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Web端动态页改版对标微博,为什么B站要选择和微博竞争,二次元版的“微博”能有生存空间吗

31分钟前阅读2回复0
路人甲
路人甲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51153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02307
  • 回复0
楼主

B站Web端动态页改版对标微博,为什么B站要选择和微博竞争,二次元版的“微博”能有生存空间吗

bilibili现为国内领先的年轻人潮流文化娱乐社区,该网站于2009年6月26日创建,被粉丝们亲切的称为“B站”。

B站作为一个专注二次元文化视频创作的平台, 同时也是一个以UGC内容为主体的轻社交APP,用户群体多为90后、00后年轻群体,他们富有“参与感”与“人情味”,也有“分享精神”与“渴望获得别人认同”的心理,尤其他们更喜欢具有B站特色的弹幕,几乎bilibili网站的年轻用户,都是弹幕的忠实拥趸者。

2017年11月16日,bilibili新版web端动态页上线。

B站Web端动态页改版对标微博,为什么B站要选择和微博竞争,二次元版的“微博”能有生存空间吗

改版过后,用户上传的视频、图文、图片以及用户动态、番剧动态都被汇集在Timeline里,形成了一个短信息(微博)、番剧(节目)、投稿视频(PGC)、小视频(UGC)、图片、专栏(长文字作品)的完整内容生态圈,脱离了一直印象中的二次元形象。还可以关注UP主,实时查看最新UP主发布的信息,这跟微博的关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B站的动态是跟up主的视频更新放在一起的,只要关注了这个up主就能看得到。但想通过这个就完全替代微博,那就有点想的太多了。

真正叛逃微博,会去B站的用户群体,应该是微博上的关系链并没有那么重,每天只是逛着浏览的人群,他们只需要有好玩的视频、有好看的消息的平台就够了。可是,这离完全替代微博相去甚远。

对于这个问题,每日经济新闻编辑郭鑫认为:

小编作为B站的用户群体,在B站出现类改版之后第一时间进行了试用。现在的B站Web端改版过后,端改版过后,用户上传的视频、图文、图片以及用户动态、番剧动态都被汇集在Timeline里,形成了一个短信息(微博)、番剧(节目)、投稿视频(PGC)、小视频(UGC)、图片、专栏(长文字作品)的完整内容生态圈,还可以关注UP主,实时查看最新UP主发布的信息,这跟微博的关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至于B站的新功能想要替代微博,个人认为是十分困难的,仅从用户体量和流量上就能见分晓。谈到B站和微博竞争,个人也并不这么认为,B站借鉴了微博类似的功能,开启满足用户体验的新模式,弹幕文化和视频网站需要扩展新模式,这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不过,二次元版的“微博”想要在流量巨头“新浪微博”的生存,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B站有自己的受众群体,可以说是相对小众的文化,这种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群体文化的稳定性。在这种稳定的状态下,会形成一个稳定的二次元版的“微博”业态。B站想要延伸业务和微博一较高下,还需要长足的努力,当前B站最重要的应该是把内容社区做好,当体量达到一定的要求,自然能和微博竞争。

B站对标“微博”,但没法撼动微博的地位啊,不过对于二次元群体是一大福音。

微博上的内容太多,广告满天飞,质量低……很多人说一旦微博出现替代品立马弃博。可微博覆盖面广,社交基于“人”,没有人怎么玩?

B站Web端动态页改版,它想从视频类过渡到社交。二次元群体有他们固有特点,基于兴趣产生不同的圈子,他们需要一个不仅仅是看视频的平台,社交需求也很旺盛。

B站Web端动态页改版对标微博,为什么B站要选择和微博竞争,二次元版的“微博”能有生存空间吗

在微博上,有关二次元的话题不少,活跃度高。但微博对他们不够友好、包容,比如微博打击色情图片,手绘的轻h动漫图很难审过。微博上的群体很杂,相对小众的群体很难找到归属感。

B站有做社交的天然优势——吸引忠诚度、粘性高的群体,有了“人”,就有了社交。

B站Web端动态页改版对标微博,为什么B站要选择和微博竞争,二次元版的“微博”能有生存空间吗

改版后的B站动态页和微博界面相差无几。

支持用户发图文动态,刷他人动态时,可以根据分类查看,如“投稿视频”、“番剧”、“小视频”。和微博一样,支持转发、评论和点赞。

功能上线后很受欢迎,动态下方的评论点赞数都成百上千了。

原先的B站靠弹幕火起来,看神回复、神吐槽成为大家看视频的乐趣之一。把这些“回复”引入动态的评论里,B站的社区氛围会更加活跃。

平台纷纷转社交,B站绝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支付宝上线交友圈后被网友吐槽“支付鸨”,支付宝推出圈子功能,发帖与芝麻信用分捆绑,只限女性。于是支付宝的圈子里,开始出现大量美女自拍,甚至大尺度照片,目的是加好友和求赞赏。

支付宝此后多次想转社交都以失败告终。

知乎新增“想法”板块,可自己发动态或刷他人动态,和原有“私信”功能相结合俨然变成了“微博”。知乎也是基于用户的圈子往社交方向转型,和B站类似,不用挖掘用户,有现成的用户基础。

牛科技认为B站应该更有创新,模仿微博是好事,但B站作为二次元标杆社区,面对的群体是新一代年轻人,他们喜爱B站是因为新鲜有趣。如果只是单纯复制微博模式,不会取得较大的突破。

没有什么对标不对标的。这个问题描述上就有些偏差,B站不是和微博竞争,它就是随大流而已啊。。。

所有用户向的互联网内容产品,最近都在搞这么一出——在自己的产品里单拎出一个模块专门做个人动态集合展示,也就是类微博的内容。

B站有自己的web端动态,知乎有知乎想法,甚至连快看漫画、即刻这些也都有个人页,当然,在类微博产品里做的最好、声势最大的是头条的微头条。

他们的核心本质都一样:在现有的内容体系下,想方设法让普通用户拥有更多参与表达的机会,增强平台粘性,也进一步扩充平台内容。

所以啊,不是说大家要和微博竞争,然后拍脑袋就出来这些产品。其核心驱动的因素还是自家产品到了一定阶段,新的增长点找不着,像微博这种能盘活好存量、久经验证的模式自然而然就被广为借鉴移植啦。

那这些产品是不是在事实上冲击了微博的盘子?

不得不说,是的,大家确实让微博很紧张,微博刚刚熬过了微信公众号冲击的阵痛,走上中兴的路还没两年,哗的一下大家都抄他,不焦虑不可能啊,前不久微博就和头条因为微头条内容接口的事情撕了两回,到现在两家可以说已经结下梁子了。

其实短期内没必要这么紧张兮兮,知乎想法、B站动态、微头条都是各家产品核心功能的一个衍生,承接的是平台原有的内容体系和用户生态,简单来说就是他们现在还在自己和自己竞争的阶段

随手举个例子,头条主页信息流里同样一个位置,到底是放微头条的内容,还是放原来头条号的内容,这些都是流量的取舍,需要内部疏通很多流程。

再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各家产品DNA都不太一样,最后成型的东西也肯定大不相同,产品比微博牛逼不牛逼不好说,但是大家肯定能玩出新花样来。

我之前写过,当微博的用户受不了微博通知页面改版而高喊“渣浪无耻”、当知乎的大V们纠结为什么给他推荐“我是如何从三本考到 985 名校”的知乎 live 的时候,像头条在人与人关系的连接上单纯如白纸,革命式突破的空间要更大,它不会再造一个微博或者知乎出来,最后必然会演化成一种新形态的产品或者模块。

作为用户,各个平台洗牌也给之前错过微博流量红利的人提供了新的机会,老实讲,现在混各个社交平台,不靠平台流量倾斜红起来的真的是万中无一 —— 再说不好听点,只要有人想蹭流量,这些类微博平台的空间就一直存在,只不过是大和小的问题罢了。

首先,本人也是B站的忠实粉丝,B站的产品在经历了这几次的改版之前确实也多了很多社交性的功能,同时也上线了商城等等功能。

在我看来这个是B站未来发展,变现模式成立的第一步,试想一下,不妨从B站的最开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最开始的B站确实是内容分享的平台,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没有广告的国外动漫和视频等等,由于本身的产品拥有良好的弹幕运营和没有广告的优势,而且内容垂直,确实吸引了很大一批铁粉和尝到甜头的UP主。

但是任何一款产品走到中期一定想的是如何突破天花板,实现更多的用户增长和变现。所以现在看B站已经不是单纯的UGC视频分享平台,也可以看到它涉及到主流的视频,甚至电视剧等等。由于本身的社区文化是好玩有趣加上恶搞的风格,一个热点出来,可以看到很多的UP主做各种的恶搞视频,个人认为这种视频社区的活跃度和创作能力是目前国内顶尖的。

这个时候的B站赢在了用户的高参与感和UGC高水准,还有无广告的传播。

而从变现来说,用户已经在B站享受到了流畅的用户体验,所以大会员以及其他的增值服务,再上线的刚开始并不叫好,B站更多的赢利点,还是在原生广告和自主研发和投资分成的游戏上面,但是为了用户体验,这方面的植入其实B站做了很多的克制。所以很值得尊敬。

以前,关注的UP主更新的视频,很直观的出现在关注流里,以时间顺序排列,现在的产品倒是多了一些动态和文章分类,这是一个内容平台开拓维度和社交维度的尝试,让交互和内容更多样,更直接其实是一种好的方向,试想,之前的UP主。为了发表动态要去微博这样的地方,然后在更新到B站,从此之后,UP主就可以在自家的平台发表动态和粉丝互动,从而筑起了壁垒,形成了互动的闭环,不再借助他家平台,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其实现在的B站,内容复杂了,不可否认从功能设计上,是有点过于铺陈,又可以改善优化的地方,但是从公司发展考虑,开拓社交维度,是没有毛病的。

其实不用在乎他变成什么样子的产品,只要用户的UGC激情人在,社区的文化仍在,产品的推荐机制和体验仍在,何愁没有发展空间呢?

B站的这次改版,很明显就是冲着微博去的。希望通过对标微博,来瓜分或者引流微博的流量。为什么这么做?当然首先是看到了微博目前的巨大影响力,想复制这种模式;其次,因为现在对微博的吐槽实在太多,一个改善微博所有槽点的产品,肯定是受欢迎的。更何况,B站还有其自己的用户基础。

让我们回顾一下2016年微博为什么“复兴”,就能更清楚的看出端倪。

不同于创办之初以大V驱动带来的媒体密集曝光,现在的微博采用了中小V策略,每个人都是一个垂直领域(如旅游、电影、汽车、电视、美食、二次元等)的专业达人。

中小V策略带来了网红经济在微博上的风生水起,基于用户兴趣的强关注,就可以借助内容转化为广告收入或导流至电商销售,广告与内容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网上购物会越来越场景化。现在,不但实现了微博橱窗向电商的无缝转换,还将微博用户的兴趣标签进行了有效识别,使得淘宝店主、微博红人可以更精准的了解自己的粉丝特点,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话题运营和产品调整。

另外,短视频作为2016年内容消费的新趋势,也在微博上疯狂增长。2016年,短视频的增长让视频广告成为吸引微博广告主的重要产品,视频广告收入占比已经超过广告总收入的10%。

微博转型成的,是集文字+图片+视频+直播为一体的综合性内容平台。不仅在一二线城市守住了阵地,还扩大了用户的覆盖范围,向三四线城市下沉;将用户从以70后、80后为主的用户人群,转化为90后、00后的活跃人群。年轻用户的大量增加,不仅带来了活跃度的增长,在商业化领域也赢得了更好的前景。

与微信相比,微博不是相对封闭的客厅社交圈,而是一个自由的、开放式的自媒体广场社交平台。智能化的好友推荐功能和针对性的内容分享,使微博的社交粘性进一步加强。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很清楚,微博之所以“复兴”的基因有哪些了。这对于别的平台或许很难实现,但对于B站来说,这不就是量身打造的吗?

更何况,作为二次元用户大本营的B站,如果也开始像微博那样,植入更多的社交化基因,肯定会造成大批二次元原住民从微博向B站的出逃。

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层,虽然外界可能听不懂他们的声音,但是没关系,只要在这个圈层里面不断传播、反射就好。原先的B站给了二次元一个内容的的大本营,这次给的是社交大本营。

更不要说,微博对于言论的把控已经严的无以复加。对于B站,终究是一个垂直化领域吧,这个尺度不会像微博那么严格。

所以说,B站的二次元改版虽然不能撼动整个微博,但最起码,会影响微博二次元标签下的那些人。

【我是黄涛,畅销书《引爆超级个人IP》作者,田生万物创始投资人,夏土冬河乐队主唱。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互联网、科技、创业、个人IP和新物种的解读】

我的看法是,B站做微博不见得多好,但是新浪微博实在太烂了。

这是个比烂的年代,不那么烂就能赢

B博最大的问题是用户习惯,原来用户还是习惯把B站当成看视频的地方,一些人“我只想看视频不想看up主**b”,这说明观众还没有接受转型模式

0
回帖

B站Web端动态页改版对标微博,为什么B站要选择和微博竞争,二次元版的“微博”能有生存空间吗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