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才子唐伯虎最美山川60幅

2周前 (11-21 05:04)阅读1回复0
丸子
丸子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9
  • 经验值6180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2360
  • 回复0
楼主

唐寅 落霞孤鹜图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水墨,纵189.1厘米,横105.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画描画的是高岭峻柳,水阁临江,有一人正坐在阁中,不雅眺落霞孤鹜,一书童相伴其后,整幅画的境界沉静,蕴含文人画气量。画家自题云“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表达他羡慕《滕王阁序》做者王勃的少年得志,为本身坎柯的遭遇鸣不服。在表示技法上,近景的山石多用湿笔皴擦,勾斫相间,用墨较重。全画墨色和悦润泽,景物处置洗练洒脱。

唐寅 春山朋友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墨笔,纵82厘米,横4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唐寅 虚阁晚凉图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绢本,设色。纵171厘米,横138厘米。四川省博物馆藏。

此图远处山峦起伏,泉流折叠于茂林烟雾间。近处浓荫兴旺,深掩茅舍草堂。旁有溪桥流水,意境清幽。盛暑时节,两三白叟,在此消暑谈心,乐以忘忧。此幅皴法学刘松年李唐,山石轮廓线转折处不见圭角,皴点齐下,丰润华滋。做者擅长把前人的技法畅通领悟贯穿,自出新意,自成面孔。

唐寅 杏花茅舍图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设色,纵147.8厘米,横73.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唐寅 山路松声图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设色,纵194.5厘米,横102.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 步溪图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绢本,设色。纵159厘米,横84.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写高士步溪赏景。图中巨峰高耸,杂树成林,枝随风摆,溪水微波,高士于溪畔桥边仰首而望,如有所思,画面秀丽中有浓厚,柔润中见雄健。

唐寅 骑驴归思图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淡设色,纵77.7厘米,横37.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为唐伯虎的立异杰做。丹青峻险山崖、盘曲栈道、急湍危桥、葱郁林木、骑驴旅人。用笔师法李唐,刚毅犀利,皴法把大斧劈皴拉长拉细,更显活泼滋润,用墨浓淡精到,既有北派山川的立体感,又有南派山川的情兴趣。

唐寅 东篱赏菊图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纸本,设色,纵134厘米,横62.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明 唐寅

溪山渔隐图卷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设色,纵约30.0×横约610.0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名称】明 唐寅

悟阳子养性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水墨,纵29.5厘米,横103.5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画画前后两座茅庵,内有一老者危坐蒲团之上,身着宽袍,双手握于膝上,遥望天空,神志深厚。室内壁无一物,地上唯有一桌,上陈香炉及文房用具。庵后树木掩隐,小溪环绕,古老的石桥横卧,流露无限古韵。画右如镜的湖水将画面的意境展开,杳无边际,笔简而意远,既有强烈的实在感,又有深远的意境。画尾有做者自题:“苏台唐寅”行书款,钤“唐白虎”白文方印,画首下角钤“南京解元”白文长印章。

【名称】明 唐寅 松溪访隐图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设色纸本,纵41厘米,横29.8厘米。

明 唐寅 吹箫图

立轴,绢本设色。纵164.8厘米,横89.5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唐寅的人物画,大致未逾南宋人物画的格局,多在锐意塑造一种娇小而端丽的美女形象。那幅《吹箫图》仍然沿袭了他早年人物画工细艳丽的特点,人物面庞娟秀,身形肃静严厉。衣纹用笔粗简,劲力流利,顿挫含蓄。

唐寅 牡丹仕女图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纸本,设色。纵125.9厘米,横57.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图绘高髻簪花女子,右手持纨扇,左手擎一枝牡丹,露出无限眷惜之意。仕女形象娟秀端丽,眉目和发髻钩勒精巧,晕染匀整,具北宋李公麟圆细顺畅之笔;衣纹线条遒劲畅利,又吸收南宋李唐及元人刚健方折的笔法,具有刚柔相济,工写并用的特点,创明代仕女画的新典型。

汪砢玉在《珊瑚网》中评曰:“董其昌云:唐伯虎虽学李晞古,亦深于李伯时,故人物、舟车、楼不雅,无所不工。”唐寅在图上方自题一绝:“牡丹天井又春深,一寸工夫万两金,拂曙起来人不解,只缘难放惜花心。”起首处有“吴趋”白文圆印,签名下钤有“南京解元”白文长方印。

唐寅 王蜀宫妓图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设色,纵124.7厘米,横53.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 事茗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设色,纵31.1厘米,横105.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 嫦娥执桂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设色,纵135.3厘米,横58.4厘米,美国大城市艺术博物馆藏。

唐寅 立石丛卉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水墨,纵52.6厘米,横28.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 梅花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水墨,纵95.9厘米,横36.1厘米,北京故官博物院藏。

图绘折枝墨梅,自题七言诗一首:“黄金布地梵王家,白压成林腊后花,对酒无妨还弄墨,一枚清影写横斜。”

唐寅 秋风纨扇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水墨,纵77.1厘米,横39.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秋风纨扇图》为唐寅水墨人物画代表做,画一立有湖石的天井,一仕女手执纨扇,侧身凝睇,眉宇间微露幽怨怅惘神采。她的衣裙在萧瑟秋风中飘动,身旁衬双勾丛竹。此图用白描绘法,翰墨活动利落,转折方劲,线条起伏顿挫,把李公麟的行云流水描和颜辉的折芦描连系起来,用笔富韵律感。全画虽纯用水墨,却能在粗细,浓淡改变中显示丰硕的色彩。画左上部题诗:“秋来纨扇合保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借借汉成帝妃子班婕妤色衰恩弛,比如纨扇在秋风起后被搁弃的命运,报复了世态的炎凉。显然,那是与唐寅小我生活的不幸遭遇有关的。画中女子一脸衰怨,或许恰是唐寅本身的写照。

唐寅仕女画还有另一种面孔,如《临韩熙载夜宴图》和《孟蜀宫妓图》等,线条细匀劲利,设色妍丽浓厚,人物神志生动。那种画法曲嗣唐、五代人物画传统。然而画中人物不管服饰若何华贵,却全无唐、五代画中人物那种雍容大度的气派,而是在外表的浓妆艳抹下流露出一丝无端的难过。不消说,那也与唐寅小我的生活遭际有关。

一般说来,中国古代常识分子出路不过乎两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全国。”然而在不得志的情状下,实正能做到“一箪食、一瓢饮,曲肱而枕之”,“不改其乐”的“独善其身”者,实是屈指可数。少负英才,认定要走“学而优则仕”道路的唐寅,因为不公平的社会而遭贬斥,眼睁睁地看着美妙出息成为泡影。对那一繁重的冲击,唐寅末生都不曾释怀。从而养成了清高立崖岸的性格,纵情酒色以解忧,曾自谓“醒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自题画诗)。然而,那种挥之不去的郁郁孤愤,仍不时从其画中丝丝缕缕地流露出来。

从绘画成就看,唐寅人物画功力深挚,《明画录》评他的人物在“钱舜举下,杜柽居上”。董其昌跋唐寅《梦筠图》称“娟秀姿势虽李龙眠复活不克不及胜此”(《大不雅录·卷二十》)。但因为他过于沉湎于一已遭际,患得患失,使得他的人物画在气局上末觉狭小。

唐寅 西洲话旧图轴

【年代】明代

【简介】西洲话旧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醒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书本自惭称学者,世人疑道是仙人。些许做得功夫处,不损胸中一片天。”

唐寅 李端端像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设色,纵122.8、横57.3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李端端是唐代名妓,其时一些出名文人喜与她交往。她所栖身的善和坊后人即以士人游冶赋诗之地称之。唐寅本性狂放,但同情不幸的妇女。此图便是他根据唐代范攄《云溪友议》关于李端端的故事而做,此中颇有思惟拜托之意。此丹青唐代狂生崔涯在三位侍女的环侍下与李端端相晤的情景。人物外型秀丽,动态宁静,衣纹线描于洒脱中见挺劲之致。

唐寅 江南农事图轴

【年代】明代

【简介】纸,74.4x28.1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四月江南农事兴。沤麻浸谷有常程。莫言娇细全无事。一夜缲车响到明。唐寅画。

画中闪现江南水乡,溪流贯串,平畴风和,农夫于田中插秧,渔夫撒网打鱼,有人卸担叫卖,行舟穿桥而过,熙游往来,一派江南四月风光。此画闪现唐寅早岁以细笔做画,时间殷勤,树丛屋宇,人物舟桥,甚至远山在望,唐寅画来,妥贴平稳,那恰是专业画家的本领。画景自下而上,右左彼此错接,画中景现于面前,其意境令人回归田园,在山村水郭,如闻村歌,江南佳胜,没必要楼台烟雨,翠绿千顷,天然是诗境,更是文人画家意图所在,后代评唐寅是合成南北宗画风,本幅便是一例。本幅虽无年款,就画风论,订为唐寅三十五岁所做

(1504) 。

保藏著录: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下册,页 1124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

345;故宫书画图录,第七册,页 5-6。

唐寅 守耕图卷

【年代】明代

【简介】32.2x99.2cm。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 高山奇树图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设色,纵122厘米,横6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唐寅是一位放纵不羁的旷代才子,在琴棋书画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山川画方面,他那才子型的才情敏捷与自在超脱的思维体例,更是培养了他那潇洒的笔法墨法以及奇特气概。《高山奇树图》是一幅构图宏伟,构想巧妙的山川画杰做。此画的前景是庞大的山岩,湍急的溪流从山间流出,几株古木从山间斜倾而出。

画面上方的高岭山石也多是湿笔长皴,但用墨较为油腻而潮湿,枝叶茂密,别有情致。整幅做品,高柳婆娑,意向清俊秀逸。水天相连,意境高远。唐寅才调黄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其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山川、花鸟、人物皆擅长。早年受沈周、文徵明影响,画做多“吴派”陈迹,中上拜周臣为师,主宗南宋“院体”,后泛学宋元诸家,自成一体。他的山川画有粗细两种气概,粗笔一路源自周臣,然于刚健中别具清俊秀逸之韵;细笔划属其本质,更多文人画笔意,风光简约明朗,用笔纤细有力,墨色淋漓多变,气概奇峭而又丰润。同时,在人物画方面也造诣很深,兼善工笔重彩、淡彩、白描、水墨适意诸法、形神俱备。

唐寅 钱塘景物图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设色,纵71.4cm,横37.2cm。故宫博物院藏。

自题七绝并署款:“钱塘景物似围屏,路寄山崖屋寄汀。杨柳坡平人马歇,鸬鹚船过水风腥。唐寅。”钤“□郡”(白文,残,应为“吴郡”二字)、“唐白虎”(白文)、“学圃堂”(白文)印。此做在传播过程中曾经遭受损坏,唐寅题诗的顶端部门“钱”、“寄”、“船”字均为后世所补全。本幅下方二藏印模糊不成辨。丹青崇山栈道,游骑翩翩,草阁游人独坐,江中渔舟游弋。山石、树木取法南宋李唐、夏圭,用笔方硬细峭,描绘精到,点景人物形态天然,气概细秀,显示了做者早年规步南宋“院体”气概的绘画功底。

唐寅 茅舍风清图轴

【年代】明代

【简介】上海博物馆。

山石峭拔,大都是大山峻岭,其皴法为大斧劈,石面明暗清楚。前景是两岩屹立,山谷夹一小溪,溪上架着一窄木板,有一仆负物困难地行走在板上。渡口山石上五棵如龙的盘松,山道都有木架以示险峻。右侧道上一高士正携琴而来。中景是一水榭,筑以围栏,有两名高士正赏识后景岩顶百丈高瀑。后景是挺拔的山谷中条条瀑布奔泻而下,山腰上还有楼、不雅隐现于树木之中。茅舍风清槐影高,白头并坐讲离骚。怀贤欲鼓猗兰操,有客携琴过小桥。

唐寅 湖山一览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淡设色,纵135.9厘米,横56厘米。中国美术馆藏。

唐寅

菊花图轴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墨笔,尺寸:画芯138×55.5厘米,外围297×75.1厘米。天津博物馆藏。

唐寅(1470一1523),明代画家,文学家。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身世商贩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少时读书发奋,青年时中应天府解元,后赴京会试,因舞弊案受连累入狱,出狱后又投宁王墨宸濠幕下,但发现墨有谋反之意,即脱身返回苏州。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形迹纵容,脾气狂放不羁。擅山川、人物、花鸟,其山川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改变,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宏伟险峻,而翰墨细秀,规划疏朗,气概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汗青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身形漂亮,外型准确;亦工适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适意,洒脱随意,风格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做品传世。

0
回帖

风流才子唐伯虎最美山川60幅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