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寿王李瑁被父亲李隆基夺妻一事,我想很多人都会觉得李瑁就这样算了,其实根据历史记载以及各种碎片,我发现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李瑁不仅反抗报复了,而且还非常狠。
也许你会有很多疑惑,那接下来我就跟你分析解开这些疑惑吧。
夺妻之痛
我们所熟知的杨玉环杨贵妃,其实原本是寿王李瑁的老婆,并且杨玉环14岁的时候就已经嫁给李瑁,只是五年之后,李隆基看上杨玉环,才横刀夺爱,将杨玉环抢走,这个时候杨玉环19岁,李隆基53岁。
李隆基抢夺杨玉环的方法很是不要脸,因为先辈李治已经开过这种先河,李隆基照样模仿一下,就可以瞬间有质的飞跃。
他具体怎么操作的呢?一开始李隆基只是叫太监高力士去到李瑁家里,然后把杨玉环带去寝宫两个人谈心,他觉得杨玉环十分孝顺,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刚好与拥有良好艺术天分的李隆基趣味相投。
估计也就是这个时候,李隆基产生抢夺儿媳妇的想法,他逐渐不满足仅仅与杨玉环聊天,他还想与杨玉环一起泡温泉,骊山温泉感觉很棒,一个人泡没有意思,他与杨玉环泡温泉,李瑁也没有说什么,你泡完送回来就好。
李隆基心太大,泡完温泉他不想把杨玉环送回家,于是想出一个好办法,假借替自己母亲窦皇后祈福的名义,他告诉李瑁,杨玉环从此以后要出家做道士,从此也就不是你媳妇了,杨玉环将成为道士四处祈福。
李瑁听说是给自己奶奶祈福,也就没有办法只能答应,可是没有多久,李隆基就把杨玉环接回去宫里,只是没有名分,李瑁看到心里实在不是滋味,当然按照道理来说,如今杨玉环成为道士再还俗,也是单身可撩,跟李瑁一点关系没有。
痛快报复李隆基
李瑁这一等,就是九年,等到安史之乱,等到长安失守,等到马嵬坡之变,他看着李隆基被自己的哥哥李亨发动马嵬坡兵变逼的实在无奈并且将杨玉环处死,李瑁知道报仇的机会来了,如今李隆基大势已去,危险系数极低,可以为之。
其实李亨登基这件事,就是李瑁对李隆基最大的报复,当李亨已经登基成为皇帝,民心所向,李隆基也无能为力,只能空叹息,这就是李瑁最后的报复。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李瑁等了九年,终于报仇成功,也算把自己的夺妻之恨给了自己一个交代!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唐玄宗李隆基,在儿子李瑁十九岁时,为他娶了十四岁的杨玉环,杨玉环不但相貌出众,性格也非常的温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李隆基对这个儿媳,非常喜欢,于是产生了占为己有的想法,本来杨玉环和寿王李瑁夫妻俩非常的恩爱,李隆基三番五次的把杨玉环接到宫中,时间长了又怕寿王李瑁产生怀疑,唐玄宗便以为皇太后祈福的名义,让杨玉环出家,又为李瑁娶了一个老婆韦氏,寿王李瑁无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妃子,离自己而去,忍受着离别的痛苦。
杨玉环出家没有几天,便成了他的后妈寿王李瑁憋气,窝火。
这是皇权,无力反抗,于是对他的父亲李隆基,非常憎恨,报复想法油然而生,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寿王李瑁在精神上隐受着巨大的折磨,他只好忍着……
时间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了安史之乱,长安失守,杨玉环被处死在马嵬坡。
李隆基被李亨发动的兵变逼的实在无奈,于是让陈玄礼传圣旨给李亨,内容是关于李亨登基的事项,可正赶上陈玄礼没有空,于是寿王李瑁有机会担此重任,他传达的旨意是,皇上年龄已高,皇位让给太子李亨,李亨接到这样的圣旨,名正言顺地当了皇帝。
李亨说他的皇位是父皇让给他的,实际是礼瑁帮了他一个大忙,寿王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父皇失去钱权利,这是他报复父皇夺妻的最好办法,他只能做这些了。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个个都是绝色之姿,倾国倾城,其中的杨贵妃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他和唐玄宗李隆基之间可歌可泣的爱情让人为之感慨,《长恨歌》全篇就详细的描述了玄宗与杨贵妃如胶似漆的感情,但是有一点为人诟病的就是,杨玉环一开始并非唐玄宗的妻子,而是玄宗之子寿王李瑁的妻子,从伦理上说,这相当于公公夺走了儿媳,不论如何洗白,都是有违人伦的。
怀有夺妻之恨的李瑁虽然获得了象征性的补偿,但是这种屈辱没有男人可以忍受,那么李瑁是如何隐忍下去,并最终抓住机会反击的呢?
开元二十二年(734),唐玄宗为女儿咸宜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仪式,杨玉环与她的叔叔一同出席宴会,就是在这场婚礼宴会上,寿王李瑁见到了杨玉环,并为她的姿色而倾倒,最后在其母亲武惠妃的牵线下,十六岁的杨玉环嫁给了李瑁。
三年后,当时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去世,失去了挚爱的李隆基郁郁寡欢,此时有人告诉李隆基,说杨玉环姿色冠绝天下,并且神似武惠妃,玄宗一听来了兴趣,前往寿王府以看望儿子的名义去见杨玉环,结果果然被杨玉环的姿色深深吸引,唐玄宗下定决心要得到这个儿媳妇,按照李治,李世民,武则天之间的前车之鉴,玄宗下令让杨玉环出家当道士,同时为了补偿被自己夺妻的儿子,他给李瑁另外许配了绝色女子,同时还赐予了金银珠宝作补偿。
面对父皇的横刀夺爱,李瑁尽管怀恨在心,也只能选择隐忍,没有表示出任何的不满情绪。
到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发动叛乱,杨玉环跟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径马嵬驿,士兵哗变,含恨被赐死,太子李亨在群臣的拥护之下,于灵武即位称帝,改元至德,大唐开始对安禄山叛军进行了有组织的反击,自马嵬驿兵变之后,唐玄宗准备逃往蜀中避难,而李亨却主动提出留下,组织军队抵抗反军,以期收复国都长安,李隆基最后同意李亨留下收拾烂局,但却并没有表达自己退位,传位于李亨的意思。
那李亨又如何敢登基称帝呢,这其中少不了裴冕,杜鸿渐为首的众臣的支持。
寿王李瑁当时被任命传令圣旨,要求众人配合李亨收拾残局,但并没有传达退位之意,但是众臣们如何理解皇帝的旨意,还要看传旨之人,如果李瑁一口咬定唐皇李隆基在马嵬驿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