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用一个成语挽救了唐朝,崇祯对那个成语不屑一顾,丢了全国

4天前 (11-21 01:44)阅读1回复0
kewenda
ke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4532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9065
  • 回复0
楼主

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乍一看两人貌似没有多大可比性。前者是创始盛世、功业煌煌的千古一帝,后者则是国破家亡的亡国之君;李世民处在唐朝的上升期,崇祯处在明朝的衰亡期,两者所处的时空幻境也大有区别。现实上,李世民所处的时代仍是唐朝起步阶段,百战之余山河残缺,国境周边强敌环绕,西北有吐谷浑、北方有薛延陀、铁勒族等,哪个都是处所千里、士马精强的强邻,唐朝的边防形势一度很不乐不雅。

但李世民却胜利地化解了一场又一场危机,最末让重生的唐朝站稳了脚跟。此中,武德九年的“渭水之盟”,是一个最能表现李世民才气的事务。昔时六月初四,李世民策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建成,最末胜利当上了大唐帝国皇帝。但玄武门之变余波未了,李唐皇族骨血相残,大动干戈,让朝野民间时局动乱。太子建成的残存权力还未肃清,遥远的北方又传来了让整个唐朝为之震动的动静。突厥部族颉利可汗,率领大军大举南下进攻唐朝,兵锋曲指长安。

在隋末唐初的全国大势中,北方的颉利可汗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颉利可汗骁勇善战,擅长用兵,麾下拥寡十余万,还都是清一色的精锐马队,往来来往如风战力强悍,关于其时中原所有的军阀而言,颉利可汗都是一个死神一般无法抗衡的强敌。无论是威震河东的刘武周,仍是称雄河北的窦建德,抑或是高视阔步的西秦霸王薛举,都对颉利可汗畏之如虎,不单不敢与之为敌,反而千方百计与之交好。

就连唐高祖李渊,也对颉利可汗非常顾忌。他先后主动调派刘文静、宇文歆等重臣,照顾重礼出使颉利可汗,与之结盟,竭力制止与颉利可汗交恶。但颉利可汗胃口越来越大,不再称心于小打小闹,想倚仗手中雄兵与唐朝争夺全国,所以才会趁着玄武门之变的良机,收兵攻打唐朝。其时唐朝大军分驻各地,长安守备空虚,况且李世民把大军召集过来,也没有几分掌握能打赢颉利可汗。重生的唐朝面对没顶之灾。

然而如斯邪恶的场面,却被李世民轻松化解。《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对大臣们说了一个成语:“将欲取之,必姑与之”。那个成语最早来源于《老子》,原文是“将欲夺之,必姑与之”,先付出必然代价麻木对方,再瞅准时机赐与其致命一击。李世民深知此时凭唐朝国力不敷以与颉利可汗抗衡,于是主动放低姿势,恳求与对方讲和。两边在渭水便桥订立盟约,唐朝“倾府库赂以乞降”,几乎把府库倾囊以授,换来了颉利可汗退军。李世民用那个成语挽救了唐朝,博得了贵重的开展时间。仅仅四年之后,养精蓄锐的唐朝兵强马壮,与颉利可汗决一死战,在恶阳岭大获全胜,活捉了颉利可汗。

比拟之下,崇祯皇帝在面临危机时,明显不如李世民。他原来也可操纵那个成语保住山河,但他却不屑一顾,最末丢了全国。明朝末年,崇祯面对的更大困局,就是关外皇太极和关内李自成的表里夹攻,让崇祯游刃有余,捉襟见肘,成天拆了东墙补西墙,成果哪一头也打欠好。关外的清军进攻,吸引了明朝绝大部门的精锐队伍,使得关内李自成等义兵步队始末不克不及被彻底剿灭。

而清朝因为边境有限,生齿少根柢薄,在与明朝继续十余年的拉锯战中,也已经国困民艰,丧失惨重,因而皇太极先后屡次主动要求与明朝讲和,让崇祯出一笔银子,相当于宋朝的岁币,每年付给清朝,换来两边寝兵。对明朝而言,在其时形势下,那是独一的破局之策。接纳“将欲取之,必姑予之”那个成语,先出一笔银子稳住清朝,然后崇祯就能够集中军力,把关外的精锐调入中原,全力剿灭李自成,先平定内患,然后就能腾出手全力匹敌清朝。明朝末年的场面才有翻盘的时机。

然而崇祯却不懂得灵敏权变之策,掉臂现实情状,对“将欲取之,必姑予之”不屑一顾,死命敬服天朝上国的体面,对清朝的议和要求要么间接否决,要么踌躇不定,最末错失良机,铸成大错,丢了山河。

参考史料:《资治通鉴》、《明史》

0
回帖

李世民用一个成语挽救了唐朝,崇祯对那个成语不屑一顾,丢了全国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