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感动人物素材70字
近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其中,有这样一群融入年轮的追梦人,彷徨时,他们用行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用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用担当书写坚守。他们的事迹深深敲击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他们是中国脊梁,是良知,是责任,是偶像。党员干部要汲取“感动中国”人物的追梦力量,汇聚成“行动元素”,浇筑追梦之路,真正为人民服务。
总有一种力量令人勇往直前。无论是六年坚守扶贫一线,昼夜奋战超负荷工作的基层干部张渠伟;还是为孩子们劈柴生火、执鞭上课,用扁担挑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张玉滚;还是无畏戈壁寒暑,无惧野地黄沙的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等等,都以心中的追梦力量,汇聚成忠诚担当、矢志报国的“行动元素”。
将追梦力量化作为民情怀。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疾苦记挂在心上,以“民”的心态为民,以“民”的身份想民。正如张渠伟同志,始终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为民激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为民热血,把群众装在心里,把扶贫工作扛在肩上。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干部要真正为群众谋心谋事,察民情、体民苦、排民忧、解民难。
将追梦力量化作责任担当。从一名放弃城市就业机会的大学生,到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师。几十年间,张玉滚用心中的追梦力量诠释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张玉滚的一根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学生的课本、文具,更是将孩子们对知识对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挑进了大山。张玉滚从平凡到非凡的蝶变,启示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强化责任担当,敬业报国。广大党员干部对待工作要始终保持火热的“温度”,将“温情”融入到工作中,保持“满电”状态,激情常在线。
将追梦力量化作脚踏实地。每个人都很平凡,但在平凡的人生中,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如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29年如一日往返于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党员干部要将为民办实事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上,不追求“轰动效应”,多些“细水长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真正把一件件关系民生的事办出实效。更要从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素材(一)
刚月12日,安徽蒙城县消防员陈建军为救轻生女子,与其一同坠楼。跳楼女子经抢救无效死亡。坠楼的消防员陈建军也不幸牺牲,年仅24岁。
现场一个细节今天让不少网友泪目。据报道,即使在坠落时,陈建军也未曾松手。
13日下午,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决定追授陈建军“安徽青年五四奖章”。
消防员为救轻生女子牺牲
11月12日上午,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公安局接群众报警称商贸城附近有一女子意欲跳楼。接警后,公安、消防等部门第一时间前往现场。
施救中,轻生女子和一名消防救援人员从4楼坠落受伤,女子送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坠楼的消防员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据悉,该女子在救援现场情绪较为激动,对消防队员、民警的劝说不予回应,随后该女子突然跳楼。消防员施救过程中与其一同坠楼,即使在坠落时,他也未曾松手。
据悉,牺牲消防员名叫陈建军,安徽淮南人,1997年7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2014年9月参加工作,生前为亳州市蒙城县消防救援大队齐山路消防救援站战斗员,三级消防士消防救援衔。他生前荣获先进个人称号1次、优秀士兵称号2次,获嘉奖2次,先后参加各类灭火救援战斗1300余次,疏散营救被困人员近百名。
13日下午,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决定追授陈建军“安徽青年五四奖章”。
张桂梅
2002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她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努力了五年也才筹集到1万元。
经多方努力,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建校12年来,已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华为手机大手牌,感动人物华为老总,感动中国,让世界上最好滴5g,走出国门,在世界上,中国骄傲啊,我们中国在最穷滴时候,没有人来帮助,我闷靠自己研发人员来开发5g,走出国们,走向世界,太感谢,祖国争气骄傲,伟大祖国太牛逼了,感谢祖国母亲
张定宇: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陈陆:最先出发,时刻抵达,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欠身体一台手术,欠妻子一个告别,欠父母一次团圆。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过后,你是天空中灿烂的霞。
胡玥 追光前行女博导
她是学霸,留学时获评最优秀毕业生;她是追光者,潜心钻研新型太阳能电池;她是博导,减压式教学亦师亦友。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玥,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今年31岁。走在校园里,胡玥青春活泼的面孔和人们想象中的理工科博导有些不一样,她也经常被学生误认为是师姐。90后的她在学业、教学、科研领域发出耀眼的光芒,书写着别样的追光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