,不惜借列宁刺杀事件,诬陷托洛茨基,最终将其排挤出布尔什维克领导层。

列宁遇刺之后,苏联红军在彼得格勒市根据户籍名册挨家挨户搜捕所谓“嫌犯”,大规模以恐怖分子为由处决贵族,共计处决嫌犯10000多人。

我是子龙威武煮酒谈史,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张宗昌曾有一支白俄军,战术奇葩作风凶残,后来为何消失了

张宗昌,奉系军阀之一,地盘是今天的山东,也是张作霖的好兄弟。对于张宗昌的这支白俄军,可以说在当时那是风头无比,每次出去,张宗昌肯定会将其带出去,让外国人开路,不管是老百姓还是其他军阀那都是羡慕的狠啊。

白俄军的意思并不是今天的白俄罗斯人组建的军队,而是当时沙俄人,因为皮肤白皙,起的称呼就叫做:“白俄军”。而要说张宗昌也是走运,当时张宗昌当的官就叫做绥宁镇守使兼吉林边防军第三混成旅旅长,名字虽然很长,但是权力不小。这个时候,沙俄的十月革命爆发,沙俄的部队被红军击败,而有一支就流窜到张宗昌的地盘上来了。张宗昌还在招兵买马,没想到直接送来了一批士兵,还是经历过一战的外国兵,张宗昌收留了他们,并将其划入部队,管吃管喝。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伙俄军对张宗昌那也是没话说,让他抓鸡,绝不会逮狗。在历次的军阀混战中,这支白俄军没少给张宗昌打胜仗,他们心里也有数,国家是回不去了,只能在这给别人卖命,多活一天是一天,据统计,总共有6000名沙俄士兵成了张宗昌的部下。

张宗昌对这支部队也是分外的爱惜,军事装备全由他们先挑,粮饷翻倍,在那个时代,我国人民已经被外国人打怕了,这支白俄军一亮相,加上他们打起仗来,确实狠。最能拿的出手的战绩就是:白俄军在面对吴佩孚的精锐面前,毫无压力,轻松将吴佩孚的军队打的落荒而逃。

但是正因为张宗昌的过分爱护,白俄军在山东可以说是作威作福,而且张宗昌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对山东人民横征暴敛,上梁不正下梁歪,白俄军也干着和张宗昌同样的事。打仗的时候就去打仗,不打仗的时候就去乡下找老百姓的麻烦,拳打脚踢,这些都是轻的,但是张宗昌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支白俄军最后的下场很惨,大部分被北伐军给灭了,其他的就四处逃窜,逐渐消失在人群中。这对山东确实是一件大好事,赶走张宗昌,还山东一片晴朗天。就这样曾经名动军阀的白俄军草草收场。

民国时期,在东北和蒙古地区的白俄雇佣军并不稀奇,罗曼诺夫王朝推翻后,很多流散于中俄边境的武装分子为了钱财为各方势力卖命,充当雇佣军,而张宗昌很早就与俄国人有接触,张宗昌本是山东人,年轻时闯关东到东北,替俄国人修过中东铁路,又到西伯利亚淘过金,他是在俄国接触革命思想后才回国参军的。

1921年张宗昌转投奉系张作霖,任命为绥宁镇守使,驻军宁安,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省宁安市,这里靠近中俄边境,海参崴就是不远的东边。伴随着俄国十月革命,一战很快就结束了,但俄国境内混乱,日本和美国都想趁机染指远东地区,1920年美国人在西伯利亚扶植的俄国白色政权被苏维埃推倒,这伙人又跑到海参崴,被日本人扶植起临时政府,1922年又垮台,于是剩下了一群穷途末路的军事武装残余,被称为白卫军,也称白俄军,日本人撤走后,白俄军彻底失去倚仗,有约万人溃退到了张宗昌的防区,被收拢。

因为这支部队是从俄国退过来的,装备比奉军精良,武器马匹非常精悍,不但自用,还补给了张宗昌1万多支步枪、20多门大炮,特别是这支部队还带有军火技术人员,所以白俄军不但自备武器弹药,还立刻组建兵工厂,造出了铁甲车、迫击炮,后来张宗昌入主山东,兵工厂也迁到济南。白俄军和张宗昌谈的很愉快,俄国人先帮张宗昌和张作霖夺取北京政权,张宗昌再帮白俄人打回苏联,白俄军被编为65师,涅恰耶夫为中将师长,卡拉罗夫为少将参谋长。

张宗昌对这支部队不薄,白俄军的薪水是奉军的2倍,待遇极为优厚,当时奉军一天只能吃到一顿干的,白俄军每顿都有牛肉面包,军官更有西餐、洋酒的加餐,奉军都管这支部队叫张宗昌毛子队,白俄兵也只会说一句中文“张宗昌的老毛子”,由此可见白俄兵的脑海里只有张宗昌,当时苏联已和中方建立外交关系,苏方也抗议过张宗昌收留白俄兵,但无济于事,白俄军官还在张宗昌司令部设有顾问办公室,在黑龙江、吉林等地设有10多个招兵处,专门招募边境退下来的白俄兵。

白俄军跟着张宗昌参加二次直奉战争,成功夺取山东,旗下的铁甲军横冲直撞,好不威风,自张宗昌督鲁以来,白俄军继续跟着辗转各地,连续内战,1927年北伐军向华东逼进,张宗昌节节退败,白俄军损失惨重,1928年张宗昌最后的兵力在滦河被剿灭,张宗昌逃亡大连,白俄军一哄而散,有的逃往蒙古,有的逃往东北,被苏联在东北设立的收容所收留并返回苏联。

0
回帖

三声枪响,苏联领袖险遇刺,盲人卡普兰是行刺的凶手吗_张宗昌曾有一支白俄军,战术奇葩作风凶残,后来为何消失了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