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金瓶梅中武大被谁害死?

22分钟前阅读2回复0
小小的人啊
小小的人啊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49245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98491
  • 回复0
楼主

小说《金瓶梅》中武大是潘金莲、西门庆、皲哥或者王婆害死的,还是他自己作死的

武大先是听了皲哥的怂恿去捉奸,然后被西门庆一脚踹在胸口,心口头痛卧床不起,由王婆定下杀人毒计,西门庆生药铺提供砒霜,潘金莲亲手喂药,于是驾鹤西去了。

小说《金瓶梅》中武大是潘金莲、西门庆、皲哥或者王婆害死的,还是他自己作死的



从整个过程来看,每个人似乎都有责任。但是细细分析不难发现,这里面有些人是被动的,有的则是主动的。前者出于无奈,后者咎由自取。还有人是因为武松的威名连累了武大,想想也不无道理。

小说《金瓶梅》中武大是潘金莲、西门庆、皲哥或者王婆害死的,还是他自己作死的



先说武大,他根本没必要听了皲哥几句话就去捉奸。想当初,张大户在的时候,每天去家里霸占金莲,大郎还帮忙看门放风呢!头顶草原已有时日,为什么就突然火冒三丈,不知死活要去捉奸呢?如果是二弟武松给他撑腰,那就是武松间接害死了武大。

小说《金瓶梅》中武大是潘金莲、西门庆、皲哥或者王婆害死的,还是他自己作死的



再说皲哥,他先是想找西门大官人要点银子,给老爹买点吃食,可是被王婆给撵走了。眼看着王婆拉皮条挣钱了,自己一个子捞不着,就生出一个告密并怂恿捉奸的鬼主意。虽然金莲和西门大官人的事情尽人皆知,但武大既没有撞见,也没人敢当面嚼舌头。因为西门庆的功课做得很足,可谓偷得安稳。皲哥这一鼓捣,白吃喝了一顿,还得了二两银子,结果直接把武大送上捉奸不归路。皲哥起码是害死武大的主力!

再说西门庆,他被武大捉奸时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躲到床底下。潘金莲喊他出来动手,他才出来踹了武大一脚,夺路而逃。看见西门大官人并不是欺男霸女、恃强凌弱的恶棍。而后来听信王婆之言,定下毒杀武大,与潘金莲做长久夫妻之计,也并不情愿害人性命。而且很大程度上也是忌惮武松回来找麻烦,不如除掉武大,销毁证据,说不定还能一了百了。可以说,因为惧怕武松而害了武大郎。

再说王婆,这个人财迷心窍,巧舌如簧,而且思维缜密,处事老辣。王婆跟西门庆两个人,可谓心意相通,狼狈为奸。看似王婆为虎作伥,一步一步引导西门庆得偿所愿。实际上两个人更像是在演双簧,配合得天衣无缝!即便两人合作愉快,但一想起武松,贪财的王婆也决定放弃这个活钱不断的好营生,决定快速了断,明哲保身。要说王婆为何放着好钱不挣,与那位杀人不眨眼的打虎英雄武松脱不了干系。

再说潘金莲,她始终是被动的,被武松羞辱,被王婆和西门庆设计,又惧怕武松问罪。但是不管怎样,潘金莲都是杀害武大郎的直接凶手,她最后被武松剖心割腹,也算罪有应得。而武松以暴制暴的秉性,恰恰逼得一干人等都走了极端,踏上不归之路。

有人说,武大只有在武松回来之前不捉奸才能不死。但是无巧不成书,武大也是该当有事,自己就不回头地上了那黄泉路。

武大郎是被潘金莲、西门庆、王婆合伙害死的,与郓哥无关。

在《金瓶梅》有详细叙述,潘金莲被嫁给武大郎,开始也想好好生活,掏出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一套带小院的小二楼,忍受着街坊的一些孟浪人群的欺辱。忽悠有一天遇到英俊神武的武松,萌生爱慕之意,但是好汉武松不为所动,还训斥了潘金莲,让潘金莲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在王婆的计谋下,潘金莲被西门庆勾搭上,寻欢作乐,先是武大郎生病不理不问:“武大一病五日,不能够起。更兼要汤不见,要水不见,每日叫那妇人又不应。只见她浓妆艳抹了出去,归来便脸红。”“只指望武大自死”。后来在王婆唆使,西门庆的支持下,喂食武大郎砒霜,痛下毒手。武大服了含有砒霜的药,发现汤药很苦,就不肯服用。“被这婆娘就势只一灌,一盏药都灌下喉咙去了。那妇人便放倒五代,慌忙跳下床来。……中妇人便去脚后扯过两床被来,没头没脸只顾盖。……武大要再说时,这妇人怕他挣扎,便跳上床来,骑在武大身上,把手紧紧地按住被角,那里肯放些松宽。”武大呜呼哀哉,肠胃迸断,七窍流血,死了。被潘金莲、西门庆、王婆谋害死了。

潘金莲谋杀亲夫,成为古典小说中经典故事。“杀夫”把潘金莲心中的善泯灭了,改变了她在读者中的印象,她沦落了,成为一个恶女人,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她与西门庆的勾搭成奸,从她个人来说,追求自身的解放,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她因此身负恶名,成为“天下第一淫妇”。

潘金莲谋杀亲夫武大郎固然可恶,为了霸占他人妻子的有钱人西门庆不可恶吗?那个为了钱财,拉皮条,设计引诱潘金莲,又出坏主意,促使潘金莲杀人的王婆不可恨吗?

《金瓶梅》写恶,写坏人,写他们的卑鄙行为,写的周全,写的酣畅,把他们的丑恶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写恶批恶,是为了警示后人,引以为戒,潘金莲、西门庆、王婆都不得好死,他们死的都让读者拍手叫好。

《金瓶梅》可谓第一奇书,书中对人性的刻画,即直白赤裸,又隐蔽需细思体会,每读一遍对书中人物的看法甚感纠结,书中人物多有其善其暗两面性,不读三五遍,不知人性之可憎。

武大郎的死有其偶然,又有其必然。武大其人,原租着大街坊张大户家临街房居住,其貌丑陋,书中说:“三寸钉,枯树皮”,可见丑的无以复加,然其样貌丑陋,其内心亦不敢恭维,性格上懦弱,小人、小民之心态,更感龌龊。

武大郎娶潘金莲实属撞大运中彩票,皆因张大户与潘金莲房事频繁,以致张大户身染五种病,被其老婆发现,将潘金莲苦打撵出,张大户倒贴钱让武大郎迎娶潘金莲。其实武大郎撞的这个大运不过是个王八壳子,天下岂有免费午餐,不过是张大户将潘金莲安排在武大处,便于他与潘金莲厮会。武大郎是怎么做的呢?这武大自从娶了金莲,大户甚是看顾他。若武大没本钱做炊饼,大户私与他银两。武大若挑担儿出去,大户候无人,便踅入房中与金莲厮会。武大虽一时撞见,原是他的行货,不敢声言。朝来暮往,也有多时。武大郎内心怎么想无从知道,但其内心却无比强大,试想一个男人知道自己的老婆在家偷人,然其却挑着担子出去卖炊饼了,这得多大的心。之前武大不是挑担子卖炊饼,而是闲时在铺中坐地,武大无不奉承,这里说的是武大郎没娶潘金莲之前,张大户经常到武大郎租的铺子里闲坐,武大郎无不奉承讨好张大户。回头我们再看武大郎其人,私受张大户银两,明知做王八,毅然挑起那副担子沿街叫卖,给张大户腾出时间、房间来奸玩其妻(可憎、可悲)。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武大郎没有捉奸,因为武大郎是认可这件事的,即便武大郎捉奸在床,以武大郎的体格,家世,根本无法与张大户斗争,所以武大心甘情愿的做王八。这种事情的存在必然会造成日后生活中的不稳定因素,所以有其必然性。

自从张大户因纵欲过度,一命呜呼,武大郎与潘金莲两口子被大户老婆赶走,潘金莲倾其私房钱与武大郎在王婆茶铺相邻买了一幢二层带院临街商铺,武大还是依然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这里有个疑问,既然有了商铺,为何还要沿街叫卖?其实仔细看看书中描述,我们会发现武大郎只是偶尔出门沿街叫卖,多数时间是在铺中,自从在街上遇见兄弟武松,后潘金莲邀请武松在家居住,一个大雪后的一天,潘金莲早早把武大撵出门去卖炊饼,好与武松撩拨。试问武松在家居住多日,潘金莲种种行为武大郎能看不明白么?武大郎大雪天后出门叫卖又有什么生意可做?武大难道不知道每天武二回家?以潘金莲的种种行为,武大郎不难想象叔嫂二人会有什么故事发生,所以武大郎内心深处是否纠结,若无其它想法实在难以置信。武大郎懂得保护自己,从张大户到武二回家,武大郎什么都明白,但武大并没有做什么捉奸在床,扭送官府,只是装看不见的。这样的一个人却捉了西门庆与潘金莲的奸,说明武大有捉奸的资本,亦有捉奸的胆量了,至于什么资本与胆量的大小,无非武二回家了。

当郓哥告诉武大郎,西门庆与潘金莲在王婆处私会,武大郎其实并不惊讶,而是说:“……这两日有些精神错乱,见了我,不做欢喜。我自也有些疑忌在心里,这话正是了。”其实武大郎已然明白怎么回事,提出抓奸的是武大,而不是郓哥,多么纠结的问题,武大居然不假思索就已决定捉奸,哪里来的勇气和胆量,其实武大的勇气与胆量都是打虎的英雄武松给的。有武松在,武大再也不想受此侮辱,所以武大主动提出捉奸,这就是武大的死有其偶然,亦有其必然,偶然发生的西门庆事件,因武二回家,武大的胆子也大了,积压内心深处的那股反抗必然迸发,武大其实并不想把西门庆怎么样,他也无法把西门庆如何,无非是想打压一下潘金莲,让其收敛。书中说“我兄弟武二,你须知他性格,倘或早晚归来,他肯干休?你若肯可怜我,早早扶得我好了,他归来时,我都不提起。你若不看顾我时,待他归来,却和你们说话。”武大就死在这句话上,试想武二其人,活土匪,谁人不怕,武大作死的偶然性一览无余。

说实话,这问题有点歧视的意思。武大郎的死,从小说的发展来说是必然的,但小说对这一情景的描述又是现实的,真实的再现了,从古至今都有的杀人事件的拍案惊奇,让人叹了口气。武大郎的死,从男人的角度来说,是值得一声赞叹的,男人就要为自己的尊严而死,遇强侵而不畏惧,这可是自己“作死”。可惜的是武大郎又示弱惜命,当然他有盘算在心,期待武二郎的归来为他做主,这也是西门庆等人害怕的一幕,只能杀人灭口。所以,武大郎的死就是被西门庆、潘金莲、王婆害死的,死的让人不知堪以何情。杀人偿命乃天道!只有天才能告诉武大郎他是怎么死的。


0
回帖

小说金瓶梅中武大被谁害死?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