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练塘古镇那几座古桥,似乎穿越过了元明清

2周前 (11-21 01:51)阅读1回复0
雕刻瞎
雕刻瞎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6095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2190
  • 回复0
楼主

转自:绿色青浦 2021-11-07 15:53:34

相传东汉末年,

东吴上将周瑜,建造战舰,

在吾伲的河塘里操练水军,

从此称之为“练塘”

▲幽弄深巷

▲飞檐翘角

▲雕琢艺术

练塘汗青文化源远流长,古韵悠然,迄今已有1100多年的汗青。老街是古镇的核心,鳞次栉比、飞檐翘角、高屋重脊的过街楼,与交相辉映的河埠头、长廊、幽弄和深宅等,闪现出一派古朴、安好、诗意,构成了“高屋窄巷对街楼,小桥流水处人家”的奇特景不雅。

以水为“脉”,因水而兴。那里拥有得天独厚的水情况,河多桥多,一条俗称“三里塘”的市河贯串古镇工具,鸟瞰好像一条“玉带”。

好像“飞虹”卧波般的义学桥、栈房桥、永兴桥、流芳桥、万善桥、朝实桥、中虹桥、顺德桥等桥就掩映在垂柳绿荫之间。人们来来往往,桥下贱水潺潺,印下桥影、树影、人影、楼影、云影,天衣无缝,水天一色,勾勒出一幅活动的江南水墨画卷。现在,由那些构造精巧、外型各别且颇具特色的“飞虹”所相衬响应的练塘古镇,古色古香,原汁原味,是一个别验、享受“慢生活”的好处所、好去向。

今天,小编来带各人走进吾伲“三色练塘”,领略与上海那座城市息息相连的江南水乡·练塘古镇的“桥文化”。

义学桥

义学是关于释教教义的学问,是释教名相、因果等理论的研究,故此桥也与释教有关。位于练塘镇东市,南北向,跨市河,桥北正对惠世庵,俗称“惠世庵桥”“义堂桥”。明天启年间(1621—1627)始建,清道光十七年(1837)重建。

桥为单孔石拱桥,花岗石材量。桥面有低护栏、望柱和抱鼓石,中间四根望柱,望柱上雕有四只气势的石狮,见证着汗青的变迁。

昔日桥畔惠世庵为练塘地域有名的戏楼,每年春秋两季常演昆剧,热闹不凡。

栈房桥

栈房桥,俗称“东木桥”。原为石墩木面单孔梁式桥,后人操纵石台、石级,改建为水泥平桥。1999年秋,又改为石梁桥。

时下,桥的两侧“旧里革新”工程紧锣密鼓。建筑工人繁忙施工、来回穿越的身影成为一道亮丽的光景线。已搬进“河景新房”的原住民,悠闲而惬意地坐在临河小院,垂钓、聊天、种花……过着恬静漠然的日子,那份安好与称心溢于言表。

永兴桥

永兴桥,跨李华港,北依市河,俗称“李华港桥”。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重建。单孔石拱桥,花岗岩材量,拱券为7节横联分节并列砌筑,也是一座实正的古桥,令人叹服。

桥西堍石阶23级,东堍25级。桥面两侧有护栏、报鼓和望柱,青石量长条石连体护拦为新拆,两侧各有一联,桥额上为“重建永兴桥,乾隆丙申”编年。

流芳桥

流芳桥,俗称“留芳桥”。清咸丰7年建(1857),石桥两侧栏杆为2000年增设。桥柱一侧刻有“既坚既好,百世久可知”楹联一副,隐喻修桥者名字与巩固的石桥长存,流芳百世。

桥的一旁有一家茶文化体验馆——茶于·1946,总面积为200平方米。此馆是将原先古镇上一处老茶馆复原而成,现在是一处集品香茗、听古筝、赏字画、购特产于一体的好去向。别开生面的天井里,摆放有温馨的藤椅,黄澄澄的累累硕果压弯枝头,还有各类繁花绿植相迎,动听的金秋“专属色”非分特别诱人。

万善桥

万善桥,俗称“混塘浜桥”。清光绪、宣统年间修建,原为环洞桥,后改为水泥踏步拱桥,再后来连系陈云故宅建立,将此桥复建原气概的石拱桥。

站于那边的河埠头,俯下身子,桥中看桥,桥桥相通,称得上是一件件完美的工艺品,建筑与水中的倒影虚实相接时,恰为一道道整圆,成为历代文人骚人写景抒情的对象,留下浩瀚诗篇画做,为世人传诵。

走着走着,阵阵轻风掠面,带着一曲含蓄悠扬的评弹声从长春园里传入耳畔。寻声而去,里面一段“陈云与评弹”视频,让人足够感触感染到陈云对评弹艺术的那份喜欢与固执;一处“环形评弹书场点播”系统,使人不由沉浸于吴侬软语中。

朝实桥

沿着石板路一路往西,走过算盘文化馆、陈云故宅、三里塘书屋、领袖铜像馆,就来到了朝实桥,俗称“圣堂桥”。在隐实道院前,桥因院而获名。初系木桥,岁久倾圮。明嘉靖壬子年(1552)由道人胡善勒募款,鸠工伐石修建石桥。越一百四十余年又圮。里人叶秦压发愿重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守竣。

桥为单拱石桥,桥北隐实道院前有照壁一座,桥栏外侧有石榴树一棵,令过往游人叹为不雅行,桥有楹联:“帝泽畅通万里,神府纶亘千秋。”

走进一旁的领袖铜像馆内,三进院落,别有六合。院内有一颗上海市最古老的、独一被列为国度二级庇护的古树名木,距今100多年汗青,该树高8.7米,胸径0.23米,冠幅6米。初春花开时分,皎洁清丽的白色花朵竞相开放,恰似玉蝶聚集,了望白云一团,清香陈陈,醒人心怀,为古镇上一大景不雅。

中虹桥

中虹桥,俗称“中木桥”。原木量构造,1969年改建为水泥踏步拱桥,2000年一月重建为石拱桥。

顺着一个个石阶而上,桥中央空中上用花岗岩雕琢而成的凤凰亲吻着牡丹,煞是夺目。起到画龙点睛的同时,寓意着那里富贵不祥、风调雨顺。

顺德桥

顺德桥,元至正(1341—1368)建,清顺治年间(1644—1661)、康熙五十八年(1719)、乾隆四十九年(1784)三次重修,桥全长16.4米,宽2.3米,高4.1米,共有3跨,中跨为航道。桥栏、桥面均为花岗岩长条石,桥柱为青石,长条形,南北各3块,并列成石壁式,构造简单,具有元代桥梁特式。

桥上有楹联:“九峰列翠重镇,桃源早发,鹤荡渔歌晚唱,三泖行帆”。楹联描画了练塘镇的秀丽光景,联中“九峰列翠、鹤荡渔歌、三泖行帆”,均名列练塘古八景。

承载岁月沧桑的它,虽停止过加固,但仍然不失雄浑、壮丽。不远处还有酱园、西区救火会、沿河“小花园”装点相伴,那里也因而引来了浩瀚游人立足停留、摄影打卡纪念。

诗人余光中说过:“人上了桥,却不急于赶赴对岸,反而赏识刮风景来。本来是道路,却酿成了欣赏光景的看台,仰天俯水,纵览两岸,沉着安步。”闲暇之时来那里的元明清古桥间闲庭信步,试着放慢脚步,寻一方心栖之地,陪你一路纵享美光阴。

材料:融媒体练塘镇分中心

编纂:池舒悦

责任编纂:孙晨

0
回帖

走过练塘古镇那几座古桥,似乎穿越过了元明清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