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台州的土地上,流传着一种名为食饼筒的传统小吃,其背后,隐藏着一个与历史名将戚继光紧密相连的故事。
戚继光在抗击倭寇的岁月里,台州的居民们纷纷制作佳肴,以表达对英勇将士的敬意,如何将这些美食送到军营成为了一个难题,由于没有足够的餐具,智慧的台州人发明了食饼筒,他们直接将饼皮包裹住各种菜肴,简单而实用地解决了送餐的难题。
在台州的椒江老街,有一家名为“何记食饼筒”的老店已经经营了二十余载,清晨三点,老板娘何美菊便开始忙碌起来,她熟练地操作一口大锅,手抓一团面糊,一气呵成地制作出柔软透明、大小一致的饼皮,随后,她开始准备包饼的丰富菜肴:洁白的豆腐、金黄的蛋丝、青翠的豆芽和红亮的炖肉等,生姜炒肉丝、芹菜炒鱿鱼、洋葱黄鳝和虾仁等各式佳肴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当清晨的五六点钟到来时,顾客们便陆续进店,围桌而坐,品尝着食饼筒的美味,一口咬下,面皮的麦香与各种食材的鲜香交织在一起,在口腔中四溢开来,这种美妙的滋味,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每逢春节、元宵节、端午等传统节日,食饼筒已经成为台州家家户户的必备美食,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独特的家乡味道,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份传统的小吃,如今已经成为了台州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传承着人们的情感与记忆,每当品尝食饼筒时,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回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