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史不分家”?

2分钟前阅读2回复0
花花
花花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45504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91009
  • 回复0
楼主

什么是“文史不分家”?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所谓“文史不分家”

对“文史不分家”,一般作如下解释:

一方面,历史人物、时间和现象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材料,另一方面,历史事件的传播应以文学的形式进行。文学和历史的区别在于,“文学是一个家庭的话,主观思维的碰撞往往会发人深省;而历史学家则注重准确、冷静、客观地陈述历史事实”。

虽然还有其他一些说法,但只不过是这样。小老儿学识渊博,读过几卷文章和几本历史,所以他经常对上述解释感到困惑——他对什么是文本,什么是历史感到困惑。打开书本,似乎有一些理解。

2、所谓“文”者

段玉裁的《文字》说:“黄帝见鸟也。初创书契,依类象形,故谓文字...纹身者,文字的俗语。"仓颉造字本来就是胡说八道,所以段老先生的话不可信。近代文化学者大多以巫术为文化之源,所以有人认为“文”字其实是占卜时龟甲上烤出来的裂缝,似乎更可靠。因此,“文”有了“图案、纹理”的第一个意思。因此,有许多义项,如“文采”、“文字”、“文章”、“文饰”、“柔和”、“美善”等。

然后,我们可以慢慢说这个“文”字。

众所周知,先民万事都讲功利主义。因为我受不了寒冷的天气,我剥下一块血淋淋的动物皮,把它披在身上。我不在乎美丑;因为我想装东西,我用泥做了一个陶罐。但后来就不一样了,大概是为了在祭祀的时候讨好鬼神,或者是因为人群的实力或者财富差异,穿在身上的兽皮有“虎豹之”和“狗羊之”的区别。虎豹,“有图案”,也就是“狗羊之”,因为没有图案,所以特别“质”。同样,原本只用来装东西的陶罐上也开始有鱼纹兽纹花鸟纹,逐渐变得越来越华丽,最终甚至失去了实用功能,成为富人的装饰品。因此,这个“文字”字具有掩盖其丑陋的功能,即“文饰”和“文采”的意义。文采,是“华丽”,与“质”或“野”相对。《易经》中有一句话“其意远,其辞文”,意思是内涵深远,言辞华丽。因此,华美的话语成了用华美的话语记录下来的文章的“文字”(请注意,文章的“章”字也意味着“图案和文采”)。

这样,我们就可以想到所谓的“文史不分家”。用什么样的话来记录历史?虽然可以用直截了当、简单的语言,但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所以还是用华丽的具有掩饰功能的“文辞”为好,可见凡留下的一定是“文饰之言”。因此,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读过几篇《史记》的人都知道,司马迁先生简直就是“写得如神”,甚至比他早几百年、几千年的人物言行都被记录下来,让我们时刻惊叹:“他是怎么知道的?"是的,他是怎么知道的?答案只有一个——模拟,说白了,是虚构的,是“文学”的功劳,所以与其说司马迁先生是“伟大的历史学家”,不如说是“小说家”。所以,你还敢相信所谓的“历史”是真的吗?

3、所谓“史”者

同样,段注《说文解字》说:“(史) 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君举必书,良史书法不隐。意思是这个“史”字,上面是“中”字,下面是一只手,良史记载历史的最高原则是“持中”和“不隐”。这似乎意味着“历史”是可信的,必须相信。但从以上对“文”的分析来看,以“文”所描述的“史”的可信度确实要大打折扣。

但是,这个“史”字真的像段老先生说的“从持中”吗?有人说:“不一定!更常见的说法是:“‘史’字的本义是指管理狩猎或记录猎物的人,后来延伸为记录国家大事的人,即‘史官’。不常见的说法是:“‘史’字的本义是指巫师从装有雅草的器物中提取雅草进行占卜,然后延伸为史官。但无论如何,“历史”这个词都在告诉我们“历史可能不可信”的事实。

4、孔夫子的历史观

中国人一直尊孔丘先生为圣人(“五四”、“文化大革命”等特殊时期除外,他甚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称为“孔老二”,甚至不雅,孩子也不宜),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夜”,所以我们应该相信他老人的话。

他在《论语雍也》一章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温柔,然后君子。“一般的解释是“简单多于文采,就是粗俗;文采多于简单,就是虚伪浮夸。只有质朴与文采配合得当,才是君子。“关于这里“历史”这个词的解释,解读《论语》的书都说是“虚浮”,但是小老儿,我查了好几本字书,《说文》、《康熙字典》、《辞海》都没有,当然《古代汉语常用字典》、《现代汉语字典》都没有。其实字书里有没有都无所谓,关键是看他老人家的这句话。与“野”相比,“史”的意义当然可以从“野”的反面来看,自然就是“虚伪、浮夸”。怎样才能用“史”来表达“虚伪、浮夸”?显而易见,孔子对“史”的理解是“浮夸不实的记录”。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孔子编写《春秋》的事实来证明(现在一般不认为是事实,谁来管它)。

据说孔子晚年根据鲁国史料编制了《春秋》。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子说:‘弗里弗里,君子病死了,名不称焉。我的路不行,为什么我在后世自见?"乃因史记作《春秋》。“如果司马迁的说法是真的(当然不一定是真的),那么孔子编造这本史书的根本目的就是政治,描述它的“道”,让自己永远活下去。后世韩愈先生的“文以载道”大概就源于此。一本以“载道”为目的的“史书”,你还指望它所描述的是“持中”、“不隐”吗?傻瓜会相信的。当然,他编书的时候是“能反映其道的记忆,不能反映其道的删除”,这是最起码的原则。再推而论,他完全有可能篡改事实,以反映他的“道”。这不是我的胡说八道,我来看看:

宣公二年,秋九月乙丑,晋赵盾杀君夷皋。

这是孔子在《春秋》中的描述。据说,209年9月,晋国正卿赵盾杀死了国君夷皋。但真的是这样吗?不。事实是,赵盾的弟弟赵穿杀死了夷皋。但为什么孔子说“赵盾杀了他的国王”呢?左传记载如下: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没有出山而复。太史书说:“赵盾杀了他的君。”以示于朝。宣子说:“不然。”对说:“子是正卿,死不越居,反而不讨贼。谁不是儿子?”孔子说:“董狐,古代良史,书法不隐。”

从这里可以看出,记载“赵盾杀君”的不是孔子本人,而是孔子称之为“良史”的董狐(请注意,这段良史的名字是“狐狸”的“狐狸”),孔子只抄袭了董良史的话。为什么要抄袭并称赞董狐为良史?因为董良史的记法很符合孔子“君君臣臣”的思想。虽然易皋不是死在赵盾手里的,但董狐坚持“赵盾杀君”,因为他“不死,反而不讨贼”,没有履行正卿的职责。这种写法非常符合“文”的原则,以掩盖历史原貌的话语,使其承担起“载道”的功能。

呜呜!“文史不分家”在这里可见一斑。

最后,请注意一个成语——深文周纳。这是两本厚厚的史书《史记》和《汉书》共同创作的词汇。

《史记·酷吏列传》:《汉书·路温舒传》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于深文。:“上奏畏却,则锻炼周纳之。”

想想看!想想看!!再想想!!“文”和“历史”是什么?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贝内德托•克罗齐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做“所有的历史都是现代历史”,意思几乎是一样的。由此可见,历史的不可信不是中国特产,而是“有历史写处的人都是深文周纳”。


“文史不分家”指的是什么

0
回帖

什么是“文史不分家”?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