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有什么感想?

7小时前 (16:25:44)阅读2回复0
花花
花花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49853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99706
  • 回复0
楼主

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这个故事是否让你引起了共鸣,为什么

《82年生的金智英》是2019年里唯一一部令我流泪的电影。

现象:

电影的主题是“男尊女卑”,无论在社会还是家庭中都屹立不动,其中最可怕又难以理解的一点,就是明明自己已经受够重男轻女的苦,但身为母亲,她们依然把这种思想观念代代相传,继续迫害自己的下一代。

所以我最深刻的观后感是:更加坚信“我养你和孩子”、“我养你和孩子”、“贤妻良母”、“为母则刚”、“男主外女主内”、“等孩子上幼儿园后就解放了”这一类话都是充满蛊惑性和欺骗性的,如紧箍咒般制约住无数全职妈妈。

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这个故事是否让你引起了共鸣,为什么

在爆炸式刷圈的语录里,让我们最难受的,莫过于金智英在忙里偷闲时喝了一杯9块钱的咖啡,就要受到陌生人的歧视,被语言欺凌为“妈虫”。

直到金智英被压迫得患上精神疾病了,她的父亲才迟迟送来一份补药,看似愧疚的弥补,但已经缺失了几十年的父爱,这样单薄的礼物不足以弥补她万分之一的伤害。

还有那些明明与丈夫一样接受了高等教育,成就不输男性的“金智英们”,只因为做了全职太太,毕生所学竟然就再无用武之地,或只能大材小用地发挥到教育孩子上。

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这个故事是否让你引起了共鸣,为什么

困境:

由于中国与韩国相邻,两国又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交流,部分相似的教育、文明、观念和传统思想等,让我们对《82年生的金智英》有很深的感慨和共鸣。

很多人都说能在金智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无论求学、求职、结婚和成为全职太太,这一心路历程都隐藏了太多彷徨、犹豫和焦虑,但都不曾诉诸于口,就如“男人有泪不轻弹”的那种心思,女性坚韧的一面,总是带着牺牲付出的情怀,也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地忍让。

全职妈妈看似娇养的笼中鸟,实则是狭缝求存,外人看到的是前者,自己的感受是后者——那种窒息感,在电影中被“平凡又真实的事件”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

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这个故事是否让你引起了共鸣,为什么

金智英被压制得难以发声,不仅因为生育而离开职场,还要承受来自亲人和陌生人有意无意的攻击:“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就你矫情”。这样的认知和歧视被社会合理化了,无知地伤害着金智英和很多全职妈妈。

患了精神疾病的金智英只能让“别的女性”替自己说出心声:憔悴疲惫的神色,瘦肉的身躯,平时看着还算健康的模样,内在早已千疮百孔。她无法呐喊嘶吼,没有发泄的渠道,只能日复一日地压抑自我,说服自己现状也没什么不好的——正是因为这样无声的隐忍,哪怕隔着屏幕,也能撕扯开我们心底最无法形容的困痛和伤口。

何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很多人而言,只会在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使用,否则平时只是空谈。

小结:

电影没有歇斯底里地攻击男权主义,尽管那是社会真相,但剧情还是以平和的基调叙述,重在说明女性权益和地位受压迫的问题,社会中男女平等失衡的状况,往大处说是国家政策的失败,往小处说是男性对女性的不尊重,但不管如何都不该被轻视、忽视。

电影有个充满治愈感的结局,金智英往后的人生或许会越来越好,但与之对比的现实,社会现象中的歧视依然坚挺;就以《全球性别差距报告2020》的报告来说,解决男女不平等还要100年。况且今年最新的数据看来,在153个国家的“男女平等”排名中,中国的排名仍然处于金字塔底部第106名,革命成功尚且遥远。

作为一个未婚女性,虽然未曾真实地感受过婚后所要处理的各种复杂关系,无法去评价那些为了婚姻放弃自己事业的女性,但也听过身边一些已婚人士倾诉过不少相关的问题。

我想,这部电影让未婚女性看起来都如此压抑悲痛想哭,处于婚姻里那些女性的痛苦,我无法体会。

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里,金智英是社会上一群女性的典型代表,结婚后有了孩子,甘心放弃自己在事业上创造的不菲成绩,委身于家庭当中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照看丈夫的衣食起居。

这并不罕见,在我们当下的生活里,处处都有这样的现象存在。我身边也有不少女性朋友结婚有了孩子之后,就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工作,贡献于家庭当中。

任劳任怨的金智英,表面上作为人们眼中过着舒适生活的全职妈妈,但实际上,就是一个免费的劳动力,兼“月嫂”,“保姆”“妻子”,“妈妈”等角色于一身。

人是群居动物,长期在这样单一的环境下,面对着不怎么会说话的孩子,能够交流的人少之又少,能够倾诉自己心事的途径越来越狭窄。

长久下去,精神难免会出问题。

过年春节,和丈夫一同回到婆婆家里的金智英,在厨房做饭,却独自面对着婆婆和大姑子一家开心的相处场景。这像是一根刺扎在了金智英的心口,也如同一道刺眼夺目的光,让金智英看到自己阴郁又黯淡的生活。

她太需要人陪了,也太需要与这个社会发生关系,融入到人群中去,然而,客厅灯光下婆婆一家的欢声笑语里,没有她的。

虽然这些,并不能够让我产生特别真切的共鸣,但是,透过电影,却让我看到了大多数女性未来可能面临的生活,预期到他们的生活困境,以及那道难以突破的开口。

更可悲的是,那个天天睡在金智英旁边的男人,面对自己妻子的异常行为,却没有发现根本问题出在哪里。

这部影片里的很多场景都十分现实,家庭固然是重要的,但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如果个体的精神体验和感受不够圆满,或者说是不够真实,这个生命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身处在空旷家庭里的金智英,在孩子小的时候照顾他,而孩子长大之后,他有了自己的同伴和圈子,对于孩子和丈夫来讲,金智英不过只是一部分,但为整个家庭付出的金智英,却找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己,而找回自己的过程,何其艰难。

看完这部电影,我更加坚定,结婚的女性,即便是婚后有了孩子,也必须要有自己的一份“事业”,而这份事业,可以是任何通过正当途径所实现的形式,不管事业给女性带来的经济多少,它都是一份能够诠释个体存在价值和生命体征的证明。

有自己热爱事业的女性,往往都会焕发着迷人的光彩和魅力,这事业,会给人带来自信,丰富和充实个体的精神,同时,也是广大女性屹立在社会上的底气。

《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反映当代韩国社会女性遭遇的不公平对待。

金智英这个名字是80年代韩国重名率最高的,她用最为普通的生活经历,去给我们讲述了当今年代大多数女性都会遇到的或多或少的偏见与歧视,看完本片,女性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而男性也应该去感谢一下你身边为你操劳的母亲,妻子。

金智英,一个平平凡凡的女孩子,家中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从小,父亲和奶奶都对弟弟过于偏爱,而她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小时候曾遭遇过小男孩欺负,得到的却是他不过是和你闹着玩,这样是喜欢你。初中之际被坏人尾随,得到的不是父亲的安慰,而是让她不要穿过短的裙子。如果这一切只能够算是成长道路上的波折,当她走进职场的那一刻,真正社会对于女性的潜在歧视才刚刚开始。

对于女性本身来说,从2020年往前数三十年,关于工作和家庭,大众对于女性的看法则完全不同。

社会的发展,人民意识的提高,让女性地位逐渐上升,可即便如此,仍有无数人认为一个好的女人,应该在家相夫教子,应该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应该像男性一样在外跑来跑去。

就像影片中的智英姐姐一样,她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教师,只因为家人口中的工作安定以及能够更好地为家中做贡献,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家庭贫困,家中有几个孩子,而女孩,就这么一步步被他人安排了本属于自己的人生。不知午夜梦回,想起从前,她们是否后悔过没有追求自己的梦想。

职场上的无形歧视,不是你努力,就能够解决的,智英努力的在职场上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即便被歧视,受到轻视,也没有放弃。最终,长辈的催生以及社会的压力下,她怀孕了,迎接的自然是工作的辞职。

显而易见,两人组建的家庭,被迫停下自己工作的自然是工资微薄的女性一方。而女性怀孕之后,想要重返职场,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与社会长达一年甚至是多年的隔离,如果公司和家庭同时有事,你将兼顾哪一方,这些都成为最现实的问题,所以大部分的女性无法找到原有的工作,甚至只能被迫回归家庭,也正是如此,金智英患上精神分裂,她的内在已经被侵蚀,只剩下表面的空壳。

在本片中,我们不探究男性是否不容易,因为在社会大环境中,仍旧是女性因为性别因素而受到诸多歧视的比较多。

很多对此进行批评,说怎么会有人如此的不幸,生活中的痛苦都放在她一个人身上,可是,在现实世界中,金智英,已经是非常幸运的女孩了,她是接受着社会的不公平对待,甚至生活中也有歧视事件的发生,可是,她至少有一个愿意为其一直奋斗的妈妈,以及一个能够理解妻子痛苦,并且反思自我的老公。

真正的生活中,有的女人终日操持着家务,为家庭进行各种规划,处理亲戚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麻烦事,却可能遇到的是老公的不理解,他们觉得你什么也不用干,这些简单事情多做一些又怎么了。

这个社会,施压给女性最为不公平的对待就是,生育和被迫回归家庭。一个孩子都出生,象征着希望,可在某些家庭中,同样象征着妈妈即将开始操劳的一生。

愿每个女孩都足够努力,扫平前路的坎坷,成就属于自己的梦想。

韩国一部名为《82年生的金智英》的电影,名字普普通通,但却引来了前所未有的争议。

出演该电影女主角的演员郑裕美遭到谩骂,网友让她滚出娱乐圈。

裴珠泫(Irene)因为表达了对电影原著的喜爱,遭到部分男性粉丝围攻和死亡威胁,而且有粉丝很极端地发布了烧毁Irene照片的动态。

等到电影上映,票房虽然高,但评分却以性别之分出现了两极化——男性给低分,女性给高分。

而且有一群人至青瓦台请愿,要求韩国当局政府禁止该片公映。

为什么?《熔炉》都能上映,《82年的金智英》为什么不能上映?韩国电影不行了吗?

带着这个好奇,我去看了电影同名原著。

这本书很短,我在两小时以内就读完了。它谈不上什么文学性,但其中内容,却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尤其是男性,最该读一读。

我带着为何男性会厌恶这本书的好奇去看,看完,这一问题于我仍然是无解的。

书中展现了许许多多女性遭受到的不公平,并非是痛斥男性的存在,而是在希望男性能够多了解一下女性的状况,给予其一定的关注、关怀。

金智英出生于1982年,一家六口,奶奶、父亲、母亲、姐姐、弟弟和她。

除了金智英父亲和弟弟,金智英的奶奶、母亲和姐姐都遭受过因为性别带来的不公平对待。

金智英奶奶,在婚后不但替人种田、做生意、做家务,还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成功养大了四个儿子。而金智英的爷爷却从未尽过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但是金智英的奶奶从未对爷爷有过任何怨言,在奶奶看来“丈夫只要不在外偷腥,不动手打妻子,就已经是不可多得的好男人。


对配偶要求低到了这个地步,从而可见当时的女性到底有多卑微。


而金智英的母亲,一出生,因为是女性,就不断地在“让步”。明明五个孩子中,她成绩最好,但为了家里的大哥和二哥的学业顺利,她放弃了学业,放弃了当老师的梦想,一个人去外地工厂做女工。

书中这样写金智英母亲那样的女性:

她们每天吞下一颗又一颗提神丸,脸色发黄,没日没夜地工作所赚来的微薄薪水,大部分都用来给家中的哥哥或弟弟交学费,因为那个年代的人认为“儿子要担负起整个家,男丁有出息才能为全家增光”,家中的女儿也很乐意牺牲自己资助兄弟。


“乐意”一词是真的吗?只不过是家中大人们“重男轻女”观念之下的一种驯服吧。

金智英母亲做出了这样的牺牲,她的两个哥哥们也对此并无任何表示,甚至后来到了决裂的地步。

婚后的金智英母亲,也是在“让步”着。金智英曾问她,婚后的你为什么不继续自己当老师的梦想?


金智英母亲淡淡地答,“现在要赚钱供你们读书啊,哎呀,都一样啦,现在的妈妈们也都是这样过日子的。


小时候,因为哥哥放弃梦想。长大后,因为孩子放弃梦想。金智英母亲漫长的一生里,有什么阶段是属于自己的呢?

我不禁想到了我的母亲,我从与母亲过往交谈内容粗略看到她的一生,竟与金智英的母亲十分相似。

身为长姐,她早早就开始了养家;身为母亲,她一人打拼支撑着我家的正常生活。

“一时间,金智英觉得自己宛如一块体积虽小却奇重无比的石头,紧紧地压住母亲的裙角,使她无法继续向前。”我感受到了和金智英一样的愧疚。


尽管我曾多次对母亲说,“你过好自己的人生就行,多去旅游多去玩,不要管我。”

母亲只是一味地反驳,“我怎么能不管你?你是我女儿。”

女性仿佛天生有身为母亲的责任感,但对“自己的人生”却常常忽略着,一生就这么做着“女儿”、“母亲”、“奶奶(外婆)”过去了。


金智英的姐姐金恩英也是一个牺牲者。

身为家里长姐,偷吃了弟弟的奶粉,被奶奶发现,奶奶会毫不留情地朝她背部狠狠地拍下去。

明确奶奶心思“胆敢贪图我金孙的奶粉?”的她,下定决心从此再也不吃奶粉了。


家里的家务是金智英和金恩英帮着做,弟弟从不动手。这是为什么呢?没有人去问过。

长大后的金恩英到了选择大学时,正逢家庭遭到经济危机,她被迫放弃了电视制作人的梦想,听从家人的意愿去了一所师范学校。

金智英的母亲无比懊悔,

“母亲趴在空荡荡的金恩英的书桌前,放声大哭,懊悔自己不该让那么年轻的金恩英独自离家生活,应该让她去读自己真正想读的学校,不应该把女儿的一生变得跟自己一样……她已经分不清到底是在心疼女儿,还是在心疼当年的自己。


即使金智英母亲十分不愿自己的女儿步她的后尘,但金恩英的人生仍然像她母亲一样,成为了一个牺牲者。

主角金智英的人生当然也不太好过。

小学时,遭男生欺负,老师告诉她:男生喜欢你才会欺负你。


小小的金智英十分奇怪,“如果真的喜欢一个人,不是应该更温柔体贴吗?不论是对朋友、家人,还是家里养的猫猫狗狗,都应当如此,这是连八岁的金智英都知道的常识。”

高中补课时,她曾遭到一名陌生男生的尾随,相当危险,还好有陌生女子帮助才渡过一劫。回到家里,金智英的父亲没有给予关心,反而斥责她,“为什么偏要去那么远的补习班补习,为什么要跟陌生人说话,为什么裙子那么短……”


而帮助她的陌生女子在电话中劝慰,“这不是你的错,这世上有太多奇怪的男人,是那些人有问题,绝对不是你的问题。


并在最后补充:但你要相信,这世上好男人更多!


出现了一个坏男人,不要一竿子打死全部的男性,这既让金智英逐渐放下对男性的恐惧,也是作者本身想表达观念——拒绝对男性抱有偏见。


作者并不想仇视任何一名男性。

82年的金智英在工作中更是切身体会到了女性的不易。工作面试,会被问客户对你动手动脚怎么办;职场升职,因为是女性而不被考虑;婚后生活,为了家庭,她选择离职成为家庭妇女。

专职为家庭妇女,会被工作的男人指指点点,“我也好想用老公的钱买咖啡,到处闲逛,妈虫真好命…”


而金智英的老公劝她生孩子时说,“生孩子后,我会早点回家帮你,洗衣服、做饭、带孩子…你不要总想着失去,要想着会得到什么…”


???孩子是金智英一个人的吗?父亲应该做到的付出,变成了帮母亲?

金智英难得地发泄了一回,“能不能不要再说‘帮’我了?帮我做家务,帮我带小孩,帮我找工作,这难道不是你的家、你的事、你的孩子吗?再说,要是我去工作,赚来的钱难道都只花在我身上吗?干吗说得好像是发善心帮别人做事一样?


金智英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放弃了过自己的人生,却被视作理所当然,甚至被冠上“妈虫”的称号。

可悲又可怜。


这是我从书中看到的女性困境。这也是当今中国女性的困境。

成功如张泉灵,会被记者问“你如何平衡工作和事业?”

张泉灵直接怼:你们采访男性企业家会问平衡性的问题吗?

美丽如俞飞鸿,也会被问到年纪大的问题。

俞飞鸿对自己是认可的,“我这个年纪真美好。”

我们的社会,注意到了女性的问题,有时却并未去进行有效改变,只是在一味“刁难”女性。

职场面试中,女性会被问“你什么时候结婚?你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

papi曾在一档职场节目里聊到:女性在职场中不敢怀孕的现状

有时候行为稍微“过头”,还会被“才子”骂——你真骚。

坐个顺风车,最开始的规则是女性要被限制用车。(后争议过大,才改成针对全部用户。ps:这样的规则仍然有弊端)

而当我们展现这些社会施加给女性的恶意,部分男性只会留下一句:女权,呵呵。


我想,即使我写了这么多,可能仍然有男性气急败坏。

但是我仍然要写,因为我知道我不是在指责男性,我只是希望获得理解,如果能获得帮助就更好了。


《82年的金智英》作者曾回答中国读者说,‘“大家以前吃的都是蓝色药丸,但了解了女性权利、了解了女权之后,就像吃了红色药丸,你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但他们根本看不到,也没有办法理解你。你也许很难说服他们。但是,只要吃过红色药丸之后,你看到了新世界,你就再也回不去了。不要紧,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人服下红色药丸,看到跟你一样的世界的。”


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看看这样的世界。

本文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金智英,生于1982年4月1日,一个有点尴尬的日子。

此外,她的一切就像智英这个名字一样平常。35岁的她,貌不惊人,学历尚可,家境也就过得去,就连运气也是不好不坏,人生普通得就像落入大海的一滴水。

直到有一天,智英得了一种怪病。

无缘无故地,她会突然以丈母娘的口气和老公说话,有时是老公死去的前女友,语气动作惟妙惟肖,像鬼附身了一样。

就在中秋节的家族聚会上,智英又发作了,这次是亲家母附身。

她对婆婆说:“啊呀,亲家母,每次我们家智英过完节都会忙得全身痛。你们全家是团圆了,我们家就不想团圆吗?”

婆婆惊呆了,小姑子的汗毛直竖,公公气不打一处来。

这是谁家的媳妇,是要成精吗?

《82年生的金智英》是韩国2017年最佳小说,一本现象级畅销书,销量突破100万册。韩国总统文在寅,还有许多当红艺人都读过。

《熔炉》《釜山行》原班主演孔侑、郑有美出演同名电影,电影上映后首日就冲上票房冠军。

然而,不喜欢这本书的人却恨之入骨。被称为“韩国第一美颜”的Irene就因为分享了这本书,被网上围攻,烧照片。郑有美因为出演金智英,被嘲为82公斤的郑有美。

什么书啊,这么邪性。

其实《82年生的金智英》只是平淡如水地讲了一个普通韩国女孩的成长经历。读完却给人一种大热天冒冷汗,无声处听惊雷般的震撼。

这本书,我最有共鸣的还是育儿部分,一边读一边就会如同看到自己的昨天和今天。

还是普通妈妈的故事最有力量。因为,她承受的压力也曾窒息着我们的胸膛,她走不通的隧道一样锁住了万千个妈妈的未来。

真是边看边感叹:果然,女性人生的转折点就是结婚生子,谁都绕不过去。

1 你有什么好担心的,我会帮你的

智英31岁那年生下女儿,然后就当了全职妈妈。在韩国大约有46%的已婚女性因为生育不工作,所以是再正常不过的。

虽然中国女性生了孩子大多还可以工作,但是如果没有老人帮忙就难说了。我们拥有的权利,其实是父母牺牲了自己的晚年换来的。而且孩子上学了,老人渐渐退出,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的终究还是妈妈们。

一生下孩子,是专注工作还是顾家带娃,这个问题就会摆在你面前。大家最终都会不知不觉地顺着一个方向走去。好像有人在我们后面悄悄地驱赶,或早或晚地走成了一个个金智英。

并不是说妈妈顾家不好,不好的是:在这件事上我们没有多少选择。

看到智英担忧,大贤给她打气。他说:“你担心什么呢?我会帮你的,帮你冲奶粉,换尿布,做饭,这些事我都可以做。今后,你不用工作,让我来养家吧。”

老公如此贤惠,可智英还是心里堵得慌:“为什么总是说帮我?难道这不也是你的家,你的孩子,你的责任吗?”

还有那句“你不用工作,让我来养家吧”就更让人不舒服了。

一个受过教育,可以自食其力的人,宁愿整日在家喂奶,抱孩子,换尿布,做辅食,给孩子洗澡,抱着娃做家务,推着婴儿车去超市,一夜要起来好几次……就在她最辛苦,付出最多的时候,怎么就活成了一个需要被养的人,不用工作的人?!

当妈妈得从早忙到晚,付出那么多,得到的却是一个“被养”的标签。

真不用说母亲有多伟大,咱们只要肯老老实实地承认全职妈妈和爸爸一样也是养家之人就是进步了。

这本书之所以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就在于它的平常平静底下涌动的辛酸,在于它发现了那些深入到生活细节里,不被察觉的委屈。

厌恶这本书的人一致认为,金智英这个女人太矫情。没有家暴,又不是底层,丈夫体贴,生活已经待你不薄了,你为什么还要抱怨。

千百年来,好妈妈的形象就是吃苦耐劳,不抱怨。如果你不肯忍辱负重,还一付苦大仇深的样子,马上就会被嫌弃为怨妇。

2 现在当妈妈有什么辛苦的

智英一手抱孩子一手干家务,伤了手腕。她去看病,老医生却教育她说:唉,现在的家务活哪有那么辛苦!

我婆婆也说过:“我们那会儿,哪有全自动洗衣机,还要换煤气罐,一周才歇一天。每天晚上手里织着毛衣,嘴里还要把电视剧的对话翻译成老家话讲给奶奶听……”

说的也是哦,年轻人再苦还能有老一辈苦。

智英却矫情地认为:现在的医生连处方都不用写,什么都是电子的,有什么辛苦的;现在的农夫种地有各种机器设备,有什么辛苦的?无论什么行业都受益于高科技,但人们依然会说医生很辛苦,当老师很累啊。

唯独当妈妈,只能默默忍受,喊累的资格都没有。

当妈妈做得好是应该的,吃再多苦也是应该的,这是把优秀当作底线来评价一个妈妈!那些说当妈妈有什么辛苦的人,无论你是干什么工作的,请问如果有人敢给你定这么高的职业标准,你会不会骂他不要脸?

到底是智英矫情还是这个世界偏心眼?是智英得了怪病了,还是社会荒唐?

3 我也是大学毕业啊

好不容易,孩子上了幼儿园,智英想再就业。可是她一天只有四五个小时不用带娃,半职的工作机会很少,能找到的不是售货员,就是服务生,薪资低,没合同没保险。

智英去一家冰淇淋店打听了一下,店员也是位妈妈,临走前她对智英说:我也是大学毕业啊!

是啊,都当妈了,要想开点,有份工作干就不错了。

看看我周围,孩子上小学前后,很多妈妈会换一份便于接送陪读的工作,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去。

一晃七八年,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就没了。都是好不容易来地球一趟,男人30岁以后事业蒸蒸日上,50岁迎来人生巅峰,而女性大多从生育起停滞不前,甚至成为“被社会淘汰的中年妇女”。

这是我们的错吗,是女性不够努力吗?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男女平等,和男生一起上体育课,做同一份试卷,同一分数线上大学。可为何结婚生子后,女性的路上就多了那么多的绊脚石?

作者写这本书的本意就是,希望女读者可以明白,身为女性会就受到各种限制,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无能”而深感自责,因为这不是你的错,根本无须自责。

4 妈虫真好命

一天智英推着女儿去公园,孩子睡着了,她买了一杯咖啡,打算享受下难得的休闲。

碰巧听到有人议论:我也好想用先生赚来的钱买咖啡喝、整天到处去闲逛……妈虫还真好命……”

“妈虫”是近几年韩国流行的网络语言,指那种把孩子送幼儿园自己去喝咖啡做指甲逛百货的妈妈。然而现实中的妈妈们却是,把孩子送幼儿园后,去咖啡馆给别人端咖啡,帮别人做指甲。

尽管如此,不少人还是会想当然的认为,当妈妈好轻松自在,甚至活得像寄生虫。

这件事成了最后一根稻草,从这天起,智英就得了那种怪病。她的身体里住进了各式各样的女性,她们的共同点就是统统为智英抱不平。

因为智英就是你我,她的命运就是所有女性的困境,为别的女性说话就是为自己发声。

金智英最后怎样书中没有答案,但它还是一本好书。然而,如果我们不能给自己一个答案,还会拥有好的人生吗?

话说上次,朵爸不知搭错哪根筋了,跟我说“唉,我的工作也有你的功劳啊”。当下我心中一喜,好激动啊。

孩儿他爸,你这么体贴,让我实在太激动了,心潮澎湃无法平静……怎么办啊?唯一的办法就是狠狠地打一笔钱给我,才能冷静下来!

传统美德好是好,温柔敦厚,包容奉献,很了不起,但是,我就是jiao得自己远没有强大到可以做无条件的牺牲。当然了,要是嫁给孔刘的话,也是可以商量的。

老实讲,爸爸们工作压力山大也在为家庭付出,大家都不容易。只不过同样是为家庭出力,女性只有播种、劳作,收割却没她的份儿。

这是问题的关键。

社会上总说什么女性需要理解和尊重。我觉得更要紧的是,大家应该有意识地,在生娃前就得讲好将来地里的庄稼怎么分,有必要的话找个律师按个手印也没有什么不好。

因为没有这个,一切理解和尊重就如同一块悬空的地板,随时都可能从你脚下抽走。

0
回帖

你对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有什么感想?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