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打造的第一部电影《金珠玛米》于12月12日全国上映,你期待吗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首部大银幕作品《金珠玛米》定档于12月12日全国公映,你是否已经翘首以待?
我本人对西部题材的电影情有独钟,当得知由杨蕊导演执导的《金珠玛米》开始拍摄的消息时,我就对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电影上映后,我毫不犹豫地走进了电影院,一睹为快。
对于年长一些的朋友来说,“金珠玛米”一词有着深刻的含义,而对于年轻的朋友们,可能就需要我简单解释一下了,在藏语中,“金珠”意为拯救苦难的菩萨,“玛米”则指兵。“金珠玛米”救苦救难的菩萨兵”的意思,在解放军解放西藏后,这个称呼便专指解放军,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
西藏人民对驻藏解放军有着特殊的情感,他们为西藏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网络上有一篇文章《藏族人为什么那么喜欢西藏士兵》,详细描述了这种深厚的情感,我们从小就听着关于“金珠玛米”的藏歌长大,如刘和刚和巴桑都曾演唱过名为《金珠玛米》的歌曲,刘和刚演唱的版本是由我熟知的刘新圈老师作词的。
电影《金珠玛米》以1950年西藏解放为背景,讲述了年轻解放军士兵华山在借粮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挑战与冲突,在西藏这样的高寒地区,借粮并非易事,华山必须在短时间内赢得部落头人的信任,成功借得粮食以解军队之急。
这段剧情设计得十分精彩,华山作为外来者、年轻的汉族士兵,进入西藏腹地的小部落,必然会遭遇文化、心理和习俗上的冲突,这种冲突构成了故事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部落头人虽具有文化,但他的统治方式却难以被外界接受,他以祖先的理念管理着小部落,宛如一位封闭而自大的农奴主,华山凭借智慧和勇气,逐渐赢得了差巴们的信任,他教他们用现代武器对抗土匪,在部落冲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最终也得到了头人的理解,成功借得了粮食。
电影中的华山角色象征着外界的进步与冲击,展现了两个世界的碰撞与错位,他获得理解的过程,也象征着文明与进步的胜利,华山在河谷中的经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其实也是西藏从过去走向现代的一个缩影。
著名影视评论家云飞扬老师对《金珠玛米》评价甚高:“这部电影在理解历史局限性上非常到位,没有一味贬低封建统治阶级,而是告诉观众这是历史发展中的一部分,曾经它是合理的,但在文明的进化过程中被淘汰了。”
故事虽不复杂,但结合西藏壮丽的景色和藏区的独特风俗,整部电影呈现出一种雄浑的气势,特别是航拍镜头,更是让人震撼到无言。
电影《金珠玛米》不仅是一部讲述历史的作品,更是一部展现西藏从传统走向现代过程的艺术佳作,它通过华山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新旧交替时刻的风云变幻以及历史转折点上的波澜壮阔。
期待你在12月12日走进电影院,共同见证这一部描绘西藏传奇篇章的电影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