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点评去过的景点?
点评去过的景点主要是从软硬件设施来做点评,一般通过朋友圈,口碑相传,相关旅游网站专业点评,或是在博客等地写游记。
我认为一个全面的点评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景区的可参观性,这个包含的就是这个景区的人文,自然景观的观赏性,这也是吸引游客参观最重要的一点;
2.景区的服务,包含讲解,停车场,售票窗口及其旅游厕所等;
3.景区的交通情况,交通是否便利,有无公共交通,景区所在位置等;
4.景区周边配套设施,包含相关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是否和景点向配套。
以上是我从业多年对景区一个全面的点评方法,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我是@旅行在西北,一个正儿八经的的西北汉子,专注于西部深度旅游,感谢你的关注。
在你心中,排名前十的中国旅游景点有哪些?
个人特别喜欢旅游,尤其喜欢自然风光,国内景点去过一些,目前没去过的省份有新疆、西藏、宁夏、天津、台湾。去过的省份也只是去了主要的景点,就按照自己的好恶做个不科学的排名:
(今天继续写,不过再次声明,我写文章只用自己的照片,而照片拍得特别差,并不能代表景区的美,敬请谅解)
第一名:九寨沟
九寨沟的水,是你坐在家里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的,也是任何作家都难以用语言来描绘的,我去的早,当时是用卡片机照的,实在愧对九寨沟的美。
随随便便的一个海子,那种清澈到底的湛蓝或碧绿,周边的山林倒映在湖里,天上飘荡着洁白的云朵,那就是仙境,就是瑶池。
九寨沟的瀑布气势恢宏,晶莹剔透。
五彩池水,那种颜色变幻,实在太魔幻了。
孔雀海,那么一只硕大的孔雀落在海子里,你只能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九寨沟,一定要亲眼去看,很多风景,拍出的照片都要远远超过实景,但九寨沟,实景真的美到令人窒息。
九寨沟经历了一次大地震,但愿老天别毁掉这个人间瑰宝。
第二名:黄山
黄山排在第二是它兼具了华山的险峻、张家界的奇峰与南方其它山系的灵秀。
是不是有点华山的险峻?
黄山千姿百态的奇松,随便一棵都是风景。
不只是这棵著名的迎客松。
黄山那茫茫云海,更是仿佛置身仙境。
第三名:张家界
虽然我说黄山兼具了张家界的部分美,但真要领略大自然的杰作,看那一座孤峰拔地而起、形成山林,还得去张家界。
我是2011年去的张家界,同样没有好相机,手机像素也特别低,照的照片很一般。
破相机真的是对不起张家界的神奇,对不起了,张家界!下次再去,一定好好照几张景区。
第四名:华山
我是2008年3月爬的华山,不用说了,那时候只有个破破的卡片机。从西安火车站到华山之前,是广袤无垠的西北平原。突然之间,一座山峰就从平地上拔地而起、耸立眼前,华山到了!
那一次爬华山,上下都没坐缆车,第二天下山,我和小伙伴们都差点残废。
华山的美,是那种雄浑、大气、磅礴、壮阔、险峻的美。
置身华山,你才懂得什么叫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华山之险,险到叫你心惊胆战、步步惊心,有些坡度,几乎就是近90度,每爬一步,就觉得心都提到嗓子眼里。
华山,还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来到赵匡胤下棋处,听那玄妙的传说,触景生情。华山的壮丽,就连传说都不是那种卿卿我我、儿女情长,而是豪赌江山社稷、令人感叹。
可惜我的破卡片机根本无法诠释华山的恢宏壮阔,期待有机会再去华山。
我为什么把黄山排在了华山之前,是因为华山的美是一种极致险峻与雄浑的美,这种美虽然达到了顶峰,却对某些人来讲显得单调,而黄山的美更加丰富、更加多元、更加包容,会有更多的人喜欢。
第五名:崂山
前四名的排列我几乎没有犹豫,但这第五名,说实话,我真的有点难以权衡,我一下子想到了峨眉山、武当山、青海湖,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崂山。
我是今年九月二日去的崂山,所以印象更深刻。
不过崂山那种山海相连、海天一色、海上仙山的景色,确实是其它名山大川所不具备,海上第一仙山,名不虚传。
因为是今年才爬的崂山,这回就只能说照相技术不行了,而且没有单反,全都是用手机照的。
即使是手机,也能感受到崂山海上第一仙山的神韵。
我们这次只去了仰口,听说崂顶与北九水线也特别美,期待能有机会再游崂山,三条线都去转转。
第六名:青海湖
说实话,从第五名起,我就有点不太敢往下排了,毕竟,祖国的名山大川实在太多了,我没有全都看到,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而就是这一部分,每个人眼里的美也是不同的。我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硬想下去。
我是在2009年6月去的青海湖。
和同事驱车进入青海境内,一片片在山坡上的大草原映入眼帘,草原上是羊群和髦牛,间或可以看到牧民洁白的毡房。绿绿的草原,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此时,腾格尔的歌声若隐若现地响在心里。
车子一直在爬坡,海拔越来越高,天越来越蓝,天上的白云似乎可以伸手触摸到。如果没有那么蓝的天,如果没有那么白的云,青海的山、青海的草原,就不会美得叫你感觉特别纯净。
两个小时后,远处出现了一片比天更蓝,比海更绿,烟波浩渺的水际,青海湖近在眼前!
车在高速路上离青海湖大概能有一公里左右的距离,此时的青海湖,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一块硕大的蓝宝石,反射出那种夺目的蓝绿色。水面也许是受阳光和白云的影响,或者是深浅不同,颜色也不一样,这边是耀眼的蓝,那边是深邃的绿,远处还有沉静的墨。
那种撼人心魄的蓝绿,正是我最喜爱颜色,我给媳妇买的衣服和丝巾,都是这种颜色。但人再巧夺天工,也无法与大自然那浑然天成的美相提并论。
可惜,我当年只有卡片机,实在照不出那种层次分明的不同的蓝绿,但那种蓝绿一直深藏在了我的心底。此时此刻,在我给朋友们写这篇游记时,仿佛又坐在急驰的车内,眼前又是那种深邃的蓝绿。
迫不及待地来到二郎剑景区,门票竟然一百,其实从任何一个地方,一分钱不花,都可以到湖边。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没来得及多想,就扑入了青海湖的怀抱。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塑像,背对青海湖,面朝远山,敞开怀抱,我当然要扑进她的怀抱。
照完相,才知道,这位气度不凡的美女,是西天王母娘娘,青海湖原来是她的瑶池,瑶池就是泡澡的地方吧?传说每年到了农历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八月初八,西王母专门在这个位置设蟠桃盛会,各路神仙便来向创世祖先西王母祝寿,热闹非凡。“穆王于昆仑侧瑶池上,解西王母《穆天子传》”,而美猴王孙悟空则偷吃蟠桃,大闹天宫《西游记》)均出于此。您再认真留意一下我头上的那片祥云,看没看到一张天使的脸?呵呵,王母娘娘显灵了,也许她知道,像我这样的好人,应该有一个好的结果吧。
青海湖就在眼前了,却发现离得太近,反而没有公路上远观那么神奇,那种夺目耀眼的蓝绿已经不见了。
慢慢才发现,原来这是阳光的作用,当阳光普照时,湖面就恢复了那种耀眼的蓝绿。
我们在青海湖流连忘返,离水越近,越发现那湖水是那么的清纯、那么的碧绿、那么的湛蓝,偶尔可以看到水里的鱼儿悠闲自得地游来游去。
坐在湖边,微风习习,内心难得宁静、静谧。
我们的心,都被它的辽阔、它的浩瀚、它的碧绿、它的湛蓝所吸引,青海湖浑然天成,缺少人工景点,缺少人文特色,但仅仅那一泓湖水,就足以叫你远离尘世的喧嚣,洗清你凡尘的烦恼。
青海湖,正是由于远离尘世,她才这么美得眩目、美得纯净、美得圣洁吧?
如果她在内陆,那些凡夫俗子纷至沓来,早晚会玷污 她那纯洁的美;远离凡世,才有现在啊。
只可惜,青海湖能远离凡尘的喧嚣,我们却不可能远离凡尘,带着遗憾,恋恋不舍地向青海湖挥手告别。
我不知道,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经过这么多年游客的袭扰,青海湖是不是还像当年那样安详、宁静、幽雅、庄重。
期待有机会能和家人重游青海湖,再次细心、用心、全心体会它的美。
第七名:峨眉山
去峨眉山也是很多年前了,留下的照片很少,而且画质很差。
我是和几个同事一直从乐山转过去的,当晚住在了峨眉山脚下,第二天一起床,但见峨眉山银装素裹,原来是雾淞形成了美妙绝伦的雪淞,给满山遍野的大树和藤条,都裹上了厚厚一层冰甲。
(请大家谅解,早期出去玩,几乎每张照片都有本人,确实大煞风景)
真的太神奇了,即使在冰天雪地的北国冰城,也从来没见过这么大面积、这么完美的树挂,实在是太美了!
我和同事决定徒步爬上去。
风越来越大,感觉有点象北方的那种山风。风起时,大树上的树挂就会纷纷飘落,遇到大块的,砸在头上非常疼,担心受伤,我们也开始注意大树下来的飞来冰雪块。
登得渐高时,发现茫茫云海竟然全在脚下,远处的群山掩映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仙境。
两个小时后,我们登顶了!
眼前豁然开朗,远处的群山全都隐现在了茫茫云海中,眼前巍然耸立着一座巨大的四面佛,金光闪闪,直插云天,煞是壮观。
去泰国时,也曾经去四面佛朝拜过,与这个四面佛比起来,真的是小佛见大佛,比例要差上千倍。
虽然我不太懂佛,但站在巍然耸立的金色四面佛前,也难免心生敬畏。
带着对四面佛的震撼和敬畏,我们来到了金顶。
人家说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你来到金顶时,看到不仅是众山的小,更叫你震惊的是,云海已经在你脚下很深很深的深处,真有种云深不知处的感觉,你已经超然于云海之上了。
(请注意,看到我脚下那茫茫云海了吗?就是那白茫茫的一片,它们在我脚下几百米的位置)
身后的舍身崖,最近连续有轻生者从那一跃而下,沉入茫茫云海,还是珍惜生命啊!
唯一略感遗憾的是金顶上朔风怒号,风力强劲,迎风几乎喘不上气来。但这丝毫也没影响金顶的美,站在金顶上极目远眺,每个角度都是掩映在茫茫云海中时隐时现的莽莽群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各有各的美。
如果不是时间限制,真想停留在金顶,慢慢欣赏这美景。
峨眉山的另一绝就是猴子了。
途中遇到了顽皮的野猴,猴子从栏杆上逶迤而来,开始向游客索要吃的。我们事先没什么准备,好在带了点瓜子,给了几把。大个猴子冲了过来,面露凶光,不敢招惹,只好赶紧逃开。其中一个猴子,抓住我的衣服不放,吓得我极其紧张,这回知道猴子可不是好惹的,你根本无法预料它的下一步动作和打算,以后还是避开它们吧。
带的一瓶水也被猴子抢去,三下两下,用牙咬开,一饮而尽,看来,猴急猴急,这猴还真是急。
终于来到了生态猴区,才发现这个季节这个时间,游客稀落,只有我们俩,而猴子成群结队,正与管理人员斗智斗勇,互相攻防。
我们俩想到寡不敌众,不敢轻易给其猴粮,但又觉得来了一趟,怎么也得与猴做亲密接触,于是装着胆儿,从猴群中穿过。
猴对我倒是挺热情,抓住我的胳膊不肯叫我走,但我可不敢逗留,特别是对那些胖得像猪一样的大猴,更是敬而远之。
峨眉山很大,沿途的景观都非常美,如果有时间,最好能在那小住几日,慢慢领略它的秀美。
第八名:三亚亚龙湾
我是在2002年国庆节去的三亚,实在太久远了,但那银白的柔软的沙滩,那湛蓝碧绿的海水,那随风摇曳的椰树,留下了特别美好的印象。
那个年代,还没有数码相机,也没照上几张照片。
我只找到了几张,翻拍下来,已经不能代表三亚的景色了。
对我来说,就算回顾吧,对朋友们来说,很多人都去过三亚,你们心里自然有你们心里的美景了。
三亚听说现在什么都太贵了,但愿有机会跟家人一起去欣赏天涯海角的美景,就怕消费不起了。
第九名:杭州西湖
其实,我这回排的基本全都是自然景观,而杭州西湖,算不算自然景观呢?我真搞不太清楚。因为西湖是经历多个朝代修建而成的。现在它作为历朝历代的结晶,呈现在我们面前,感谢杭州人民的慷慨,这个人工修建的庞大景观,反而不收门票。
游过两回西湖了,最近一次是去年端午节去的。
走近西湖,最直接的感叹,就是西湖实在是太干净了,一尘不染啊,湖边的树叶,似乎每一片都仔细清洗过,墨绿墨绿,油光锃亮。高大挺拔的松柏,郁郁葱葱的玉兰,还有那些不知名的奇花异草,无不显现着勃勃生机。
西湖的夜景也是一样美丽,湖边还有喷泉,只是人山人海,很难看到。
第二天去了灵隐寺,售票处人山人海,排了半天买上了门票。
原来进灵隐寺还得格外花门票,对于我们这种对宗教与历史一无所知的人来讲,去了也是浪费,另一个寺庙包括在门票内,就先过去转转吧。
对于寺庙,我们能看懂的只是巍峨的建筑,其它一概不明白,转了一圈也就出来了。
灵隐寺,到杭州必须得去的地方,去了也没啥感觉,除非你信这个。
从灵隐寺出来,我们又回到湖滨公园,然后坐船去了小瀛州。
绕着小瀛州转了一圈,实在没啥可看的,这船票花得挺冤,55一位,好在去雷锋塔的船票不再收费了。
顺着苏堤一路走过去。
雷锋塔的出名应该是从小学的鲁迅课文——论雷锋塔的倒掉,新白娘子传奇又给全民做了科普,其实现在的雷锋塔早已不是当年的建筑,只是在原址上重新修建而已。
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长队终于坐上了电梯,登高远眺,西湖全景尽收眼底。
刚刚去过的小瀛州。
三坛印月从这个角度反而看得更清楚。
西湖的美,凝聚了历朝历代杭州人的心血,苏堤就是苏东坡修建的。
这是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这是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景观,既有人文历史,也有美景天然。
也许,我们不会再去西湖了,但我们仍然希望西湖能够永远美丽下去。
第十名:长白山天池
这么快就排到第十名了,还有很多著名景点没排进来,武当山也非常美,但时间久了,感觉它与峨眉山的景色大同小异,甚至有时想不起它们的差异。作为东北人,我居然没去过辽宁的千山,也没去过丹东,家乡的五大连池与伊春、大兴安岭一带,也没去过。因此,如果在前十里必须给东北一席之地,我能想到的,只有长白山了。
我们全家是去年八月去的长白山。
坐上景区疯狂小车,那车在急转弯的盘山路上开得飞快,一路惊魂。车子开上高山苔薢区,看不到一棵树,偶有各色小花风中摇摆。
山下晴空万里,没想到越往上越是浓雾弥漫,心中笼罩一片乌云,小车司机也说,肯定看不到天池,雾太大!
终于开到了山顶,天啊,居然天有点亮了,半雾半晴,可得抓紧时间了!听说天池现在还能看见,等到爸妈上来,我和小胖开始向天池狂奔。
长白山脉是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地处白山市东南部,位邻中国与朝鲜边界。长白山脉,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的发源地,其中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是巨型复式火山,外围熔岩高原略呈不规则椭圆形,长轴约140千米,呈北东向延伸,短轴约120千米,山顶宽阔的环形火山口积水为湖,即天池。由于长白山独特的地质结构形成不同于其他山脉的奇妙景观,光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6座,主峰海拔2750米。中国侧最高峰为白云峰,海拔2691米,为中国辽东地区第一高峰。
我们见到天池了!天啊,真的亲眼见到了天池!
啊,那一波蓝啊!那种蓝,就真的如蓝宝石一般!
尽管我没见过蓝宝石,可我实在找不出其它的形容词来形容那种纯净、耀眼、深邃的幽蓝。
雾时浓时轻,飘来荡去,越加感到能看到天池真的不容易!听说有的来了几次都没看到天池的风采,我们真的太幸运了!
两个自拍杆,一顿忙活。
对面就是那个神奇伟大的国度,朝鲜了。
从各个角度,再次欣赏美丽的天池。
准备下山了,还有五个景点要看呢!
结果,还没等看,老爸就意外摔倒了,我们原本计划好的旅游戛然而止,长白山剩下的景点也没看到,但天池,确实非常美。
十大景点终于排完了,完全是鄙人孤陋寡闻,个人浅见。
欢迎天南海北的朋友们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