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空间站,这意味着中国“空间站”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们再也不用依靠或者说寻求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国际空间站的能够发展出来的,中国空间站也能做出成就,如果站在科学的角度来讲,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其实我们一起来进行科学研究,是一个非常好的,毕竟只有合作发展,进步才可能更快。
中国有了自己的空间站,这意味着中国技术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历程,同时意味着中国也能够在自己的空间站,可能获得一些重大的研究成果,我们也公开说明了,要进行空间技术的发展,空间材料的研究等等,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都可以独立的研究出成果,就如建设空间站一样,只要中国要做的,还是可以做出来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中国发展空间站虽然不容易,但是在美国技术封锁的时间之中,我们并没有“示弱”,而是发展更强的技术,从探月工程,再到火星探索,再到空间站,我们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了,反而看到了我们重大的成就,所以不用担心国外怎么样,我们自己努力就行。
中国空间站开放:17个国家入驻中国空间站
虽然中国空间站预计是在2022年前后完成整体的建设,但是入驻中国空间站的“热潮”一直没有停止过,并且是越来越强,在第一批申请加入中国空间站的国家之中,总计是有27个国家提出入驻中国空间站。
但是这27个国家,我国最终同意了17个国家入驻空间站(这里面包含了中国),除此之外还有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挪威、法国、西班牙、荷兰、印度、俄罗斯、比利时、肯尼亚、日本、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秘鲁。
然而世界大国之中,被拒绝,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是美国了,美国被拒绝了,原因也是非常的简单,那就是没达到我们要求的标准,所以被拒绝了,这也说明了美国不合格,在第一批次之后,后面我国还会公布更多的国家申请项目,也可能还有更多国家加入中国空间站,所以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美国被拒绝了,未来依然可能加入中国空间站,只要达到设计要求就行,不然就算是申请了也会被拒绝,所以中国空间站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明,那就是“中国自己掌控”,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7月,我们也看到了中国空间站的一个重大突破,上面我们也提到了,那就是实施了宇航员舱外的行走,这为我国未来的空间站发展又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世界不少国家看到,都来祝贺中国了。
这次的舱外活动,也是我国宇航员继神舟七号飞行乘组顺利完成出舱任务后,时隔13年的时间,再次活动,宇航员出舱要做什么?我们简单的说明下就行——将机械臂安装上臂支架,包括脚限位器、工具台等,还要安装宇航员的“扶手”,进行机械臂的简单操作,测试安全风险问题等等。
所以这些操作也算是一次机械臂的性能调整,同时在未来宇航员再次出舱活动的时候,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是非常不错的,我们也期待这次中国两名宇航员出舱之后,再次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消息,我们拭目以待吧。
神舟飞天,遨游宇宙,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秉着利用太空,为人类共谋址的原则,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航天 ,世间的骄傲,中国从无到有,实现弯道超车,中国航天事业也让世界刮目相看,让西方国家眼红。
中国建成了自己的空间站,科研人员经过不懈地努力,突破西方国家的封锁,终于建成了属于中国独立自主的空间站,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更上一层楼,中国空间站对中国国防,科研更上一个台阶。
国际空间站在轨己经超过了二十年,因设备严重老化,专家预计国际空间站撑不过2024年,届时,中国的天空站将是天空的一颗耀明星。
祝;中国空间站发射成功,越来越强大。
2021年6月17日,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带领3名宇航员将进驻离地400公里的100平米“豪宅”,相比于北上广的房价,这套“豪宅”造价将超过600亿元,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相较于国际空间站,我国空间站规模只有其1/4,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未来我们的空间站,像国际空间站一样,也会部署巡天望远镜、微重力实验室等。
很多人好奇,既然和国际空间站相似,为何还要再建造一个呢?
空间站的由来
要回答为何还要再建一个空间站的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空间站建造的历史,历史上一共出现过3类空间站项目,除了我们的“天宫号空间站”,一个是苏联的“礼炮号系列”,这是用飞船改造的空间站,一共服役了30年的时间。
第三个是美国的“天空实验室”,这个空间站一共有16个国家共同参与,从2006年开始运行,已经服役了15年,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退役。
在美苏冷战时期,美苏之间展开了“太空竞赛”,在阿波罗11、12、14、15、16、17成功登月之后,其实美国还建造了阿波罗18、19、20,本来也是用于登月的,但是后面的登月计划取消后,这项经费就直接用于“天空实验室”,因为是改造而来,所以美国的“天空实验室”当时不具备补给功能,一共接待了3批9个宇航员。
在美苏争霸时期,由于苏联经济实力不济,在登月上总被美国刷存在感,所以之后苏联把重点工作调整到向金星、火星发射探测器上,可是连续发射10个探测器,要么没有进入预定轨道,要么直接坠毁,成了放烟花。
之后苏联又把主要精力主要聚焦在空间站上,相较于登月,空间站项目对于技术要求没有那么高,可谓另辟蹊径刷一波存在感,1971年,由当时“联盟号”飞船载着宇航员前往苏联“礼炮1号”太空站,结果遭遇非常尴尬的一幕,在“礼炮1号”门口一通操作6个小时,硬是没有打开“礼炮1号”舱门,最后只能无功而返。
为此美国还拍了部电影,认为宇航员忘拿钥匙,导致空跑了一趟,当然这只是个笑话,接受了上一次的教训,苏联第二次成功登上了“礼炮1号”,并且实现了电视直播,这一次直播效果拉满,不但长了苏联人的脸,同时也把美国人吓得不轻。
可是在22天后,这3名直播的宇航员在返航过程中,压力阀突然被震开,舱内气压迅速为零,3名宇航员顿时血液沸腾而死,惨烈场面不亚于《生化危机》,所以后来的宇航员,除非在空间站内,一律要求穿上宇航服。
所以我们看,无论是最初的空间站“礼炮系列”,还是“天空实验室”,其实都有很强的政治目的,礼炮3号”甚至还装上了一门火炮,虽然火炮不好使,甚至在实验的时候还炸膛,但是有强大的威慑力,还是把美国人吓得够呛,本以为“星球大战”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苏联人居然当真了。
话说回来,这门大炮非常不好使,不像在陆地上,你可以依靠地面做支撑,可是在太空当中,你每打完一炮,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把空间站调整到预定轨道上,否则这个空间站就要脱离轨道,进入大气层坠毁了。
在军事上屡屡受挫,苏联之后在空间站上加装了太阳望远镜、红外线/紫外线光谱仪、X射线望远镜、宇宙射线探测器等设备,主要研究胚胎在宇宙射线影响下发育情况,以及如何对抗长期失重情况下对身体影响等。
为什么会有国际空间站?
人们总说“科学是没有国界”,可是现在的“技术封锁”会告诉你,一切都是为了政治服务的,包括科学,国际空间站看似科学界的“乌托邦”,全世界的科学家,不分国籍,都可以在外太空从事研究,可是真实的科学需要我们自主独立。
我们从国际空间站的投入占比就可以看出这个“国际”有多假,在这10年1551亿美元的投入中,美国投入1311亿美元,俄罗斯投入120亿美元,欧洲投入50亿美元,加拿大投入20美元,日本投入50亿美元。
在这一群“小弟”当中,俄罗斯是如何混进来的呢?
空间站项目不是放烟花,拿现在国际空间站为例,动辄每年40亿的维护费用,都让美国吃不消,更不用说上几百亿美元的运载费用,这也是NASA扶植马斯克SpaceX的主要原因,洛克希德·马丁、波音每次发射,都让NASA肝疼。
上个世纪70年代,苏联和周边国家发生冲突,特别是“帝国坟场”阿富汗,让苏联军费激增,而此时的美国也好不到哪儿去,国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