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来中国古代的政治轨制,三省六部造是绕不外去的。所谓三省,即是中书省、门下省僧人书省。三省六部造在隋朝呈现,但是早在汉朝的时候一些部分便已经有了雏形。
尚书省
尚书省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更高政府机构之一,始名尚书台,后称尚书省。它是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开展起来的。
秦及汉初,尚书是少府的属官,是在皇帝身边任事的小臣,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称六尚,因其在殿中主管收发(或启发)文书并保管图籍,故称尚书。汉武帝刘彻时,进一步强化君权,政事不兼任二府(丞相府、御史医生府),尚书因主管文书,省阅奏章,传达皇帝的号令,地位逐步重要。武帝游宴后庭,为便于收支宫禁,用宦者主管尚书事务,称为中尚书令,简称中书令,又兼谒者之职,因称中书谒者令。但在宦官为中书时,也有士人任尚书之职,如张安世曾于武帝时任尚书令,五鹿充宗于元帝时任尚书令。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先后为中书令,“权倾表里”。由宦官典尚书的轨制,遭到大臣强烈反对。到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末于公用士人。因为尚书在西汉已成为政府机要部分,所以但凡掌握实权的大臣都领尚书事,如霍光以上将军领尚书,王凤以大司马领尚书。
中书省
中书省是中国古代中央更高政府机构之一,它和汉代尚书有渊源关系。汉武帝时进一步强化君权,以主管文书的尚书掌握秘密要政。为便于收支后宫,用宦者担任,称为中尚书,简称中书,又因兼谒者之职,故别名中书谒者。其长官有令、仆射。宣帝末弘恭为中书令,石显为仆射;元帝时石显为中书令,牢梁为仆射,均擅权用事,为朝臣所恶。成帝时拔除由宦者担任中书之造,尔后至东汉末,改以士报酬尚书。尚书台独掌枢要,地位日益崇重。但专造主义的封建统治者总要避免臣下的权利过大,以免威胁到本身。东汉末,曹操受封为魏王后,在建置魏国百官时,便设立秘书令,典尚书奏事。魏文帝曹丕即位后,改秘书为中书,设监、令各一人,监、令之下置中书郎若干人,于是中书省正式成立,其官员由士人充当,与西汉时用宦者充当的中书差别。从此以后,中书省与尚书台并立。本来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草拟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中书监、令的品秩虽低于尚书令、仆射,但与皇帝的近密水平过于尚书,故机要之权逐步移于中书省,尚书台的地位因之削弱。
门下省
门下省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更高政府机构之一,初名侍中寺,是宫内随从官的处事机构,后来开展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鼎足而立的三省之一。其称为门下省,始自西晋。
门下省的组织历代不尽不异,但均以侍中为其长官,黄门侍郎(或称给事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为其副。门,指皇宫内门,因其门户漆以黄色,故又称黄门。至唐,其部属有给事中、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散骑侍郎、员外散骑侍郎、谏议医生、奉朝请等官职。那些官职大都来源于汉代宫廷随从。门下省所统的部属机构,历代也纷歧致。如刘宋、萧齐时有公车、太医、太官及骅骝厩等机构;隋代有城门、尚食、尚药、符玺、御府、殿内六局;唐代则只要城门、符宝二局和弘文馆。
侍中在秦代是由丞相派赴殿中往来奏事的府史,因其在宫殿内供职,故称侍中。汉代成为加官,凡加此官号者,即可收支宫禁,为皇帝摆布随从,备参谋,并分担皇帝服用之物,下至虎子(便器)、唾壶之类也包罗在内。表里朝官多可获得此种称号,并没有员额,多至数十人。侍中因为在皇帝摆布,有代皇帝“省尚书事”的责任,因而能参预决策。但在东汉后期宦官专政,比侍中更为接近皇帝的中常侍、小黄门等掌握了“受尚书事”的权利,侍中在政治上的感化遭到限造。东汉末,宦官被诛后,献帝于即位之初,设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六人,在皇帝摆布省尚书事。从此侍中、黄门侍郎有了定员和专责,地位逐步重要。魏晋期间,侍中定员四人(用做加官的侍中不在此数内)。三国时,侍中在魏、吴、蜀的政府中的地位都非常重要。黄门郎(即黄门侍郎)成为士人羡慕的要职。魏齐王芳时,王弼以未能在门下为黄门郎而遗憾。吴孙权用胡综、是仪为侍中,专典秘密,“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蜀相诸葛亮出师北伐时,上表吩咐后主刘禅要信赖侍中、侍郎郭攸之、董允,“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那些事例都足以阐明侍中、黄门侍郎的重要地位。西晋时,侍中的感化更为明显。武帝用任恺为侍中,委任他综管大小事务,其时连最有势力的开国功臣贾充也非常惧怕他。到了东晋以后,似乎已经构成了一种轨制,即皇帝颁布诏书,必然要先通过门下省,从而构成了门下省的封驳权(即审核权)。那种封驳权开展到唐代,到达它的更高点。
侍中在政治上发扬的感化,以北魏更为显著。北魏早期官造脱胎于部落轨制。什翼犍时,置摆布近侍,侍值禁中,传宣诏命,以诸部大人及豪族良家子弟为之。无常员,或至百数,其职位类似侍郎。又置内侍长四人,顾客问,拾遗应对,其职位类似于侍中。后来,道武帝拓跋珪称帝建国,模仿魏晋官造,于是那种与门下省轨制大致相当的内侍长、近侍之职,便获得了侍中、散骑侍郎等名称,并继续享有重要地位,太武帝时,穆寿、张黎均以侍中辅政。宣武帝末,于忠为侍中兼领军,既居门下,又总禁卫,秉朝政,权倾一时。北齐时宰相执政者也多兼侍中之职。
北周实行六官轨制,不置门下省,其天官府御伯中医生(后改名为纳言)即相当于侍中之职。
隋朝废六官造,恢复门下省,原先的侍中即名为纳言,隋炀帝时又改纳言为侍内,那时因为避隋文帝父杨忠讳的缘故。唐初复名纳言,武德四年(621年)才复名侍中。以后,门下省及侍中又有数次改名:龙朔二年(662年)门下省改名东台,侍中改名左相;光宅元年(684年)省名改鸾台,侍中改名纳言;开元元年(713年)省名改黄门省,侍中改黄门监,但不久都恢复原名。唐代前期,侍中是实宰相,宰相议政的政事堂,最后也设在门下省,以后才移到中书省。侍中是政事堂的当然成员,但因为此官品高望重,随便不以授人。中唐以后,侍中成为授与勋臣节将的荣誉职称,逐步酿成虚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