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不寻常”的路,你见过吗?

2周前 (11-21 08:35)阅读1回复0
小小的人啊
小小的人啊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6202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2404
  • 回复0
楼主

“驾校没教过啊。”

“小QQ能走吗?我尽量踩足了油门过!”

“哪个城市啊?我要去偶遇。”

不久前,一段道路指示牌的短视频在收集上火出了圈,指示牌上除标了然常见的灵活车道和非灵活车道以外,还标示了一条“坦克公用道”。那引起网友们强烈热闹讨论,各人骇怪之余,纷繁曲呼“硬核”。

“坦克情结”梦圆包头

那个画面来自位于包头市青山区的坦克路。与一般的城市道路差别,坦克路以110国道为界分为两段,一部门在内蒙古一机集团厂区之内,一部门在厂区之外,画面中恰是厂区外的部门路段。厂区外路段南起内蒙古第一机械造造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北门与110国道穿插口,北抵一机靶场门口,全长3083米。“霹雷隆”,一辆辆崭新威武的坦克驶出一机厂区,碾过碎石路驶向靶场……那是本地群寡经常能够看到的场景,“坦克路”的叫法由此传开。

说起那条路,那就不能不先提一下包头市的坦胁制造史了。

降生于20世纪初的坦克是当之无愧的“陆战之王”,至今仍是列国空中做战的中坚力量。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为“家底”一穷二白,自主造造坦克关于中国人来说仍然只能是梦想。其时,毛泽东同志如许说过:“如今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沓机都不克不及造。”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面临仇敌的铁甲战车,意愿军兵士只要手榴弹、爆破筒如许的轻兵器。于是,一种“坦克情结”,萦绕在国人心间,挥之不去。

617厂,恰是从如许满怀等待的汗青目光中走来,碾出闪光的路迹。工农业消费颠末几年恢复性建立与开展后,国度起头施行第一个五年方案,集中力量推进156项重点工程建立,此中,建立我国第一家坦胁制造厂617厂(现内蒙古第一机械造造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列入第一个五年方案的重点建立项目。

从此起头,陪伴中国陆军的生长脚印,无数坦克从那里送往队伍、驶向沙场,我国坦克工业迈出了走向现代化的铿锵程序。

今天

让我们将目光再次投向一机集团

探寻坦克路背后的“造梦”故事

从59式到99式

坦克路见证传奇

(图片来源:魅力一机)

伴着《草原晨曲》鼓动感动的旋律,时间拨回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新中国成立之初,曾有外国专家断言:新中国造出本身的主战坦克需要20年。不外,如许的“预言”很快就被国庆十周年阅兵式上59式坦克的滚滚铁流踏碎。

时间紧、使命重,第一代一机人怀着“好男儿鼠目寸光,炼红心扎根边陲”的青云之志,踊跃响应党和国度的号召,从四面八方会聚到包头,在那片“希望的田野”上汇成了建立中国人本身的坦克基地的军工大军。在苏联的撑持下,科研人员与手艺工人争分夺秒抢进度,霸占重重难关,用最快的速度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坦胁制造厂,拉开了我国自主研造坦克的大幕。

1956年4月开工建立厂区;1958年12月25日第一台坦克(后定型为59式坦克)试造胜利;1959年,实现完全独立消费坦克,首批国产的32辆59式坦克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大阅兵,中国产坦克初次向公家表态……拆甲厚、火炮强的59式坦克的问世,宣告了中国不克不及消费坦克的汗青彻底末结,也让我国主战坦克的手艺程度赶上了世界拆甲配备的开展程序。

尔后,一机集团一路高歌奋进,实现了国产坦克由仿造、改良到自行研造的严重转折。中国坦克从59式开展到99式,中国的坦克工业迅猛开展,走出一条胜利的开展之路。一机消费的各类新式配备在国庆10周年、35周年、50周年、60周年阅兵式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功70周年大阅兵上屡次“亮剑”,承受党和国度指导人的检阅。

从59式到99式,那些让国报酬之骄傲的国之重器,都曾从坦克路驶过。那条不服凡的坦克路,也见证了包头为共和国“铸盾砺剑”的不凡过程。

那是段值得回味和骄傲的汗青。要晓得,在其时一穷二白的前提下,一机集团要胜利地消费出坦克,压力是常人不可思议的。跟着浸润着军工人聪慧与心血的兵器配备研造胜利列拆队伍,那些保卫疆土的钢铁战车,也见证了中国军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光辉斗争史。

从一段路到一群人

军工精神铸就大国重器

心中有崇奉,脚下有力量。新中国坦克传奇的背后,是一代代一机人的挥洒热血、接续斗争,是一项项严重自主科技立异打破,是“把一切献给党”的军工精神。

克制左手伤残和病痛,用一只手始末战斗在军工一线,并一次次打破本身手艺峰值的“独手焊侠”卢仁峰;把四十年美妙韶华和一生的精神,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坦克科研事业的第三代坦克副总设想师杜惠昌;祖孙三代七口人、军工报邦本脉传的全国劳动榜样、8X8轮式战车总系统统设想师邢晓红……恰是一代代一机人传承“把一切献给党”的军工精神,固执坚韧地接续斗争,才有了一机集团今天的荣光。

数十年来,一代代一机人将小我抱负和爱国情怀融入国防军工事业,把为国砺剑、锻造国之重器的任务牢牢刻进心间。一条3公里的坦克路,笔录着他们的青春和梦想,也见证着他们不竭攀登科技顶峰、打造尖端兵器配备的精神。

从一条路到一座城

砥砺奋进创造灿烂

与新中国坦克工业一同生长的,是包头那座不服凡的城市。

1953年,新中国第一个“五年方案”起头施行,国度根据开展工业的需要和包头所具备的有利前提,将156个重点项目中的6个放在了包头。内蒙古更大的工业城市从此横空出生避世。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万建立者,从四面八方源源不竭来到包头。不论是哪里人,来了就是包头人。曾经的塞外荒原四处都是红红火火的建立现场,四处都是豪情万丈的青春力量。

包钢一号高炉建成出铁,一机、二机等严重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包头工业重镇的基石由此奠基。包头恰如《草原晨曲》中的双翼神马,钢铁工业、机械工业比翼齐飞、齐头并进。

恰是在如许的汗青大布景下,坦克路应运而生。

2017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与坦克路订交的军工路带状公园正式向市民开放。那条东起赛罕路,西至民族东路,全长约7.2公里的带状公园,串联起北方刀兵城、天鹅湖、太阳湖等公园,构成了独具包头特色的军事文化主题景区。

迷彩绿道,摆放着飞机、大炮、坦克和拆甲车的公园,还有那夺目的坦克路标识和间或驶过的坦克,让那座北方城市散发着奇特的气量,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慕名而来。

坦克路的生长史,折射的是城市开展的日新月异,是军工人的斗争过程,更是包头的灿烂与荣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百年斗争汗青更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斗争汗青。”在党的二十大开启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新一代包头人势必带着对那座荣耀城市的新等待,“爱包头、做奉献”,用斗争激情创造新的传奇,续写崭新的新时代斗争史。

来源:包头日报

编纂:王玮琦

0
回帖

那条“不寻常”的路,你见过吗?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