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知识都不是灌输就能获取的,尤其是数学,数学学习过程需要反复的反馈,还是建议这位家长抽出时间来多陪孩子,既然生养了,就要承担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王老师有一些粉丝是爷爷奶奶辅导孩子,家长不是要把孩子丢给手机APP,而是去学习引导的方法,王老师一向反对一、二年级学生接触电子设备,对眼睛很不好,低年级认知以实物和具象为主,数学题目背后是基于孩子对于知识、概念的理解,需要日常的一些数学认知经验。
一年级数学:
辅导,顾名思义是辅以引导,不是告诉孩子怎么做出答案,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得出答案,王老师一年级趣味数学学员群里,也经常有家长发辅导不了的题目,大部分是课外培优题,很多孩子其实不是不聪明,或者学不好,而是需要家长的陪伴和鼓励,孩子数学学习好奇心同样需要你去激发和推动。
低年级阶段,家长的付出对于孩子是至关重要的,你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最难获取的往往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孩子学习的态度,这才是根本,你都没有时间陪孩子,如何引导孩子喜欢数学,爱上思考呢?你都没有时间陪孩子,如何了然孩子理解困难点呢?你都没有时间陪孩子,如何鼓励孩子去自主思考和探索呢?
如果站在孩子角度,他不懂的没有及时得到答疑解惑,累积的越多,信心越受打击,现在通讯这么发达,为什么不抽出时间来学习如何辅导孩子呢?
王老师悟空问答都是小学数学的辅导建议,只要你有心就会自己去学习了,就可以更科学引导孩子了,也可以指导奶奶去辅导,这样不是更好吗?
欢迎关注王老师头条号及悟空问答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
腾讯视频电视版,有在线课程,从小学到高中都有,都是国内顶尖的老师讲课,十几元买一学期的课程。
并且电视屏幕大,声音也大,孩子能看清楚。
电视前放个小桌子,摆上书本就把课上了。
不推荐手机版的课程。
我家姑娘也上一年级,希望宝贝们共同进步。
完全没必要的提问,奶奶辅导不了孙子,指望APP,有必要、有效果吗?教者与被教者互动,才会有好的效果。
笔者有个同事,女性,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学什么课,她就提前学什么,与孩子共同学习、讨论,孩子成绩很好,现已从北京某985名校毕业,参加工作多年,笔者从孩子九年级开始,陪他背《新概念英语》第二、三册,孩子学理科的,高考时英语竟得了630多分,现在武汉大学学法语,准备去法国深造,孩子说,他之所以对外语感兴趣,主要得益于我四年的陪学。
笔者说的两个孩子,都是小乡镇的,没有家庭文化熏陶,诸如本问介绍的情况,窃以为,作奶奶的,管好孙子的衣食住行、陪孙子看看动画片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