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沈观南结局
沈观南最后的结局是死了
沈观南结束了他的一生,他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是静静地躺在家里,把自己的一生深深而安静地葬送了。
他的生活不光是辉煌,更有挣扎。一段使他执着的感情,一个曾经令他痛苦的成长历程,以及一个暖暖的家庭,沈观南用自己的一生,选择彼此同行,也选择远行。他最后终于安葬,他感谢这一切,因为这一切构成了他的一生
你们一般都是怎样安慰人的
一个人在经历了一些丧失之后,进入到哀伤的状态,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因此如果对方在哭,你不必要过于慌张或者焦虑。同时,你也无需问他为什么哭,因为他的眼泪本身已经在替他表达了。
甚至或许我们都不需要知道他为什么哀伤,我们只要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哀伤,就已经是一种接纳和陪伴了。
当一个人陷入哀伤难过的情绪中时,他是很难保持冷静和理智思考的,所以他可能会说出一些在你看来是不理智的、甚至是愚蠢的话,比如“我真想辞职一走了之”,或者“我要去砍死这个渣男”。
在这个时候,在我们最好尽量避免两种反应:
第一,轻易下结论评判对方。
比如他说“我真想辞职一走了之”,然后你说“你怎么可以这么不负责任呢?”。当你下结论去评判对方的时候,你是在用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去要求他,你们之间的链接就断掉了,你就变成了他的对立面的人。
第二,意图改变或说服对方。
比如他说“同事太阴险了,又摆了我一道,我真想辞职一走了之”,然后你说“这个时候辞职是不明智的,你应该把情况告诉上司让他知道这个事情”。
说实话,其实对方肯定比你了解公司内部的事情,你能想到的方法他也能想到,所以他向你倾诉的这一刻,他需要的并不是你的建议或者解决方案,而是你的共情。
因此,我们不必过分纠结他的观点,或者为他出谋划策。作为他亲近的人,此刻你的职责不是帮他思考或解决问题,而是照顾好他的情绪,让他自己恢复思考的能力。这是他自己的事情,我们要尊重他的边界。
如果你真的想要说些话安慰对方,你可以尝试这样说:
“你并不需要马上开心起来,你可以待在难过里面,跟这种情绪处一会,我会陪着你。”
当你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说:
“我现在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我还是很感激你告诉我这件事情。”
最后我们要接受一个事实:一个悲伤的人不可能因为一句话就马上开心起来。
更多的时候,能让对方感觉好受一点的,是你们心与心之间的链接,也就是共情。
——by 胡慎之
作者介绍 :胡慎之,知名亲子关系专家,向日葵心理创始人,向日葵爸爸。《胡慎之:幸福家庭必修课》在喜马拉雅热销中。新书《陪孩子度过生命第一个三年》、《父母的教养,孩子的成长》京东当当热销中。
谢谢邀请。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你因失恋而悲痛,朋友却说了句:“难过啥,这又不是第一次,之前不都挺过来了吗?”
是不是瞬间没有了交流的欲望,甚至自我怀疑,我是不是有问题?我不值得被爱吗?内心挣扎的我们,安慰显得绵软无力,甚至加剧了痛苦。
错误的安慰方式只会加剧伤害,生活中,我们要避免这四种安慰方式。
一、说教式安慰
“我给你说”、“你应该”、“你需要”。
这类说教式安慰崇尚解决问题,其风格和过程很程度忽略了个体的情感情绪。事实上,个体倾述时,除传达内容信息外,更有情绪情感表达的需要。
那些处于低谷的人,最反感心灵鸡汤般的说教,他们觉得这些话语与现实脱节。毕竟,道理人人都懂,可那颗受伤的心却无处安放。
二、否定式安慰
在你悲伤时,听到“不用担心”、“你想多了”时,是否有种被漠视的感觉。
当双方并不在同一层面时,“你不要这么想”,“想开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样的安慰时一再否认个体的感受,甚至传达着“是你自己不行”的暗示。贬低个体遭遇,阻碍个体情绪释放,更无法体会对方内心世界。
三、共鸣式安慰
我们经常会听到“我完全懂你、我比你更惨”这类安慰语言。
当个体情绪还未得到宣泄时,在不合理的时机和情境分享自身经历和心得,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同理心。
如同带着优越感的戏谑,只会加剧个体沮丧和挫败感(生活中,有人惯常以强者的心态对待社会现象,对待他人遭遇,否认对方情绪合理性)。
同时,过早使用“我完全懂你,我也有过相似的遭遇”,“我特别同情你”这样的安慰大多仅能表明倾听者的态度,并不能对倾诉者起到安慰作用。
悲伤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我们不是Ta,不能体会Ta的痛处。只有同样经历的人,才有资格说:我懂你。
四、逃避式安慰
你一定听过“别想了”、“忘记这一切”这类的安慰词。现实中,总有人让你不要想太多,要向前看。言外之意,你要忘掉才对。
事实上,这种逃避式的方式使得问题悬而未决。好比,把垃圾扫到地毯底下,表面看似干净整洁,但它只是被藏在地毯下面,随着隐患生根发芽,地毯最终腐蚀烂掉,受伤的人会蒙受更大的损失。因此,面对失恋、丧亲等创伤性事件,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安慰方式并不可取。
什么是正确的安慰方式?
一、与Ta的人在一起(primary)
二、与Ta的悲伤在一起 (senior)
三、与Ta的困境在一起(top-level)
初级的安慰方式首先需要关注并安抚个体的情绪。个体诉说过程是一种情绪宣泄,认真的倾听则是一种极好的安慰方式。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不加评判地接受他人情绪,认可情绪合理性,简单的“嗯”是最好的回应。更多时候,只需告诉Ta,我会陪在你身边,我们在一起。
我遇到过一个朋友,至亲离世让她痛不欲生,后来,她找到我,默默坐在我身边,我俩一言不发,我只是递纸巾给她,直到她离开。
后来,她告诉我能感受到温暖的力量。类似的,戴安娜王妃安慰高度残疾的女孩时,也是一言不发,只是温柔的抱着女孩,选择平静的与她在一起,这种安慰方式胜过了千言万语。
高级的安慰方式则是改善个体对创伤体验的认知。让Ta学会与痛楚平静相处,自我调节,缓解压力达到心理平衡。人们遭遇的创伤经历如同地震过后的书房,满屋狼藉,书籍散乱一地。
Ta要做的是把这一地的凌乱重新归置整齐。换言之,将这些痛苦彻底地释怀,才会真正解除未完成情结,获得内心平衡,达到治愈的目标。
顶级安慰模式是助人自助,个体一些弥漫长期性的痛苦,本质是欲望得不到满足以及早期的负性经历。倾诉的过程中也会因为一些原因掩藏本质。
早年一部名为《爱德华大夫》的心理学精神分析电影中,个体的未完成情结,使他一看到横条性的东西就感觉紧张,这种心结是无法靠安慰来加以摆脱的,惟有解析,释怀,最终获得解脱。
若我们不将个体悲哀的潜在动机搞清楚,就难以对症下药。真正的安慰是让个体获得了生活上与心灵上的双重平静,甩掉心理包袱,轻松前行。
题外话
若关系亲密且理想远大,那就握着对方的手,拍着对方背,拥抱ta,温暖ta,说一句 “我希望可以理解你的感受”。
无论是去看大海,日月星辰,还是去高山仰止,俯瞰万丈悬崖,我都会和你在一起。这一路,即便起伏跌宕,你就在Ta 身旁。
一双永不厌倦的双手,在Ta负重坠落的时候拖起,不说,不扰,岁月静好。这一路,即便狂风暴雨,你就在Ta 身旁,用始终如一的力度,为Ta执一柄,倦了也不肯收起的伞,风里、雨里、一切都在你心里。如此,再拙劣的安慰,Ta也会心存感激。
- The End -
作者 | 柠檬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话多心不密,交往还可以。试给天上星星,挡住一丝甜蜜。伤敷衍着深定,茫然的世上走心情。谁是注意的秘密,只是亲信而已。高人注新楼,矮个走不熟,望给朋友守,留住一挽又。亲瘦亲瘦空休,独人有没有,有!
这是我以前写的一篇文章,已经发在知乎上了,再贴一回,呵呵怎样安慰别人才能达到好的效果?金庸江湖的男侠女侠们告诉我们一个原则,就是“同理心”,同理心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源自身体上模仿他人痛苦,从而引发相同痛苦感受的能力。在安慰别人时,同理心强的人能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立场,精准体会对方的情绪和想法、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就像一首老歌所唱“ 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强大的同理心赋予安慰者神奇的魔力,三言两语就可以“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而同理心弱的人呢,堪称“爱无能”,明明想擦干失意者脸上的泪水,一伸手却挠出五道血印子,明明想给弥留之人做人工呼吸实施抢救,却因嘴里的韭菜味儿太浓直接把人熏死。
依照同理心的强弱,可以把金庸江湖中的安慰分为四个等级,下面从坏到好一一道来。
一、A-1级同理心:很少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事情很少考虑到他人的感受;沟通时讲客套话,无法引起对方的共鸣,对方也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不愿意倾听;安排事务几乎不考虑别人的需要。
A-1级同理心的代表者是一对帅哥组合,乃是“松风朗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的张无忌,和他的老爹——翩翩浊世佳公子银钩铁划张翠山,热烈欢迎这一对因为安慰人而差点挨打的爷儿俩莅临我们的大会现场!
首先由金庸先生沉痛宣读其血泪史:原文:蛛儿又叹了口气,说道:“真想不到,原来你生得这么好看。”
张无忌知她是为自身的丑陋难过,便道:“我也没甚么好看。再说,天地间极美的物事之中,往往含有极丑。孔雀羽毛华美,其胆却是剧毒,仙鹤丹顶殷红,何等好看,哪知却是最厉害的毒药。诸凡蛇豸昆虫,也都是越美的越具毒性。你那两只毒蜘蛛可不是美丽得很么?一个人相貌俊美有甚么好,要心地善良那才好啊。”
蛛儿冷笑道:“心地良善有甚么好,你倒说说看。”张无忌一时倒答不上来,怔了一怔才道:“心地良善,便不会去害人。”
蛛儿道:“不去害人又有甚么好?”
张无忌道:“你不去害人,自己心里就平安喜乐,处之泰然。”
蛛儿道:“我不害人便不痛快,要害得旁人惨不可言,自己心里才会平安喜乐,才会处之泰然。”
张无忌摇头道:“你强辞夺理。”
被安慰者蛛儿原本是位绝美的姑娘,因炼邪功“千蛛万毒手”而使脸庞日益浮肿狰狞,而安慰者张无忌原本一脸污泥状若小丑,后被雨水一冲,却原来是一枚目若朗星的美男子。大家原本都是丑八怪,现在你张无忌壳落白出颜值飙升宛若新生,而我蛛儿依旧丑若无盐状似嫫母,上天啊你导的这到底是哪一出,故意让我蛛儿难堪的吗?唉,一声叹息,活着真是了无生趣!
张无忌心地良善,自然是要悉心劝慰的,可是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仅没有把蛛儿安慰好,还差点打起来,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首先,强烈刺激而不是同情抚慰。他公然把自己比作“天地间极美的物事”而自居不疑,颜值与孔雀仙鹤之流基本持平!言下之意虽然没有直接挑明蛛儿就是“天地间极丑的物事”,但自知丑陋的蛛儿听起来该是何等的别扭啊——无忌哥哥,你是来安慰我的还是来刺激我的?
其次,自说自话而不是真诚理解。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地说自己“相貌俊美有甚至好”,接着鼓吹什么“心地良善那才好”,张无忌啊张无忌,对于雌性动物而言,前三名关注对象永远都是颜值、颜值和颜值,“颜值才是硬道理”这一点常识你是真不懂啊还是故意打官腔?居然字正腔圆地说起了“心灵美”这种官话套话,这种话骗小学生都嫌吃力,怎么可能引起蛛儿这种成熟女人的共鸣,所以安慰的结果就是,蛛儿不仅没有高兴起来,反而“冷笑”,像炸了毛一样讽刺质问,最后居然被气得说起了狠话:“我不害人便不痛快,要害得旁人惨不可言,自己心里才会平安喜乐,才会处之泰然。”本来只是哀伤的马蹄莲,你一安慰,人家变成了愤怒的母狮子,你看你!
再次,争吵辩论而不是迁就顺应。张无忌到最后都不明白真正的问题所在,蛛儿的叹息与哀愁,蛛儿的冷笑与发狠,都只是痛惜于自己的容貌,而不是其它那些上纲上线的东西,张无忌一味地从自己的人生观出发,又是辩论又是争吵,人家一个小女孩,为自己的外貌自伤自怜,你扯什么善恶之辨,搞什么心灵鸡汤呀,最后居然对这个需要搂腰拍背温柔安慰的弱女子大摇其头,说人家“强辞夺理”,敢情你气急败坏地安慰一番,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个女人不仅长得丑,还根本不讲理!那就是“丑”八“怪”喽?你是去安慰人家,还是去侮辱人家啊?
总结:强烈刺激而不是同情抚慰、自说自话而不是真诚理解、争吵辩论而不是迁就顺应,这就是没有同理心!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张无忌之所以没有同理心,在安慰人时差点被打,是有遗传学上的原因滴,他老爸,也是这样式儿的!
下面再有请金庸先生宣读张公翠山的血泪史:原文:过了良久良久,张翠山低下头来,只见殷素素眼中泪光莹然,脸有凄苦之色,讶道:“你想起了甚么?”殷素素低声道:“在人间,在海底,我或许能和你在一起。但将来我二人死了,你会上天,我……我……却要入地狱。”
殷素素、张翠山、谢逊三人因缘际会同乘一船,漂向那传闻如幽冥的北极,一路之上,“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中世纪的人类在狂风巨浪面前实在是太过脆弱,随时可能“明月不归沉碧海”,此情此景下,殷素素“眼中泪光莹然,脸有凄苦之色”,她为什么这么不开心呢?她是怕死吗?作为一名心狠手辣的妖女,殷素素刀头舔血杀人无数,早已悍不畏死。那她是怕什么呢?“恐惧就像一条龙,守护着我们心中的珍宝”,殷素素心中的珍宝就是爱情,与张翠山陷入爱河抵死缠绵,但自己是邪魔外道,而人家是正派名门,门不当来户不对,殷素素一边拥抱一边嘀咕:他是真爱我呢,还是绝境之下的将就应付?所以说到底,张翠山的爱才是殷素素真正疑惧之事!
我们来看看张五侠是怎么安慰的。他首先劈头盖脸就是一句斥责“胡说八道”,明显不懂女人的心理,缺乏同理心的典型表现呀。
殷素素继续试探:“我知道的,我这一生做的恶事太多,胡乱杀的人不计其数。”意思就是张五侠你看清楚喽,我可是一个杀人如麻妖女哦,你张五侠到底爱我有几分?
张无忌如果诚心安慰,有两种策略可以选择,上策是啥也别说,抱着她就开始啃。因为“能接吻就不要说话,时间就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女人嘛,拥抱和接吻才是最好的安慰!
中策是指着月亮开始唱歌:“我的情也真,我的爱也深,月亮代表我的心”,作为情歌中的“国歌”,《月亮代表我的心》还是很有杀伤力的!
以上两策都可以,可惜张翠山由于缺乏同理心,一个都没有选,他选的是下策,就是上了一堂《思想政治课》:“以后你改过向善,多积功德,常言道: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结果就是张翠山得吧得吧说教一番后,殷素素并没有“洗心革面痛改前非”,而是“默然”,估计当时姑娘心里是这样嘀咕的:眼前这位,莫非是上天给我安排的政治课家教老师?罢罢罢,你假仁假义地给我上思想政治课,我却要掏心掏肺地给你唱一曲《山坡羊》,给你示范一下性情中人是如何看待爱情的:“他与咱,咱与他,两下里多牵挂。冤家,怎能够成就了姻缘,就死在阎王殿前,由他把那杵来舂,锯来解,把磨来挨,放在油锅里去炸。唉呀由他!只见那活人受罪,哪曾见过死鬼带枷?唉呀由他!火烧眉毛,且顾眼下。火烧眉毛,且顾眼下。”
女人是男人的一所学校,这曲《山坡羊》就是殷素素给张翠山私人定制的恋爱教科书,如果刚才张翠山在安慰殷素素时说的话也如此滚烫,而不是那种假模道式的说教,殷素素听后还会“默然”吗?张翠山毕竟还不算太笨,被殷素素手把手这么一教,马上懂了人家的心思,依据教科书上的原理做了回答:“倘若你没好下场,我也跟你一起没好下场。”
这样的安慰效果怎样?书中写道:殷素素惊喜交集,只叫得一声:“五哥!”再也说不下去了。没有同理心时,苦口婆心地安慰人家,人家只是“默然”,被强行灌输了同理心后再去安慰,人家马上惊喜交集,同理心的重要性,你明白了吗?当然,张翠山一语成谶,夫妇二人后来果然一起“没好下场”,双双毙命于武当山。《菜根谭》云:世间无才子佳人则已,有则必当爱慕怜惜。唉,可惜了!
二、A-0级同理心:能够部分地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事情会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与人沟通比较真诚,愿意将自己的一部分想法表露出来。
A-0级同理心的代表是萧峰。萧峰其人,专为大场面而生,当仁不让的领袖之王,武功不用说了,那自然是“专打天下硬汉”,只说那幅无与伦比的口才,无论是在杏子林处理叛乱,还是在聚贤庄驳难群雄,萧大王都是应答如流才辩无双,这些大场面萧峰向来轻松驾驭,因为在大场面上他生来具备百分之百的同理心,可是小场面上萧峰却像个笨小孩,因为他对小场面只具备百分之五十的同理心。
请看《天龙八部》原文:虚竹又说起已将丁春秋交给了少林寺戒律院看管,每年端午和重阳两节,少林寺僧给他服食灵鹫宫的药丸,以解他生死符时发生时的苦楚,他生死悬于人手,料来不敢为非作歹。萧峰拊掌大笑,说道:“二弟,你为武林中除去一个大害。这丁春秋在佛法陶治之下,将来能逐步化去他的戾气,亦未可知。”虚竹愀然不乐,说道:“我想在少林寺出家,师祖、师父他们却赶了我出来。这丁春秋伤天害理,作恶多端,却能在少林寺清修,怎地我和他二人苦乐的业报如此不同?”
变态老贼丁春秋被捆绑到少林寺戒律院看管,萧峰“拊掌大笑”,认为从功德上讲,这是有利于武林同道的大好事,而虚竹则“愀然不乐”,并不认为自己制服丁春秋是一件多么值得一提的功劳,反而“斤斤计较”于自己和丁春秋的业报不公平,自己实打实的一个老实头儿,被少林寺赶出来,而丁春秋分明是一个老流氓,却被少林寺接了进去,多让人想不通!这这分明是儒家和佛家两种世界观的冲突!儒家讲究精进利生,注重功利业绩,所以萧峰认为二弟立下的这个世俗功劳很了不起,而佛家讲究圣净无生,提倡六大皆空,认为世界万物皆为幻相,所谓功绩更是过眼云眼,只有因果报应才是真实,所以虚竹不看重收服丁春秋的功劳,而只关注能不能继续留在少林寺这个“业报”。一个儒家世界观的人,如何去安慰一个佛家世界观的人呢?这就需要同理心!否则,就是鸡同鸭讲。
那萧峰在安慰虚竹的时候,有没有用到同理心呢?上面说了,他在小场面上,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同理心,所以萧峰刚开始安慰的时候,是没有同理心的:萧峰微微一笑,说道:“二弟,你羡慕丁老怪,丁老怪可更加千倍万倍的羡慕你了。你身为灵鹫宫主人,统率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威震天下,有何不美?”虚竹摇头道:“灵鹫宫人都是女人,我一个小和尚,处身其间,实在大大的不便。”萧峰哈哈大笑,说道:“你难道还是小和尚么?”儒家倡导“礼治”,而“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序。萧峰站在儒家“异”的立场上劝导佛家的虚竹:你现在有权有势有名,既贵且尊又长,还有啥不开心的呢?这一来自不同世界观的安慰根本没说到虚竹心里去,虚竹“摇头”否认他的安慰效果,说自己是一个小和尚,出家人根本不鸟这些世俗的功名。萧峰觉得好玩,哈哈大笑,其实他根本不理解虚竹。有些人,无论在现实中多么位高权重,内心深处始终认为自己是个出家人,所谓“在家出家”者也,虚竹就是这样一个人,即使现实中已经被少林寺开除,即使破了很多的戒律,甚至即使以后娶妻生子,他心中依然住着一个小和尚,始终合掌,礼敬佛陀。没有同理心的萧大王不懂这一点,在一边“哈哈大笑”,这边厢被安慰者虚竹却哭了起来:虚竹想起父亲母亲在一天之中相认,却又双双而死,更是悲伤,忍不住便滴下泪来。首先注意“更是悲伤”四字,说明原来就悲伤,并且根本没有被萧峰安慰好,现在加上父母一日之内双双惨死,被逐师门与失怙失恃这双重悲伤,急需安慰!
萧峰终于拿出他那百分之五十的同理心,以自己的经历安慰起来:“二弟,世上不如意事,在所多有。当年我被逐出丐帮,普天下英雄豪杰,人人欲杀我而后快,我心中自是十分难过,但过一些时日,慢慢也就好了。”当年萧峰在杏子林中发现自己居然是平生痛恨的契丹人,被逐出丐帮,萧峰拿这一段惨痛无比的人生经历安慰同样被逐出本派的虚竹,确实既发自肺腑,又甚为贴切,这百分之五十的同理心,让萧峰触摸到了虚竹百分之五十的痛苦。所以虚竹才忽道(“忽道”的意思就是沉默了一会,之所以沉默,原因就在于毕竟只是被安慰了百分之五十):“不错,不错。如来当年在王舍城灵鹫山说法,灵鹫两字,原与佛法有缘。总有一日,我要将灵鹫宫改作了灵鹫寺,教那些婆婆、嫂子、姑娘们都做尼姑。”
要想评价萧峰的安慰效果,可以对比《笑傲江湖》中的方生大师,令狐冲被逐出师门后“登觉天旋地转,咕咚一声,摔倒在地”醒来后又“忍不住放声大哭”,对此少林寺方生大师也“想不出甚么言语来安慰令狐冲”,只是见“令狐冲泪流满脸”,才叹道:“少侠,你与黑木崖上的人交往,原是不该。”人家一个大男人都哭成泪人儿人,他方生大师不去好言安慰,反而还一味指责,不是说坚决不能道德说教,而是应该有个次序,你总不能人家还哭爹叫娘的时候,就急吼吼地道德指责吧?怪不得后面方证大师要劝令狐冲加入少林寺时,被令狐冲一口拒绝,大师你没有安慰好人家呀!相比而言,萧峰安慰虚竹时,就不是指责他连续破戒,而是坦陈自己的往年经历,现身说法地真诚安慰,效果就好得多了。这被逐师门一事,算是被萧峰安慰得差不多了,但父母双死一事,却被置之不论了。
其实这才是人生中最大的痛苦,一个人年纪再大,失去了父母,就成了彻底的孤儿。你能想象一个八九十岁的老爷爷死了父母时,会悲伤地说自己成了孤儿吗?“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球,逝去的亲友就是身边的暗物质。我愿能再见你,我知我再见不到你。但你的引力仍在。我感激我们的光锥曾彼此重叠,而你永远改变了我的星轨。纵使再不能相见,你仍是我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离析的原因,是我宇宙之网的永恒组成。”
其实以萧峰的人生经历而论,虚竹这天伦之痛本来可以安慰得很好,因为他们都是在父母亲情上大有缺撼之人,可谓同病相怜,可惜萧峰同理心有限,于此节却是不再虑及了,只是仰天大笑,以一句玩笑作结:“和尚寺中住的都是尼姑,那确是天下奇闻。”举座皆欢,一人向隅而泣,如何安慰这“一人”?对于在场面只具备百分之五十同理心的大英雄萧峰来讲并不容易,因此对虚竹的安慰只取得了百分之五十的效果,同样,对于小女子阿朱的安慰也只取得了百分之五十的效果。阿朱被打成重伤,担心自己伤重难治睡不着,这样求萧峰安慰:“我小时候睡不着,我妈便在我床边儿唱歌给我听。只要唱得三支歌,我便睡熟啦。”人家小姑娘明明是想让他唱首歌安慰自己,憨直大汉萧峰因为对女人没有同理心,居然回了一句笑死人的话:“这会儿去找你妈妈,可不容易。”
这分明是一个相声段子嘛:男女二人月下约会,女孩想让男孩搂自己腰,低头羞涩说道:“听说女人的腰围等于男人的臂长,也不知对不对?”男孩闻言,掉头就走,女孩问他干嘛去,他说:“回家找尺子量量我的臂长”。我严重怀疑,相声里这个“男孩”就是少年的萧峰,于男女之情完全没有同理心啊!对于这样一个憨瓜,阿朱只好“叹了口气”,直接要求了:“我爹爹、妈妈不知在哪里,也不知是不是还活在世上。乔大爷,你唱几支歌儿给我听罢。”一个有同理心的男人,一定会先说一句:“i am sorry to hear that!”然后硬着头皮也唱了,哪怕跑调破嗓呢,人家又不是让你跳脱衣舞,可萧峰呢,先是说:“唱歌我当真不会。”又说:“就是记得,我也唱不来。”后又狡辩:“我不是不肯唱,实在是不会。”“不会”“唱不来”“实在是不会”,看到萧峰这么反复无常磨磨叽叽,阿朱就改让他讲故事,萧峰居然把自己小时候杀人放火的劣迹大讲特讲了一番,把重伤在身不敢受惊吓的阿朱吓得花容失色,唉,说他在小场面上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同理心,不是没有道理吧?
三、A+1级同理心: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想对方之所想,急对方之所急;能够使人不知不觉地将内心的想法,感受说出来;能够让人觉得被理解,被包容;能够用心倾听;在安排事务时,尽量照顾到对方的需要,并愿意做出调整。就安慰效果而论,如果说A-1级同理心打0分,A-0级同理心打50分的话,那么A+1级同理心至少能打90分,无论什么款式的失意者遇到A+1级同理心的安慰者,基本上都能被安慰得眉开眼笑。这样的安慰者是什么样的人呢?他比杨过多了几分随意,比韦小宝多了几分气派,比乔峰多了几分潇洒,不错,他就是令狐冲!
原文: (任盈盈)对镜一照,只见左颊上划了一道血痕,虽然极细,伤愈之后,只怕仍要留下些微痕迹,不由得郁郁不乐。一个大美女破了相,该怎么安慰呢?
如果是张无忌,他肯定会这么说:“天地间极美的姑娘,其实往往极丑。你看那苏妲己何等好看,哪知却是魅主惑国的狐狸精。诸凡四大美女,也都是越美的越会害人。一个人相貌俊美有甚么好,要心地善良那才好啊。你虽然容貌毁了一些,但只要心地好,还是咱们武林十大好姑娘之一啊!”——零同理心!
如果是张翠山,他肯定会这么说:“以后你改过向善,多积功德,常言道:相由心生,你的长相就是你内心的外化,只要你心灵慢慢变美,这道血痕早晚会愈合的”。——零同理心…
如果是萧峰,他肯定会这么说:“哈哈哈,小小一道血痕算什么,咱们江湖儿女不在乎这个!你看我额头上、下巴上、耳朵上这些碗大的疤,我什么时候皱过眉?咦,说着说着你怎么哭了?莫哭莫哭,当年我被逐出丐帮之时,也是像你现在一样痛苦,可是后来时间长了,慢慢也就好了,你这一道血痕也会慢慢好起来的!”——百分之五十的同理心!
令狐冲是怎么安慰的呢?他说:“你占尽了天下的好处,未免为鬼神所妒,脸上小小破一点相,那便后福无穷。”盈盈道:“我占尽了甚么天下的好处?”令狐冲道:“你聪明美貌,武功高强,父亲是神教教主,自己又为天下豪杰所敬服。兼之身为女子,东方不败就羡慕得不得了。”令狐冲这番安慰可以打99分,因为他体现了高度的同理心,他十分清楚任盈盈的自我心理定位:傲娇的女王!
女王嘛,“白富美”都远远不够,得全面碾压世间女子!因此,虽然确实“小小破了一点相”,但一来聪明,二来美貌,三来有能力,四来官二代,五来威望高,六来性别优势明显,这六大闪光点,还不够你能的?好玩的令狐冲以高度的同理心,巧言逗喜,散漫俏皮,三言两语间把盈盈安慰得“噗嗤一笑,登时将脸上受伤之事搁在一旁”。高,实在是高!
多年前我看过一部香港无厘头电影,其中有段安慰台词的风格和令狐冲的恰好相反,像唱对台戏一般:某中年男失恋,十分痛苦,其刻薄损友“好言”安慰:虽然你长相丑陋,性格讨厌,人缘不好,前途无望,爱贪小便宜,也不讲卫生,肾脏还不好,性能力也不行,但好歹你还是个人嘛!中年男听后吐血:你TM是来安慰还是来批斗的?
就像《西游记》里悟空说八戒:“兄弟,你虽无甚本事,好道也是个人。俗云:‘放屁添风。’你也可壮我些胆气。”要都这样安慰人,得有多少人被活活气死啊!没有同理心的“安慰”不是诅咒就是批斗啊!给令狐冲式安慰打99分,因为他已充分掌握了安慰之“术,没有给他打满分,因为他尚未掌握安慰之“道”。下面就说说安慰之“道”。A+2: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和体谅别人。有优秀的洞察力与心理分析能力,能从别人的表情、语气判断他人的情绪。投其所好,真诚,说到听者想听,听到说者想说;以对方适应的形式沟通。
此处省略一千字,如有人愿意看,再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