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反问句强化情绪核心,增强文章的情感张力,尽量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做到原创。
代诏女官:正三品,仅设于皇帝宫中,仅1人,协助皇帝处理日常事务,分发俸禄。
“女官”,顾名思义,词典上解释为在宫中执事的女子,中国古代宫廷中的“女官”特指高级的宫女,又称“宫官”,有专门的晋升品秩及俸禄,日常负责管理、安排低阶宫女的工作;训练刚入宫的新宫女;照顾幼小的皇子公主;或为皇后嫔妃宫中的“领班”等。
《红楼梦》元春封妃后,贾府经济状况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元春由女官变成贵妃,地位提高了,但对贾府的势力可能有很大助益,但经济上却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
有人会问,贾府奉旨盖大观园,元春和万岁爷岂不打赏?怎么会“精穷”呢?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太上皇旨意,是“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可以请旨让宫妃省亲,以尽骨肉之情,天伦之性,也就是说有条件儿可以省亲,没有条件儿可以不省,贾府为了脸面,没有条件儿硬创条件,其中花费当然要自己负责,贾元春纵然想要帮扶一二,怕也没有那个能力。
贾府收入,主要是田产,可是田庄收入却年年减少,不是旱灾,就是涝灾,或者雪灾,再加上各田庄打擂台,宁国府算定五千两的收入,竟然要差上很多,荣国府的就更差,田庄要比荣国府多几倍,收入却只多了两三千两,以至于后来贾琏和王熙凤要走鸳鸯的门子,偷老太太的东西当银子。
元春晋妃后,与宫中联系紧密了,元春按时节赏赐的彩锻古董等物品,大多是按宫中规制,也不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了一千多两银子,而贾府却要多赔出几千银子来打点宫中太监。
元春升妃,看似体面,实际上是朝庭平衡各方势力的一种手段,不过是“黄柏木做了罄槌子,一一外头体面里头苦,对贾府经济,实在是没有多大帮助。”
元春一直都是贾府里的传奇人物,她封妃更是一度让贾府的到达了鼎盛时代,但是福兮祸之所伏,元春封妃对贾府表面看起是一件极大极好的事情,可实际上也给贾府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尤其是省亲之后,贾府的花销日渐增加却进益甚微,贾府的经济状况也因此变坏了。
第一、贾元春封妃,省亲接驾所需花费内里外里消耗巨大。
贾元春封妃对贾府来说是一件大事,贾府因此在背后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元春省亲时需要修建大观园,置办其中的各种物件,各处置办相应的人,比如唱戏的小戏子、家庙的小尼姑和尚之类,所以这是一件极为麻烦、花费极为巨大的事情。
有一次王熙凤和贾琏的奶妈赵嬷嬷就在一起讨论过省亲和对皇家接驾是多么的靡费。
赵嬷嬷道:“唉哟哟,那可是千载希逢的!……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赵嬷嬷道:“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赵嬷嬷这样的老一辈人她们是亲自见过接驾的盛况的,那样场景中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可见又多么的奢靡,接驾好歹还有皇家花钱来补贴,但是省亲就只能够各家花各家的钱了,那贾府的开销有多庞大,不用说都可以知道了。
如若说只是单纯的修建园子的花销那也还有限,但是在采买上的徇私舞弊才让贾府花费无度,经济危机日显。
贾蔷下姑苏聘请教习和参卖唱戏的女孩子们,一共不过一二十人就需要花费3万两,一户平常一年的开销不过20两银子,而且贾蔷还未出发之前就想询问贾琏和王熙凤所需何物都可以从姑苏带来,可见这笔花费有多少猫腻。
贾芸好不容易向王熙凤求得一份大观园种树的工作,这份工作虽说不过几百两银子,可贾芸领取钱之后除了采买所需树木,还了之前的欠账,除此之外还有余额,可见每一笔花销都远超实际花费。
元春省亲一次所需的花费远比想要的要多很多,贾府几世的累积,如果没有这样的事件,那么花费每年都是有一定的数额,但是对于突然增加这一项庞大的开支,如果没有可以填补的资源,那么贾府的经济就要有一个大窟窿了。
第二、元春封妃之后贾府日常交际往来所需费用日增。
贾府是豪门世家,日常的交际往来本来就不少,但是元春封妃之后就更多了,贾母仅仅平常出行到太虚观去打醮,就有各府的人员前来送礼和拜访,这样看似有脸面,但是也很麻烦,礼尚往来,以后相似的情况下贾府同样要去前去见礼。
贾琏就曾经抱怨贾府人情往来的开销实在太大了,贾琏说着向鸳鸯道:“这两日因老太太的千秋,所有的几千两银子都使了,几处房租地税通在九月才得,这会子竟接不上,明儿又要送南安府里的礼,又要预备娘娘的重阳节礼,还有几家红白大礼,至少还得三二千两银子用,一时难去支借。”
贾母过生日就要几千两银子,而且一月之内日常交际就需要二三千两银子,这样的花销一般人家根本承受不起,贾府实际的一年收入不过万把两银子,如何负担得起这样繁复的花销,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宫内的太监前来打秋风。
第三、贾蓉道出荣国府现状堪忧,元春封妃对贾府没有多少益处。
贾府真正的情况就在乌进孝前来送年例和物品,贾蓉说出了元春封妃给贾府带来了荣耀,但是也让贾府的花销巨大,荣国府的现状堪忧。
作者:陌游常乐,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贾元春晋升贤德妃,是她一生的高光时期,判词说她“榴花开处照宫闱”,宠极一时,可榴花代表多子多福,她却并没有子嗣,这是一句隐喻,表明她荣宠的虚假不实际,只有花,没有果,而这种危机折射在贾家,就是贾家经济彻底崩溃。
贾元春晋升贤德妃,贾家上下人人踊跃,面有得意之色,王熙凤调侃贾琏为“国舅爷”,正是贾家上下的心声:他们成了皇亲国戚,多大的荣耀,该有多大的好处啊?随后盖大观园迎接省亲,贾家的风头直追当年接架“圣祖仿舜巡”,贾家一共接了两次架,第一次是“圣祖”皇帝,第二次就是贵妃贾元春,但这两次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贾家第一次接驾“圣祖”皇帝,赵嬷嬷感叹:
暧哟哟,那可是千载稀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得淌海水似的!
贾家第一次接驾,银子淌海水一般花了出去,结果如何?贾家依然兴盛,赵嬷嬷少说也四五十岁,贾家第一次接驾到元春省亲前三四十年,贾家依然富贵,并没有因为接驾皇帝而影响了富贵,赵嬷嬷说了句真话,不过是拿着皇帝的钱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言外之意,皇帝报销,可让贾家追悔莫及的是,第二次迎接元春省亲,他们赔了。
元春省亲几乎可以肯定少说花了二百万两银子,盖大观园,布置陈列,迎驾省亲,这些花费应该和当年接驾差不多,不同的是这次更浪费,盖了一座大观园,原本按照贾家的想法,羊毛出在羊身上,皇帝应该对他们接驾有所表示,不说报销,皇帝给他们几个实权的官,也可以让他们很快捞回本,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并没有,皇帝什么也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