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胡氏宗祠位于安徽省绩溪县大坑口村,始建于明代,明嘉靖年间大修,清光绪四年重修
"宿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那是旧时传播于徽州府的一段民谣。盖因徽州地域山多地少、生齿浓密,迫于生计,许多徽州人不能不沿新安江一路而下,去富庶的苏杭谋生。那一“丢”可不轻,“丢”出了徽州人称雄中国商界三百年的光辉汗青。
昌盛期间,徽商坐拥的财产占到全国总资产的比例近六成。他们操纵徽州地域丰硕的山林资本,加工木材、茶叶、油漆、纸张,又在外埠运营盐、铁、布疋、粮食、典当等生意。东达江南淮左,西至云贵关陇,北到幽燕辽东,南在东南亚列国,处处可见徽州人的脚印。
徽商“贾而好儒”,他们不只擅长创造物量财产,在精神财产上更有头角峥嵘的逃求。徽州人尤为推崇程墨理学,“十户之村,不废诵读”是为写照。物量财产的丰硕,带来文化的昌盛。“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徽州社会文化风气浓重,人才辈出。又因徽州人垂青家庭,宗族不雅念极为强烈,往往会呈现“父子丞相,兄弟翰林”的佳事。且不说偌大的徽州府各处挤满了几名门望族,单单一个绩溪县,就为全国的胡氏宗亲们奉献了值得一数的贤士名人。
胡姓是绩溪的大族,在绩溪乡下到处可见胡氏祠堂家庙。然而逃根溯源,人们就会发现,绩溪的胡氏虽人丁兴隆,却并不是一家。根据祖源,绩溪胡氏能够分为四收,别离是龙川胡、明经胡、金紫胡和遵义胡。“四胡”不属一族,各有来源,但都有着悠久的家史、贤才济济、相映生辉。“四胡”又因宗脉纷繁牵扯,以致良多异族人也分不清此中的原本来本。教导家蔡元培在为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纲领》做序时,就曾把他误当做“三胡礼学”(金紫胡)的苗裔了。
之前国历君给各人介绍过龙川胡、明经胡、金紫胡(存眷看汗青文章),如今和各人一路领会一下遵义胡。
遵义胡是明代名臣胡松的后嗣,世居绩溪城内遵义坊,所以就称之为“遵义胡”。因为胡松是工部尚书,故其后代也自称为“尚书胡”。
胡松的远祖,能够逃溯到“宋初(理学)三先生”之一的胡瑗。胡瑗曾担任过湖州传授,因而家居湖州。其孙胡清生于宋钦宗靖康年间,面临金兵大举入侵,徽钦二帝被掳往北方,胡清深明大义、大方鼓动感动,以在野布衣的身份上奏献策。但是南宋的当权者不为所动,胡清心灰意冷,曾对人说:“君子不克不及立功于朝,立万世不朽之业,就应当修身养性,为子孙开基立业,造福后人。”于是他下决心照顾一家长幼,奔走风尘,经休宁,过歙县,来到绩溪十都(今临溪镇高车一带,旧名胡村)乡间,在此建家立业,落户谋生。
传到十一世的胡日严,是个好读古书、以礼待人的文学之士,他在乡里深孚寡望。元朝末年, 胡日严从十都乡间迁居绩溪城东遵义坊。固然绩溪城内地价高贵,但胡日严毫不惜惜,在遵义坊购地造屋。胡日严之子胡原曾由乡里保举,被提拔为桂林府知事。胡日严五世孙胡松,登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第,官至工部尚书,其父胡淳因为儿子权贵也被封为云南参政。
原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语言学家胡裕树
自胡松之后,遵义胡族人恭谦持礼、节俭致富。名扬在外的徽商,多来自遵义胡。清至民国期间,胡名泰、胡定煦、胡位周祖孙三代,在屯溪开设“资生药店”,历百年而不衰。胡位宜在屯溪开设“俊记南货店”,并在绩溪设立分店传于子孙;其弟胡位寅,在浙江兰溪开设“聚和敬”、“恒源”、“泰来”、“聚亨”、“同大升”等商号。还有胡安是的“椿记药店”、胡定祥、胡定禄、胡定棻兄弟的“祥泰杂货店”等等。远涉上海的胡裕星,在松江继其叔父的“同盛号”之后,创建了“同盛西号”。胡嗣迪在上海广设茶号并任上海茶叶商民协会施行委员。原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语言学家胡裕树,亦是尚书胡后嗣。那些人身上,都表现出遵义胡氏家族艰辛斗争的“徽骆驼”精神。