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都有哪些特别让人咋舌、好玩的事情
历史上谥号为灵的国君基本上都是逗比,他们的人生就是一个大写的杯具!
一、晋灵公
晋灵公生性残暴、喜欢奢侈。有一次站在高台上看街道上面的行人,突发奇想,叫侍卫送来了弹弓,专门往行人头上打,观看行人惊恐躲避的样子以取乐。
《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従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晋灵公还特别喜欢养狗,给狗穿上华美的衣服,甚至给狗安排晋国大夫的俸禄;
因为赵盾老劝说晋灵公别老养狗,干糊涂事,晋灵公就想着把赵盾杀了。第一次派遣了一个刺客,刺客大半夜去行刺,看到天不亮赵盾就穿戴整齐准备上朝,刺客心想:“这种时候还不忘记恭敬国君,真是百姓的靠山。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这两条当中占一条都是罪过,我还不如去死!”于是这名叫鉏麑的刺客就一头撞死在赵盾庭院的槐树上。
第二次晋灵公在一次酒局上派养了许久的猛犬来咬赵盾,赵盾的司机兼保镖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猛犬。赵盾说:“抛弃贤人,使用恶狗,虽然凶猛,有什么用?” 他们两人与兵士边打边退。结果,提弥明为了保护赵盾战死。
晋灵公的恶作剧没能持续多久,就被赵盾的家臣刺杀了,被谥号为灵。
二、楚灵王
春秋历史上要说贤明的君主可以说很长很长,但要说最残暴的君主,绝对有楚灵王一席之地。要知道他能当上君主就是杀了自家侄子然后自立为王。
一次,楚灵王派兵攻打吴国,俘虏了参与杀了齐王躲到吴国的齐国大臣庆封,楚灵王就把庆封拉出来游街,并向着老百姓宣布说:“大家都不要学庆封的样子。他杀死了自己的国君,欺压老百姓,还强行让大夫们都支持他。“
庆封便反唇相讥说:“大家也不要学楚共王的儿子围那样。杀死了自己的国君,那国君便是自己亲哥哥的儿子。还要强行让诸侯们支持他。”
楚灵王恼羞成怒,就杀了庆封全家。
一年冬天,楚灵王又发兵去打徐国。当时正值下雪天气,士兵们身着铁甲。手执兵器,暴露在风雪之中,寒冷难耐。灵王却身穿“腹陶裘“,外披“翠羽披“,头顶皮帽,足踏豹皮装饰的锦靴,站在中军帐前观看雪景,连声赞叹“好雪!“
楚灵王偏爱细腰的人,“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就是指楚灵王干的好事。除了宫里的宫女和妃子被饿死了许多;朝中一班大臣为了楚灵王的爱好,把一日三餐减为只吃一餐。然后起床整装,先要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等到一年后,满朝文武官员脸色都是黑黄黑黄的了。
最后这样的国君当然被人民所抛弃,最后孤独的上吊自杀了
我是头条号:以史为鉴,埋没的历史真相、误解的历史人物、不为外人所知的关系……我来为您讲述,欢迎关注。
对于有些人来说,工作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但对更多人来说,他们希望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两者互不打扰才是最佳的生活状态。
这一点即使是在战场上也是一样的。
你能想像两方士兵白天还在战场上拼得你死我活,到了晚上却一起挤进同一家酒馆,坐在一起开怀畅饮么?
这可不是什么影视剧剧情,而是真正发生在历史上的故事。
1992年,超级大国苏联正式宣告解体后,这让原本的加盟个摩尔多瓦陷入了一场内乱,原因是国内民众分成了两派:一部分是想跟西方国家搞好关系的亲西派,另一部分是想和俄罗斯亲近的亲俄派。
双方因为立场不同而爆发了激烈的争执,本着说不通就打到服的宗旨,这种分歧很快就上升到内战级别,两方人士纷纷拿起了武器,誓要拼个你死我活。
一开始,双方还只是使用轻武器武装自己,但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双方的武器装备越发“重量级”,火箭炮和重卡车都被派上了战场。
而在此期间,因为亲俄派出现了火力不足的情况,他们甚至派出了70多民老奶奶去抢劫俄军驻扎部队的武器,结果这群老奶奶真的把俄罗斯军队的坦克给抢过来了。
但这并不是这场内战最喜感的地方,最喜感的地方在于,即使是在战争期间,摩尔多瓦军队依旧实行上下班制度,白天他们是属于不同阵营的士兵,在战场是见了面必须真刀真枪地拼个你死我活。
但是到了晚上下了班,他们可能会勾肩搭背地进入同一家酒馆,成为一起哈皮的兄弟,颇有点一笑泯恩仇的感觉,也因为这样,摩尔多瓦内战成了全世界唯一一场上下班的战争。
而这场内战整整持续了3个月,大概有1500人丧生,这种有些无厘头并且毫无意义的战争,引起了国内很多民众的不满。
最终在人们的大规模抗议之中,俄罗斯军队介入调解,才结束了这场内战。
现在看起来,人们更多的焦点是集中在这场战争中好笑的上下班制度,但却忽略了1500人的丧生,对于人口不多的摩尔多瓦来说,这其实是一场惨痛的悲剧,无论起源和过程如何,都不能改变战争残酷的本质。
好啦,今天的答题就到这里啦,想了解更多美食和有趣的冷知识,快关注菲李吧,每天知道一点,你的魅力就多一点哦~
我来分享几个历史上名人的另一面吧,不好玩你来打我~
日记达人季羡林
季大师善于把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记在日记里,并且他的日记风格不能再接地气了,下面节选几段供大家欣赏:
1932.9.11 “我的稿子还没登出,妈的。”
1932.9.23 “早晨只是上班,坐得腚都痛了。”
1932.12.21 “说实话,看女人打篮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
1933.4.29 “因为女生宿舍开放,特别去看了一遍。一大半都不在屋里。”
1934.3.13 “没作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当然季大师的日记本里并非都是吐槽的记录,更多的还是人生感悟和读书心得之类啦~
上海滩脑洞王章太炎
章大师有一颗不老且活泼的心,但是他的好玩间接的让她的女儿们背了锅,为了别具一格,章大师给他四个女儿分别取名章㸚、章叕、章㠭、章㗊(你们认识这几个字吗,车逻辑反正是不认识),结果这四个女娃娃由于名字太难念导致没人敢上门提亲。
章大师有时也活在神话世界里,在一次抽查户口统计人口中,调查员发现章大师在年龄栏里写的“万寿无疆”…不过最终他活了67岁。
错别字大王徐志摩
徐志摩的诗很浪漫,浪漫到我们都想给他生猴子,但徐大师在写字方面不拘小节,经常写错别字,报刊里能做徐志摩专区的校阅那定不是一般人。
徐大师为人风流成性,据说经常在北平和狐朋狗友们光顾风月场所。
徐大师喜欢经常换笔名,其中有一次署名“云中鹤”发表诗歌,大火。但许多年后,徐志摩的亲戚查良镛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在他的小说《天龙八部》中创作了云中鹤这一好色的人物…
时间大师钱玄同
大文学家钱大师,其思想很超前,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但钱大师有个很诡异的思想卖旧书他认为人活到四十就够了,要是四十岁还没死就该枪毙。但钱大师还是很愉快的度过了他的四十岁。于是他的好友们纷纷为其写悼亡诗以示调侃,还差点出版了关于他的专属悼亡刊物。
甜品大师鲁迅
鲁大师可以算个有争议的批评家,除了文字犀利外,鲁大师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但他和咱们普通吃货不同只是因为嘴馋去吃各种新奇的东西,而鲁大师立志吃遍所有的甜食,我们也能在他的日记里看到他有意无意的对各种糖进行记载。那么毫无疑问大量的甜食使得鲁大师有了很严重的蛀牙及疑似骨质酥松的症状,在长期饱受牙痛折磨的他就成为了牙大夫的常客。
有一次鲁大师照往常一样去看牙医,这次的治疗令他牙痛的症状缓解了不少,鲁大师很高兴,觉得做些什么庆祝一下,于是他去稻香村买了一堆饼干愉快的回家了…
如果说鲁大师这“不检点”的生活是因为身边没人管束,但他在与妻子两地分居的时候可是经常忍不住怀念自己的妻子。一天,天气不错,鲁大师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思绪万千,于是又一次想起了和妻子在一起的那些幸福1日子。结果旁边一只小猪崽的叫声扰乱了他的思绪。鲁大师大怒,起身就去打猪,猪也不甘示弱开始反击,二人的格斗就这么开始了…
文/车逻辑的逻辑
我以上列举的名人轶事也有可能是后人编的…
说话当年萧何临终前,汉惠帝刘盈拉着他的手说:"萧叔,你可是把一辈子都丰献给我大汉朝哇,你这一走,我可怎么办呢?"
萧何说:"领导,你放心吧,这事儿我早就替你想好了,我哥们儿曹参这人不错,我对他知根知底,就让老曹接我的班吧。"
就这样,曹参接替了萧何的工作,可他整天遛遛狗,逗逗鸟,吃喝玩乐,无所事事。
刘盈看到这种情况,心里不高兴了。
他想,萧叔是不是临终前糊涂了,怎么给我推荐这么一个人?这工作态度可不行呀,得找机会找他训训话。
这天,刘盈约曹参喝茶,曹参屁颠儿屁颠儿就去了。
见了面,刘盈问道:"老曹,你这人怎么回事啊!正经事不干,天天这么逍遥快活的,这小日子过得可是比我还滋润呐!今天你必须给我个说法,不然你就看着办吧!"
曹参不慌不忙,品了一口茶,没回答他,却问道:"领导,你先说说你和你爹相比,谁厉害?"
刘盈他爹是刘邦,论能力论功绩,他当然比不上他老子了,就答道:"那还用说,当然是我爹厉害了。"
曹参又喝了一口茶,接着问道:"那你再说说,我跟萧何相比,谁更牛逼?"
刘盈一听,我擦,这还用问,就你这副吊儿郎当的样儿还想跟萧叔比?答道:"你当然比不上萧何了!"
曹参听后一拍大腿,说:"领导,这不就对了!你不如你爹,我不如我兄弟萧何,该干的他们都干了,咱俩还折腾个啥子!你爹比你厉害,你就老老实实听他的话照他的做的就行了;我兄弟萧何制定的政策让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我顺着他就中了。领导,你说咱还操恁大心干嘛?"
曹参这一番话说得唾沫星子乱飞,刘盈一听,哎哟,不错呀,人家老曹说得有道理嘛,于是就让曹参回家继续喝酒吃肉了。
竟然还有人能把不务正业说得如此理直气壮,并且无从反驳,也真是让人咋舌了!
不过话说回来,当时的中国,经过秦朝的暴政和秦末的征战,国家早已破败不堪。
据史料记载,刘盈他爹刘邦当时都坐不起马车,找的牛车的牛毛色都不一样,这虽说有点夸张,但却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情况。
汉惠帝刘盈继位时,国家还未完全恢复过来,曹参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让汉惠帝休养生息,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后面的"文景之治"。
因此,"萧规曹随"也成了历史上一段佳话!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上好玩到咋舌的事情,各类话题都很多。这次就说说相对“冷门”的一类:历朝历代经济与生活领域,一些趣味无比的历史真事。
一:受欢迎的“汉朝制造”
汉朝暴打匈奴后,贯通欧亚的丝绸之路从此畅通,但除了中国丝绸外,另一件“汉朝制造”也卖火——汉朝的钢铁武器。
比如夹在汉朝与罗马间的波斯帝国,就是被汉朝使者嘲笑“兵弱”的安息国,正是汉朝冷兵器的大买家。有“汉朝钢铁”壮胆的波斯国王,朝着老对手罗马人霸道喊话:“你将很快看到用进口的中国钢铁来代替向你们交纳的黄金。”然后手持汉朝冷兵器的波斯军队,把称霸欧洲的罗马人揍得头破血流。
挨揍的罗马人哪里服?你买我也买!但缺少中国高炉技术的罗马人,买得来却也造不出来。以公元1世纪罗马作家查理敦的话说,来自汉朝的冷兵器,这些汉军士兵的常规批量装备,却是罗马贵族圈里价格水涨船高的宝贝。何为强汉?汉朝来的硬家伙,就是强大的标志。
二:晋朝驸马爷吃“肥皂”
古代没有肥皂,那么洗浴用什么?西晋时就有一种名贵“澡豆”,用猪的胰子去垢后做成,洗脸洗手时装在琉璃碗里取用。去污清洁效果极强,价格也极昂贵,通常都是皇族专享。莫说普通老百姓用不上,就算好些豪门公子,平日也难得一见。
比如《世说新语》记载,名门王家的公子王敦,刚被晋武帝招为驸马时,晚上在驸马府里上完厕所洗手,佣人们赶紧给他端上一碗皇家洗浴专用的“澡豆”。王敦一瞧明白了:感情皇帝家洗个手也要吃夜宵?立刻抓起来放嘴里吃得香,分分钟就把一碗“澡豆”全吃光。驸马府的佣人们,当场笑翻一片。
三:大唐君臣的“水果烧烤”
爱吃烧烤的朋友们常说:这世界没有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问题。嗯,大唐帝国的君臣们,也相信这句话,不过人家常吃的,是“水果烧烤”。唐朝的学名叫“炉端烧梨”,就是用炉子生火烤着梨子,大家现烤现吃。这奇葩吃法,在大唐皇家圈里相当流行。以《唐语林》记载,唐太宗每次和大臣们吵翻天后,都会笑哈哈弄个炉子,把大臣们叫来一起烤火吃梨。
比如反击东突厥的时机,大唐王朝的农田水利建设,甚至打高昌通西域。多少关乎大唐国运的大事,好些都是君臣们吃着“水果烧烤”拍板。在唐朝吃烧烤,真能解决很多问题。
四:汴京城的“无蚊一条街”
北宋都城汴京,夜市空前热闹,夏夜里蚊虫叮咬也是大烦恼。可别管多炎热潮湿的天气,北宋汴京城的马行街上,却是从来一只蚊子也找不见。为何有此奇特科学现象?以《铁围山丛谈》的解释:马行街整条街全是药铺,家家富的流泪,焚香驱蚊舍得下本。外加马行街的生意都是通宵达旦,整条街彻夜灯火通明。因此驱蚊的药香味整街弥漫,蚊子当然来一只挂一只。宋朝商品经济有火爆?连蚊子都这么给吓跑。
五:“鸳鸯拐”有多厉害
《水浒传》里,小厮高俅凭一脚接球时的“鸳鸯拐”功夫,瞬间叫宋徽宗一见倾心,从此飞黄腾达变“高太尉”。为什么一脚“鸳鸯拐”就能强硬改命?因为北宋足球比赛里,就属这“鸳鸯拐”难踢。‘
以《东京梦华录》记载,这“鸳鸯拐”可不像电视剧里糊弄个空翻就算完。而是要左右脚的外脚踝连续击球,把球打到头肩胸腰膝各个部位,前后一共几十套花哨动作,期间球绝不能落地。如此技术难度,别说当今国足,就算每年拼金球奖的世界级球星们,能做到的也没几个。
但千万别以为,在足球运动发达的北宋,做职业球员是个好差事。大型比赛输了球,可不止是挨骂罚钱的事。输球一方的球员们不但要挨鞭子抽,还要脸上涂红白粉受辱,比起现代职业球员,不是一般的惨。
六:“换衣癖”张居正
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发达,各种消费都火爆。万历年间内阁大学士于慎行说,北京城里卖盐酱的小贩,都常有数千万的资产。上街买趟油盐酱醋,没准就能撞上土豪。
但要论更土豪的,还要属于慎行的老师——万历年间大改革家张居正。这位名臣平日穿衣最讲究“鲜美耀目”,每天的名贵衣服绝不重样,一天要换好些套。就连他每天中午在内阁吃饭,都是吃一会就去换衣服,一顿饭下来能换四五次,全是衣料名贵的服装。有这位“换衣癖”带头,明末的竞奢风气甚嚣尘上。
七:“广东猪”攻克欧美
晚明年间时,广州已是重要对外贸易口岸,欧洲各国商人纷纷来扫货,一件广东“土产”,却和丝绸瓷器一样火热受欢迎:广东家猪。
广东农村常见的家猪,怎么这么叫欧洲人瞧稀罕?实在是中国的家畜养殖,当时领先欧洲太多。易肥且易繁殖的广东家猪,也叫欧洲人瞧了稀罕,然后就不惜重金疯狂爆买,拉到欧洲农村去配种。之后不到一百年里,广东家猪强势登陆英国农村,英国本土“种猪”近乎绝迹。广东家猪交配出的“约克夏猪”遍及欧洲,又在十九世纪初席卷美国,造就了美国的“波中猪”。近代西方的家畜养殖业,从此进入井喷发展。
以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话说:中国猪在改进欧洲品种中,具有极高的价值。
这样的“极高的价值”,也见证了中国几千年里,一批批农业工作者的伟大。中国历代王朝国富民强的繁华记忆,更是他们沉默奠定。只此一条,这些大多数名字已不可考的祖先们,当得起比帝王将相还重的尊敬。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支付战争赔款,一次丢人丢到家的失败行动……
(卡斯特罗)
1961年初,肯尼迪刚坐上总统宝座没几天,中央情报局就火急火燎的送了一份报告过来。大概意思就是:总统啊,你看咱们后院那个古巴,那个卡斯特罗有点太闹腾了啊!要不,咱们削他一顿?
说的也是,本来和苏联就关系紧张,天天想着互相灭了对方,这下后院又来了个古巴,心里很不爽啊。
但是肯尼迪心里没底,人家好歹也是个国家,难道就随便嘚瑟一句:“你瞅啥?”然后开打?
然后中情局就开始忽悠了:总统你放心,我们已经搜罗了一大批的古巴流亡人士,他们热情、专业,而且已经被我们训练好了,都是特战精英,削死小卡绝对没问题。
肯尼迪完全没想到,中情局坑总统,那是一点都不留情。
其实中情局培养的“古巴旅”,当时人数达到了1500人。下辖4个步兵营、一个摩托化营、一个空降营、一个重炮营和几个装甲分队。不过肯尼迪不知道,这些所谓的精英战士,真正能打仗的也就三四百人,其他的都是各行各业的流亡者,完全没有战斗力。
但是,中情局大义凛然的告诉古巴旅,不要担心,你们先上,后面还有美国百万雄兵做后盾呢!其实,这完全是在坑人。
所以,肯尼迪同意了这次行动。
美国人当然不会直接出面,只是提供了8架C-54运输机、14架B-26轰炸机、10艘登陆舰艇作为支援。
开打之前,美国人秘密侦查了登陆地点,觉得猪湾这个地方不错:就在沼泽地边上,人迹罕至,古巴没这么容易反抗。
而且,中情局派了几个流亡者,提前驾驶B-26空袭了卡斯特罗的机场。这几个执行任务的坑货回来报告说:放心吧,小卡的飞机全被灭了!
实际上,卡斯特罗还有6架B-26、2架海上怒涛、4架T-33,足够用了。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么机密的行动,中情局这么专业,一定计划很周密吧!其实,一个接一个的坑,目不暇接啊……
(被炸掉的运输船)
首先,开战之前,这批古巴旅的流亡分子已经把消息传得到处都是,卡斯特罗早就知道整个“秘密行动”。
还有,中情局为了不让美国牵扯太多,给古巴旅配备的武器装备都很差……而且,还非常任性的把武器装备都装在了两艘船上……
1961年4月17日,古巴旅高高兴兴的出发了。
因为早就知道了这次入侵行动,卡斯特罗早就摩拳擦掌的准备好了。首先,派出飞机炸掉了两艘运送弹药的船……
然后,派人包围了这1500人的精英部队。孤立无援的古巴旅苦苦撑了3天,被击毙了90人,俘虏了1000多人。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猪湾事件”。肯尼迪才上任90天啊,就这么被坑惨了,古巴抗议,国内外天天骂他……
(被俘的“古巴旅”)
那些古巴流亡分子,卡斯特罗取消了他们的公民身份,然后拿这些人做人质,和美国政府谈判。
最终,美国支付了6,200万比索的药品与婴儿食品,这是美国政府第一次支付战争赔款。
这次失败的后续影响是,卡斯特罗害怕美国再玩阴的,于是开始和苏联走的越来越近。并且,最终导致了古巴导弹危机……
有红雨,说历史,品人文,悟道理,我是红雨讲一个:“30辆车建国:卫国贫民逆袭记。”的故事。鸡鸭猪狗羊都需要别国给的卫国慢慢变强。这之前因为有个爱养鹤的奇葩君王而灭亡。
春秋时是一个鼓角争鸣的时代。齐桓公率先称霸,会盟天下诸侯。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历经磨难后,励精图治紧随桓公称霸。秦穆公霸西戎,楚庄王霸天下。吴越争霸三十五载。然而有这么以为诸侯王,虽然不是霸主,却在春秋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就是卫文公。
卫文公的爷爷卫懿公有个奇葩的爱好,喜欢养鹤,不理朝政。卫国被搞得乌烟瘴气的,甚至还安排鹤当官。戎,狄看到卫国不行,抓住机会攻打卫国。卫懿公带兵打仗,想要再征用一些百姓。国人都不愿意去,说:“让你的鹤去帮你打吧。”于是一哄而散。卫懿公带着军队到去了,结果打败,自己也死了。后来卫国就亡国了。
等到卫文公继位的时候完全可以用凄惨形容,基本上空有一个国君,什么也没有。他的舅舅齐桓公看不下去了,帮他把戎狄赶了出去。可是卫国找来找去剩下了遗民730人,连鸡鸭猪狗都是齐桓公派人送了一些过去。卫文公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上了国君。
他带领着730人和后来有陆陆续续找回的卫国人,一起筑城墙、宫殿和房子,一些富有同情心诸侯国也来了一些人帮忙。卫文公夫人的衣服都是诸侯国捐赠的。艰苦条件下,卫文公终于建立起了一个只有战车30乘(四马一车为乘<音:剩>)的小国。建国后,卫文公认真的选拔人才,鼓励国民努力耕作,还开辟商路和周围国家好好做生意。过了几年卫国终于慢慢发展起来,战车达到了300乘,而且国家富有,和周围国家相比差减小了。后来,卫国在春秋时期的会盟和战争中都有一定的话语权,这和卫文公的政策十分不开的。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的评论和点赞,我们一起讨论更多。
期待您的关注,再次感谢。
参考资料:
《史记》《新编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