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思念金庸? 丨活文化

2周前 (11-21 07:02)阅读1回复0
花花
花花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6191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2382
  • 回复0
楼主

文|醒美团队

四年前的10月30日下战书,金庸先生于香港病逝,享耆寿94岁。

四年后,各人照旧在用差别的体例,来思念那位老者——曾经给我们带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江湖故事的“大侠”。

10月28日,“恭喜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金庸展上海站在上海藏书楼东馆开幕。读者能够领略金庸用过的物品、写下的笔迹,以至还能在活动现场与大雕合影,过一把大侠瘾。

10月30日零点刚过,演员李若彤就发了一条微博:“江湖,从未走远。”

《新周刊》也撰文称,“在华文世界里,金庸先生的影响至深至远”。

改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

江湖之上是家国

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书剑恩怨录》,写于1955年,他的笔名金庸,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头启用。

彼时的中国,恰是"一五"方案建立的关键一年。全国上下四处都在搞建立,而代表着中国精神的文化也起头在那时候大放异彩。

1955年,中国越剧团在民主德国、苏联表演,中国古典歌舞剧团拜候北欧五国。1956年,梅兰芳率中国京剧访日代表团赴日本;周信芳率上海京剧院赴苏联;天津评剧团赴朝鲜表演。

而以金庸为代表的“武侠文化”也将中国特色的汗青文化融入此中。

有文学家评论,“金庸做品有文化的厚重感,从传统文化里借鉴吸收了良多养分”。

好比,《射雕英雄传》里郭靖回绝成吉思汗,《天龙八部》里萧峰回绝耶律洪基,《笑傲江湖》里令狐冲回绝任我行,都很明显契合孟子对“大丈夫”的定性:“富贵不克不及淫,贫贱不克不及移,威武不克不及屈。”

其实,金庸是在武侠的世界里,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种阐释和传布。

武侠只是金庸小说的“躯壳”,家国的情怀、为国为民的精神才是他小说中更重要的崇奉和价值。

正如他在《神雕侠侣》里所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那种文字的力量,足有穿越时空的澎湃之力,表现了华夏民族的奇特精神,展现了悲天悯人的末极关心——江湖之上是家国。

尔后,从1955至1972年封笔,金庸连续写下了14部长篇武侠小说,以及短篇武侠小说《越女剑》。

后来,金庸将他的14部长篇武侠小平话名的第一个字毗连起来,取了一副出名的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武侠的精神照旧“活着”

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若何渡过?”

先生答:“大闹一场,悄悄离去。”

金庸也许想“悄悄离去”,但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仍然表达着对他的思念与敬意。

在上海藏书楼的展区里,金庸曾利用过的文房四宝和所藏原木围棋棋盘等,成为展览入口处的一大亮点,他的早期部门手稿以原件及复造件形式展出。

▲金庸先生部门手稿

据介绍,此次为了愈加全面地展现金庸先生的文化成就,沪港两地藏书机构、书店和出书机构协做将部门久藏于香港的早期版本金庸小说运抵上海,一并展出。

展厅内还打造了多个与金庸小说相联系关系的“武侠场景”,包罗“藏经阁”“珍珑棋局”“古墓”“绿竹巷”,互动体验安装有“华山论剑”“高手过招”也吸引很多不雅寡到此合影纪念。

▲绿竹巷

其实,我们思念金庸,也是在与本身的抱负重逢,让我们在如许的文化体验中,找到本身心中的“大侠”。

“金庸笔下的大侠,契合了通俗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和人生境界,读者能在他的做品中找到本身人生履历的投射。”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授宁稼雨说道。

文化何认为“活”,就是能让我们“今人”怀“前人”的时候,产生必然共识。

而那种“活文化”在金庸为我们描画的武侠世界里,在他的笔下,也在他的酒里。

酒的江湖

熟悉金庸的读者必然也能在一个个武侠故事里品到酒的味道。

郭靖和黄蓉故事,也是从一顿酒饭起头的。

黄蓉扮成小乞丐要郭靖请她吃饭,酒是要的十年陈的汾酒,黄蓉点的下酒菜,不只郭靖没听过,连店小二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笑傲江湖》中爱酒之人更多,令狐冲嗜酒、绿竹翁懂酒、丹青生好酒,更令人不测的是祖千秋对酒具的讲究和痴迷。

祖千秋和令狐冲讲解酒杯时引经据典,在金庸笔下每一种酒杯都有来处:喝汾酒当用玉杯,因为“玉碗盛来琥珀光”。

丹青生为了挽留令狐冲,也以酒诱之,曰:“我还有半坛子百年以上的竹叶青想和你品味。”

据统计,金庸的四部著做(《书剑恩怨录》《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鸳鸯刀》)10次提到了“汾酒”,那也是独一被提及的白酒,《笑傲江湖》也有3次提到了竹叶青。

2018年,汾酒曾举办过一场“华夏典范香遇一代宗师”——竹叶青感恩香港行活动,彼时参与活动的就有香港出名美食家、金庸先生之子查传倜,出名香港演员、参演过金庸多部著做的演员黄日华等。

关于竹叶青酒的香港印象,黄日华记得,父亲在他少小就常喝125ml的竹叶青酒,而那句“你精我都精,饮杯竹叶青”告白语,在香港的传播水平“比黄日华都有名”。

“深挖”与“活化”也是汾酒对传统文化的立场和动做,而我们如今思念金庸先生其实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活化传布。

“今番良晤,豪兴不浅,改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

再见,金庸先生。

0
回帖

我们为什么思念金庸? 丨活文化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