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成都,平日打车的时间也比较多,说到成都出租车司机的状态,LZ就想到了什么说什么,罗列出来:
成都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
成都的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是这样的:
通常一辆车由两个司机来轮流开。
具体怎么轮流可以自行商议,或者在公司内部把工作时间能组合的司机组合合开一辆车。
通常的轮班情形是:
每日7点交接班,一个司机可以从当天7点开到次日7点,第二天休息,第三天7点再接班,依次类推。
当然这24小时都可以开,但大多数司机通常就工作到晚上2点左右,也就是连续开车近20小时。
另一种轮班情形是:
两个司机,一个开白天的7点到晚7点,另一个开晚7点到次日7点。
一般的上晚班的司机也不会连续开12小时,通常也是晚上2点左右。
太疲惫了也可能晚上12点过。
当晚运气不错,也许会直接开到早7点。
员工收入与规定
司机收乘客的车费扣除燃气费(成都的出租车烧天然气)并不是司机的收入。
每台车每天还的交金额不菲的规费。
视公司不同(成都出租车约有100多个公司,11000多台车),每天的规费在340元左右。
规费太高一直是司机抱怨的一个原因。
前几年在重庆就有因为规费过高司机集体罢工的事件发生。
成都还没有遇到。
340左右的规费怎么分配呢?
如果是连续上24小时班的司机就简单了,当日谁的班谁扣除规费。
如果是白班晚班的,一般协商,通常是上白班的200-210一天,晚班的120-130一晚。
员工待遇
根据前面的介绍,司机待遇大致就可以算出来了。
上24小时班的,一个月收入在3000~6000左右都是有可能的。
只上白班的在成都确实比较头疼,实在太堵车了,下午4点一环高架堵,晚上10点三环堵,地铁2,3,4沿线等路段只有凌晨不太堵车。
所以只上白班的虽然空车率比较低,但规费相对高,堵车严重,收入可能还会偏低。
唯一的好处就是生活作息更规律一些。
只上晚班的一般都是比较强悍的司机,喜欢开夜车。
视线好啊,跑得快,计价器也嗖嗖翻得快。
虽然空车率比较高,很多时候要看运气,也需要到一些娱乐场所,机场、车站去守客,但是规费低,所以可能一个月的收入还要高些。
一个司机的例子,晚上7点开到早上5点,净赚了400多,直接回家睡觉了。
驾驶员福利
出租车司机整体普遍感觉非常累,待遇也不算高,因此很多司机都在想一些如何在允许范围内增加收入的方法。
有的城市可能组合车的现象比较严重。
不过在成都,这种现象非常少,但在机场、车站还是有出现。
有的出租车司机专在长途车站拉省内长途旅客,有时一天跑一两趟内江、泸州、宜宾等地,就和在市区内工作一天的收入差不多了,还不堵车。
成都出租车的空车情况
成都出租车司机小圈子化严重。
通常是一个公司,或不是一个公司但很熟悉的,几个或者几十个司机组成一个小圈子。
一直开着对讲机说话,问好、路况通报、问路(新修的小区很多司机不见得熟悉,还有次有个新手拿地图问我的)、闲聊等等。
我曾经在上课有说过:
的哥是个好职业,我有驾照的话都非常想去体验,一天可以接触到100多位不同的乘客,看见漂亮的MM的开始搭讪,不感兴趣的就开始玩自己的对讲机。
成都的司机文化层次不见得特别高。
有很多上了年纪的司机都是之前有在沿海打工,后回来,还有不少司机以前做大货车长途拉货的司机,普遍觉得开出租车要轻松些,但收入明显要低了。
成都的司机也有不少戴眼镜的年轻人。
成都的出租车在白天空车率会非常非常低。
有些路段在下午下班时段可能1个小时都等不到空车,甚至会等到更多的等车乘客同排队。
一是因为成都确实太堵车了(抱歉,发两次闹骚了:想想吧,私家车保有量全国第三,市区面积比北京上海小多少啊)。
有时候会出现半个小时走1km的,乘客在高架上下车的事情。
二是因为成都人也喜欢打车。
黑车现象
成都黑车(野租儿)非常多。
对正规的出租车生意也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与市场
1、互邦方案:一车两人凌晨零时交车;
2、高博方案:取消“板板钱”,减轻压力,一般16点,司机可视具体情况延后或提前;
3、牌号方案:车牌尾号数确定交班时间,以车牌尾号数确定交班时间,如车牌尾号是2,就是2点,以此类推;
4、综合方案:主管部门统筹单双号交班,13时和16时交班,在两个时段,单双号轮流交班;
5、**出租车,供人临时雇佣的汽车,多按里程或时间收费,也叫出租车,台湾称作“计程车”,广东及港澳地区称为“的士”,新加坡及马来西亚一带则称为“德士”。
对台湾出租车市场的看法
滴滴以品牌授权方式进入台湾市场前景如何?
大陆的「滴滴出行」在2017年12月宣布,以品牌授权的方式进军台湾市场,并在2018年1月19日,由台湾代理商乐迪科技召开发布会,介绍推出「滴滴计程车」叫车服务,并且预告在二月陆续推出共乘模式的「滴滴顺风车」。
但就在劲两个月后的2018年4月19日,乐迪科技中止了「顺风车」的业务,因为,台湾的监理单位已经对「顺风车」开出9张罚单,罚金高达1.81亿元台币。
而滴滴计程车的叫车服务虽持续,但没有看到后续的消息或数字。
从顺风车推出就被高额罚款告发,以及叫车服务的需求并不是那么大等来看,滴滴在台湾以授权模式进入市场,前景是不被看好的。
滴滴并不是第一个被台湾交通监理单位罚的,2017年台湾交通部重罚Uber 11 亿台币,逼着 Uber 暂停服务。
Uber的被罚ˊ,主要原因就是Uber并没有符合台湾法令的经营许可,以及大量使用没有营业执照的白牌车(黑车)经营。
而台湾公路总局三月起也认定滴滴的顺风车涉及白牌车违法载客营利行为,于是开出举发单,管理单位指出,实际观察发现滴滴打着顺风车名义、行白牌车载客之实,有的车主刻意绕路载人,也有人一天跑好几趟,变成「专业顺风车」,而不是如滴滴宣传的共享、共乘,所以认定滴滴顺风车的违规是「未经申请核准利用网路平台经营汽车运输业揽载乘客收取报酬」,开出 9 张举发单、罚金锾达新台币 1.81 亿元。
而四月中旬,几位台湾的社运人士也到台北地检处控告乐迪科技,认为滴滴将这样的大公司,竟然与一家登记资本只有20万台币的香港公司在台湾代理运营,他们怀疑业者涉嫌规避法令,利用人头在台经营叫车运输服务,所以告发台湾乐迪公司负责人王慈雍、滴滴出行负责人违反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公司法。
面对这样的高额罚款,以及不清晰的法令,还要解释公司的设立与资金来源是不是大陆的中资等等,滴滴的模式短期内在台湾,还是很难生存的。
对于台湾出租车市场的前景,目前来看并不乐观,滴滴以品牌授权方式进入台湾市场,前景是不被看好的,需要进一步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和市场需求,制定有效的策略,才能在这个市场上立足并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