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通过匍匐茎进行繁殖,播种前,需精选无破损表皮、顶芽侧芽健壮、皮色深褐、单球茎重达15克以上且具备所栽品种特性的球茎作为种荠,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球茎18至24小时,以杀灭表面病菌,每亩大田大约需要15至20千克的种荠。
适宜的育苗时间荸荠的育苗时间根据移栽时期而定,早水荸荠因前期气温较低,通常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育苗,而晚水荸荠则因育苗时气温较高,在栽植前20至25天进行育苗,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适宜的育苗时期为清明至谷雨期间,期间需进行室内催芽后再进行水田排种和假植。
催芽及育秧田准备催芽时,采用室内叠放法,将种荠芽朝上排列在稻草上,覆盖多层后每天早晚淋水,约10至15天后,当芽长至3至4厘米时即可移栽至育秧田中,育秧田应选在排灌便利、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深耕细耙,整平田面并筑好围埂。
排种育苗与假植将催好芽的球茎排入秧池,按入泥中1至2厘米,保持株行距为6×6厘米,并确保芽头向上,田间水层维持在1至2厘米,约15至20天后,当苗高10厘米左右并有5至6根叶状茎时,可进行假植,假植是扩大株行距,便于集中施肥和管理的重要步骤。
苗期管理与定植苗期需保持浅水层以促进生长,移苗后约15天,需施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每亩20千克,经30至40天后,当苗高35至40厘米且叶状茎粗达0.5厘米以上时即可定植到大田,定植前需选择合适的水田,深耕施基肥后整细耙烂。
定植技术定植前需深耕田块并施入基肥,选择日照充足、土壤疏松的水田种植,定植时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宜,定植时需将秧苗小心挖出并洗去泥土,定植的株行距以30×50厘米为佳,每穴栽一株,每亩栽植2500至3000株,入土深度以5至7厘米为宜。
香地栗作为一种特色作物,春季种植后,其花朵可加工成花茶或作为特菜烹食,9月可采摘藤叶制作叶茶,11月采挖果实,该品种具有较强的耐寒、耐热和耐贫瘠能力,栽培技术简单且产量高,观花、采果、鲜食、制茶俱佳,是现代农业观光园的理想品种。
通过严格选择种荠、掌握适宜的育苗时间和催芽技巧、精心准备育秧田以及科学的管理和定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香地栗及地栗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