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木活字的命运:不是被遗忘,就是毁于大火

2周前 (11-20 22:19)阅读1回复0
花花
花花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6177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2354
  • 回复0
楼主

关于两种印刷办法的好坏,清人翟金生颇有体味,翟金生以教书为业,自称“下里寒儒”,他的梦想是用泥活字印刷本身的做品,传播后世。他用30年的时间造出十万多个泥活字,70岁末于实现梦想,先拿本身诗文集(《泥版试印初编》)试水,然后又以泥活字付梓友人、禁烟派代表人物黄爵滋的诗集《仙屏书屋初集》(18卷),从道光二十七年(1847)9月开工,到第二年5月完成400部,速度之快令他骇怪。虽经黄爵滋三个儿子校正,有识字的家人、学生、老友参与造字、拣字、归字等工做,错误照旧很多,翟金生只好把误字付梓在集前。道光二十九年(1849)黄爵滋又将它刻成木版,名《仙屏书屋初集年纪》,强调“览者自当以今刻为定”,足见大大都人仍是乐于用少出错的雕版印刷,难怪翟金生常常自嘲泥活字印刷为“虫篆之技,博儒林美谈罢了”。回过甚来看清廷木活字的命运,绝大部门时间都被保管在武英殿浴德堂内,曲至被人们完全遗忘,毁于大火中。

《 仙 屏 书 屋 初 集 》,黄 爵 滋 著

在数以万计的明清雕版册本面前,20多种活字版丛书,千余种经史子集单行本毕竟是小巫见大巫。为什么会呈现那种情状?其实很好理解,当一项手艺成熟到只需花很少的钱和精神就能收成效果而且被普及利用和采用时,是很难被新手艺撬动的。在雕版手艺十分成熟的明代,不只写刻印拆工匠工艺精湛,工艺流程成熟,闪现出的版式、文字、图像也契合读书人的审美要求(当时已呈现了对宋元刻本的崇敬与翻刻)。雕版的校对在“写样”环节,只要它对操做者文化程度要求高,一旦写样完成,后面的刻字工人依样凑刀雕琢即可,识字不多的人也可胜任。加之市场上对图书的需求有很大一部门是早已存在的典范,需要反复刷印,在那种情状下可藏数十甚至数百年的雕版更胜一筹。某种水平而言,新书的发行倾向活字印刷,好比魏源《海国图志》第一版(50卷)即1842年问世的木活字本,考虑到成本、销售与物流问题,初印不敢印多,不然容易形成积压,卖不进来。若是反应优良,需要再次印刷,又得从头排版,费时、费工,不合算,而雕版能够随时再印,所以有些书先有活字印本再有刻本。原来印的不多的活字本不如雕版传播多也就不难理解了。

0
回帖

清廷木活字的命运:不是被遗忘,就是毁于大火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