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本地自然和文化:在参观一个地方之前,要深入研究该地区的自然特色和文化背景。
尊重当地文化:不要将自己的文化价值强加于他人,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避免打扰动物:不接触、不追逐、不投喂、不搂抱、不恐吓动物。
爱护自然植被:自觉做到不践踏珍贵植物。
遵守法律法规:不采集受保护和濒危的动植物样本。
不污染水土:不乱丢垃圾,不污染水源地。
积极参与保护活动:积极参加保护自然生态的各种有益活动。
对旅行社及导游的要求
倡导生态旅游理念:旅行策划者(旅行社)和领队、导游应有明确的生态意识,鼓励游客保护环境。
选择适合的旅游地点:避开脆弱、敏感的生态地域。
规划合理行程: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科研人员和自然保护团体的意见。
控制旅游人数:保持适当的人数,一般不超过20人。
提前教育游客:提升游客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培训导游:确保导游理解并执行生态旅游的概念。
选择当地人:优先聘请当地人经营的旅馆。
推荐土特产品:向旅游者推荐不影响当地自然环境的土特产品。
参与公益活动:指导游客与当地人进行交流,组织各类有助于自然生态保护的公益活动。
对旅行住宿设施的要求
避免在脆弱区域设置: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住宿营设施不宜设在脆弱敏感的生态区域。
简约实用:建筑设计应以方便简洁为主,减少对旅游者的额外舒适和服务。
由当地人管理:住宿设施应由当地人自主经营管理,保持地域文化的完整性。
节能减排:采用节能设备,节约能源和水资源。
提供健康饮食:提供以地域产品为主的饮食(尤其是绿色食品),以及旅游纪念品。
介绍当地自然和文化:向旅游者详细介绍当地自然和文化。
建立教育设施:设立环境教育设施,提供相关自然和文化信息和教育材料。
合作保护网络:加入当地的经济、文化、生态、保护网络,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系和交流。
对自然生态保护区的要求
评估适宜游客容量:研究保护区的适宜游客容量。
限制负面活动:推荐对自然影响最小的活动,限制对自然有负面影响的活动。
建立保护基金:制定保护基金制度,用于保护区的保护。
提供环保教育:建立环境教育设施,提供有关自然和地方文化的信息和教育材料。
培训员工:对生态旅游的影响进行培训,并定期反馈和调整策略。
纳入保护区计划:将生态旅游作为保护区管理的一部分。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的独特之处:
原生体验:游客可以体验到不同于传统旅游的原始性和独特性。
小型化运营:旅行规模较小,便于管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亲近自然:游客可以在实际体验中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责任感:旅游者需要承担起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责任。
经济和社会意义:
促进环保意识:通过生态旅游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带动经济发展:生态旅游能够为当地带来经济收益,同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生态旅游注重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
参考资料:
1、The New York Times: "Sustainable Travel Can Be Budget-Friendly"
2、McGraw-Hill Construction: "Green Buildings: A Global Tr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