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义到具体,应该先将法西斯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国内的民族情绪相结合,形成“纳粹”党的诞生。
纳粹党为了争夺选票和实施打击异党的暴力活动,于1921年成立冲锋队,冲锋队逐渐失控,希特勒从中挑选了一些可靠的人才组建“党卫军”。
在纳粹党夺取德国政权后,为了监视和镇压对纳粹党和希特勒独裁统治不满的左翼政党和社会各阶层,攫取了普鲁士邦领导权的戈林成立了政治警察组织“盖世太保”。
(纳粹党集会)
1、法西斯是拉丁语译,为古罗马执法官吏的权力标志,后来象征强权、暴力、侵略和极端独裁的统治思想,首先奉行这一主义的是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1922年攫取政权,建立法西斯统治。
2、由于德国一战战败,割地赔款,经济萧条,民族主义情绪强烈,1919年成立的德国工人党慢慢赢得很多对《凡尔赛和约》不满的狂热分子支持,后更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1921年希特勒成为党首,开始宣扬法西斯主义、反犹主义,不仅吸收了大批对现实不满的底层群众,逐渐也获得垄断资本家们的支持,终于成为执政党,并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德国引向灾难。
3、冲锋队因为逐渐失控被希特勒指挥党卫队清洗,党卫队成为纳粹党唯一的党属武装,希特勒完成独裁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党卫队成为正式合法的军事组织,并建立了武装党卫队部队,所以狭义的“党卫军”仅指武装党卫队,而广义的“党卫军”泛指希姆莱领导下的所有工作人员和武装人员,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党卫军被宣判为犯罪组织。
4、“盖世太保”即属于广义的党卫军下属机构,专司秘密侦察和监视德国各阶层的任务,也成为镇压欧洲各被占领国反抗的恐怖组织,随着德国军事情报局逐渐失去希特勒的信任,盖世太保还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反谍和情报工作,是二战期间最臭名昭著而又令人谈虎色变的情治组织,战后当然与母体党卫军一起被判为犯罪组织。
如果四者关系,法西斯是指导思想,纳粹党是基于这一思想指导成立的政党,党卫军是纳粹践行法西斯的一个组织,盖世太保是这一组织中执行的直接力量。
法西斯是一种主义,其特征是暴力、独裁、恐怖统治,是一种资本主义极端统治的体现。
纳粹是一个政党,全称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是法西斯主义统治的一种体现。
党卫军,准确说应该称为党卫队,是纳粹的一个军事组织,最早属于冲锋队麾下,主要负责希特勒的保卫和情报工作,在清洗冲锋队后,党卫队成为纳粹最大的军事组织,党卫军可以分为普通党卫队、武装党卫军、骷髅部队(集中营看守部队)和盖世太保。
盖世太保是国家秘密警察的中文音译,是纳粹实行法西斯统治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纳粹的情报机关,其最高指挥机关为帝国中央安全总局,首任负责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莱茵哈特.海德里希。
必须明确,法西斯和纳粹是两个概念,法西斯是行为模式,纳粹是国家体制,法西斯最早起源于罗马帝国,强调的是下级对上级的纪律服从,最终一根棍子成为束棍,集中一起把事情做成功,他的表现形式就是独裁,纳粹呢,起源于德语,即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的,这是一种社会体制,说白了就是把法西斯主义国家化,制度化,宪法化,他是法西斯的更极端的表现,以此为标准我们就可以区分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和西班牙,墨索里尼和佛朗哥是独裁者,但他们并不是最高的国家领袖,各自的国家名义上还有一个国王,他们是虽然独裁,但却没有能力将国家彻底体制化,而纳粹的希特勒则是集所有权力于一身的元首,全体国民只服从他的意志,他角色就是蜂巢里的蜂后,没了他蜂巢随之覆灭。
至于,党卫军,盖世太保,他们的存在不过是各司其职的工蜂,属于保护体制执行体制的工具,与纳粹法西斯只不过是隶属和服从关系,纳粹是国家体制,法西斯是国家行为,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通过法西斯式的服从,来实现元首的个人意志。
按照覆盖范围,从小至大是盖世太保,党卫军,纳粹,法西斯,其中前三个一般都专制纳粹德国的诸多产物,而法西斯则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资本主义国家极端独裁主义。
法西斯象征着集权,暴力,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掠夺,最早将法西斯主义在政治中完成实践的是意大利的墨索里尼。
而法西斯主义在不同的法西斯国家发展时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二战时最主要的法西斯国家就是纳粹德国,日本,以及意大利,此外还有诸如西班牙的佛朗哥政权。
当然主要的三个法西斯国家由于自身国内经济形势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军事工业的比例以及部队战斗力也呈现出不同的差异,同时作为独裁者的国家元首的权力基础也呈现出不同的稳固性,很明显,日本天皇最稳固,其次是希特勒,其次是墨索里尼。
纳粹则是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的简称,其初始只是一个得票率很低点的小党,伴随着一战后《凡尔赛和约》而衍生的民族自尊心受打击的耻辱感而卓越成长,在希特勒的洗脑演讲下逐步占了政党斗争的上风,积极推行反共主义以及反犹主义,1930年时,纳粹党成了国会第二大党,1932年时获得了37.7%,一跃成为第一大党。
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赢得了很多狂热分子的欢迎,其通过扩充军备和基建发展经济的成果也让不少国外右翼势力分子借此大做文章,比如法国的右翼分子就大张旗鼓地打出“宁可要希特勒,也不要布鲁姆”的口号。
纳粹宣扬民族复仇主义,性别歧视,精神和生理残疾歧视,种族歧视乃至屠杀,犯下了严重的反人类罪行。
党卫军正如其名,是维护纳粹政党极端独裁统治的工具,残害了无数反纳粹统治的进步民主人士,党卫军原本是纳粹党于冲锋队之外专门给希特勒设立的私人卫队,隶属于冲锋队,在1934年的长刀之夜血洗冲锋队,之后归属希特勒直接掌控,党卫军也可以分为武装党卫军和普通党卫军,前者负责战争事务,往往也被称为党卫军,而后者主要负责国内的民族政策,以及国内治安和情报搜集,对反纳粹人士的残害,以及集中营的管理和犹太人屠杀,而这其中就包括了盖世太保,亦及国家秘密警察。
希特勒为了增加个人对军权的控制也是煞费苦心,一步步地腐蚀军队的纲领,将对国家的忠诚转变成对其个人以及纳粹党的忠诚。
在1939年11月23日的报告会上,戈培尔,戈林,以及希特勒为了巩固军官团们的政治立场发表了一系列言论,三人都切中一个要点——“空军的将军们在戈林同志的领导下,在政治上是可靠的,海军的将军们是按照希特勒的思想行事的,因此也是可靠的,但是站在党的立场上来看,陆军的将领并不是绝对可以信赖的。”这可以看做是希特勒对拥有传统普鲁士陆军血脉的德国国防军的不信任,而事实的确如此,希特勒一直在鼓励德国青年投入党卫军而不是国防军,前者的装备更好,制服也更漂亮。
希特勒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军权,他让一些高级军官加入自己的集团,这些军官通常是来自德国的军人,他们被安排在一个特殊的位置,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军事情况,希特勒也通过一系列的阴谋活动,试图操纵军官们的决策,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1939年,希特勒宣布将德国军队部署到北非,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侵略行动,这次行动的目的是扩大德国的领土,以便更好地控制该地区的资源,希特勒的计划很快就失败了,他发现自己无法控制这场战争,导致德国的军事实力受到了重创。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