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又称文身,作为一种装饰方式在中国历史悠久,它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据《逸周书》和《清异录》记载,唐朝的刺青被称为“点青”,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装饰方式,唐朝时期的武人为了显示身份和荣誉,会在自己或部下的身上刺字,如“兵黥双雁于颊,号雁子都”、“前蜀王建‘侍从髡发行黪,黥面札脱,如一部鬼神’”。
唐代妇女在妆饰中也会使用刺青或点青,如刺绣、开眉、纹刻等,唐朝末期,刺青成为了一种时尚,人们在街上庆祝重大节日时,少年狎客也会跟随在妓女队伍之后,甚至在脸上刺青,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宋代是中国刺青的鼎盛时期,刺青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宋代对宗室进行严格的规定,禁止刺青,但一些市民则喜欢文身,称之为“刺绣”,在北宋时期,有“拣停军人”张花项,后来出家做道士,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下诏禁止“文身者系帐”,并赐予了一些文身者称号,如“锦体谪仙”。
随着时代的变迁,刺青逐渐被社会接受,并且成为了年轻人对外的一种宣言,中国的传统文化依然认为文身是不好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文身可能会引起歧视和误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