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中国旅游日的标志,其图案呈现的是甲骨文“旅”字的巧妙变体,以蓝绿色为基调,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这一变体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在视觉上创造了新颖的意象,那变形的“旅”字,宛如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客,秩序井然地行走在旅途之中,每一步都充满了对美景的向往与期待,巧妙之处更在于它暗含了“5.19”这一日期,让中国旅游日的纪念意义更加深入人心。
而在中国的旅游文化中,有一个标志性的符号不得不提——那就是“马踏飞燕”,这一东汉时期的青铜器,于1969年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中出土,自那时起,便被视为中国古代铸造业的高峰,它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虽体型不大,但每一处都流露出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1983年,“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选中,成为了中国旅游的标志,其以“马超龙雀”之名,成为了中国旅游业的图形象征,并一直沿用至今,从力学角度审视,这一作品为飞燕找到了完美的重心,使得整个雕塑呈现出稳定而又动感十足的姿态,这种浪漫主义的手法,不仅展现了骏马的矫健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更赋予了人们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强烈的感染力。
“马踏飞燕”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的铸造艺术,更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种象征,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彰显了中国旅游的国际化视野与现代发展理念,每当我们看到这一标志,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广阔的天地、那无尽的旅途以及旅途中的点点滴滴,它不仅仅是一个标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旅行的热爱与向往。
中国旅游日的标志与“马踏飞燕”这一旅游标志,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它们不仅是旅游的象征,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