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通骁龙625,以及升级版骁龙630
- 高通最早,性价比较高,被誉为一代神U。
- 16-17年间,凭借超高续航、发热少,大部分游戏够用,价格十分便宜,深受国产中端机型钟爱,OV大部分机型搭载,至今许多人都还在使用,作为升级版630,同样拥有超高性价比,神U无疑。
2、骁龙660
- 骁龙660是一款2016-2017年的中端神U。
- 不俗的性能配上便宜的价格,让这款处理器大量使用在当时的各种中端机上,也成为一代神U。
3、高通骁龙835
- 作为高通火龙事件后的正名之作,骁龙835又是一代神U无疑。
- 最初搭载的小米6凭借这款处理器至今都是战斗力满满,至今835面对几乎所有手游依旧无压力,都说还可以再战两年。
高通最强单核CPU——高通MSM8255系列。
- 这个时期的高通处理器按集成的基带分为两个版本,集成联通制式基带的命名为我们更熟知的MSM8255,集成联通加电信制式基带的命名为MSM8625,高通MSM8255是世界首款达到1.4GHz频率的手机处理器,采用45nm制程工艺,集成Adreno20XX微单和单反为何不使用安卓系统来替代现在的固件?
- 1. 安卓这个系统最早是给相机设计的。
- 2. 安迪·鲁宾的原计划,安卓本身是一个在相机上面运行的拍照系统,使用云存储的的方式上传照片或者视频,这样用户就不用考虑存储不足的问题了,可以随时从云端访问照片。
- 3. 彼时是2004年,云存储这个概念太过『先进』,并没有投资人搭理他。
- 4. 5个月后,他们团队才发现,数码相机的市场份额这么小,要不我们搞手机系统的了。
- 后来被安卓被谷歌收购,与HTC共同推出HTC Dream,史称G1。
- 2. 跑不动。
- 3. 如果还是不了解,索尼把这个系统砍了,说到底还是『跑不动』
- 拿著名的拿著名的索尼A7III举例说明。
- A7III采用Bionz X处理器,这颗处理器,使用的是Sony CXD4236的ISP 和 CXD90027GF SoC。
- 这个ISP查不到规格和参数,我们说下CXD90027GF 这颗SoC吧。
- 基于四核的Arm Cortex-A5架构。
- 这个系列最为著名的代表就是高通骁龙S1和S4 play系列,S1实在是太古早了,我们说下S4 play系列。
- 代表的型号有MSM8225和MSM8625,最高支持双核1.2GHz,二级缓存为512K,采用的的工艺是45nm。
- 比如MSM8625吧,采用这款处理器的有:
- 大概还是那个『中华酷联』统治天下的时代,基本上都是运营商的合约机,充两三百话费就送的那种,发布于2012年左右。
- 如果还是不了解,MSM8625的升级款是MSM8625Q,属于骁龙200系列,骁龙200,你品品,现在骁龙888出了,有人觉着865都有点卡了,再别说骁龙200了。
- 3.
- 即便算力上来了,能流畅的跑安卓了。
- 那是不是还得配一个很好的屏幕?要不然怎么修图?不修图不发微博,那装个安卓也没啥意义了。
- 如你所见,都快被骂了十年了,我们微单领头羊的索尼大法。
- 屏幕依旧还是一坨屎。
- 好的屏幕是不是还得上个好的ISP?一块更大的电池?别加了,毕竟现在的微单已经不便宜了。
- 再说你发微博的需求真的就那么紧急,需要立马拍出来就发?而且现在相机的NFC,WIFI也很普及,很简单就传到手机上了……
- 不急于那半分钟。
- 4.
- 实际上有微单采用安卓系统的。
- 比如samsung galaxy s4 zoom,2013年发布,采用安卓4.2.2的系统
- 有人说了,这不是就是个手机么,是的,是个手机。
- 但是叫他相机,似乎也没啥问题吧。
- 除了这个,三星还搞出来一个Galaxy NX,这回真的跟手机关系不大了。
- 采用2030万APS-C的传感器,套头是大名鼎鼎的18-55.
- 四核处理器,蓝牙,4G, WIFI,GPS要啥有啥。
- 有一说一,这个机身设计还是挺性感的,没记错的话,刚上市的时候售价一万多吧,也没几个人买……
- 再比如,国产的永诺YN450,跳票快两年之后终于正式发表了
- 采用M4/3画幅,处理器骁龙625,安卓7.1,4G网络,1600万像素
- 这回叫他相机总没问题了吧。
- 并且也来到了二代机型,要是你用1代的话,可以免费换成2代。
- 除了永诺,还有国际知名大厂的产品,其实也采用了安卓系统,
- 光学大厂,蔡司的ZX1。
- 3700万全画幅传感器,定制安卓系统,内置Adobe Lightroom Mobile。
- 性能上怎么说呢,很一般,2020年了,4K / 30p,1080 / 60p,最大连拍速度3FPS,其实也不算『慢了』,毕竟『三帧电竞』么。
- 4.3寸的720P的屏幕,虽然听起来很垃圾,但是放在相机阵营中,牛逼。
- 价格6000刀,快4万人民币了,买啥相机不好啊。
- 5.
- 实际微单这个说法一点都不严谨,如果你口中的微单的含义为『无反光镜』相机。
- 手机也是无反。
- 时间以来无反相机即将取代单反成为下一代摄影器材标配的言论甚嚣尘上。
- 其论点依据有四。
- 其一无反相机体积更小,更轻便,方便外出携带。
- 其二没有了反光板机械极限性能的束缚,连拍速度可以更快,同时可以边取景边连拍。
- 其三没有了法兰距的限制,可以随意的转接镜头。
- 其四没有了对机型性能要高的反光板部件,和昂贵的五棱镜部件,还有专用对焦组件,可以节约大量成本,比同等级单反更便宜。
- 上述就是无反相对单反最大的优势。 当然目前相机连拍速度主要还是受限于CMOS的传输速度(因此在索尼更换背照式CMOS后连拍速度逆天了,而尼康佳能只能通过降像素来达到同样的连拍速度),但其实反光板机械极限性其实也同样存在,当年1DX上的甩油门就是一个反面案例。 法兰距取消的优势主要在于转接(毕竟镜头的光学原理在那,没有足够的距离很难产生足够的像场覆盖底片),单反的法兰距基本都是43mm左右(也就是135底片对角线长度,在这个法兰距上是没有畸变和画质损耗的,当然更短的法兰距也能够成像,但却会损失一定的画质比如索尼RX1R和A7配蔡司35/2镜头对比就可以知道,这是能够在135底片上最好成像的距离是无法忽视的,换了无反只是把一段法兰距做到了镜头上)。
-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无法的劣势
- 其一:握感差,这个对长时间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专业摄影领域,拿着舒服端着稳是非常重要的,无反为了减小体积其握感方面远不如单反(当然像松下GH5,富士XH1,索尼A99这样比很多单反都要大的无反除外,不过这些大块头无法也失去了其便携轻便的特质)。
-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