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其背后蕴藏的文化与风味,远不止字面上的解释,在山东的某个小角落,尤其是鲁南地区,如临沂等地,煎饼是一道日常的主食,沂蒙山区的居民们,与煎饼结下了不解之缘,除了这些地方,山东内还有泰安的新泰、枣庄等地也以煎饼为主食,而山东其他区域,馒头则占据了主食的宝座。
身为临沂人,我从小与煎饼为伴,虽然有人对煎饼卷大葱的组合持保留意见,认为其味道独特,但在我看来,煎饼的魅力在于其包容性,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加入各种配料,丰富其口感,吃煎饼还锻炼了我们的咀嚼肌,这或许也是许多山东人坚实的咬肌的来源之一。
记得大学时,当我把煎饼分享给同伴们(大家都是山东人)时,有的表示难以咀嚼,而有的居然将其当作零食来吃,这让我有些许的惊讶,也让我思考起煎饼在山东人心目中的独特地位。
或许有人认为煎饼作为山东的代表稍显不足,认为它不够“上档次”,但不可否认的是,煎饼是全国人民熟知的煎饼果子的原型,它既有名气又接地气。
谈及煎饼的种类,那真是不胜枚举,在基本的煎饼制作工艺上,人们通过加入不同的食材和调料,创新出了多种口味的煎饼。
1、酸煎饼:利用面糊发酵产生的酸味,摊制出的煎饼味道酸溜溜的,特别开胃。
2、柿子煎饼:在煎饼制作过程中,放上去皮的熟柿子并涂抹均匀,烙熟后,煎饼呈现出红色,甜滋滋的。
3、酥煎饼:经过初次烙制后再进行二次烙酥的煎饼,口感酥脆。
4、糖酥煎饼:用小米、白糖磨成米糊后摊制而成,在八九成熟时揭下,再叠成长方形放在炉台上烘干。
5、咸煎饼:在鲁西南地区,人们会在煎饼表面涂抹辣酱后叠放。
福建一带的煎饼做法与北方有所不同,他们在摊制过程中会加入酸菜、蛋等食材,并且外涂番茄酱后立刻食用,这种做法与北方的长时间保存不同,更注重即时的口感体验。
无论是从文化、口感还是种类上,煎饼都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