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怎么看八百部电影?
01
《八百》是一部关于“人”的电影。
看片名:八百。
之所以用“百”而不是“百”,是为了提醒我们:“八百”不仅仅是数字,更是生动的生活。
这些人,曾经真正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我们现在称他们为“英雄”和“烈士”,但永远不要忘记他们首先是人和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惧怕和爱。
影片以一组群像人物为导向,带我们走进了1937年松湖战争的最后一场战争。
在摄影师曹郁极具感染力的镜头下,战时的上海成了地狱般的存在。
全片色调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愁云惨雾。
画面总是笼罩在淡淡的郁绿中。
在焦土上,已经没有完好的建筑了。
环顾四面,只有一面破碎的砖墙,抖动着站在瓦砾堆上,随时可能倒塌。
800名壮士来到这座被世界遗忘的城市,打了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斗。
他们进进四行仓库,在这座孤岛般的建筑里保护四天四夜。
面对战争的人到底是什么状态?
勇猛无畏?叹气往死?
《八百》放弃了这些理所当然的推断。
它告诉我们:面对战争,人最有可能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
就像电影开始后不久,镜头对准了一只田鼠。
我看见它钻出地面,环顾四面,听到行军的脚步声,吓得赶紧钻回地洞。
这个镜头很有象征意义。
当面对不可推测的危急时,它表达了一种“动物性”的本能,无论是老鼠还是人,第一反应都是“逃跑”。
这也是《八百》中最特殊的地方,它的主角不是传统的正面角色,而是战场上的一群散兵。
这群散兵性格各异。
姜武饰演的老铁外表粗犷,内心脆弱,遇事躲躲。
张译饰演的老算盘,老奸巨狡,一心只想逃跑,屡试屡败仍贼心不死。
端午节和小湖北兄弟还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根本不知道战争是什么,所以他们混杂了参军。
王千源饰演的羊拐,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油子”。他不想跑,只是靠体会混日子,天天出班不出力。
在这群人身上,你看不到任何“英雄”的影子。
相反,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和大多数人没什么区别。
他们原本过着自己的生活。
有的在家务农,有的在山里放羊,有的刚订婚,有的年轻无知...
假如没有战争,他们的生活可能是平淡的,也可能是富有的。
但当战争袭来时,一切“假如”都变成了泡影。
在没有预备的情状下,他们天天都面临着生死考验。
端午节说:“我只想看看繁华的大上海。”
但他没想到的是,此时的上海已经成为包括他在内的无数人的坟墓。
这就是战争的残暴。
它把每个人的命运挈到失控的境地,对此,你无处可逃,别无抉择。
应该说,《八百》对战争的残暴性有着极其清醒的熟悉。
因此,它可以用同情的眼光看待这些柔弱的人,并大胆地宣称:柔弱无罪!
不仅如此,它还专门安顿了一个角色,让他“柔弱到底”。
这个人,就是老算盘。
老算盘一直在试图逃跑。假如换成普通电影,通常会安顿他最终死在成功逃跑的路上,意外惨死,以此来嘲笑他的柔弱,体现上帝的绝对公平。
但是八百没有。
老算盘终于跑成了。
他穿上风衣,渡河往了租界区,终于活了下来。
更有趣的是,让他走的人是一个想跑却最后留下的人——端午节。
这两个人的相持很有趣。
有趣的是,端午节并没有把这个抉择强加给别人,因为他们抉择了“坚持”。
相反,他仍然原谅了老算盘的柔弱。
因为他知道,面对战争等残暴的事情,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抉择坚强。
这一笔,是《八百》中极其难得的一笔。
它向我们显示了一个反复被漠视的道理:“真英雄”只有答应“真柔弱”才能诞生。
为什么?
很简单。
因为只有当“柔弱”是可选的时候,仍然抉择做“英雄”才是如此有价值。
就像电影中的羊拐、老铁、端午节、小湖北...
他们终于征服了内心的柔弱,拿起枪,为信仰而战。
他们生为凡人,却做出了超越凡人的举动。
这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吗?
02
另一个让我惊诧的是《八百》,它试图探索“图像”的意义。
不难发现,这部电影暗含着许多迷影元素。
假如仔细看察,你甚至可以看到中国电影史的大脉络。
这种脉络非常完全。
首先,是皮影戏。
在四行仓库里,李晨饰演的山东兵为大家表演了皮影戏。
那一刻,时间又回到了“前电影时代”。
不变的是幕布、光影、围看。
再往后,《定军山》。
影片后半段,老铁在屋顶护旗时,唱的是京剧《定军山》的名段。
不用说,熟悉中国电影史的人都知道,1905年,闻名老生谭新培在北京丰泰照相馆镜头前表演了《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第一部电影的诞生。
再来,笔录黑白图像。
影片中,一位来自租界区的“记者”用手持摄像头拍摄了战场的照片。
这里突出了图像的笔录功能。
它给早已逝往的人留下了永恒的画面。
最后,彩色故事片。
正是我们看的这部电影《八百》。
它还具有现实主义和艺术表现力。
这也是电影发展到今天的形式。
除了梳理影史脉络,更重要的是,影片建立了多重看看关系。
最明显的一重是南岸租界区的人们“看看”北岸战场。
这是一场非常新奇的对抗。
虽然两岸只有一条河隔开,但两个世界却被隔开了。
北岸战火纷飞,枪林弹雨。
南岸是一片歌舞升平,大家饮着咖啡,听着戏,远远看着对岸。
这像什么?
是不是很像南岸人在看战争片?
没错。
导演要发明的就是这样一种“看看”的效果。
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因为导演想讨论电影和看众之间的关系。
先说北岸。
假如北岸是一部战争片,那么战士们就是“演员”。
他们面临的要害问题是什么?
对,演给谁看。
在整部电影中,这也是一个核心问题。
起初,他们努力向外国使团展示,给他们留下顽强反抗的好印象,为谈判争取更多的权重。
说白了,此时的艺术是为政治服务的。
就像电影中的经典台词:“战争的背后是政治。”
同样:艺术背后也是政治。
当然,后来我们知道这场演出失败了,外国使团根本不买。
所以第四天,当全军撤退时,士兵们决定让他们感受到南岸同胞面前信仰的力量。
这时,艺术终于脱离了政治,重新拥抱了大众。
南岸的撤退象征着艺术的回回。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南岸。
南岸的看众面临着另一个问题:如何看待一部电影?
起初,他们只是抱着简单的看众心态。
但慢慢地,随着战争的加剧和士兵们的奉献,他们开始同情这个角色,并开始同理心。直到撤退的那一天,他们终于被完全点燃,与北岸的人们唤吸和命运。
这一过程,其实是看众逐渐进戏的过程。
与此同时,又开始了另一次看看。
也就是说,屏幕外的看众正在看电影《八百》。
这两种看看原本是独立的。
但在电影的结尾,导演通过巧妙的设置将两者融为一体。
是什么?
你必须记住,在激战的前三天,电影都是以顺叙的方式讲述的,但是到了最后一天,一个小倒叙突然来了。
导演首先向我们展示士兵们走出四行仓库,在大门外排队。这时,南岸的人问:“他们怎么都出来了?”
作为看众,我们只是想问同样的问题。
正是在这里,我们与南岸的看众合二为一,有着相同的看看视角。
之后,导演把时间倒回来,开始讲之前的故事。
这种处理,非常巧妙。
正如前面提到的,我们知道,第四天的大撤退实际上是真正为看众表演的亮点。
而且就在这一天,导演用准则的电影手法——倒叙,把南岸的看众和屏幕外的我们放在同一个悬念下,展开后续的叙事。
这意味着此时此刻,双重看看终于汇聚成同一只眼睛,一起关注这场大撤退。
此时,情绪也达到了屏幕内外的共振。
这是电影的胜利。
从这个角度来看,《八百》实际上是在重申电影存在的意义,即通过集体的“看看”行为,人们形成了强烈的共同体幻觉。
以上是我从《八百》中看到的两个最让我惊诧的地方。
还有一点,印象很深。
是片尾字幕的显现方式。
演员不是按照番位、名气、场景数量来安顿的,而是按照出场顺序来安顿的。
就像片名“八百”一样,体现了创作者极大的人文关怀。
仿佛在说:每个人都平等地来到历史舞台,完成了自己的一生。
一部关于“人”的电影《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