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过图书馆看书吗_如果让你推荐2022必读十本书,你会推荐什么呢

3个月前 (03-24 01:30)阅读4回复4最佳爬楼位置
王富贵
王富贵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47302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94604
  • 回复0
楼主

你去过图书馆看书吗

【传媒阅读类话题】

谢邀。最初没有互联网,那时——即从1979年起,我还在哈尔滨工作,每年回北京休探亲假,往返路途时间加在一起,只有14天。一方面,我由翠微路家里,到文津街的北京图书馆和国子监的首都图书馆,查阅家父以往在书刊报发表的著译;一方面,登门拜访因与家父有关而进入我个人档案的人物。2021年4月16日,《散文也是诗,一直写到老(李又然诞辰115周年传略稿)》拟就,《又然文存》 上编(李又然著译)、《又然文存》 中编(李又然传略)、《又然文存》 下编(李又然研究)、《又然文存》附编 (李又然年谱)脱稿。

文存最实质的文献把握在——自1969年10月6日起,李又然给长子李兰颂写的百余封信和一部自传,父子天各一方单凭书写捱到重逢的语境,纳入文存多为公共或民间珍藏——各编中有三卷(主体为卷一、卷二、卷三)——四部十二卷各加附注。且由此抽编出:李又然散文集《国际家书》、《女人之子》(李又然:诗与译诗)、李又然译著集《语文礼赞》、《又然自传》(李又然:信与日记)增订本;通篇以李又然反战抗战著译真版原件考和李又然当时当地名家日记信札考为支撑,旨在揭示文学史和教科书无尽谜底,告慰先贤,以飨读者。

你去过图书馆看书吗_如果让你推荐2022必读十本书,你会推荐什么呢

李兰颂:《志稿非史话 日记同信札》

阅读了个人著译真版原件

和众人日记信札手稿的必要

就大众读到的文学史和教科书而言,现当代中国文学史待补空白以及待考存疑很多。其中最直接、最可靠的核实以及甄别方法,是涵盖这两大历史阶段或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在全集、选集中,其中日记信札,以资参照印证。例如,延安时期看《萧军全集·日记部分》全20册·日记4册(华夏出版社2008年初版);共和国初年看《郭小川全集》第8-12卷·日记(1944~1958/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均为典藏。《萧军全集》全20册,华夏出版社2008年初版发行,编者萧军女儿萧耘、女婿王建中赠给辑注者书信3册;在此前,有日记,仍为萧军回忆录《人与人间》(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日记部分,是编者萧军女儿萧耘、女婿王建中更早所赠。牛津大学出版社2013年香港第一版萧军《延安日记》和《东北日记》,虽为洋洋百万言的延安城人物实录,比前者众多,终因辨识原件困难,许多人和事竟被模糊的字迹无情掩盖。

这自然不可以排除或包庇另一种掩盖方式则是全集不全。诸如此类的号称全集者,运动中整人的文字无影无踪,挨整的部分却一说再说。也有索性不出全集的,叫文集或选集,既可将运动中整人的文字排除在外,亦可把曾经整过的人,借某个机会,大加歌功颂德一番;似乎先前从未诬陷过人家,整人的人和挨整的人从来就关系良好、毫无芥蒂,甚至渲染的一向亲如姊妹兄弟。有的人就是:如此具有文过饰非的天才表现。《郭小川全集》全12册,由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秘书长,个人日记较多工作日志,记录人事也有内幕,足以一窥可见全貌。由郭小川家属整理编纂,其日记在整个全集中所占比例颇大,出版意义更大;可惜出版单位不是最应该者。外加他人日记、笔记也被公开,还有历史档案尤其中央文件已经解密,其代表的个人私密以及观点更强些。现当代中国文学史待补空白以及待考存疑何解?阅读是帮助破解文史谜团的有效途径。

越是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今天,越是应知应会对于文人文史研究——阅读了个人著译真版原件和众人日记信札手稿的必要。这与上下二编六卷《又然文存》即(李又然著译)(李又然研究)直接相关并已查找到的——中国青年写给罗曼·罗兰120余封信手迹原件的馆藏处,其执着查找人之一刘志侠——不只是查找恩师梁宗岱一人与罗曼·罗兰交往的日记信札,而且查找到与之相关不相关的其他致罗曼·罗兰书信的中国旅欧留学青年学子,大约计有十一个人。这一查找离不开超巨的手稿部(该馆东西分部:西方分部文献主要来源于王室藏品和大革命时期查封文献;东方分部藏有大数量近东、远东等地手稿,中国名贵古籍乃至敦煌手稿,埃及等手稿)。是图书馆馆藏保障,使这手稿查找成立,即有:①完整无缺地收藏出版物呈缴制度所规定的所有文献;②使所藏文献处于完好状态;③手稿部藏有大量各种语文和各个时期的手稿。

你去过图书馆看书吗_如果让你推荐2022必读十本书,你会推荐什么呢

有二十一位名人

在公开出版的日记中记载过他

辑注者坚持说,既然文如其人、风格即人,那么读书就读原著,这就等于读人生——读哲学、读数学(法兰西高等中学基本分类,其他学科由此细化);而阅读人物传记不如阅读回忆录,阅读回忆录不如阅读彼时信札,阅读彼时信札不如阅读当天日记⋯⋯少一些阅读文摘,那样容易拾人牙慧,清醒地上互联网,切忌把虚拟当真。换言之,只有用日记信札印证的人物传记和回忆录,才更耐读一些。李又然生前叮嘱子女每天必须要记日记。儿子当合同制工人跟汽车装卸砖瓦砂石,一车5角钱,最多时一天7元钱,也恰是读高尔基深知底层、读红楼梦认识上层的开端,日记似记工分;又当记者养成职业习惯以新闻五要素为主体做采访本和剪报册,充当日记。编纂国家级志,更使其对资政、教化、存史,产生颠覆认识。

李又然较早留赠给子女唯一一笔遗产,也是极左年代最早使子女粗知新文学史料弥足珍贵的手抄本——1975年10月26日开始,父亲为儿子专门撰写了一部遗嘱性质的传记;又由他事先指定的若干亲友,一个寄给另一个,接续传递十几人,逐个阅读;大家身处天南地北,分散全国十几个地方居住。现在,那份自传原稿落在谁人手里已不得而知;因为他事先指定的若干个亲友的名单随着那自传原稿寄了出去,中途的命运怎样,也只能拿到名单一个一个地去追问,可是名单和原稿是始终在一起的啊,况且当时气氛恐怖⋯⋯而中途任何一个人辞世也会断线。这正是儿子对父亲一生及其著译展开研究的蓝本,儿子绝不会因为血缘关系一味感情用事,所以迫切地需要引入客观证明,即与他同时代人的日记、书信、照片。

谁会料到,2017年以来,对于李又然研究连生爆点。先是由刘志侠发现1929年至1937年李又然亲笔写给罗曼·罗兰的七封信的手迹原件;再就是由刘志侠在《新文学史料》著文《罗曼·罗兰与中国留学生》引起,辑注者竟被以上所提李又然《又然自传》手稿的阅读者徐永平找上门来——2017年7月20日,徐永平多年前与李又然挚友王家绶相识,王家绶给他看过李又然字迹漂亮的《又然自传》手稿。当年父亲的《又然自传》为儿子而写,是儿子向父亲索要简历而引起,父亲写后开出一个传阅名单,第一个寄给叶琪冠(上海),再由叶琪冠第二个寄给李兰颂(哈尔滨),李兰颂第三个寄给胡明树(广西)⋯⋯再后,无论还有几个人,至少在王家绶(邯郸)处较长时间存留,因为徐永平读过的应该是《又然自传》原稿,而如此深刻的印象,说明徐永平的阅读是从容而非匆忙的。对辑注者而言,这是莫大喜讯,失去的线索又初露端倪,随即,辑注者与王家绶通电话,可他耳背,大意难表;又与其子王竺建立微信,静候佳音,不知有无可能,寻到墨宝藏家。

这部《又然自传》还是家书,家书亦归信函手札;而日记信札的不同在于,日记初衷至少备忘之用,信札首选私人交流所致。于是,可以发现,罗曼·罗兰、鲁迅等记载李又然之初的日记,均源自于接到李又然来信所作——先信札,再日记。而本文辑注有二十一位名人在公开出版的日记中记载过他,可以排除致亲属家书、致同事书等类似情况,如父亲给儿子的一部自传、百余封信;再如有李又然最早致艾青的四五百封信,晚年致王家绶等的若干封信,就研究而言,如果有则更好,且信越多越好。可以说,日记信札构成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家书则是这一文化宝库或公开揭示或私密永久的稀世遗产。如果说,文集编纂大多为公共图书馆阅览的版本,一如滔滔江水、大气磅礴;也可说,家书刊印可谓与多位家人倾诉亲情、寄语哲思的辑录,好似涓涓细流、清新眀澈。于是,只有有日记信札的文集选本才好完整复原历史前行辙履和国风民意典藏。且在后人考证方面,确实的题解,缜密的注释,极易铺排出年代感,便于读者应因时空,抚今追昔,启迪心智。

李又然1906年4月16日生于上海,1984年11月13日卒于北京。作为诗人、散文作家、翻译家、教育家一生分为九个时期;至少发现有二十一位名人在公开出版的日记中记载过他。一如珍珠项链般串联出李又然平生在不同历史阶段结识的一位位良师益友——闪光的足迹,凝练的哲思,惨痛的教训,恢宏的夙愿。按时代与年代人与事出场顺序排列,在公开出版的日记中记过李又然的名人有:罗曼·罗兰;鲁迅,胡风;周文,萧军,鲁藜,麦新;丁玲,常任侠,吴祖光、徐光耀、陆地;公木,郭小川,王林,郑振铎,张天翼;胡昭,张光年,周红兴,胡世宗。其中,罗曼·罗兰、鲁迅、胡风、周文、萧军的日记记载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李又然旅欧留学、回国在上海为党工作,在延安的创作、翻译、教学的往事,本文均有侧重介绍。

而李又然的主要经历和著译是:在他两岁时,因弄堂大火随母亲回到慈溪老家,15岁时返回上海在裕丰钱庄学徒,后转至交通银行做练习生,恰在此处接触到新思想,一心投身革命、终于旅欧留学。1928年入法国共产党,属中国支部成员,1941年入中国共产党,属中共中央直接接收党员。抗日战争在延安八年,从事著译、教研和党团工作;解放战争在东北三年,担任文艺和教育方面的领导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执教中央文学研究所。著有散文集《国际家书》《伟大的安慰者》《李又然散文集》;译有纪实文学《马克思与燕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哥达纲领批判》,诗《普希金诗选》《马雅可夫斯基诗选》《希腊诗选》《聂鲁达诗选》《波特夫诗集》,小说《在死的阴影里》《黑人是那样的大撒谎家》《基督第四次跌落在他的十字架下》《一个高尚的灵魂》,童话《河水怎样帮助游击队》,剧本《任性的玛丽亚纳》等。

你去过图书馆看书吗_如果让你推荐2022必读十本书,你会推荐什么呢

以其记录行为弘扬爱人类

和大自然的高尚责任品质

与此同时,仍须关注,日记待出版者呢?开始发现,至少还有萧三这一大家;后来知道,大体的趋势是类似的日记越出版越多。在这些日记里,都记载过李又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行为轨迹与思想脉络。辑注者愈加期待更多日记有一天能出版,以拓宽儿子对父亲真正意义的认识、认识和再认识,真正做个李又然当时当地名家日记信札比较周全的搜集人。而辑注者作为李又然的三个儿女之一,并非认为自己知道得越多(包括对家父李又然的了解)则越有能力解惑,因为除却“只缘身在此山中”原理以外,当时当地的人和事,留给后人去复原和评说,毕竟还无法保证不出现理性的偏颇和感性的执着,解读古人的自信仅凭读书与实践,无非只是靠近现实的一种复古现象而已。这就表明日记信札对于历史研究的至关重要,帝王的起居录和布衣的豆腐账对于历史研究同等至关重要。县以上设志办,道理就在于此。

有人归纳说,绘画用加法,摄影用减法。意思是指,无论中国画或西洋画,总要在平面无痕的单色尺幅上,勾勒或涂抹点线面三原色与众间色,从无到有乃加法也;而照相胶片或视频磁带以至于传媒高清数据,均须讲求构图和用光,实在不宜照单全收,要用减法。辑注者以《李又然当时当地名家日记信札考》为支撑,一度要尽力搜集多些其人其事,非等《萧三日记》出版,期待《陆地日记》面世,等到《徐光耀日记》《胡世宗日记》出炉,只想把可能涉及到李又然的日记和信札——囊括全卷、尽收眼底。再者,1955年12月29日,张松如(公木)、古立高二人所拟《关于中国作家协会李又然案件的审查结论》(机械打字机的蓝色打印稿)于2017年的网购所得,使人脑洞大开,由此追溯公木充满矛盾心理、挖空心思自保、损人而不利己的系列发言记录,时地人事确已等同日记,毫无保密性,即出书为证。

按人与事出场顺序写李又然者二十一人或二十二人,是在《冯雪峰全集》出版座谈会暨新书首发式上与萧三之子萧立昂的交谈,让辑注者对《萧三日记》的出版彻底打消念头。不得已而思其次,索性将不可或缺的《萧三日记》作为研考物证对待,举证确有如此真品值得期待他日编辑出版的必要,以填补历史空白(主要是中国近现代史及其现当代文学史的空白)。将类似《萧三日记》待出版课题抛在这里,无异于没有收口的筐和篓——只有敞着口,才有记不完、说不完、编不完、出不完——后续的日记;而当购得《胡世宗日记》后又平添“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喜悦——虽则《胡昭日记》写李又然于1947年至1957年部分早已被胡昭因惧怕运动而或付之一炬或上交组织,但这一次胡氏世宗(胡世宗也)对胡氏忠臣(胡昭本名)的采访再次纳入胡氏日记,终算一项关键弥补。负负得正,这一加一减或有加有减,给遗憾的艺术以正面的诠释。

1984年11月13日辑注者之父李又然辞世。辑注者写祭文,载于《作家》月刊,标题是:《江河之爱是大海》;就在末一句,写到撒骨灰:“黄浦江,钱塘江,松花江,不同流域,一个去向。江河之爱是大海。父亲以大海情怀写出大气魄的诗章,也把我无尽的哀思化作承接遗志的力量。”岂止是这三条江——生于上海滩的李又然,为寻求真理,远涉重洋,于索恩河与罗纳河交汇处里昂秘密入党;在民族危机时刻返回祖国,于黄浦江畔与反动派殊死斗争;全民族抗战伊始先长江、后黄河,住进陕北窑洞,奋笔延河之滨。抗战胜利,从延安行军到东北,驰骋松花江大流域,举办学校、筹建文联、主编报刊、领导土改,终于与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各路战友会师北平,参加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壮举。随四野南下至汉口,紧急奉调返回北京,先在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待命,后执教中央文学研究所⋯⋯再后被极左路线残酷迫害,却始终坚信死也要死在共产党内!

互联网终究是一种工具,智能化关键在于人本身。白纸黑字类的纸介质的存留与拓展,其存在的永久必要根本是稳定性和可信度,即使大数据、全媒体至今乃至以后也难完全取代纸媒作用。以上介绍,罗曼·罗兰、鲁迅、胡风、周文、萧军日记记载的上个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李又然旅欧留学、回国在上海为党工作,在延安的著译、教研、党团往事。在此结尾,还须提到鲁藜、麦新、丁玲、常任侠、吴祖光、公木、郭小川、王林、郑振铎、张天翼、徐光耀、陆地、胡昭、张光年、周红兴、胡世宗等十六个人——在各自日记中,从正反面佐证——李又然在上个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从壮年到老年的人生丰富阅历。因之,要感念这二十一位名人(加萧三至少有二十二位)日记中记载了李又然,这不仅为辑注者提供了多视角研究时空,还以其记录行为弘扬爱人类和大自然的高尚责任品质。

对此,要说的话,还有很多。实际上,也只能,凭借辑注者对父亲李又然著译真版原件的搜集(在查询网络的同时不得不去逛各大小书店、古旧书市、图书馆或陈列室,去查、去读、去抄,选集、文集、全集⋯⋯),凭借一个父亲写给一个儿子的一部自传、百余封信以及各位文学家、理论家和文学史家给予他的评价或追述,经过这几十年的悠长而曲折的痛苦摸索才初步——认识自己的父亲的。并以此进一步向学界乃至大众读者交代,由此推进拓展《李又然反战抗战著译真版原件考》《李又然当时当地名家日记信札考》系列文献的辑注,进而努力完成《又然文存》四部十二卷集纳,即《又然文存》上编(李又然著译)、《又然文存》中编(李又然传略)、《又然文存》下编(李又然研究)、《又然文存》附编(李又然年谱)。于是,辑注者以这样的形式写出这样的文章,学习众多大家阐述、大师明鉴,与学界乃至大众读者分享一个追求真理者的人生!

三十岁之前去过,看书是一方面,主要是当时还可以免费里面上网,那会儿社会上的网吧还很多[呲牙]。夏天去蹭空调凉气,冬天去蹭暖气,找一本爱看的书,往沙发上一坐,慢悠悠的翻看,半天慢慢就过去了,那会儿爱看军旅题材的小说和体育杂志,对了,当时报纸还流行,还可以看到很多国内的各种报纸

如果让你推荐2022必读十本书,你会推荐什么呢

先推荐五本吧,推荐的理由:读完这些书,有所感悟,或者受益匪浅。

第一本,《读书指南》,梁启超著

上大学时,我读到一本《快速阅读》,这本书说道,读书不要一味追求理解而讲究慢,读书太慢容易让思想缓慢,最终昏昏迷迷,不知所云。读书是需要适当的快读,让思维兴奋起来,加强泛读的功力。

如何吃透一本书,如何精读?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告诉我们:

若问读书方法,我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钞录或笔记。

记得读到这里时,我在书中页眉中写了一句“原来梁启超也是个普通的常人,有如此成就,皆因勤奋”。是的,原来他也有很多知识是记不住的,就是靠抄录或笔记;还有,他对精读的知识,追求“熟读成诵”,梁启超在《读<孟子>法》中讲道,读孟子可以养浩然正气。

《孟子》为修养最适合之书,与今日青年尤为相宜,学者宜摘取其中精要熟诵,或钞出常常阅览,使其精神深入我之“下意识”中,这一生做人基础可以稳固,而且日日向上,至老不衰矣。

我可是开了眼界,原来读书可以养浩然正气。可惜,我知道了梁启超的读书方法,最终也没有能坚持钞录,还是按照原来的老习惯,读书有所感悟,便在页眉中做记录,没能摘抄,没能时时诵读,实在惭愧。

第二本,王德峰著作《哲学导论》

最初接触哲学,是在大学,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的感觉,晦涩、深奥、难懂,敬而远之,考试能及格就行。

后来在网上遇到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他讲述的《中西文化哲学比较》听起来挺有意思,于是对王德峰教授也是比较好奇,想研究一下他。

于是从网上找到王德峰著的《哲学导论》,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原来是挺喜欢哲学的,尤其是中国古典哲学。

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

这是王德峰在序言中引用严羽谈论学诗时的所述。

读到这一段时,突然想起十年前,我在律师执业初期,师傅时我说,无论是做什么事,尤其做一名律师需要有志向,不能眼高手低。后来,律所里让我组织对青年律师的培训时,我便引用上述8个字“立志须高,入门须正”,以此共勉!

当然这一本书开启了我对哲学的兴趣和爱好,他能深入浅出的让你感受到用言语不可描述的东西,那是一种感觉,那是一种启迪。尤其是在对人生命人生的探索中,更能让人有所感悟。

世间种种事物就其本身而言,均受无常的捉弄和摆布,财物、权势、名声、情爱、健康、才智等等这些人们通常所关怀者,是人们不惜以巨大的努力去谋取或保持的,只可惜这一切都仅能谋取于一时,保持于朝夕,到头来都将得而复失。

死亡是每一个人无法避免的生命终点,人的一生本来就是悲剧,因为人们无法避免死亡,无论贵为帝王诸侯、还是平头百姓,死亡作为人生的终点,这是平等的。

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和有意义——读书、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拜读人类的经典著作,让思想可以跨越时空和那些沉思智者们的思想碰一碰,碰出的火花,似乎可以指明人生前进的迷茫和黑暗。

第三本,《资治通鉴》

我用了近一年的时间,于2021年12月30日通读第一遍资治通鉴。整体来说有三个收获:

第一,关于时间的安排,以日计则短,以年计则长。

与其平时的碎片化时间,用于手机刷视频,看碎片化的文章,不如用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读一套成体系的知识或经典著作。

第二,其实人的潜力,超乎你的想象,凡事要去试一下。

原本以为自己根本读不了这样的大块头,读完第一册时,文言文令人瞌睡、头昏、甚至发狂,自从读第二册开始,便入了魔,整个脑袋被资治通鉴满满的占据,无法自拔,居然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读完了资治通鉴,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不言而喻,从此对文言文也不再恐惧。

第三,读书还是要读经典,尤其是经典,它们经历了时光的沉淀和打磨,是智慧的结晶的体现,即使晦涩难懂,也只是暂时的。读书,本来就是征服一种书的过程,只有找到这本书的节奏,才能享受它给你带来的乐趣。

第四本,《韩非子》

这本书是我自从大学毕业后,面临人生挫折,它呼唤了我心中“坚持”的力量,他给了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视角和心境。

第一年司法考试差8分未能通过,身处异乡他地的我无所适从,一度想放弃司法考试却又不知所措。

直到有天,我读到韩非子《观行》中:

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人主为三者发喜怒之色,则金石之士离心焉,圣贤之测浅深矣。

参考译文:

时运有盛有衰,事情有利便有害,万物皆有生死,作为君主,如果因为这三种客观规律,而存有高兴或愤怒的情绪,那么即使是坚如金石的忠贞之士,也会离心离德的,因为君主世圣,是贤愚的深浅程度显现无遗。

于是我告诉自己,司法考试没有通过,是因为时运不济或者是自已本身的努力不够,今天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相反它磨练了人的意志,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你看那些帝王,如果因为时运、事情的利害,万物的生死,这种客观规律,而高兴或愤怒,都会被他的臣下所瞧不起而离心离德,何况我是一个普通人,有什么资格或情绪,为这种客观规律而伤感、泄气、愤怒。客观规律,如同刮风、下雨、闪电客观的自然现象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难道为了一场雨而高兴或失落吗?老子在《道德经》已经说的很明确,“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以说,在任何自然规律面前,所表露出来的欢喜悲伤都是可笑的,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自己和自己的心如何相处才是最重要的。

第五本,《庄子》

还是说一说《逍遥游》,上高中时便读到了它,可是直到现在我都不敢说自己读明白了《逍遥游》。

每一次读起逍遥游,心中无不欣喜愉悦,却又不知因何而喜悦,或许是因为《逍遥游》在我脑海里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自然画面,以大为小,以小为大,大小没有绝对界限,万物皆平等,朝菌的生命如同人的生命一般漫长,而人的生命却如同朝露一般短暂。

这样看待事物的方式,让人有一种脱俗,不受限制的自在感觉,从而忘记“人生是有限”这一悲剧,欣喜由心而发,渗透全身。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一只名叫鹏的鸟,“翼若垂天之云”,不得不佩服庄子的想象力,简直是用画笔在你脑海中,画下绚丽的自然风景,奇幻的大鸟,比宫崎骏的漫画还要美。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天空是蓝色的,天的尽头到底是什么样的?

直到我第一次坐上飞机,看着飞机下面茫茫的云海,如蝼蚁般的村庄,便拥有了上帝视角,地球不过如同一粒沙子渺小,人群不过蝼蚁,忙忙碌碌。

再看上面的天空,湛蓝湛蓝的,飞机不正是那只抟扶摇而上九天的“大鹏”吗,其翼若垂天之云,翱翔于九万里苍空。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息相吹也”。

一次我从外地出差往回赶,雨过天晴,行走在高速路上,车窗户外面,稻田如镜,云彩倒映,水稻翠绿,天边一片片云彩,如同一匹匹野马,掀起阵阵尘埃,从天际的东北角向西北角缓缓驶过。

几千年前,是否庄子也是这样坐在野外,痴痴傻傻的望着天边的云彩,做着哲学般的沉思和提问,“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那一刻,你仿佛看到了庄子;那一刻,你仿佛是庄子梦中的一只蝴蝶,到底是谁梦见了谁?

如果穿梭在城市高楼大厦之中,这些美丽的画面和体验,是无法看到和感受到的,因为我们的思想、想象力都被钢筋混凝土禁锢。

后记:

《大鱼海棠》,椿、湫、飞翔在天空中的鲲,还有椿、湫、鲲的爱情故事,这部动画片真美。

1.《富爸爸穷爸爸》——罗伯特•清崎

这本书强烈推荐,彻底改变了我的金钱观。我以前也是属于那种不太会管钱的人,老是乱花钱,没有任何理财意识,只知道上班挣钱。

我觉得我们国内对孩子财商教育这一块还是比较欠缺的,包括很多大人、家长也缺乏理财意识。但是在国外,理财已经成为很多家庭重要收入的一部分了。

这本书是美国富商的自传,根据亲身经历编写的,它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但能帮你建立良好的金钱观念,慢慢变富。

2.《你当向鸟飞往你的山》——塔拉•韦斯特弗

如果你还觉得读书没有用,那真该看看这本书了。

这本书也是作者自传,一个大山里的女孩通过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本书也被比尔盖茨力荐。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无法选择拥有怎么的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改变自己。

很多都觉得邓文迪是靠不光彩的手段上位,其实她自己曾说过,她所有的一切都受益于教育,是教育给了她洞察事物把握机遇的智慧。

人活在世上,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然后为之去努力奋斗,去飞往自己心中的山峰。

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罗伯特•戴博德

如果你总是觉得自己不开心,经常为人际关系苦恼的话,这本书可以看一看。

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痛过一群小动物表现出来。书中的主人公蛤蟆先生得了抑郁症,通过和心理医生的十次咨询,终于找到了痛苦的根源。

像书中说的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每个人都有变得更好的能力,想要事情改变,首先就要改变自己。

真的不需要为了讨好他人而委屈自己,如果不能成全所有人,就先成全自己吧。

4.《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菲利帕•佩里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资深的心理治疗师,作者在书中通过育儿理论讲透了亲子关系家庭成员关系以及人际关系

尤其是作为父母该如何教养孩子与子女相处

如果我们不反思自己是如何成长的,自己上一辈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影响,有一天你会赫然发现,那些经历会冷不防地跳出来,给你一记回马枪。你可能会说过类似这样的话:“我一张嘴,说出来的话竟然跟我妈妈如出一辙。”

5.《亲密关系》——罗兰米勒

我最开始看这本是第三版,现在已经更新到第六版了(如下图)。

比起前面的书,个人觉得这本书专业性比较强,有点厚,很多理论性的知识。(最好先看电子版,确定能读下去,再买纸质版[泪奔])

它的优点是能让我们了解一些事物的本质,像之前网络上说的“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其实男人和女人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区别,都需要被爱和被理解

这本书会让你知道许多矛盾产生的根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也只有了解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从源头避免矛盾产生

6.《山茶文具店》——小川系

你有多久没提笔,在纸上写下对思念之人想说的话了?

在镰仓有一家专门帮人代写书信的文具店,书中出现了十六封书信,有给去世宠物的吊唁信、有宣布离婚的公告信、有拒绝借钱的回绝信(这个挺有用的,我在下图附上了[可爱]),也有写给挚友的分手信……

一封封代笔信是客人们的写实生活,也是一节节人生课堂。

7.《幸福的方法》——泰勒

幸福是一种能力,人人都可以学会,人人都能拥有。

看过这样一段话:“只有不幸福的人才会思考自己是否过得幸福,因为幸福的人每天沉浸在快乐之中,感受不到幸福。”

我觉得幸福真的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有人觉得有钱就是幸福,有人希望家人团聚就是幸福,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

但相同的是我们都渴望过得幸福[比心]

也许对一个人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眼中所见皆是美好吧。

8.《暂坐》——贾平凹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看贾老师的书[可爱]。

《暂坐》以西安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现代都市女性生活图。她们神秘着,美丽着,聚散往来之间,既深深吸引人,又令人捉摸不透。茶楼正是社会的缩影,环环相扣的命运展示着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

贾老师在书中提出的13条员工守则,也是每一个读者每一个当代人在社会中的生存法则,蕴含了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一生的智慧。

9.《人间失格》——太宰治

我更愿意称之为“人间清醒”。

太宰治在这本书中剖析了人性中最黑暗,最懦弱最绝望的部分,道破了我们长期以来压抑在心里的阴暗面。

现实中的我们很多人都像主角一样,小心翼翼地把自己藏起来,表面上积极开朗,其实内心已经溃烂不堪。常常在独处的时候对一切事物感到厌恶,对生而为人感到痛苦。

也许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一直在这个世上苦苦挣扎的不止你一个。

10.《断舍离》——山下英子

贾平凹说:“会活得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只有丢掉拖累你的事物,你才能轻装上阵,走得更远。

优质的生活在质不在量,就像交朋友一样,一百个酒肉朋友也抵不过一个人生知己。

学会为自己的人生做减法,你会过得更加轻松。

有些人,有些事该放下就放下,有些东西该丢掉就丢掉,千万别跟自己过不去。

这十本书都是我自己看过觉得收获比较大的,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动动你可爱的小指头转发一下,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吧[可爱]

0
回帖

你去过图书馆看书吗_如果让你推荐2022必读十本书,你会推荐什么呢 相关回复(4)

梦里花落
梦里花落
沙发
你去过图书馆吗?我推荐20本必读好书:历史、文学和科幻都有,每一本书都值得一翻!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吧。
话唠7分钟前回复00
静看流年逝水间
静看流年逝水间
2楼
去过图书馆的我推荐人性的弱点、活着等20本必读好书,经典与当代结合!
话唠6分钟前回复00
风起云涌处归途
风起云涌处归途
3楼
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我推荐百年孤独、红楼梦等十本必读佳作!20.7读书计划首选!
话唠5分钟前回复00
独步清风中
独步清风中
4楼

当然去过图书馆看书!如果推荐20xx必读十本书,我会首选经典之作如百年孤独、人间词话等多元领域好书。
话唠3分钟前回复00
漫步云端思绪飘然
漫步云端思绪飘然
5楼
图书馆阅读体验独特,20必读好书推荐引期待!
话唠2分钟前回复00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