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什么风俗习惯
成都,这个被称为最“安逸”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为地处盆地天府的膏腴之地,深处祖国腹地,这里的人们最会过日子,享受生活。在近代中国这个纷扰的时代,天府之国的生活也同样安逸、闲适,但是在这些“安逸”的表面下也有实实在在的生活,也有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下面这些历史印记就是生动的反映:
《搬家“背子”》
旧社会成都搬家要请“背子”。何谓“背子”? 就是帮忙背家俱的人。人们要搬家了,就得先找“背子”来家里,看过每件家俱,如大立柜呀、连二柜呀、神龛柜等等。大的背,小零小碎、坛坛罐罐就挑,价钱讲好,他就用粗绳将重物每件捆好背在背上,手里拿着一根俗称“打杵子”的木棍,木棍上面钉个四方木板,累了、就坐在木板上歇气。就这样一趟趟地背,真有一股子愚公移山的劲头。尤其难能的是他们背上那座“山”一一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箱笼架柜组成的“家俱山”, 绑扎组合得那么好,远远看去,几乎不见人,只看见家俱在走路似的。有这功夫的人,今天怕已不多见了!
《卖火者》
旧成都冷天出现在街头的一种专为穷人服务的营生。穷人吃不饱,穿不暖,白天干体力劳动倒还不感到冷。到晚上活干完了,没有棉衣穿,冷得实在难熬。这时候,就有卖火者在街边摆开了生意。一口大铁锅,锅底盛着引燃的木炭或柴渣渣,其上盖着锯末子,旁边一盆热草灰。有买主提着烘笼来买火时,卖火者先舀上红木炭,然后再舀热草灰,将烘笼按得紧紧的,每瓢多少钱,她心中有数。这种买卖在成都人口中叫“撮火”。数九寒天,穷人们纷纷手提烘笼来撮火,生意很兴旺。由于取费低廉,穷人们提着热烘笼,热乎乎上床偎着它一觉睡到明天。
《寄宿舍》
旧时成都很闭塞,公寓很少而且全是有钱有势的人包了的,一般穷苦群众绝对住不起。于是,就有人别出心裁,开办寄宿舍来方便劳苦人民。寄宿舍很简单,只不过将房主自己的住房,腾出一二间,摆上几张小床,门口挂个纸灯笼,写上“张记”、“王记”寄宿舍,这样就有人来住宿了。当时成都的君平街、小南街、包家巷那一带就有不少这样的寄宿舍。这种寄宿舍既方便开店人,也方便来往旅客,特别是外地来成都读书而又不愿受住校约束的大中学生,他们一群一伙地成了寄宿舍的主要房客。
《牙牙饭》
牙牙饭是用一大铁锅煮的米饭,水少米多,水干后,放在灶上用微火闷着,然后再切成一牙一牙地卖,所以叫牙牙饭。这饭硬如铁粒,吃了很经饱,因此很多劳动人民去吃。为了适应这些顾客的口味和经济能力,牙牙饭的菜肴多是些价廉物美的大众化家常味,如各色泡菜、豆腐乳、豆花、豆芽、豆汤以及应时蔬菜等素菜,荤菜不多,不外猪杂、肥大块熬锅肉之类。
《帽儿头》
这是一种和牙牙饭类似的米饭,但这种饭的煮法不同,水掺得多,饭也粑得多,舀进碗时,卖饭者把饭添得松松的,只往上垒,堆得来像一顶帽子,故名“帽儿头”。这种饭能哄眼睛,买主很喜欢,看起来多,其实不经饿。但没有牙牙饭硬,最迎合一般粮户和中等公务人员之需。
《消痰化食糕》
旧成都少城一带地方,每晚有个弯腰驼背的老头子,手中提个篮子,篮内装着许多纸盒,盒里装有各种各样的药品。篮子上挂个蓝色的油壶子。老人边走边喊:“凉咳、火咳、伤盐咳、伤风咳,消痰化食糕!”每晚如此。小孩最喜欢他的消痰化食糕,觉得还好吃,甜蜜蜜的。据说这老头子是个满族人,只卖夜市,每晚卖到有明天的“帽儿头”钱就回家。
《财神》
旧时成都,每到农历的正月初一,不断就有“财神”临门。所谓“财神”者,即乞丐及无职业的人,装扮成财神模样,用五颜六色的纸做衣,头上戴个高帽,手里拿根纸糊的“金鞭”挨门挨户讨钱,嘴里还唱着:“财神,财神,送金送银。”“财神不开腔,年年买地方。”“财神开了腔,金银堆满缸。” “金 钱来银钱来,发财就从今年来。”之类的吉利话,让主人听了心里欢喜,马上给赏钱。
(欢迎关注一下!)
成都灯会
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赏灯习俗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一般在各种公园里举办,聚集了曲艺、杂技、各地风味小吃,非常热闹。
成都花会
每年一、二月,成都青羊宫都会举办花会。到那时花农会把培养已久的珍贵花卉搬出来搭棚售卖。
龙泉桃花会
每年的三月,是成都人民外出踏青的最好时节,这时候龙泉山上桃花如织,灿若云霞。桃花会期间,各种农家接待站相继开放,可以在花农家里喝茶赏景,娱乐休闲。
端午赛龙舟
成都的赛龙舟活动在成都新津县的南河举办,还有龙舟造型表演、彩船夜游等项目。
都江堰放水节
都江堰是成都平原的生命线,每年春耕前的的放水被当地居民视为神圣的节日。每年农历三月清明节都要举行隆重的放水大典,预祝当年农业的丰收。
望丛祠赛歌会
传说,每年农历五月十五的时候,望帝化身的杜鹃鸟都会飞回来,提醒农夫赶快春耕。为了纪念杜宇,每年农历五月十五的前后,都会举办赛歌会。
桂花会
每年中秋节前后,新都的桂花就开满了大街小巷。于是新都政府决定每年中秋前后举办桂花节。这时候人们可以游园赏桂,参观文物书画。
蚂蚁搬家:搬家行业老司机,懂搬家,懂生活,更懂你。
成都是一座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也很多。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年节活动都有自己的一套风俗习惯。我们就先来看看成都最重要的年节活动有什么风俗。
元宵赏灯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自古蜀时代就有,时间足足有一个月。成都现在的灯会就是在元宵节赏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灯会期间,有民间曲艺、杂技表演,还有各种地方风味小吃,热闹非凡。
烧火龙
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烧火龙的习俗“源于东汉,盛于南宋,流传于元朝”。作为一种正月里民众喜闻乐见的习俗,从童谣里面就可以看到。
“岁岁春节烧火龙、烟花遍地乐融融、一任火焰高百尺、龙腾人欢气势雄。”
“烧火龙”从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日晚是高潮,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烧火龙的活动中还穿插着彩龙表演、舞狮表演、放孔明灯等等。
成都花会
成都花会始于唐宋,地点在道观青羊宫。因为传说道教始祖老子的生日是农历的二月十五。所以唐代以来,成都人民就在青羊宫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花会期间,各种名贵花卉盆景等都会被运到青羊宫。
桃花节
每年三月赏桃花是成都的传统。现在桃花节基本上都是成都龙泉举办。
桃花节期间,还有水龙节、桃花会等各种活动。
牡丹会
成都在历史上曾与洛阳、曹州、毫县一起称为“四大牡丹生产基地”。
“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自唐宋以来,成都就有聚会赏牡丹的习俗,并把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日定为勘花节。
都江堰放水节
历史上,每年农历三月的清明节都江堰都要举行隆重的放水大典,以预祝当年农业丰收。当地群众也自发地组织到二王庙祭拜李冰父子,举办二王庙会,又称清明会。
新津龙舟会
成都赛龙舟的历史久远。直到本世纪60年代,成都的赛龙舟活动还在望江公园边的锦江河段进行。
望丛祠赛歌会
郫县曾是古蜀国都城,传说望帝传位后,归隐深山,化作杜鹃鸟,每年二月杜鹃花开时飞回成都平原上空日夜啼叫,催促农夫赶快春耕,直叫到口吐鲜血,染红了山上的杜鹃花,蜀人以为是望帝的魂回来了,这就是民间传说中“杜鹃啼血”的故事。
郫县城因而被称为“鹃城”。后人为纪念望帝,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日前后办起了鹃城赛歌会,赛歌会场地就选在望丛祠,参加赛歌会的歌手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以唱山歌为主,唱山歌在四川又叫“吼山歌”,大多是自编自唱,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武侯祠大庙会
每年大腊月二十八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武侯祠都会举办大庙会。庙会形式多样,届时有游喜神放、三国主题灯会等等各种活动。
成都,随着时代变迁在不断变化,人在变,城市在变,环境在变,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成都,为他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现在的成都,成都人都为中国的前几名而高兴,所以风俗习惯也在变化,适应着时代,适应着人群,适应着社会,但是老的风俗只有去古镇,乡坝头才可以寻觅了,成都这里只有从语言上去追寻,。。。。
成都作为一座民风淳朴,历史文化悠久,具有丰富与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民族习俗的城市,在这里你可以尽情领略到成都天府之国的美誉好感受成都独有魅力的风俗习惯。接下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成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成都灯会 (正月十五):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节赏灯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为期时间是一个月。在灯会期间,公园内会有民间曲艺、杂技表演,还有各种地方风味小吃,热闹非凡。
成都花会(农历二月) :成都花会开始于唐宋,地址位于成都西门外的青羊宫,同期,成都附近的国营、集体花圃及广大花农,都会将各自辛勤培育的名贵花卉、家栽盆花、盆景等运到青羊宫,搭棚撑帐,摆摊设点,进行展销。传说中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就是农历的二月十五,所以自唐代以来,民间在此日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再加上成都的二月正是天气晴和、春意宜人、百花盛开的季节,故又传说说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因此,每年二月又在这里举办花会。
当然还有像是黄龙溪火龙节(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成都国际桃花节 (公历3月中下旬),天彭牡丹会 (公历4月初至5月中旬),都江堰放水节 (清明节),新津龙舟会 (端午节),望丛祠赛歌会(农历五月十五前后),新都桂花会 (中秋节前后),石象湖郁金香节 (每年3月)等等都是非常值得前去一看的成都民俗。
成都结婚习俗当新人准备步入会场时,由司仪宣布灭灯并点上桌上纸船里的红色香烛,并等待新人的入场和仪式的开始 以下是一些成都结婚的习俗哦,JMS可以过来学习下!!
1、传袋:是以“传袋”谐音之“传代”,一是讨“传宗接代”的口彩,二是突出“新妇到门,弗令履地”之意。“传一袋,郎才女貌;传二袋,鸳鸯合好;传三袋,三星高照;传四袋,四喜如意……”。
2、撒谷豆及掀盖头:新人手牵红绣球(其意为驱邪避刹兼喜庆之意。)步入宴会厅的过程中,由伴郎、伴娘在前方丢撒盛有谷物、核桃、红枣、花生、钱币的托盘,随着新人走动,一边撒托盘里的东西,至到主台方为结束。登上舞台后,新娘跪坐舞台中央,由新郎拿起喜棒揭起盖头。
3、金盆洗手并祈福:由伴郎伴娘分别奉上两个洗手盆,洗净后用红色毛巾檫拭。礼毕后新人转身注视着来宾,手执纸灯与来宾共同祈福、许愿。(历时约三十秒)
4、交换信物:新郎、新娘互换结婚戒指,意为结定终身。
5、拜堂:许愿完毕后,由司仪主持,面对主席台一拜天地,面向宾客二拜来宾,转身向后三拜父母,最后新人面对夫妻对拜!以示二人已正式成为夫妻。
6、合酒:两杯以线相连,新人各执其一,相对饮酒。酒杯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虽两体犹一心,夫妻间互敬互爱、亲密无间。
7、花好月圆(切蛋糕):象征家庭团圆、和睦、吉祥、幸福之美好愿景。
8、结发:由伴娘剪下新娘的头发,伴郎剪下新郎的头发交于新娘,缠在一起放入荷包!此举意为“结发夫妻”。
9、抛绣球:以上仪式结束后,有意争抢绣球的来宾请站到舞台前方,由新娘背对来宾,抛出绣球,抢到绣球者将会幸运吉祥,宏运当头。 订婚礼俗记要 订婚又称“文定”,昔称“纳吉”及“纳徵”,订婚虽然不像结婚般繁复,但传统仍非常重视,男女双方均需准备若干礼品,其过程如下:
·新郎先在家行完家祭,而后与媒人同乘一车前往女方家迎娶。下了车,进了门,红包可跑不掉哦! (一)贡礼官:俗称“押箱先生”,专门负责送礼行聘事宜。贡礼官必须控制人数(凑成双数)、车辆(六辆或十二辆)、聘金(双数且用红纸包装妥当)、六件礼。 (二)家祭:出发前往女方家纳采之前,男方先行在家行祭祖仪式,这时将纳采所用之“盒仔饼”或大饼,上香祭告列祖列宋,将前往某处女方家下聘,请示列祖列宗保佑这段姻椽美满幸福。 (三)出发:行完家祭后,贡礼官负责将所有聘礼搬上车,新郎与媒人同乘一事,前往女家。 (四)红包:出发前贡礼宫除了打理人数、车数、聘礼外,也得提醒新郎多准备红包。如:前来开新郎车门的舅爹、“压桌”、六名随去的亲人都需备有新娘见面礼、捧洗脸水的女方新友、媒婆礼。
· 订下终身后如何下聘 “吃米香,嫁好婿”,六礼中要有米香饼。 ·为什么要准备四色糖呢? 是象征新人甜甜蜜蜜,白头到老的意思。 聘礼不仅代表男方报答女方家长的心意,感谢女方家含辛茹苦抚养即将过门的新嫁娘,同时也代表了男方的面子。所以大多数都愿意添置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而且每件聘礼也都包含了讨吉利、增圆满的象征意义。 聘礼通常分简单的六件礼或讲究的十二件礼,聘礼的多寡依照个人的预算安排,同时不妨托媒人向女方家长请教,询问女方意见,做个两全其美的排场。 ·男婚女嫁正式登场 霹哩叭啦!鞭炮声响起,男方迎娶的人到啦!当天要进行祭祖、奉茶,直到戴上牵手到白头的戒指后才算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