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的营养价值和草鱼的区别哪个好吃,青鱼怎么做不腥
青鱼的营养价值高一点,青鱼比草鱼好吃,鱼肉要细嫩些。
炖青鱼的家常做法
材料
青鱼,茼蒿,葱、姜、大料,陈醋、酱油、糖、料酒
做法
1、青鱼收拾干净,两面沾些干淀粉或面粉,下锅煎至金黄;
2、加陈醋、酱油、糖、料酒,添水(将要没过鱼即可),加葱(段)、姜(片)、大料,先中火后小火炖,其间把青鱼翻个,使鱼的两面都吃进汤味;
3、待鱼快好时将茼蒿段盖在鱼上,再炖收汤(注意不要把汤全收尽,留点汤蘸鱼肉吃);4、加蒜末装盘。
青鱼和草鱼有什么区别?为何农村养殖草鱼的多,而少有人养殖青
在四大家鱼中,青鱼和草鱼、鲢鱼和鳙鱼都有一定的相似度(两两),而且在网上许多资料和文章将这几种鱼的图片混用,导致了许多小伙伴对这几种鱼有些分不清楚了,而且在四大家鱼中,青鱼的养殖量是最少的,其他三种都比较多。
那么,问题来了,青鱼和草鱼究竟有什么区别?(文末说一下鲢鱼和鳙鱼的区别)为何养青鱼的不如养草鱼的多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四大家鱼
青鱼和草鱼的区别
四大家鱼是最常见的四种养殖的淡水鱼类,其实四大家鱼的出现还得感谢一下唐朝的执政者,因为早在四大家鱼出现以前,鲤鱼才是我国养殖规模最大的淡水鱼,而且在唐朝以前,鲤鱼也是最常见的食用鱼。
但是,唐朝的执政者姓李,鲤的读音同粒,所以当时唐朝就禁止捕杀、养殖、贩卖鲤鱼,不得已人们又去寻找新的适合规模化养殖的鱼类,结果就出现了四大家鱼。
鲤鱼
青鱼和草鱼除了都是鲤科鱼类外,它们还同属雅罗鱼亚科,所以二者有一定的相似度还是可以理解的,只不过,青鱼是青鱼属下的鱼类,而草鱼是草原属下的鱼类而已,也正是因为属的不同,它们具备属级的特征,下面我们就从四个方面来说一下它们的区别:
第一,习性。从习性上看,草鱼喜欢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有水草的水域中,它们生性活泼,喜群居,经常游到水面上吃水生植物,而青鱼虽然也喜欢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但是它们生性不活泼,秉持着能不动就不动的原则,它们除了夏季闷热时,通常不会来到水面上。
第二:食性。虽然都是鲤科下的鱼类,但是草鱼和青鱼的食性截然相反,草鱼是一种植食性的鱼类,成年后仅以水生植物为食,而青鱼在体长15厘米以上后就会变成纯正的肉食性鱼类,以水中的软体动物为食。
不过,草鱼在幼鱼期属于杂食性的,会吃水中的浮游动物、昆虫等,青鱼在15厘米以下时也会吃一些植物性食物。
第三:外观。草鱼和青鱼都有着圆筒形的身体,体型也比较的相似,所以许多人会将它们混淆,但其实,它们是有着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区别的。首先是嘴巴,青鱼的嘴巴要比草鱼的更尖一些,其次是体色,草鱼的体背颜色为暗绿色,腹部为白色(随着年龄增加,白色会转为黄色),而青鱼的整体体色以黑色为主,所以从整体上看,青鱼要比草鱼颜色更深。
第四:价格。虽然草鱼和青鱼比较相似,但是它们的价格差距也是不小的,笔者查阅一下淡水鱼类今日的价格发现,草鱼的批发价在每斤5.6元左右,而青鱼的批发价在每斤10元左右,二者差了接近1倍的价格。
这除了与青鱼的肉质更加的紧实、腥味较轻外,还与青鱼的养殖量比草鱼少有很大的关系。(下图为1条草鱼,4条青鱼)
为何养殖青鱼的比草鱼的少?
养殖是利益至上的,对于淡水鱼类的养殖来说,显然是长得越快、成本越低的鱼越受养殖户的欢迎,所以青鱼比草鱼养殖量少的原因就可以从这两方面去找原因:
首先是生长速度。从已知的最大体型看,青鱼是比草鱼大很多的,因为目前有记录的最大的青鱼来自于南京的金牛湖,它的体长为1.76米,体重为228斤,而最大的草鱼不过也就80斤左右,比青鱼差远了。(下图就是被制成标本的最大的青鱼)
虽然最大的青鱼比最大的草鱼大,但其实在人工养殖下,它们的生长速度是差不多的,因为养殖不会让它们长到太大,毕竟这样回本周期就长,不确定因素也多,所以一般的青鱼和草鱼5-10斤左右就会出售了,在这个的区间内,青鱼和草鱼的生长速度是差不多的,通常两年就能长到5斤左右。
因此,生长速度并不是导致养青鱼比草鱼少的主要原因。
草鱼
第二就是养殖成本了。这才是决定养青鱼的较少的主要原因,因为草原是纯正的食草鱼类,它们的饲料成本是很低的,但是青鱼就不同了,它们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水生软体动物为食,比如蚌类、蚬等等,所以它的饲料成本是要比草鱼高很多的。
不过,正是因为青鱼的这个食性,所以它们演化出了适合压碎食物硬壳的器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鱼石。
因此,青鱼的养殖量低于草鱼主要原因就出在养殖成本上。
未加工的青鱼石
鲢鱼和鳙鱼有什么区别?
鲢鱼是我们俗称的白鲢,而鳙鱼俗称花鲢,这两种鱼类的长相也是非常相似的,比如宽大的头部,纺锤形的身体等等。
不过,鲢鱼与鳙鱼的差异其实也是比较明显的,首先鲢鱼和鳙鱼与草鱼和青鱼一样,都是同科同亚科,但不同属下的鱼类,其次,鲢鱼和鳙鱼的头虽然都很大,但是从身体的占比上看,鳙鱼的头更大一些;第三,鲢鱼俗称白鲢,这是因为它们的体色主要以亮银色为主,但是鳙鱼的体色则偏暗灰色,上面还有许多斑点。
最后就是腹部了,鲢鱼的腹部为白色,而鳙鱼的腹部体色与体背、体侧是一样的。
写在最后
“四大家鱼”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因为在鲤鱼禁养后,人们迅速的找到了四种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鱼类填补了淡水鱼类养殖业的空缺,由于这四种鱼两两分别属于同科同亚科,所以青鱼与草鱼有些相似,鲢鱼与鳙鱼有些相似。
但是,这只是整体形态的相似,它们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属级特征的,比如体色、头部大小、习性等等。
说来也奇怪,在农村里养鱼的,基本都是养鲤鱼、鲢鱼、草鱼、鲫鱼等为主,很少看到有人养殖青鱼。青鱼和草鱼同样是四大家鱼之一,为何农村养草鱼的多,而少有人养殖青鱼呢?青鱼和草鱼有什么区别?今天农夫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青鱼和草鱼有什么区别,如何分辨?
你知道如何分辨草鱼和青鱼吗?这两种鱼长得很像,有不少人也常常傻傻分不清楚。其实草鱼和青鱼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草鱼,顾名思义是一种食草的淡水鱼,其主要是以各种水草植物为食,常常在水的中下层活动。并且很活泼,游动也是比较迅速的。而青鱼在外观上确实和草鱼有几分相似,但食性却完全不一样,青鱼是肉食动物,其主要是以螺蛳、螃蟹、河蚌、虾等动物为食,分布在水的下层,并且其行动比较迟缓,也不怎么活泼。这里我们来简单说一说草鱼和青鱼的分辨方法。
首先是颜色方面。草鱼的颜色类似于土绿色的,是贯穿整个身体的。而青鱼的颜色就要更加深一些,其整体看起来就是青黑色的,这也是它叫青鱼的原因,这也可能是因为青鱼是在水稻下层活动的原因。所以分辨草鱼和青鱼,可以先从颜色入手,如果是墨黑色为主的颜色,那基本可以确定是青鱼了。
其次是从鱼鳞形状来看。草鱼和青鱼都是大片的鱼鳞,但是在形状及分布还是有区别的,像草鱼的鱼鳞看起来就很整齐,就像是网状一样的,大小和分布都很整齐,且比青鱼的鱼鳞显的要圆润一些。而青鱼的鱼鳞就显得很杂乱,是没有什么规则的,有点大大咧咧的意思,看起来就很随意的样子。
最后一种方法就是从体型来看了,青鱼因为是吃肉的,所以体型要偏大、偏长一些,而且鱼鳍较草鱼略大。草鱼虽然个头小一些,但是相比青鱼显得圆润一些。另外草鱼的嘴巴基本都是圆弧形状的,而青鱼的头要更尖一些,这些特征也是比较明显的。还有价格方面,那就是青鱼普遍的要贵草鱼更贵哦,记住这几点,就一般能分辨青鱼和草鱼了。
至于为什么养殖青鱼的少,而养殖草鱼的多,农夫认为主要是因为青鱼养殖成本高,养殖周期长,并且在市场上也不如草鱼受欢迎。像青鱼的价格都要比草鱼贵,并且个头又大,一来是吃不完,二来是购买一条就要近百元了,许多的消费者接受不了。你们喜欢吃青鱼还是草鱼呢?
青鱼和草鱼的区别我们还是先从如何分辨这两种鱼说起,其分辨方法有:
一是颜色,青鱼的青是黑色的意思,所以青鱼颜色以墨黑色为主,草鱼颜色则浅很多,较褐黄。二是嘴巴,青鱼嘴巴较尖,草鱼的则较圆。三是鳞片,青鱼的鳞片不是很整齐,且鳞片的也显得较大。而草鱼的鳞片则非常整齐,鳞片也显得较小,且更圆润。当然,如果实在难以分清,只要将两条鱼摆放在一起,那其差距马上就可看出来,这可是最容易的一种分辨方式了。
至于其它的区别,就从问题的为什么农村养殖草鱼的多、青鱼的少,来一起说说。
1、食谱性能。草鱼顾名思义可看出它是食草动物,那它的食物来源就很广阔。像各种水生植物、陆生嫩草,直到饲料都更容易获得。而青鱼是肉食性动物,就像自然界中的狮子、老虎总比牛羊要小许多一样,它的食物来源就很受限制及价格更高了,如小虾、螺丝及其它各种鱼类,可都是价格较高的,饲料也是如此。因为青鱼食谱小,饲料贵,也就造成了其养殖的经济利益下降。
2、生长性能。草鱼生长速度快,且时间更长,如草鱼开始的1~3年是其生长最快的时候,到4~5年达到性成熟,5年之后生长速度才开始比较明显的慢起来。而青鱼虽然也生长很快,但其开始两年主要是长体长,第3~4年才是体重增长最快的时候。因此,从经济性上来说,草鱼就更适合我们缩短时间出鱼了。
3、抢食能力。草鱼因为食量大,食物来源广,活泼,抢食能力强,所以在我们农村又将草鱼称为“强盗草鱼”。而青鱼,虽然看起来很高大,可其胆子却很小,行动也较迟缓,吃食物时更是斯斯文文,甚至自己咬碎的田螺、蚬肉都有被鲤鱼等肉食小鱼抢走的可能,看来还是很对得起人们给它的外号“秀才青鱼”。可对我们养殖户来说却是其最大的缺点了。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比较,人们更愿意多养草鱼,而少有人养青鱼就容易理解了。且青鱼价格与草鱼又基本没区别,那谁又愿意花大力气去饲养青鱼?最多是将其当成鱼池里的调剂鱼类而已。
首先青鱼与草鱼的区别,从体形特征上看差不多,只不过草鱼的肚子要稍微大一点。而从鳞片上看,青鱼的鳞片为深灰黑色的,草鱼的鳞片是金黄色泛白的。
养过鱼的农民都知道,草鱼以草为生。而青鱼以肉食为主,在食物不充足的情况下也吃杂食,本人亲眼看见过青鱼吃扔在水中的茄子,瓜果。疏菜等。但是青鱼并非如有些网友回答的那样以小鱼为食!说青鱼吃刚蜕壳的虾蟹还差不多,绝对不以鱼类为食,还有青鱼所吃的螺蛳,壳也消化不了,只是把螺蛳肉消化掉以后,将螺蛳壳完整的排出体外,养鱼的都知道,青鱼都会有窝,在窝的周围布满了螺蛳壳,并非如有些网友回答的那样,青鱼能够把螺蛳壳都消化了!
那么青鱼比草鱼的经济效益更大,为什么农民反而不养青鱼呢?原因有以下几点:一,青鱼苗太贵,而且在苗期的成活率还不到百分之五十,所以农民们不太愿意养。
二,大家都知道青鱼以螺蛳为主食,而近些年流行的养螃蟹,而螃蟹也以螺蛳为主食,而螃蟹众而广,把池塘里的螺蛳吃完了,青鱼没有食物了,还能养吗?肯定不能!
所以农民们迫不得已,在青鱼与螃蟹之间,选择了经济效益更大的螃蟹,而放弃了青鱼的养殖!
本人观点!
农村的鱼塘里养的鱼,最多的是草鱼,其次就是白鲢鱼和鳙鱼。像鲫鱼和别的鱼,也会养点的。而城市周边的郊区鱼塘通常养的是草鱼,鳙鱼,鲫鱼,鳊鱼,鲈鱼等,比较少人养白鲢鱼。
至于青鱼,真的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郊都很少有人养殖。大多青鱼都是野生的多。鱼塘里偶尔也会有一点,不知从哪里跑来的青鱼。
以至于网上有些人讨论要不要把青鱼从四大家鱼的家族里清退出去,把鲫鱼或者鲤鱼加进去。其实,我觉得是没必要的。毕竟,虽然人工养殖的青鱼比较少,但是大自然里青鱼还是属于鱼中的大户人家,是大族的。
为什么农村养殖户不喜欢养青鱼呢?这个主要和人的饮食有关,当然了还有养殖成本的关系。
1:青鱼市场受众不高,不符合大众口味。
说实话,我觉得青鱼的口味真的不如草鱼。但是有些人觉得青鱼比草鱼好吃。
在大众口味里,青鱼不是那么受欢迎的。在市场上,我们很少有看到卖青鱼的,当然了有人卖青鱼,也很少人买。这就说明问题了,青鱼不符合大众口味,市场需求不足。
有些人会反驳说,那是因为青鱼个体比较大。市场上没人卖,是因为个头太大,很多人要不起。实际上,这样的反驳是站不住脚的。草鱼也有个头很大的,大家也同样要不起。但是鱼贩子会把大个头的草鱼破开来,分几份来卖。
既然草鱼因个头大,而破开分几份卖,那青鱼为什么不行呢?因此市场上没人卖青鱼,最大的原因还是市场需求不高。
2:养殖成本高和养殖时间长。
青鱼是肉食动物,它最爱吃一些高蛋白的小虾米,小鱼,蚌肉,贝壳,螺蛳等。就因为青鱼是食肉动物,养殖成本必然会比那些食草或者蜉蝣生物的鱼类高很多。
而且,由于青鱼因为吃的是高蛋白的食物,很容易得一些鱼病,这就导致了养殖风险变高,从而进一步增加成本。
青鱼的成长周期比较长。青鱼,要想肉质比较好吃,那起码也要长到8斤左右。而8斤重的青鱼,养殖的时间在一两年这样子。我们知道,青鱼的成年体,也就是性成熟,时间大约在3到4年。
这样的养殖时间,对于养殖户来说,周期太长了。我们都知道,搞养殖的,如果养殖周期过长,很容易出现资金问题和市场各方面的问题。
所以,不管是从养殖角度来看,还是从市场受众角度来看。养殖户门都不喜欢养青鱼。
青鱼和草鱼的区别在哪里呢?青鱼和草鱼是很像的。鳞片和体型方面很像的。而个体的话,也会因为年龄的原因,也不容易区分。
1:青鱼和草鱼,最直观的区分方法,就是看它们的颜色。
青鱼整体颜色会比较深,比较黑。所以在农村,有人也把青鱼叫做黑鲩。而草鱼的颜色相对来说淡很多。
草鱼的腹部是白色的,而青鱼的腹部会是深色的。
2:看鱼翅。两者的鱼翅是不同的。虽然数量上一样,但是草鱼的鱼翅比较靠近尾巴点。
3:看嘴型。青鱼嘴尖,而草鱼比较圆。
4:看头部。青鱼头比较窄,夹角在30度左右。而草鱼头夹角在50度左右。
青鱼和草鱼都是我国淡水养殖鱼类中,传统的"四大家鱼",也都是人们比较喜欢消费的淡水鱼类。可见这两种鱼,在我国都有着广泛的养殖基础与养殖历史。青鱼和草鱼,都属于"鲤科"鱼类,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它们的体型也十分相似。
说到青鱼与草鱼的区别,当然也是有很多的。比如,器官构造,解剖生理等等。不过它们的这些不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可能都不太直观。说白了,如说这些,大家看后仍然会是一头雾水,说了可能当没说。因此,我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而青鱼与草鱼最直观的区别就是,青鱼的肉质比草鱼要好,土腥味也没那么重。还有它们的体色与食性(主要是指,成鱼的天然食性)完全不同等。
青鱼体色呈青灰色,背部颜色较深,腹部颜色灰白,鳍条呈黑色。成年的青鱼,在野生条件下,主要以螺、蚌等软体动物为食。而草鱼体色呈茶黄色,腹部灰白。胸鳍和腹鳍灰黄色,其它鳍条颜色较浅。自然界中的成年草鱼,主要以水体中的水草、浮萍等水生植物为食。
不过,这两种鱼虽然都是传统的四大家鱼,但事实上养草鱼的人却远远要比一样青鱼的人多得多,特别是在内陆地区,或者在传统的养殖模式下养鱼,这种情况就更为明显。说白了,青鱼在我们实际的养殖生产中,就是个配角罢了。那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
首先,草鱼的天然饵料(青草)廉价易得,而青鱼的天然饵料(螺、蚌等),在有些地区却不是那么容易获得。而搞养殖最重要的就是饲料,没有饲料肯定就无法搞养殖。当然,饲料问题也是导致养草鱼的人多,而养青鱼的人少的主要原因。
第二,青鱼在传统养殖的情况下,前期(三龄以前)的生长速度没有草鱼快。一般来讲,在传统养殖的模式下,草鱼最多在三龄左右,就能达到上市规格。而青鱼可能要到3~4龄,才能达到上市规格。当然了,作为养殖户来讲,肯定喜欢养生长速度更快的草鱼了。
第三,草鱼的食量大于青鱼,这就意味着草鱼产生的粪便要多于青鱼。由此可见,养殖草鱼,更利于池塘肥水。当然了,草鱼的这一优势,在传统养殖的模式下,肯定就能增加水体中滤食性鱼类的产量。也就是说,养殖草鱼比养殖青鱼,更容易提高池塘的总产量。
第四,正是由于上面这些原因存在,那么肯定就会造成,养殖青鱼的成本要高于养殖草鱼。据此,按理说青鱼的价格,肯定就要卖得比草鱼贵才行。不过消费者对青鱼的认知的有限,因此也导致了青鱼的价格和草鱼的价格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肯定就不愿意养青鱼了。
当然了,现在养鱼,不管是养草鱼还是养青鱼,甚至包括其他一些鱼类,都采用全价配合饲料饲养。也就是说,上述的这些原因,很多事实上都不存在了。那为什么还会存在养草鱼的人多,而养青鱼的人少呢?我想,这就跟养殖户的养殖习性有关了。说白了就是,既然养两种鱼效益差不多,那么他们以前养惯了草鱼,现在也就习惯养草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