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os家庭影院系统,即便不开启Sub低频,其音量也能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步,在实际应用中,我通常仅需调节至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音量范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Sonos的One小音箱,尽管体积小巧,却展现出令人惊喜的中低频性能,在我当前的配置中,能够明显感受到来自后环绕的强劲中低频响应,相较之下,BOSE产品的低频表现往往依赖于低音炮的支撑,而后环绕自身的声音显得稍显单薄,临场感略逊一筹。
在使用的便捷性方面,Sonos无疑更胜一筹,其系统可以像乐高般自由组合与分解,通过专用的app能够轻松控制家中的所有Sonos系统,实现同步播放,Sonos能够方便地接入大部分流媒体音乐服务,满足多样化的音乐需求,Sonos的接口相对较少,主要依赖Wifi、光纤或HDMI arc进行接入,对于多声道音频,它主要支持AC3(arc支持基于DDPLUS的Atmos格式),但得益于杜比音频的广泛使用及其向下兼容性,流媒体视频中的杜比音频能够得到良好的支持,尽管如此,DTS格式的音频需要通过特殊播放器进行转换才能输出为ac3格式。
至于arc系列,由于相较于playbase缺少了低频专用喇叭和大箱体,为了获得更好的低频表现,可能需要额外搭配sub低音炮。
至于市面上其他品牌的蓝牙音箱,如Sony、B&O等与Sonos相比,各有优劣,我本人是BOSE的忠实粉丝,拥有soundlink、soundtouch、C5、qc35 ii以及sportsfree等产品体验,最近我深感Devialet的产品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震撼,其出色的音质令人叹服。
在推荐方面,我认为对于不经常携带音箱的用户来说,有源音箱搭配蓝牙接收器和解码器的组合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这种组合不仅性价比高,而且音质远超一般的成品蓝牙音箱,选择时需要注意蓝牙音频协议的支持情况,aptX或LDAC至少需要支持其中之一。
在我家,我为小宝选择了这样的方案来听音乐,虽然使用的箱子和解码器是老的,但非常省电且音质上乘,至于Sony和B&O这两个品牌,我认为它们在性价比方面相对较低,在相同价位下,其他品牌可能已经能够提供桌面级别的产品了,而Sony和B&O可能只能购买到便携级别的产品,不过B&O在保值方面表现较好,而Sony的掉价速度相对较快,至于小众品牌如小鸟等,虽然使用的人不多但品质也不会太差。
每个品牌和产品都有其独特之处和适用场景,在选择时,除了考虑品牌和价格外,还需要根据个人需求和实际使用场景来做出最合适的选择,希望我的测评和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